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对“罪”的解读

  摘要:借《生死朗读》而风靡全球的德国作家贝哈尔特.施林克在2008年推出了他的新书《周末》,叙写了一个有赤军团恐怖主义背景的男主人公约克在二十年牢狱生涯获得赦免后的第一个周末中,从一开始对他指责审判为主的亲友那里得到宽恕和和解的故事。主要通过对《周末》中各种人物的阐释,分析了施林克对“罪”的反思精神,进一步使他的反思精神乃至德国的反思文化跨出了“豪劳考斯特”的界限,寻找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
  关键词:反思文化;新背景新出路;罪的多重性;宽恕和和解
  
  德意志民族勇于面对历史的形象在中国深入人心,这种传统很大程度是来源于德国的反思文化。但是观察近几年反思文化在德国的发展,一方面不少年轻人不再对第三帝国的旧题材的反思作品感兴趣;另一方面大部分战争的经历者正在死去,人们为反思文化的走向感到担心。这种状况下需要反思文化产生新的发展和变化。德国作家兼法学家贝哈尔特.施林克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在1995年创作的以“豪劳考斯特”为背景的小说《生死朗读》,描述了一个没有直接经历过二战的学生与一个曾经的纳粹女看守之间的情爱和纠缠,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畅销书籍。5年后作家又推出了短篇集《爱之逃遁》,文中的中篇小说,分别以第三帝国和民主德国时期作为背景,同样获得成功。去年二月施林克出版了他最新的小说《周末》,虽然小说的历史背景成为了他从未涉足过德国20世纪70年代后出现的赤军团左翼极端恐怖主义,但是施林克对“罪”的反思却是贯穿始终的。
  罪的多重性——法律上的罪和人性的罪
  在施林克的作品中每个人都以不同的形式承担着一定的罪,同时有必须在各个方面面对自己的以及周围人的这种“罪”。WwW.11665.cOm无论作品的背景是“豪劳考斯特”,两德统一或者《周末》中的极端恐怖主义,他的小说都是有关“罪”的故事。小说《周末》故事围绕恐怖分子约克在20年的监禁后在总统的赦免下被释放了。他的姐姐克里斯迪娜邀请了20年前曾经在他们周围的一群好友来到她在乡间的别墅共度周末,他们分别是一个著名记者、地区主教、牙科实验师,以及有名望的律师。克里斯迪娜想利用这次老友间的聚会为约克找到重入社会的契机。但是她的想法是否能实现?这些曾经有过交集,但现如今已经在在社会生活中拥有各自的地位的昔日旧友们,各有各的过去,各有各的梦想,也有各自不愿意为人所知的历史,他们会怎样对待约克,怎样对待约克背后的那段历史,故事就这样展开了。在小说中,约克的姐姐克里斯迪娜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人物。从孩提时代开始,约克就由这个姐姐抚养并在他入狱期间一直探望和照顾他,对约克来说,姐姐是“母亲的代替者”。为了约克能够适应出狱以后的生活,克里斯迪娜组织了这次周末聚会。可以说她是真正能“想约克所想”的人物。但随着情节的发展,读者们可以发现,20年前正是由于她向政府的举报,使约克度过了漫长的牢狱生涯,而她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避免更坏的事情发生”,也就是使约克逃过所谓的更重的惩戒。像克里斯迪娜这样的人物在施林克的小说中并不少见,他非常善于塑造一类在罪与错里纠缠,“混淆”着的人物。除了《生死朗读》中的情人汉娜,还有《女孩和蜥蜴》中的那个作过第三帝国军事法官的父亲,《外遇》里那个民德时期屈服于克格勃威胁,为保护妻子而“出卖情报”的丈夫……所有这些人物都是被当作一个人,一个有其具体背景和特定条件的普通人来昭示的。他们具有常人的特质,有时候甚至是一些颇为可爱的特质,但是他们的命运颇为起伏,而导致这些起伏的性格弱点往往又属于人之常情,那些罪错由于历史和个人的因素在彼时彼地也完全可能发生在你我这些凡夫俗子身上。但人们常常不假思索的在自己和这些人之间拉一条鲜明的界限,无所顾忌,理所当然的摒弃和遗忘他们。《周末》中还不乏这样的人物,比如曾经堕胎的地区女主教卡琳等,通过这样的主题和人物刻画,施林克把没有亲身经历的人们带进了反思文化。“罪”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历史,而是上升到了一个人性的高度。

  对罪的态度——审判?宽恕?和解?
  聚会进行的并不顺利,人们用他们各自的方式责备或是躲避着约克,约克的儿子费迪南德的忽然出现使得情节的发展进入了高潮,他被父亲遗弃20年,在聚会的这个周末却忽然现身,他指责约克,“你面对事实面对悲痛是如此的无力,和纳粹一般无二,你一点不比他们强,——一点不,在你杀死其他无辜的人的时候,一点也不,在你杀人以后却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你们为你们的父母的一代,为他们的历史感到愤怒,但你们与他们却没有任何区别。”费迪南德的这段话中,人称代词从“你”到“你们”的变化是很有代表性的。从施林克的观点来看,罪神秘的纠结在一起,就像在古希腊的悲剧中被审判过一样,孩子们重复着父辈的罪。“历史是无法一刀两断、切割干净的;它虽然久已过去,实际却过去不了,总会在这里或者那里,这时或者那时钻出来折腾我们,破坏乃至毁灭我们现今的爱,又令未来无法开始。它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以我们善良的愿望甚至顽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它向我们提出了如何面对历史、面对历史所遗留下来的“罪”的这个无法逃避的话题。否则“罪”将是永无止境的。施林克在他的法学论文《宽恕和和解》中谈道,对罪的态度在法学上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可能性,即审判和遗忘。但是“宽恕”只能够来自于牺牲者一方,比如小说中被父亲遗弃的儿子,或者是在恐怖主义活动中被谋杀者的后代。但同时其实还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所谓的“和解”,“和解”不会向“宽恕”一样使罪的沉重从犯罪者转嫁到牺牲者一方,相对而言要轻松得多。和解可以使生活在罪的重压下继续下去。和解的参与者,不仅是罪犯和牺牲者,同时也包括卷入这罪恶和牺牲品命运的孩子和孙辈……甚至包括互相争吵,可能是出于无意互相伤害过和失去过的朋友和爱——简单来说包括所有互相损害过的人们。“宽恕”和“和解”的主题正是符合小说《周末》中的所有人物关系的。在聚会的最后关头约克向友人们坦承,他已经患上了前列腺癌,并且需要依靠尿布生活,命不长矣。在这个残酷的事实面前,姐姐克里斯迪娜悔恨交加,向他承认了曾经背叛的事实。朋友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约克接受了乌尔里希提供的在他的实验室工作的机会。而约克的儿子费迪南德在得知父亲身体状况的情况下虽然表面并不为之所动,约克曾几次找他谈心,并且小心翼翼地提出了“我能给你写信吗”的要求,费迪南德当时的反应极其生硬,责问其父亲“你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但在文章的结尾,费迪南德给了姑姑克里斯迪娜一张写着他地址和电话号码的纸条,并对克里斯迪娜说,如果她愿意,可以把这张纸条给他的父亲。儿子对父亲的宽恕不言自明。
  结语
  施林克的作品在德国反思文化的背景下得到了积极的肯定,中国读书界对施林克的《生死朗读》反响热烈,译林出版社在5年内两版其书即是证明。他在散文集《历史的罪》中阐述道:第三帝国以后“历史的罪”成为德国人和德国历史的永远话题,虽然“历史的罪”的概念来源于第三帝国和纳粹统治的时期但是其实这种罪不仅存在于二战的阴影中,抛开纳粹的历史不谈,即使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 和60和80年代出现的赤军团恐怖主义袭击和长达40年的两德状态也对不止一代的人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施林克在小说《周末》中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对“罪”的多重性的阐释以及如何面对“罪”的思考,使反思文化跳出了二战和豪劳考斯特的局限,在不同时代的人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中寻找到了新的出路。
  
  参考文献:
  1. 《生死朗读》撰写于1995年,是当时在全世界非常有影响的畅销书之一,被改编为电影剧本,女演员凯特.温斯莱特凭借此剧获得2008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2. 赤军团是联邦德国著名的左翼恐怖主义组织,1970年成立,1998年宣布解散。他们把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认定资本主义有纳粹复辟的倾向是造成人民不满与社会骚动的罪魁祸首。他们采取非常手段抢劫银行,从事恐怖主义炸弹及纵火行动,抢劫,劫机与制造很多血腥暴力事件。
  3. 即holocaust(音译),焚烧的意思,专指屠犹
  4. bernhard schlink: “das wochenende”, diogenes verlag, zuerig, 2008
  5. bernhard schlink: “das wochenende”, diogenes verlag, zuerig, 2008
  6. 印芝虹:《让大众接受沉重》,《译林》 2008年第06期
  7. vgl. bernhard schlink: “vergangenheitsschuld – beitraege zu einem deutschen thema”, diogenes vertrag, zuerig, 2007, s.170ff
  8. bernhard schlink: “das wochenende”, diogenes verlag, zuerig, 2008,s.218ff
  9. 指1968年前后充满革命理想向战后保守压抑的德国社会现状和各种权威发起挑战的热血青年,主要是指大学生,所以称为学生运动。
  10. bernhard schlink: “vergangenheitsschuld beitraege zu einem deutschen thema”, diogenes vertrag, zuerig, 2007,s.7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赵韧 [标签: 中国 总裁 情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谈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对“十八相送”的…
    浅谈巴尔扎克对“拉斯蒂涅”人物形象的塑造
    浅析“经验”对“权威”的颠覆——兼谈乔叟…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