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现代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多元史观与现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视域的建构

多元史观与现代文学开放性教学视域的建构

  中国现代文学虽然仅有30多年的历史,但其学科历史却已有60多年。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它始终以其开放的价值视阈,真切的现实关注与丰富的审美体验成为文学学科中最富生命与活力的学科。但语境激变的影响,认识观念的偏差,评价机制的规约,让现代文学教学长期处于相对僵化与滞后的境况,而要改变这种困窘,则需要教学行为主体以多元史观为基础建构起开放性的教学视阈,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
  一
  中国现代文学与其它文学学科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对传统的强烈批判性与当下生存的强烈介入性。从而,现代文学教学与一般古代文学教学或外国文学教学的相对远涉和旁观视角不同,它天然地带有否定与质疑认识范式与评判尺度的势能,这势必给相对稳定划一的教学过程带来某种挑战。同时,当下后现代语境所衍生的认知的否定性,非中心化、去深度模式等更是让现代文学教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教师与学生因时代激起的以文本为中心生成的共鸣感与关涉感日渐弱化乃至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因时代隔膜语境变更而形成的疏远与淡漠。时代难以重现,语境也不可复制,要改变这种非关涉状态,关键是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入到文本的生成语境,从而激活其认知、理解与审美的欲求。而这种欲求的关键则有赖于多元史观的生成,也即引导学生成为历史言说与建构的主体,也即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个体身上的生成。
  综观现代文学学科60年发展的历程,虽呈现“一代有一代文学史观”的局面,但总体来看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文学史观,那就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意识形态化史观,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是王瑶、唐弢。wWW.11665.Com王瑶在《中国新文学史稿》中说:“中国新文学史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一部分,新文学的基本性质就不能不由它所担负的社会任务来决定。” [1] 这种文学史观旨在将文学史纳入到中国现代革命的宏大叙事之中,让学生以文学史为切入点了解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进程,文学史主要承担的是政治社会史的丰富与补充。第二种是“启蒙文学史观”。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十年浩劫的结束,“启蒙”话语与“人文”思潮卷土重来。随着李泽厚《现代思想史论》中“启蒙”、“启蒙压倒救亡”观点的广泛传播,王富仁《“中国反封建思想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的出版,“启蒙史观”成为一时不二之论,现代文学的价值主要是在思想与精神解放的值阈内得以生发。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成为了现代文学研究者们所关注的焦点。于是,“现代性”成为了人们认识文学现象,把握文学思潮,评价文学作品的价值原则。“文学的现代化”成了“历史现代化”进程的一个分支,或者说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可以说,上述三种代表性的现代文学史史观都有着其鲜明的时代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住了现代文学的某些特质。但是,从上述种种史观的本质来看,都是一元史观,都是历史叙述者在多样芜杂、丰富多元的文学发展背后去寻求一种最为本质性或者说决定性的力量,最终都是在历史进化论与历史决定论寻找言说的统一性、一致性的可能。
  很显然,多元史观首先就是对这些“前见”的破除,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学生面前敞开文学史的丰富多元、具体纷繁的原初生态景观,才能让学生参与历史言说的意识获得可能。首先,单一的文学史观,会本能地将文学史简化与规约,会将与既定价值原则相违背、疏远或者无太多关联的文学思潮、文学现象或作家作品有意地漠视、遮蔽、悬搁甚至取消,其视界的局限是显而易见的。正如西沃尔曼对一元史观进行批判时指出,对事物本质性的追求,实际上是“对基础、权威、统一的迷恋”,是偏执“一种抽象的事物观”,是一种闭锁、内置的思维方式,是用“一种虚幻的一致性”来传达某种认识意志或观念预设[2]。如在“革命文学史观”的视阈内,沈从文、张爱玲、徐訏的文学史地位就被遮蔽,台湾文学史就没有可能被纳入进来。而在启蒙史观的值阈内,通俗文学、文言文学,其价值就大打折扣,至于右翼文学根本就不可能出现在文学史中。至于“现代性文学史观”相对漠视张恨水、张资平、废名、许地山等人极富传统情韵的创作,排斥现代通俗小说也是自然之事。当然,多元史观多少带有后现代特色,但不是为强调不确定的内在元而无限度地夸大文学史的边界,也不是认为文学世界就是破碎、偶然和非确定性的“拼盘杂烩”,而是汲取后现代“是对世界‘不可言说’的认识,是对‘可呈现的’再现表达” 的那种对前见与成见的超越精神[3]。同时,从一元史观的效用与影响来看,它容易让接受者思维固化,见解机械,不仅不能多方位认识历史的多元性、审美情感的丰富性,更有可能影响其对人生的态度。如“革命文学史观”容易导致偏执倾向的出现;“启蒙文学史观”则容易陷入精英自居的泥淖,与现代生活造成相应的偏离而无法与现实接轨。同时,从主体思维意识来看,若果历时的逻辑已然发现,那么作为受众的他们也就没有必要再加入对历史的探究,而教学启蒙的目的也就无从让其获得参与意识,更无法让其在文学史理解中获得历史主体的意识。于是,本来丰富开放的教学过程就会变成一种狭隘的前见的再现或成见的推演,丰富鲜活的文学历史也就变得枯燥而陈腐。
  正是基于上述思考,笔者认为要打开历史之门,敞亮课堂教学,那就必须还原文学史的原生状态,解构文学史的历时性与单一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指向性而强调其共时性与非中心化,强调文学现象的多样性、多源性、共存性,文学行为的个体性、自在性、丰富性……可以说,只有以这样一种认识才能让文学史获得自由与自为。对于认识文学史的受众来讲,文学史课堂才可能具有更多的召唤结构,才能激活起认识者的参与意识,让其在互文性的交流中获得历史主体的建构冲动。
  二
  在多元史观的基础上,现代文学教学的内容调整是极为重要的,它不仅关系到多元史观的具化,更关系到教学行为自身的价值指向。而教学内容的调整就不仅涉及到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史实认知与审美熏陶,更涉及到现代文学的科学性、教学价值的可行性等一系列问题。我认为,开放视域的现代文学教学内容应该做到基本史实的客观化、文学史结构的规范化、作品理解的个性化的有机统一……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就当下的文学史教学来看,教学内容基本上呈现如下两种态势:一是“以文学史知识为主型”的,一是“以作品欣赏与理解为主型”的。前者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知识为主型的教学内容设置,也是一元化文学史观的必然。至于今,该教学观已经受到了普遍的质疑。但在质疑之时却总在走向一种偏执,那就是对史实的漠视与忽略,甚至有的论者以多元史观为之辩护。实际上,多元史观并不取消对文学史知识的客观性存在。也就是说,历史观的多元并不否定历史的真实性的可能,而是一种认识的开放性与价值评判的多元性。同时,有的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标而漠视文学史知识的基础性与必要性,认为“文学史知识被压缩到最低限度,时代背景和文学背景都只有在与具体创作发生直接关系的时候才作简单介绍” [4]。这样,学生普遍存在常识贫乏、文献意识与历史意识薄弱的状况。文学革命爆发的时间,文学研究会的成员组成,左翼作家联盟的章程,《小说月报》、《晨报副刊》的流变,京派、海派的论争等等一系列的文学史史实是文学史的基本构成,这些史实的了解是文学史的基础,也是任何一种文学史观无法漠视的最为基本也是最为根本的文学史元素。它必须是科学的,准确的,它的认识涉及到学科自身的科学性,更是任何教学内容最为基础的因子。多元史观的非中心化不是无视基本史实的存在,也不是取消历史本身。没有常识的审美能力与欣赏水平的提升是不可思议的,也是不可能的。
  当下盛行的是以突出“对具体作品的把握和理解”的审美能力为教学中心的倾向,甚至出现了以“读”代“史”的状况,最终文学史变成了一种片段化、零散化的作品感受的集聚。同时,有的教学强调后现代语境对文学史的解构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过分强调非本质化、非中心化,消解和颠覆。其实,文学史的多元化,非中心化固然有利于接近文学史的原生态,有利于视野的开放、认识的多向,但文学史知识结构的生成与建构也是文学史教学的题中之义。文学史教学不是文学作品欣赏,也不是将学生引向对文学史的消解,文学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生成相应的文学史识结构。文学史的构成是作者、读者、时代与生活的统一,包括历史观、文学观、文学思潮与文学运动、文学流派与社团、作家创作与文学接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只有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规范,教学的目的才有可能,教学的审美性才有所依托。无论如何,启蒙都是教学的题中之义。其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 [5]。也就是说,学习是主体的建构,是理性化的活动,不是感触的无序化、片段化和零碎化,教学活动“无论如何不可以用‘后现代性’颠覆了‘现代性’,而是设法使课堂保持住‘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 [6]。同时,这里还涉及到教学行为的人文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的问题。任何一门学科都不能处于闭锁状态,但也不能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如果一味地以审美能力的提升而取消文学史教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不仅不可行,而且对于知识基础薄弱、审美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嫩苗上跑马,最终审美能力的提升也只是空中楼阁,甚至整个教学都可能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
  具有创造性和转变性的课程必须将科学与美学相结合,这是21世纪教育发展对课程教学的价值期许。作为文学史课程,更不能简单地将其视为知识教学。文学是人学。“文学史,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心理学,研究人的灵魂,是灵魂的历史。” [7] 现代文学教学,是引导学生围绕文学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和艺术熏陶,提升审美水平与欣赏能力的审美活动。这种实践过程是教学主体对文学作品世界的敞亮,是个体化的、心灵化的过程。它依赖接受主体审美经验、生活体验的丰富性和敏锐性,相关文化心理的丰厚性与活跃性。它可能实现接受者与创作者精神上的沟通,也可能让接受者与文学世界中的形象获得视界融合和情感共鸣,但更多的是在自我之外体验他人的存在,从而熏陶心性,疏瀹五藏,丰富情感体验,拓展生命视阈。因此它经常会出现中国文学中的“诗无达诂”,西方文学中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状况。如学生在阅读钱钟书的《围城》时,有的看重的是作品风格的幽默和睿智,有的肯定的是作品意蕴的深刻与丰厚,有的欣赏的是其语言的丰富与新颖……单就其主题来看,有的是重在发掘婚姻困境的体验,有的注重思考作者对生命困惑的感悟,有的则认为是女性的悲剧,有的则认为是对时代的感慨与批判,有的则认为是知识分子生存的反讽……不一而足,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文学史的多元性存在,它不可能有一种决定性或者最为本质性的因素……如果说有,只能说是个性化、多元性……
  三
  在当下流行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成了大家所高度肯定的现代教学方式。但是,笔者认为大学文科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课程有所区别,它实际上是以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为核心构建的阐释活动。在阐释活动中,并不存在以对象为主体,还是以阐释者为主体的问题,阐释活动本身就是主体。[8]真正理想的教学方法不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也不是当下所盛行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构建的是一种相互关涉的同一性存在。所谓主体,即为教学活动本身,真正的诗性课堂需要的是一种共同参与相互关涉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和而不同、充满活力,富于知性、诗意充盈的课堂。
  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目的的教学模式的弊病与缺点显而易见,但我们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同时,也不能忘却教师作为文学史阐释活动的主体地位,以及它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教学活动中,教师也是主体之一,他必须在教学活动中发挥自己应有的价值和意义,他“越位”不对,“缺席”也不对,前者的缺点显而易见,后者更多地是对学生理想预设的蹈虚。教师不积极融入其中,成为主体之一,那么文学史观的丰富、史实视界的拓展、欣赏能力的提高、知识结构的生成等都可能无法取得有效的推进。可以说,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式教学依然需要,而这种启发式教学不在于思维或知识的认识上,更多的时候是指向审美体验的。这就要求作为教学活动主体之一的教师改变过去课堂教学一般方法上的“以史带论”、“以论带史”、“史论结合”的教学方法,不是以枯燥的知识或抽象的议论覆盖课堂,而是以丰富深厚的文学史修养,鲜活的历史场景还原的表现力,甚或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影像资料或阅读经验创设情境、还原场景,融入体验,表现思考,让文学史课堂变成科学与艺术融会的课堂。同时,启发式教学还有着价值的引导,潜藏着“重建文化,重建价值理想”的“知识分子的基本职责” [9]。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在文学史教学活动中,师生同是主体。但文学史非同于一般知识,它的教学更应是一种审美体验的激活与丰富,并以此为基础指向意义的生成。文学史教学的课堂不是知识传授的场所,而是审美体验的生发场域。因此,我们在教学方法上要充分发挥与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存在,就必须凸显阅读的意义。文学史“要用主要精力引导学生阅读作品,感悟作品,也就是加强文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把审美放在重要位置,把对中国文化、文学的感悟放在重要位置”[10]。印象式阅读、鉴赏性阅读、研究性阅读,比较式阅读、互文式阅读、阐发式阅读,不一而足。阅读是基本的,也是根本的。审美体验不可能以一种量化的、客观的、科学的标准答案去衡量与评判,但我们也不能过分夸大其非理性、个体性与情感性因素,体验具有情感性特征,也具有理性意义,但情感性特征必须建构在理性的基础上才有价值,才会是一种内心生成的切身性体验,是一种审美化的生命历程或人文过程。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形成直观,生发审美体验。学生缺少阅读基础与审美感知的教学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否则,即使再好的史论或发现也是支离构架抽象演绎。远离了文学的审美本质与人学本质,是无法生成对既往生命存在的整体性领悟,也不可能获得情感熏染、人格陶铸的。
  虽然阅读体验多是个体行为,但也可以交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抛弃过去的单向的灌输式教学,或者是历史代言人式的讲解与述说,而是构建交流式、对话式课堂教学。个体的体验可以成为言说对象,也就意味着可以成为与他人交流与共享的资源。个体的阅读体验的交流,不仅是阅读的心灵碰撞,信息共享的增值,它还有着本体论上的价值与意义,那就是作为主体的我怎样在交流中通过他者的我转化了作为主体的我。它既可体现审美体验的多样存在,体现多元史观,也可构建出一种互文性存在的文化生态景观。这种交流有共时性的,也有历时性的;既是学生之间的,也是师生之间的;既是审美经验与文本间的,也是个体体验与作者体验间的。只有这样,“我需要历史,以便摆脱我个人的主观性并在我自己之中和在我自己之外体验人的存在(menschsein)”的可能才会生成[11]。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www.ybask.com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龙永干 [标签: 现代 文学 孤岛惊魂 可视 北京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英美文学中批评文学的多元化探讨
    英美文学与华文文学的多元文化语境对比研究
    多元系统理论视阈下的《瓦尔登湖》意象文化…
    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在英美文学作品阅读中的…
    论当代维吾尔文学的多元传播
    王国维、胡适文学史观与文学史研究方法比较…
    产业拓展,多元经营:县级台的广告经营策略…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普及与强化中华多…
    试论高校校报在信息传播多元化背景下生存发…
    浅谈多元系统理论视角下的晚清侦探小说翻译
    多元与包容:雅园诗派的新格律诗观
    网络语言传播的多元论与进化观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