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外语翻译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从《红楼梦》中书名的翻译论析文化信息传译
[论文关键词]文化信息传译;书名译文;《红楼梦》
  [论文摘要]就文化翻译而言,涉度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翻译时,译者一般应遵循“内客先于形式”的原则。本文运用此原则采分析《红楼梦》中书名的英译,初步得出以下结论:遵循了“内容先于形式”原则的译文一般都能做到“迭意”;反之,译文则未能剥开语言外壳,显露内核。

    《红楼梦》作为文化巨著,包含着大量而丰富的文化信息,单从其中出现的历史作品这个小小的侧面就能看出这一点。在文化翻译理论中,文化信息的传译有一定的原则,它们在这些实际翻译的操作中,理应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文化信息传译理论
    按照乔治·斯坦纳在他有关翻译的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所言,翻译就是一种阐释,而这种阐释的运作包括四步:“信任”、“侵人”、“吸收”、“补偿”。基于任何一个译者都相信文本中“存在意义”这样一种“信任”感,翻译活动由此而始;而这一原始的“信任”往往遭遇文本的抵抗和考验,难以轻而易举地接近原文的意义。正因如此,便有了带有积极进取性的第二步“侵人”,即在遭遇理解障碍时不能退却,在文本表层所构成的屏障中不能迷失自我,而是要知难而进,甚至强行进人,人于内而悟其意,正如中文所说的“得意忘言”,透过语言的表面,透过文本的表面,直指文本的深处,在字里行间把握文本的意义,否则,将会水远在文字的表面徘徊,或为其字面意义所迷惑,或采取简单主义的转换方式,在字词的层面进行译解。WwW.11665.com在翻译的这一步中,斯坦纳一再强调要“剖开语言的外壳,显其意义”,从这个视角,我们可以看出,文本的“意义”,特别是那些内涵丰富的文本的“意义”.在翻译活动中应该永远是被放在第一位的。因而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就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处理“意义”及其载物,简言之,即内容与形式的问题。
    奈达在他的翻译理论中信息传译一节强调,译者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地传译信息内容,尽可能避免信息走失或走样;译者必须尽可能完善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的联想意义;在保证信息内容和联想意义得到圆满传译的前提下,译者可以尽量顾及信息表达形式的传译。这也就是说,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圆满地传译文化信息,内容往往先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才能再考虑形式的同一。
    笔者认为,奈达的这种观点在刘毖庆的翻译理论中也得到了体现。刘毖庆在总结文化信息的表现手段时提出了几种方法.他认为,为了免得读者费解,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专名和典故,最好的办法就是本乎原语中的“tenor"本意)在译语中另找“替身”。这就是所谓的’‘替代”,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意译。对于有文化或形象通感的文化信息,才能用到“模仿”的方法,即用目的语模仿原语的文化信息表现式,大致相当于传统译论中的直译。其次是“阐释”,大致相当于译文加注。
    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在文化翻译的过程中,在翻译那些文化个性很强的文化信息时,透过文字“看”文本,攫取其中真正内涵才是至关重要的。
    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作品的衡量中,则好坏曲直立见端倪。通过下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红楼梦》的杨宪益英译本中书名译文(即刘亦庆所言之“专名和典故”)遵循了这种指导思想,几乎都能不折不扣的传达原文的文化信息;译文则在信息传译上有所欠缺,容易使读者费解或产生误解。
  二《红楼梦》中部分书名译文例举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鸿篇巨著,也被称为清代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解读《红楼梦》,就是解读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沉淀。在小说中,为了行文需要,也为了烘托、渲染、反衬、伏笔等写作目的,作者不断地引经据典,归纳一下,大致有这么几类:
    文:《离骚》《文选》《王摩洁全集》《西厢记》《牡丹亭》《白蛇记》《满床筋》《南柯梦》《西游记》《刘二当衣》
    史:《左传》《国策》《公羊》《谷梁》
    哲:《四书》《五经》《秋水》《南华经》《参同契》《五灯会元》
    对于这些历史文化含义极其丰富的文化元素,译者大致采取了这样几种翻译手法:
    (1)直译
    《王摩洁全集》wang wei ‘s regular pentasyllabics
    《西厢记》t7ie western chamber
    《牡丹亭》peony pavillion
    《白蛇记》the white serpent
    《西游记》pilgrimage to the west
    《四书》four books
    《五经》rive  classics

    (2)直译加注
    《南柯梦》11te dream of the sothern tributary state
    注:based on a tang story in which a scholar had a dream of great wealth and splendour, then he woke up and found it was just an empty dream

    (3)意译
    《南华经》zhuangzi
    《参同契》taoism
    《五灯会元》zen buddhism
    (a)意译加注
    《满床贫》every son a high minister
    注:a story about guo ziyi of the tang dynasty
    (s)直意相融
    《左传》zuo annals
    《国策》anecdot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公羊》《谷梁》the commentation of gong fang and gu liang
    《秋水》autumn water. zhuangzi
    (6)音译加注
    《离骚》li sao
    注:long narrative poem by chu poet qu yuan in the fourth century b . c .
  三《红楼梦》中书名译文的分析
    在上述题名的翻译中,意译部分最能体现内容先于形式的原则。《南华经》、《参同契》、《五灯会元》从译文形式上说,可谓完全改头换面。《南华经》出自《庄子》。讲到《庄子·南华经》,就不能不提到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与儒家拥有同样悠久历史,却与濡家有着相反教义的道家,以“无为”“出世”为主旨思想,崇尚最简朴的自然,主张返回最原始的童心。作为道家代表人物的庄子,继承发展老子的思想,将道家理念演绎得淋漓尽致。《庄子》一书,融合了他本人及其弟子门人的作品,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纵横悠肆,想象丰富,机智幽默,辞藻华丽,象《庄周梦蝶》、《厄丁解牛》等名篇,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庄子其人,《庄子》其书,就是道家的象征。《秋水》和《南华经》一样,同属《庄子》一书,但若单独说起《秋水篇》和《南华经》,其名气却远不如《庄子》。因而译者对它们一个采取了意译手法,一个采取了增补上下文的手法,其作用和目的同出一辙,就是直接让目的语读者了解两者都是道家的文献。其次来看《参同契》和《五灯会元》。《参同契》是早期道教重要经籍,借用乾、坤等概念,以明炼丹修仙之处,参同“灯录”“黄老”等冷僻词。在选择翻译手法时,要考虑到这些作品在小说中出现的目的,是纯粹为了阐道而出现,还是别有深意。很显然,它们和《南华经》《秋水篇》一样,要么代表道,要么代表佛,都强调宜扬了离群避世、独善其身的思想,符合主人公充满“仕途经济”之人的社会中无所立足,从而寻求内心解脱的一种精神渴望。作者用到这些书,并非要讲“佛”传道,而是为了体现贾宝玉离经叛道,反抗封建伦理观念的鲜明个性,这也正是《红楼梦》一书意旨所在。只须让读者明白它们分别是道、佛经籍,译者在其中的桥梁作用也就算完成了。因而《参同契》被译为taoism(道教),而《五灯会元》被译为了zen buddhism(禅宗),已足以让读者明了主人公的心境了。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周邵玲 贾德江 [标签: 翻译 信息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从《巴塞尔协议Ⅲ》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
    从《国榷》看谈迁的华夷观念
    从《飞鸟集》看西方浪漫主义思想
    从《老友记》透视中美文化的差异
    从《新概念英语》看2012年12月四级翻译真题
    从《徒然草》看中日佛教戒律的不同
    从《新概念英语》看考研英语写作中的名词和…
    塑造语言的艺术美——从《最后一片叶子
    从《静夜思》三种英译本分析解构主义翻译理…
    《红楼梦》翻译中的“隔”与“不隔”
    试析言语行为理论在汉诗英译中的运用——从…
    关于《红楼梦》人物对话英译的言语行为分析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