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制及对策
[摘要]我国资源型城市较多,由于资源型产业衰亡的不可逆转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面临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性问题。通过研究资源型城市中生产性服务业的演进路径,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资源型城市可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转型,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物流业,形成产业集群,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等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资源型城市;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10-0081-03
  [作者简介]曲艺(198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哈尔滨商业大学产业经济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流通经济、区域经济;李鲲(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张建蕊(1979-),女,黑龙江哈尔滨人,讲师,学士,研究方向: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高职高专院校科研项目“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项目编号:12525019);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面上项目“黑龙江流通发展方式转变研究”(项目编号:12532079)。一、引言
  据统计,我国资源型城市共计118个,土地总面积为96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9.9万平方公里。资源型城市,也称“资源城市”、“资源指向型城市”,其中的“资源”是指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因此,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型城市是指依托资源开发而兴建或者发展起来,并围绕资源开发而建立起以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1]。www.11665.CoM而现代化资源产业的发展绝不是简单建立在物质资源基础上的产业,而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与经济资源相互融合、产业内企业互动创新、城市职能逐渐多样化的现代产业体系。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又称生产者服务业,最早提出生产性服务业这一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h.l.greenfield,他在1966年出版的《劳动力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一书中认为生产性服务业是指那些为企业、非盈利机构以及政府部门提供产品与服务的行业,其不直接面向最终消费者提供相应的产品与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简言之,就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为生产提供专业性服务的活动。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分离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其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而是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入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
  资源型城市中制造业比重很大,由于资源型产业衰亡的不可逆转性,使得资源型城市随着可采资源的逐步耗竭,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方式促使城市转型,使得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分析生产性服务业内涵,笔者认为资源型城市利用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城市转型是一种有效的发展方式。
  二、生产性服务业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作用机制
  (一)产业价值链延伸机制
  产业价值链延伸就是在资源开采的基础上,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通过产业链的扩展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和广度,提高资源的产出价值,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产业价值链延伸是一种城市内外部力量共同参与的转型方式,在具体的转型过程中,既可以通过城市内部积累资金达到产业链延伸的目的,也可以通过吸引外部投资参与城市优势自然资源的深加工,实现产业链延伸和城市转型的目的。从全球价值链构成来看,商品物流、技术开发、品牌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生产性服务活动在整个价值链中占据着核心环节。资源型城市在转型过程中,在继续发展原有资源开采产业的同时,要运用资源开发的自我积累功能,适时向产业链的深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最终实现城市转型。目前,现代产业价值链的可分解性不断提高,价值链的分解越来越细化。资源型产业流程能够划分为勘探开发、工业设计、采掘生产、流程管理、安全监控、物流运输、事故处理等多个环节[3](如图1所示)。
  图1资源型产业价值链的组织框架现代产业价值链动态发展的重要动力来自于行

知识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快速更新的知识结构主要在以下两方面推动现代产业价值链的调整:一是掌握新的专业知识的机构和企业不断加入产业链条,使得行业价值链变粗变长,价值链的增值环节增多,可分解性提高;二是新知识的加入使价值链上一些环节的性质及其在价值链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因此资源型企业必须加大技术投入,加速信息化建设,由采掘行业的知识变化推动资源价值链的分解,促进生产性服务项目的形成和规模化运营。
  (二)产业结构优化机制
  与第二产业最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就是生产性服务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分工的深化,企业内部不能提供所有的中间投入;生产性服务业提供的中间服务作为生产要素融合于生产的各个阶段和环节,既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和组织成本,又能提升产品质量、改变产品内容、提高产业链效率和产业竞争力,进而推进第二产业结构的优化。不仅如此,随着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制造业价值创造活动中的一些环节独立出来,如研究开发、设计、后勤供应等,制造业的服务成分不断增加,如技术支持与培训,售后服务等;信息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对信息技术服务的大量新需求,创造了新的产业和就业岗位。这就意味着制造业不仅是服务的需求者还是服务的供给者,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制造业与服务业之间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一种不断加强的相互依存的双向互动关系。进一步讲,在工业时代,由于生产性服务越来越广泛地被动参与到生产制造的过程中,它的角色逐渐从具有润滑剂效果的管理功能,转变成一种有助于工业生产各阶段更高效运营以及提升产出价值的间接投入。在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不仅仅依赖于工业生产,而且依靠于各个经济部门,生产性服务更全面地参与到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而成为新型技术和创新的主要提供者和传播者,具有更多的战略功能和“推进器”效果。 (三)产销调控机制
  制造业产能过剩已成为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常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12年我国工业经济运行上半年报告》中指出,我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1.6亿吨以上,水泥产能过剩超过3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多晶硅、风电设备、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出现产能过剩倾向,产能过剩矛盾十分突出。要控制结构性产能过剩,必须重视生产性服务业——流通服务业的市场调节作用。流通服务业作为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与纽带,能更及时、更准确地研究市场,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生产企业,引导生产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进行市场细分、流程改造,节省流通时间和费用。实际上,作为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流通服务业,在制造业品牌培育方面应该发挥重要作用。任何一个品牌的培育都离不开市场,而批发和零售环节恰恰是最直接、最能建立口碑的品牌培育市场,如大型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可以作为制造业品牌孵化和培育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和批发商孵化中心。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消费品批发市场可以通过引进集聚世界品牌厂商和国内知名大型企业,利用商品展示、专业会展、网络平台、流行趋势发布会等多种方式对商品进行品牌展示、营销和推介,能够提升商品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成为“中国制造”品牌的孵化、营销策划和市场推广中心。
  同时,作为信息服务与流通服务融合的新兴服务——电子商务服务的发展,推动了制造业分销渠道的变革,“虚拟商店”和“智能商店”变得越来越普及。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在流通领域的运用导致了效率的极大提高。例如,运输的线路设计、制度安排、货物配载、存货控制程序、仓库的布局及设计等,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产销之间的联系更加顺畅,交易变得更为高效。
  三、生产性服务业主导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外包业务
  在制造业中分离出的生产性服务业属于服务业范畴,也是服务外包的对象。在美国和西欧等发达国家中,服务外包模式被广泛应用于it产业、金融保险、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法律等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其市场规模已达上万亿美元,并以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与市场竞争的加剧,使信息革命的技术成果在商业领域普及推广,模块化服务产品的生产范围日益扩展,使it服务和软件生产等信息技术外包(ito)成为规模庞大的全球生产网络与市场体系。同时,以一个或多个it密集

型生产流程,委托给外部企业管理和控制的业务流程外包(bpo)也相伴而生。其中,不易跨行业复制的、高度垂直知识密集型的知识流程外包业务(kpo)明显具有高增值性的特征,成为各国服务外包提供商竞相争取的领域。资源型城市发展服务外包应该从传统优势产业出发,发掘具有价值链增值较高、竞争能力较强的核心业务,通过通信、信息技术把这些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实施改进,实现资源重新整合,从而培育出具有承接服务外包优势和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新经济增长点。
  (二)大力发展物流产业
  近年来,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也逐渐显现。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在中国,物流业发展还相对落后,存在一系列问题,如物流发展缺乏系统性,信息化发展程度低,经营较散较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等,导致物流成本高、物流时间长、物流效率低。在资源型城市可大力发展物流业。首先,要实行制度创新,推进物流社会化,加强各方物流合作,建立健全物流法规体系;其次,改革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实现企业的物流合理化,使物流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主体;再次,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逐步树立物流企业信用,建立信用形象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守信氛围;最后,构建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信息整合和高效传输,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三)大力发展产业集群
  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发展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思路,其强大的外部规模优势使生产链向深度加工方向延伸。通过深度工业化分工,慢慢形成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加工以及三废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样既发展了经济,又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同时构建了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和培育内生经济增长模式的良好环境。资源型产业集群在本质上是资源型产业实现循环经济的空间组织形式。资源型产业集群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行业为主导,由以一个核心企业或几个核心企业为中心的、在一定的地理空间范围内集聚并且相互联系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组成的空间经济组织。生态工业园、矿产资源型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为资源型产业集群的具体实践形式。
  (四)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整合现有人才市场的人力资源,为服务外包、物流企业等提供人才政策落实、人才培训、人才派遣和人才招聘等服务。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各国高级人才来我国发展。同时,加大教育投入,培养生产性服务业人才。支持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建设服务外包以及物流人才培训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社会力量与有关教育机构合作,建立政府、企业、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的人才培训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生产性服务业对适用人才的需求。
  (五)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一是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完善已有的技术和环境资源,提供技术研发、数据存储、质量保证、测试验证、培训管理等服务;二是招商引资与市场开拓服务平台。发挥相关中介组织作用,为企业提供招商引资、企业形象设计、产品设计、产品推广、技术咨询、品牌打造和传播等服务;三是投融资服务平台。依托现有的投融资平台,增设对生产性服务业投融资业务,为服务企业提供风险投资、融资担保、出口信贷和咨询等服务;四是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与制造业外包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如服务外包对知识产权有较大的依赖性,应建立健全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法规和具体实施措施,并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的支持,积极鼓励生产性服务外包企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米尔,武春友.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35-38.
  [2]greenfield h.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m].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6.
  [3]李燕.基于资源型城市转型视角的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研究[j].经济管理,2011(10):39-47.
  [4]宋则等.生产性服务业深度参与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作用机制[j].中国流通经济,2013(4):13-19.
  [5]邓丽姝.生产性服务业主导产业升级的机制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3):166-168.
  (责任编辑:张彤彤)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服务业 资源 城市 中的 作用 机制 对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预防
    机械密封在生产中的应用及故障处理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