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学论文 >> 汉语言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汉语言文学论文   古代文学论文   新闻传播论文   现代文学论文   文学评论   英美文学论文   文学艺术期刊
中国文学:三足鼎立时代床临

中国文学:三足鼎立时代床临

  编者按:2012年底“網络作家富豪榜”公布,網络作家在2012年迎来了收入爆发年。这份榜单是2007年至2012年,中国網络作家在網络写作和由此产生的纸质图书版税及相关授权的总收入统计。5年内总收超过千万元的網络作家共有6人,分别是唐家三少、我吃西红柿、天蚕土豆、骷髅精灵、血红和梦入神机。其中榜首的唐家三少5年收入3300万元,他表示这一数据和实际“差不多”。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断言,当代中国文坛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纯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大众文学和以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網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已成事实。
  文坛“三足鼎立”的观点,得到许多文学界名家的认同。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人都是文学家”的全民写作运动已经到来?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但无可否认,从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文学、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到90年代的新写实主义、体验式小说的尝试以及打工文学之类的大众文学的崛起,再到2l世纪的传统文学、商业文学和新媒体文学各领风骚,文学打破了少数人的话语权,使写作从精神性向日常性转变,中国文学有了更强大的造血功能,变得更加亲民化、大众化。
  八十年代:争鸣与爆发的黄金时代
  如同火种一般,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迅速燃起海内外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关注,已被冷落多年的文学一夜之间成为舆论的中心。wWW.11665.cOM
  著名作家麦家说,莫言是当代中国作家中最优秀的一名,20世纪阳年代曾担任文学“爆破手”的角色。应该说,莫言是80年代“爆破手”的一个代表。贾平凹、王安忆、苏童、张炜等一批处于创作高峰期的优秀中国作家与莫言一样,大多数是“50后”、“60后”,对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有着深入的观察、透彻的理解,在80年代崭露头角,在90年代著作等身,进入新世纪后愈显成熟。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文学的百家争鸣时代,也是爆发的黄金时代。在文学的编年史里,80年代被人称为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是一个理想主义的年代,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反思自我、突破自我的时代。
  因此,80年代文学的争鸣与爆发,本质上来自思想的争鸣与爆发。
  按照主流的说法,文革以后的中国文学称为“新时期文学”,20世纪70年代末出现的“伤痕文学”标志着当代中国文学一个新的开始。刘心武发表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卢新华发表于1978年8月11日《文汇报》的短篇小说《伤痕》拉开了回顾历史伤痕的序幕。80年代初,国人告别“文革”不久,整个中国被一种摆脱桎梏后的欣喜之情包围,对于刚刚过去的那场灾难的反思也在社会各界热烈的展开。正是在文化环境迅速改善的同时,文学界那帮曾经的“牛鬼蛇神”也重新获得了创作的权利,开始写下对于国家民族命运的思考,“伤痕文学”、“知青文学”成为80年代文坛的主流,涌现大批十分优秀的作品,代表作有王亚平的《神圣的使命》、王宗汉《高洁的青松》、吴强的《灵魂的搏斗》、陆文夫的《献身》、孔捷生的《姻缘》、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以及以冯骥才的《铺花的歧路》、《啊!》、叶辛的《蹉跎岁月》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80年代,同时也兴起了“改革文学”。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关注着改革大业,出现了侧重反映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爆发的各种社会矛盾、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变化的“改革文学”,开篇之作是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1981年底张洁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问世,标志着进入了农村题材作品最活跃的“改革文学”第二阶段,代表作有路遥的《人生》、苏叔阳的《故土》、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张贤亮的《男人的风格》、柯云路的《新星》、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贾平凹的《腊月·正月》和《鸡窝洼人家》等。
  80年代,也是属于诗歌的时代,确切地说是属于朦胧诗的时代。
  朦胧诗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是伴随着文学全面复苏而出现的一个新的诗歌艺术潮流。1980年5月7日《光明日报》刊登谢冕的《在新的崛起面前》,主张对朦胧诗采取宽容的态度,提出“有风、有浪、有骚动,才是动运的正常规律”,以历史的必然逻辑为朦胧诗的生存争取空间。
  北岛的《回答》标志着“朦胧诗”时代的开始,反映了整整一代青年觉醒的心声,“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代表作《回答》)是与已逝的一个历史时代彻底告别的“宣言书”。其他著名“朦胧”诗人包括顾城、舒婷、江河、杨炼、芒克、多多、梁小斌等。顾城《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形象,正是这一代青年最真实的象征。因而,在他们丰富而又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中,既有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惊悸、恐怖、苦闷、激愤,又有心灵的痛苦、迷茫、空虚、失落,同时也有在反思过程中孕育的新希望和理想。
  1985年,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年份,是转折的标志。
  有了前期的积累,1985年前后“寻根文学”、纪实文学、“现代派”小说、先锋小说(实验小说)及“新写实小说”等流派大行其道。
  1985年,韩少功率先在一篇纲领性的论文《文学的“根”》中提出,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统的文化土壤中。理论界称之为“寻根派”。“寻根文学”的代表作品包括:李锐的《厚土》系列、莫言的《红高粱》系列、阿城的“三王”(《棋王》、《树王》、《孩子王》)系列、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郑义的《老井》、贾平凹的《商州》系列、王安亿的《小鲍庄》、路遥的《人生》、《平凡的世界》等。莫

言是其中的佼佼者,敢于表现自我,他的《红高粱》系列实际上是人性与个体的完全释放和解放,“我奶奶”为什么能够红极一时?因为她完全打破了传统观念,打破了对自我的束缚,“她”的走红是中国人的人性的一种释放。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一种小说思潮“新写实主义”走上了前台,它对应于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大写的人”趋向解体、文学中的终极理想消失、政治热情降温、个体生存艰难等复杂的现实,以及1987年之后先锋小说遭遇冷落的现状。在这个大旗的号召下,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等作家推出了一大批新写实小说,并形成了80年代中国文学的最后一个高潮与热点,代表作有方方的中篇小说《风景》、池莉的中篇小说《烦恼人生》等。“新写实主义”作家们的创作,一直延续到90年代。

 总之,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中,文学扮演了“思想启蒙者”的耀眼角色。如果用今天的眼睛来观察,我们也可以看到,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学正好赶上了纸张印刷时代最美好的时光,那时多数中国人没钱买电视,也不像今天有那么多电影和娱乐产品可以选择,于是就看小说、读诗歌,每一个省都有自己的文学杂志,而且非常便宜,销量十分可观,质量一般的刊物也可以印几万册。
  九十年代:文学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
  在中国文学编年史上,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年代。90年代初最流行的“下海”一词,反映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全民皆商”局面,文学在80年代作为表达思想工具的作用、曾经的浪漫气质在逐步弱化。
  对于90年代中国文学,有的人称之为“后新时期文学”,有的人称之为“转型期文学”,有的人称之为“世纪末文学”,这说明中国文学出现了与80年代差别甚大的新特点。这些特点是与中国经济的转型、社会的转型密切相关的,同时也是文学自身发展规律之使然——多元文学结构的进一步确立。此前,中国文学是精英文学,是“高雅”的代名词,但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给90年代文学带来了剧烈冲击,文学从此不再神圣。然而,虽然商业文化语境使中国文学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考验,但我们也迎来了开放和多样化的文学时代:作家们写作立场各异,有的坚持精英立场,有的认同大众消费文化,有的从民间的立场出发来思考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担当……于是创新与传统、通俗与先锋都有相应的文学体现。
  打响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第一炮的无疑就是陈忠实的《白鹿原》,全书浓缩着深沉的历史内涵,具有令人震撼的厚重的史诗风格。1992年《白鹿原》在《当代》发表,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1997年,《白鹿原》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问世以来,《白鹿原》一直畅销,发行超过200万册,2012年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
  其后,阿来、王安忆、贾平凹等作家的佳作层出不穷。
  阿来的《尘埃落定》入选语文新课标,他凭借此部作品一举成名。这部作品表达手法独特,十年不衰,销量过百万册,至今每年仍保持十几万册销量。
  王安忆的《长恨歌》,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本书荣获第一届世界华文文学奖,并获得长篇小说最高荣誉大奖——茅盾文学奖。
  贾平凹的《废都》,描写精神的幻灭、肉体的堕落、生命的毁灭,这部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告别了理想主义风尚而转向世俗人生,告别了国家主义思潮而转向市井个人,几乎成为90年代长篇的代名词。
  回首90年代,我们会发现优秀作品实在可观,莫言的《檀香刑》、余华的《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张承志的《心灵史》、张炜的《九月寓言》、韩少功的《马桥词典》……等等,都堪称是中国20世纪最后10年文学界的重要收获。同时,我们也发现,90年代的文坛流派纷呈,池莉的《太阳出世》、方方的《落日》、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叶兆言的《挽歌》等“新写实主义”在90年代初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新历史小说”、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女性体验小说,还有王朔的“痞子文学”也各有各精彩。
  90年代文学的第一个特征,就是80年代提出的“大写的人”的意识形态、“文学是人学”的“人的文学”口号,已不可能产生一呼百应的效果。随着大众文化的兴起,由打工者亲自动笔写就的、80年代中后期在珠三角露出荷花尖尖角的打工文学,在90年代初开始崛起,吸引着数量庞大的外来工群体争相阅读。90年代文学,不再是“高雅”的代名词。
  如果想对20世纪最后20年的中国文学发展脉络有所了解的话,对90年代的文学现象不能不倍加关注,因为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过渡时期——结束过去,开启未来。历史的纠葛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暂告一个段落;文学所需的新转机,也在新的土壤中孕育成长。
  新世纪:文学更加亲民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重镇北京大学中文系2012年开设了“網络文学研究”课程,取代以往的“文学期刊研究”。身为“精英阵营”中的“学院派”,却把研究主阵地转向網络文学,是否意味着中国当代文学即将“重新洗牌”?
  1998年3月至5月,台湾一所大学水利工程专业的博士蔡智恒

啊bbs上用“痞子蔡”的網名连载了一部长达34节的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这部原本只为满足个人写作欲望的练笔之作却一再被转载,竟然风靡华语文坛,“網络文学”这个概念也随之声名鹊起。
  进入21世纪,数字化、網络化新视听通讯媒体技术一日千里,书写、阅读和传播方式变革巨大,对文学产生了自文字发明以来最猛烈的冲击。从20世纪90年代末痞子蔡、安妮宝贝等70后写作者登陆網络,到如今80后、90后網络写手的大量涌现,網络文学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风靡华文世界。这种通过数字化媒介自由表达形成的写作一路高歌猛进,备受瞩目也备受争议。
  从广义上来说,網络文学包括三种存在形式:首先,是传统经典文学作品在新媒体上的展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对传统经典文本的“复制”。其次,是传统体制内的写作者,将自己创作的成熟作品,包括在报刊图书等纸媒公开发表过的作品,重新在網络上刊载。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对自身作品的“转帖”。最后,是大量文学青年和爱好者,以及不被主流文坛认可的边缘写作者,将自己创作的成熟作品、半成熟作品和先锋实验作品等,在網络上首次公开展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文学和網络文学的界限并非那么清晰。
  从狭义上来说,“網络文学”就是指網络上的原创性的文学作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網络文学的作者,可分为網络写手和網络作家两类,網络作家往往是那些在網络上得到读者好评、網站推荐、媒体承认,进而产生一定影响,被主流文坛和批评界肯定的一部分網络写手。他们的網络作品往往会因此而获得出版界的认可,以纸媒图书的方式公开发行。而網络写手及其创作的青春校园、魔幻玄幻、武侠仙侠、官场职场、奇幻科幻、悬疑灵异、言情宫闱等文学作品,一般难以进入传统的文化市场与图书市场。
  由于網络文学的创作、展示、传播、阅读的简单和快捷,使其突破了传统纸媒体发表和传播文学作品的种种限制,一方面,每个写作者,都有自由、公开展示自己作品的权利;另一方面,这也使網络写手和作家的个人水平和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尽管如此,網络文学的影响力已由文学延伸到更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網络作家在2012年迎来了收入爆发年。2012年底公布的“網络作家富豪榜”显示,五年内总收入过千万的網络作家共有6人,榜首的唐家三少5年收入3300z元,他表示这一数据和实际“差不多”。
  著名文学评论家白烨断言,当代中国文坛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纯文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大众文学和以網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三足鼎立的基本态势已成事实。他的观点,得到许多文学界名家的认同。
  从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到90年代的新写实主义、打工文学之类的大众文学的崛起,到21世纪的传统文学、商业文学和新媒体文学三分天下、各领风骚,文学打破了少数人的话语权,使写作从精神性向日常性转变,中国文学有了更强大的造血功能,变得更加亲民。
  • 上一篇文学论文:
  • 下一篇文学论文:
  •  作者:何清 [标签: 中国 文学 三足鼎立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教学中科学思维方法的缺失…
    作为一种现代性建制的中国现代文学
    在法意与自由之间:民国法律视野与现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问题分析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集结号
    对中国现代文学传统进行性别意识反思的必要…
    叶兆言:现代文学确实没那么好
    我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精神取向
    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语境中的自然精神选择及…
    基于“活动”的留学生本科《中国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阅读教学策略探析
    古代文学赏析 豪气诗歌咏自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