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苍海茫茫》中安东尼特种族身份的探寻
【摘 要】琼•李丝的小说《苍海茫茫》展现了女主人公寻根的痛苦历程。从身份理论对女主人公安东尼特进行剖析,揭示了女主人公寻求身份的抗争,经历了困惑——挣扎——失败的过程,暗示了在殖民文化中寻根的艰辛。
  【关键词】安东尼特 种族身份 中间人
  
  琼•李丝的最后一部小说《苍海茫茫》于1966年发表,被许多学者评为一部殖民主义的代表作,也为琼•李丝赢得了殖民主义作家的称号。这部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安东尼特如何探寻自己的种族身份,进而走向疯狂的过程。整部小说的特别之处在于叙述者的变化,正如马瑞尔(maurel)所说,“这是一部多声音的作品”。
  
  一、身份的困惑
  
  正如威尔•索勒斯(werner sollors)所说,种族是相对于不同与差别而言。故事发生在加勒比海,一个多种族聚居的地方。安东尼特的母亲,及其仆人克里斯多芬来自于曼帝克(mantique),一个法国的殖民地,以奴隶主的身份居住在牙买加。牙买加当时是英国的殖民地,许多英国人也居住在那个地方。牙买加的本土居民是黑人,却又与被贩卖到那里的非洲黑人不同,因此在这个多种族混居的殖民地方,种族身份对于任何人都是一个问题。身为克里奥尔人, 安东尼特和母亲常常受到白人的歧视,因为她们“不够白”,同时又因为她们的白皮肤而受到黑人的憎恨,特别是在解放法案颁布之后。正如安东尼特在小说一开始回忆的一样,“常言道同舟共济,白人就是如此。可我们跟他们不是同舟”。WWW.11665.cOM她们既不属于白人,也不属于黑人,正如她母亲所说,“我们被边缘化了”。
  安东尼特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身份问题,因为自己年纪尚小,她只是奇怪,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来拜访她家,为什么当地的黑人居民会对她母亲嗤之以鼻。她无法理解母亲所说的,“我们被边缘化了”是什么意思。直到有一天,一群黑人小女孩跟着她后面喊,“滚回去,白鬼,滚”,她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谁——一个在黑人眼中的白鬼。为了安慰她,克里斯多芬给她找来了一个黑人女孩做朋友,名叫堤亚。尽管她们相处得很好,但她们之间肤色的不同仍然使得她们的友情分裂。正如斯坦利(staley)所说,即使是孩子之间的游戏也会引起种族冲突。堤亚告诉她,“牙买加有许多白人,真正的白人,而你们是白人中的黑人,比真正的黑人又低一等”。安东尼特被这话深深地伤害了,常常困惑地问自己是谁。安东尼特对自己身份的不确定,还来自于她母亲的影响。她母亲对自己身份的不确定,更进一步加强了安东尼特的身份缺失感。她说:“正是从那一天开始,也正是从那一天晚上开始,一切似乎都变了”。
  
  二、安东尼特寻求身份的抗争
  
  在意识到自己属于中间人之后(in-betweens),安东尼特不断地寻找着自己所属的种族。因为自己在黑人群体中生长,她潜意识里已经从心理上归属于这个群体。但是,当土著的黑人放火烧她们的房子时,当堤亚向她扔石头时,她意识到自己已经内化的身份受到了排斥。实际上,她并不想离开,她想“永远和堤亚在一起,像她一样生活”。但是,堤亚的行为将她排斥于黑人群体之外,正如斯坦利所说,“她在黑人与白人两种世界中成长,却都受到两种种族的排斥”。
  为了找到自己身份的归宿,在受到黑人的排斥之后,安东尼特只有依靠自己的丈夫,一个英国白人,以期能得到白人社会的承认。马瑞尔说:“她把他看成是一种身份的象征,期望能靠他建立并稳定自己在白人社会的身份地位”。然而,一切并未如愿。尽管她们的早期婚姻生活是幸福的,但是随着彼此之间的了解,文化的差异也就显现了出来。在罗彻斯特眼中,安东尼特和他有着根本的不同。首先,在谈到英格兰,罗彻斯特的故乡时,安东尼特觉得一切是那么的陌生,她认为英格兰是一个“冷漠、黑暗的梦”;而对于罗彻斯特,安东尼特所告诉他的一切关于克里奥尔的文化也让他感到陌生。他们之间似乎存在着不可跨越的文化鸿沟。这不得不让罗彻斯特怀疑她的身份。其次,罗彻斯特以一个英国殖民者的身份来到了格兰波里,但是,这里的文化、习俗和语言都让他难以适应,而安东尼特似乎早已融入其中。意识到她们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安东尼特觉得自己处于中间人的感觉又回来了。她生活在黑人社区,却得不到认可;她渴望靠婚姻来解决自己的身份危机,却再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无奈。正如她对罗彻斯特说:“在你面前,我常常感到困惑,我是谁,我来自于哪里,我又将属于哪里呢”。
  罗彻斯特无意中收到了一封来自于安东尼特表兄的信。信中透露了安东尼特母亲为何疯狂及安东尼特的复杂的身份。因此,罗彻斯特更加肯定了自己的怀疑。他觉得她越来越像艾米莉,他甚至感觉他们之间是“有联系的”。他第一次叫她贝莎,勃朗特的《简爱》中的疯女人。尽管安东尼特一再反抗“贝莎不是我名字,你想把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但是,作为一个生活在殖民地的克里奥尔人,安东尼特别无选择,只能默默忍受。在安东尼特寻找身份的过程中,罗彻斯特不仅没有给予她身份的认可,反而毁灭了她唯一的慰藉。她没有根,没有身份。而更大的打击来自于她一直所信任的克里斯多芬。当罗彻斯特不再爱她时,她乞求克里斯多芬施展巫术,以挽回他的心。但是,克里斯多芬告诉她,“巫术是属于黑人。白人使用巫术会带来麻烦!”。可见,尽管她们之间一直关系密切,但却抹不去她们之间的差别,“种族的不同将她们永远分开”。这就是生活在殖民地的白人的悲惨命运。

  三、安东尼特寻找身份的失败
  
  安东尼特身份的寻求最终以她的疯狂告终。正如郝威尔斯所说:“正是这种中间人的感觉,正是这种不属于任何文化的处境导致了她的疯狂”。罗彻斯特将疯狂的安东尼特带到了英格兰。在这个陌生的国度,她的迷失,她的无助和无奈可以从她每天都看着镜中的自己这一行为中看出来。照镜子这一行为强烈地暗示了她对于身份的向往。拉康的镜像理论认为,孩子最先是通过镜子形成了自我的概念。而对于安东尼特,这面“坚硬的、冰冷的”镜子阻止了她与自我的结合,同时也暗示了她身份的迷失。在后来的梦境中,她再一次看到了镜子,只是这次出现的不是自己,而是童年的伙伴堤亚,“堤亚嘲笑着自己,有个男人的声音在喊贝莎,贝莎”。这个梦境出现过三次,根据弗洛伊德理论,愿望得不到实现时就会无意识地以梦境的形式出现。从意识到自己身份迷失的那一天开始,安东尼特从未放弃对其种族身份的探求,可悲的是,尽管生活在两个种族之中,她却得不到一个确定的种族身份。正如厄恩斯特所说:“两种文化的遗弃使得她意识到自己不再属于任何种族、家庭、及民族”。
  
  四、结语
  
  小说的结尾与《简爱》有着互文性。安东尼特梦到了桑非尔德的大火并醒了过来,她举起蜡烛穿过黑暗的走廊,突然间明白“我为什么在这里,我必须做什么”。小说戛然而止,留给读者无尽的空间想象。许多的评论家认为李丝将自己的真实经历写进了这部小说,因为她也曾是住在英国的克里奥尔人,这种中间人的感觉也曾经困惑着她。因此,安东尼特代表了李丝,也代表了许多面临着种族身份尴尬的人,暗示了殖民文化中寻根的艰辛。
  
  参考文献:
  [1]maurel,sylvie.women writers jean rhys[m].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98.
  [2]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m].上海:小海外语教育研究出版社,2001.
  [3] rhys,jean.wide sargasso sea[m].ed. angela smith. london:penguin group,1997.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冯丽 [标签: 安东尼 特种 身份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哈姆雷特》与《苍蝇》之比较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