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晓之以理,注重疏导
[摘要]临近小学毕业,学生的个性心理日渐成熟,独立意识、自助意识空前增强,学校给学生的学习压力也加大了不少。每天除了复习也是复习,不免会出现不用心学习,上课爱讲话,作业不按时完成,思想不稳等倾向。对进入中学既期待又畏惧,思想状况复杂,学习和思想表现的两极分化更为严峻。因此,加强小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改变其厌学现象,这是每个小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主要从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因素去探讨其形成的原因,并从多个角度去谈谈个人一些不成熟的解决办法。
  [关健词]小学毕业;厌学现象;心理健康教育
  我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已有24个年头,而且大多担任毕业班的教学任务。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在学生临近毕业前几个月,思想波动比较大,不用心学习,上课爱讲话,作业不按时完成,班风、学风由于几个调皮学生的捣乱,严重受到影响,使班级成绩整体下降;同学之间冲突增多,喜欢打架,集体荣誉感淡化;老师与个别学生关系有点僵化,老师批评了还一时不能接受,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部分学生经常去网吧上网或拉帮结伙打群架……那么是什么原因,出现这些现象呢?我认为主要有这样几个因素:
  生理因素:到了五、六年级,一些学生开始发育,青春期的到来使认知能力还很薄弱的小学生惶恐不安,他们无法坦然面对生理的变化,太多的激情不知如何释放才好,心理更是变得浮躁起来。随着第二性征开始出现,由于年龄偏小,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障碍随之出现。有的学生开始进入朦胧的异性吸引阶段,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注意,有极强的自尊心……若不加以正确引导,可能会产生不良后果。wWW.11665.cOM
  心理因素:现在的小学生,有的来自独生子女家庭,在家庭中处于特殊地位,长辈的呵护、父母溺爱,容易使他们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出现这种情况的学生有很多,比如有个叫王海的男生,是个标准的三代单传的独生子,在家备受父母及爷爷奶奶的宠爱,可以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来就不知道什么叫苦。所以,当他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挫折时,他就六神无主、不知所措。轮到他收作业、打扫包干区,他就花钱请别人帮忙;作业、考试也要请“枪手”;不容忍别人冒犯自己等等,这些也都可以从很多学生的身上找到。
  社会因素:①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多数寄在祖父母或亲戚处,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导致这些学生任性,孤僻,不受约束。李小波同学家在农村,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留下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父母很少回家,也很少联系,李小波很想念他的父母,在他的作文里就经常提到他多么渴望见到他们。开家长会的时候,他就一个人躲在教室走廊里哭;平时和同学也少说话,爱发脾气……;②受社会上一些不务正业的青年影响。这些早早走上社会的失学学生,大部分在中学失学,整天无所事事或寻衅滋事。而有的小学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好模仿,所以也跟随着他们。这类同学真是不少,黄进杰就是其中之一。该同学平时性格活泼、外向,好奇心强,经常和社会上的青年在一起,把头发染成红色的,衣服也与众不同。曾有同学举报他吸烟,甚至喝酒,上课时我确实在他身上问闻到过酒味。在学校的批评栏里多次看到他的名字;③受拜金主义的影响。一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观、生活观、人生观,觉得学习毫无意义,不如早点弃学去赚钱。这种影响对学生的危害来得更直接,因为,金钱对人的诱惑力太大了,连大人都无法抗拒,何况小孩。在一些农村仍存在读书无用论,发财才是硬道理的观念,所以,很多孩子甚至连小学没毕业就想着出去打工赚钱了。这给处在即将小学毕业的学生来说,其危害性很大。
  那么,如何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和思想教育呢?这是我们作为老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1.心灵沟通,谨慎管理。
  1.1心中有爱,给予学生最真诚的爱。
  爱是不分国界的,爱是没有年龄的,我们不缺乏对自己父母和子女的爱,但是,很有可能对学生的爱就不足。没有爱就谈不上沟通。如果老师对学生充满了爱,那么无论你做什么,你做的一切都能为学生着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是你要批评学生,你也不可能做让学生伤心落泪的事,你也不可能在伤害了学生后而不去安慰他,不去让他破涕为笑。爱是相互的,只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能以心换心,

用真诚换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沟通行为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给学生以信任,尊重并接纳学生。
  宋代程颐说:“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以术驭人者,人亦以术而待。”老师对学生的真诚是一种教育力量,学生只有感到被信任,才愿意去接纳老师。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度和接纳度有多高,对老师所传递的教育影响的接受度就有多高。接纳和尊重是一种心理品质:教师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并帮助学生相信他的老师即使对他的某些行为和想法不认同,但是,他在老师的眼里仍是一个有潜力和有价值的人。其实,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像高山与高山之间一样,你对着对面的高山呼唤“我尊重你,我信任你——”,那么对面山谷的回音也会是“我尊重你,我信任你——”。
  1.3沟通应该从自我批评开始。
  老师不是神,也不是警察,有的时候难免会面对问题,判断不正确,难免有简单武断的时候,如果让学生受了委屈或者让学生一时想不开,而老师这时置之不理不及时沟通,就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伤害,而产生怨气和抵触情绪。老师如果发现自己有错误,就应该放下教师的架子,尽早找到学生作自我批评,面向学生承认自己的错误,这样做的话,师生之间就会冰释前嫌,感情递增,同时,也会传递给学生这样的信息:老师有错误都会及时改正,我更应该是这样的。
  1.4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皮格马利翁效应”,它传递给我们的教育信息就是以欣赏者的眼光对待学生,产生积极的效应。赏识教育家周弘说过:不是好孩子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变得越来越好;不是坏孩子被抱怨,而是抱怨使孩子变得越来越糟。无论是怎样的一个学生,在他的身上,肯定会有闪光的地方,这就看我们老师是不是善于发现、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加以表扬了。教师的表扬要公平、公正、真诚,不能因个人的心情,不同的学生而受影响。对待优秀的学生需要表扬,对待那些后进生更是需要更多的关注的目光,更多的发现他们哪怕是一点一滴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表扬是一种积极的强化,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勇气、责任感和荣誉。也许老师的一个微笑,一声鼓励都会改变学生的一时,甚至是一生。2.家校配合,分层管理。
  2.1班级管理,以班主任为核心,学科老师为配合、班委干部为小助手的分层管理。班主任根据学生兴趣爱好、成绩优劣,分为若干层次,组成学习小组,着力抓“两头”,带“中间”,形成良好班风。
  2.2家校积极配合管理。学校是教育的主体,但是如果没有家庭、社会的支持及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很难完成的,家庭、社会的支持及配合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要多进行家访。教师最好能对每个学生普访一次,重点汇报学生在校的思想表现和学习情况。特别是对那些学困生,更是定计划、定时间、定策略地进行重点家访,积极争取家庭的支持和配合。二是定期召开家长会。通过家长会,收集家长对学校和毕业班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学校对毕业班的教育教学情况,教给家长教育孩子方法,同时增加家长和教师互通信息的机会,建立密切的关系,使教师的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进步。
  3.面对考试,心理疏导。
  在临近毕业考试阶段,心理疏导尤为重要。因为学生的烦躁、厌学不是来自于知识方面的压力,而是来自于每天“考、考、考”的单调复习。我经常找学生个别谈话,不仅仅是在学生犯错误之后,更多的是通过谈话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但我发现学生常常不愿讲真话。于是我就请以前曾在我校毕业,现在考上重点中学的同学到班里面对面地给学生讲讲她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情况,谈谈她当时的心理、学习的方法,学生也和她讲了许多知心话……通过这种不落痕迹地“心理疏导”,使学生树立了一种“同体观”,这是一种重要而有益的思维方式,会使学生自觉地“将心比心”,理解师长的苦心,就会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引起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有益于控制学生中的逆反心理。它还有助于处理师生关系,改变人际心理气氛,学生对所犯的错误就能认识得更真切些。这样,在与老师平等地进行心理沟通后,学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动力,那就是小学毕业,不是小学生活的结束,而是另一段新生活的开始,一直以“我爱学习”的心态面对考试。


  总之,我们在教书育人过程中,应担负着加强小学毕业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健康地成长,改变学生厌学现象的重责,要有意识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形成一种孜孜以求的好学精神,面对高度知识化的未来社会,大胆迎接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实生活。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方案 动之以情 关怀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没有相关外语论文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