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其他相关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翻译: 理论、实践与教学法》评介
摘 要: 拉特舍夫的翻译思想体现了近年来较为领先的翻译理论, 其理论核心在于强调翻译是有别于其他语言中介的人类活动, 翻译的社会功能是尽可能形象地、像单语一样地保证双语交际。拉特舍夫为此提出了等值翻译的原则、翻译程序的实际操作方法, 并从翻译共性的角度探讨翻译教学中的实施阶段等问题, 研究成果极具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 拉特舍夫; 翻译理论; 评介 


abstract : lateishefps view of translation represents one of the latest leading theories. the core of his theory is that translation is a human activity ,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media. the social function of translation is to guarantee communication across two languages , as successfully as possible , like the communication within one language. he therefore proposes the principle of translation equivalence , the procedures of actual translation , and the steps of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translation. 
key words : lateishef ; translation theory ; review 


  拉特舍夫( л. к. латышев) 通过一系列论著阐述了他建立统一的翻译理论的构想。wWW.11665.coM由莫斯科教育出版社1988 年出版的《翻译: 理论、实践与教学法》(《перевод: проблемытеории, практикииметодики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是其翻译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是前苏联语言学翻译理论界继巴尔胡达罗夫( л. с. бархударов) 的《语言与翻译》之后的又一部力作。该书针对的主要是翻译课教学, 是前苏联寥寥几部从翻译共性探讨翻译教学的论著之一。①书中既有最领先的翻译理论研究, 又有详尽的翻译术语解释, 还有自成体系的翻译练习, 是一本难得的翻译教学法参考书。该书主要论述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何为翻译 

  拉特舍夫提出, 翻译是一种人类的活动, 而任何活动都出自一定的需求, 翻译活动满足的是社会需求。翻译的社会功能是尽可能形象地、像单语一样地保证双语交际。为界定翻译的概念, 作者引用了“语言中介”这一概念。所谓语言中介, 是指掌握两种语言的人为支持使用不同语言的人的言语交际而从事的活动, 它是双语交际的中心环节。语言中介有两种极端的表现: 一种是“超额翻译”, 另一种是“欠额翻译”。所谓超额翻译是指对所译材料进行补充加工, 进行超出翻译范围的改造, 典型例子是18 世纪为迎合译入语风格的意译。而欠额翻译则是指在某些方面不符合翻译规范的语言中介类型, 是缩写或节译。有一些语言中介产物是超值翻译与欠额翻译的混合体, 如外文摘要。这两种语言中介都不能保证双语交际最大限度地接近单语交际。翻译只是语言中介的一种, 译者不对接受者的反应负责。作者列举了科斯托马罗夫( костсмаров) 、巴尔胡达罗夫、加克( гак) 、利温( львин) 、菲奥德罗夫( федоров) 、雷茨克尔( рецкер) 等人对翻译的定义,指出这些定义以经验为基础, 只是对翻译特征的罗列。他认为, 只有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概念, 而是从更广泛的语言和言语科学的普遍观点出发, 才能发现翻译的实质。他给翻译下的定义是: 翻译是语言中介的一种形式, 其社会功能是最大限度地使双语交际在交际的完整性、有效性和自然性上接近一般的单语交际。 
二、译文与原文对等的三个条件 

  既然通过翻译进行的双语交际的主要特点是接近单语交际, 那么译文就应完成原文在单语交际条件下的功能, 与之达到等同的效果。译文与原文等同是指两个文本给接受者以同样的影响, 这种对等关系叫交际功能等值。 

  拉特舍夫认为译者的惟一任务就是消除民族语言障碍。弄清翻译转换的纯语言特色不仅对翻译学, 而且对更大的学科———语言中介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把翻译与各种改写区分开来, 保留译文体裁的纯洁性, 才能确定原文和译文交际功能等值的本质。 

  译文与原文的交际功能等值表示它们潜在的交际效果对等。文本的交际效果不仅由文本的特征决定, 还由交际环境特征决定。操两种语言的人有语言民族交际知识( лкк, 即лингвоэтническаякоммуникативнаякомпетенция) 差异, 为此, 作者提出了语言民族交际知识差异的补偿原则:лккнос. ия: лккнос. пя≈ ит: пт  等式前两项分别指“操原语的人的语言民族交际知识” ( лккносителяисходногоязыка) 和“操译入语的人的语言民族交际知识” ( лккносителяпереводного языка) , 后两项分别表示原文(исходныйтекст) 和译文(переводныйтекст) 。该原则的本质是, 翻译活动之后лкк差异仍然存在,但得到了补偿。其结果是出现了两个等同的系统,它们的等值在于创造了等同的语言先决条件。语言民族差异补偿法是翻译过程中克服民族语言障碍而普遍采用的方法。为此, 作者提出了译文与原文对等的三个条件:1. 与原文在交际方面等值 

  译文应对接受者具有潜在的影响, 原文和译文的接受者应有相同的客观先决条件来理解信息并作出反应。受文化差异的制约, 译者必须在意识形象、实物—逻辑意义和感情反应等方面的对等关系中作出选择。如乌兹别克古典作品中对情人的称呼是“我的鹦鹉”, 可以译为符合欧洲文化的“我的玫瑰”, 这是为感情反应等值而牺牲思维形象等值。 

  2. 尽量与原文在语义结构上相近 

  译文尽量保留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 扩大译文等值的范围, 增加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案的客观性。 

  3. 不得超出翻译允许范围进行脱离原文的补偿 

  两种语言使用者语言民族交际知识上的差异决定了原文和译文的差异, 但补偿差异的深度和广度并不是无限的。破坏了这个限度, 翻译就变成了改写。比如, 有的民族认为“出殡”不是悲伤的事,为让译入语的读者产生相同的反应, 而把“出殡”改为“生日”或“结婚”, 这是翻译不允许的。 

  第一条要求与第二条要求会经常发生矛盾, 因为功能对等是补偿获得的, 已偏离字面对等, 而第三条要求则限制了偏移量, 补偿不能超出一定的界线。只有遵守上述三个要求, 才会有高质量的译文, 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偏离翻译的本质。 
三、翻译是一系列辩证矛盾的合理解决 

  翻译本身处于矛盾之中: 如果不追求单语交际的理想, 翻译就会失去特色, 而与其他语言中介混淆; 而用翻译进行的双语交际又不可能完全达到单语交际的效果。为此, 作者提出了“翻译转换理据原则”: 进行翻译转换应有相应的理由, 没理由或理由不充分的转换是随意转换。遵循该项原则, 译者应寻找合理的译法, 可以进行语义结构仿造, 也可以侧重交际功能的对等性, 但必须受第三项要求的制约。有些差异是难以消除的, 比如, 直接决定对文本的反应倾向的因素是接受者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造成的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中是不能消除的(书面语中可用注释) 。另外, 民族的语言习惯对交际效果也起着重要作用, 在翻译中同样难以将其统一起来。如, 苏联报刊习惯用归纳法, 而西方报纸习惯用演绎法。俄罗斯人爱用大额数字, 英国人则不喜欢。译者应合理解决这个矛盾, 否则就会使译文失去某些重要的东西。过度准确会使译文违反译入语的语言习惯, 过度改写则会使译文失去原文本身带有的民族特色。等值翻译就是要合理解决上述矛盾, 这里合理是等值的同义词, 只有合理的翻译才是等值的, 翻译可以看成是克服一系列翻译本身具有的辩证矛盾的过程。 

四、决定翻译行为的两个因素 

  翻译活动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 原文和民族语言障碍。 

  1. 原文决定翻译行为 

  翻译活动的起点是原文, 译文应尽量与原文在交际功能上等值。文本的交际功能由其内容和形式承载。拉特舍夫借鉴了符号学理论, 把文本的内容层分成5 类: (1) 所指意义; (2) 能指意义; (3)解释者层意义; (4) 语言内部意义; (5) 结构意义。 

  翻译的目的不是转达内容, 而是借助内容去影响读者, 文本内容在这层意义上的功能体现为:(1) 智力信息功能; (2) 情感功能; (3) 美学功能; (4) 祈使功能; (5) 标示功能; (6) 联系功能。 

  综上所述, 内容具有功能, 而言语功能又通过内容实现, 他们没有明确的联系, 某一功能可通过几种内容实现, 同一内容又有几种功能。 

  拉特舍夫认为, 翻译时哪些内容应首先准确地传达, 哪些可以不必那么追求准确, 甚至可以遗漏, 这与文本意义成分的功能量大小有关。从这个观点出发, 他把意义成分分为4 类: (1) 主要功能内容, 此内容成分的再现是传达文本潜在影响的必要条件; (2) 次要功能内容, 在翻译中此内容成分的再现可有一定变化, 也叫有限变化成分; (3) 随意成分内容, 在翻译中可相对自由地用其他成分代换而无功能损失, 或可略去的成分, 也叫自由变化成分; (4) 与内容无关的文本空成分, 可删除或用其他成分代替的成分。 

  翻译的目的是在新的环境里再现原文的功能,意义能否准确传达还取决于所译片断的主要功能密度: 句段越短, 主要功能越多, 可译性就越小。 

  2. 民族语言障碍决定翻译行为 

  民族语言障碍的存在决定了翻译时需做哪些变化才能保证原文和译文的交际功能对等。民族语言障碍包括读者不能直接接受原文并产生原文读者那样反应的一切因素, 主要有: (1) 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 既包括现存的语言和言语构成, 也包括语言中不存在的假想结构; (2) 语言规范, 它决定语言正确与否; (3) 言语规范, 区分所使用的语言单位在本交际情景中是否合适、是否习惯; (4) 操原语和译语者的超信息量差异, 指理解和解释文本的超语言信息量, 首先是文化历史信息。受两种语言补偿差异深度和广度的限制, 对文化障碍只能作有限的克服。 

  民族语言障碍作为翻译活动的决定因素, 它为原文和译文的理解和转换进行了质和量的规定。 

五、翻译的程序 

  翻译活动在译者的头脑中进行,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译者本人也难以自我观察和真实描绘, 因此要弄清翻译活动中采用的具体翻译方法, 就需对比原文和译文。在现代科学中这种研究翻译过程的方法叫逻辑模式法, 包括置换法和转化法。 

  1. 置换法是使译语与原语最大限度地保持语义平行的翻译方法。置换法适用于翻译转化的各个阶段, 包括词素层、所指意义层、句法层等。拉特舍夫以词汇层置换为例, 把两种语言间的词汇对应关系分为5 类: (1) 原语词和译语词在系统意义上完全对等; (2) 一种语言中的词, 在另一种语言中有几个词对应; (3) 原语词汇单位的意义与译语几个词汇单位的意义交叉, 原语词是译语几个词的平均意义; (4) 原语词和译语词的意义不交叉, 但有对等单位(常是习惯隐喻) ; (5) 译语系统没有与原语词对应的等值词, 则或造新词, 或描述性翻译。 

  关于无等值词的译法, 拉特舍夫与巴尔胡达罗夫的观点相似, 也分音译转写、仿造、描述翻译和近似翻译等。 

  2. 转化法是通过有理据的偏离, 使译文与原文潜在可能的语义结构平行的翻译方法。主要有两种转化类型: (1) 结构层转换, 其特点是改变被转化单位的结构, 可以是语法范畴的转换、句法转换、修辞转换、词汇转换; (2) 内容层转换常体现为情景语义转换、内容重新分配、隐喻明确化及各种功能对等代换。 

  在多数情况下翻译转换具有混合性质, 既有各种结构层次转换的特点, 又有内容转换的特点。 

  六、翻译教学法作为外语教学的一个分科, 翻译教学应分3 个阶段进行:1. 确定翻译目标阶段, 即理解和思考原文内容以确定翻译目标。翻译前, 分析原文让学生了解文本的各种内容, 区分文本的主要功能, 弄清文本的语体特征。可采取课堂讨论或问答的形式。 

  2. 实现阶段。翻译课既应让学生掌握一定句型的习惯译法, 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选择合适的译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需要采用“检验错误法”, 即不断对各种译法进行筛选, 直到找出最合适的译法。开始可直译, 然后逐渐培养学生的言语构成技巧, 学会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内容,最终过渡到合适的译法。 

  3. 检查阶段。检查译文主要是根据民族语言交际知识, 对比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反应。这个阶段要培养学生发现各种翻译错误, 并加以分类和更正的能力。在译文校定阶段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个别对应与整体对应的矛盾及超句统一体的问题。 

  翻译练习分译前练习和实际练习两种。拉特舍夫认为, 要培养学生确定正确的翻译目标, 单靠翻译练习是不会有太大成效的, 为此, 应适当进行译前练习, 主要是用翻译理论知识武装学生的头脑。 

  该书还讲到如何教学生使用双语词典和单语详解词典。 

  关于口译教学, 拉特舍夫指出, 口译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熟练运用和翻译对应能力。因此, 要牢记上下文等值词, 重复练习现成模式和情景套话, 如打招呼、表达愿望、表示感谢等常用情景中的句式。为巩固翻译对应能力, 拉特舍夫提出了四步练习法, 即“听———译———听答案并检查———重复正确译法”。而创造性翻译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则大有好处。 

  总之, 《翻译: 理论、实践与教学法》从翻译理论最基本的概念和核心问题出发, 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翻译人员应掌握的翻译知识, 并列举了大量精彩的翻译实例。书中的翻译练习题对指导翻译课的教学具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尽管拉特舍夫的个别观点, 如译者不必对读者的反应负责, 即关于译者个性的观点颇值得商榷, 但其《翻译: 理论、实践与教学法》一书对翻译理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均做了积极的探索, 对广大翻译工作者颇有裨益。 

参考文献: 

[1 ] 谭载喜. 奈达论翻译[m] .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 
司, 1984. 
[2 ] бархударовл. с. языкиперевод[m] . м. , 1975. 
[ 3 ] латышев л. к. о переводческих трансформациях. 
методикаилингвистика[m] . м. , 1981. 
[ 4 ] латышев л. к. курс перевода: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переводаиспособыеедостижения[m] . м. , 1981. 
[ 5 ] латышев л. к. общественная детерминированность 
переводаипереводческая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ь[ a ] . текст 
какинструментобщения[c] . м. , 1983. 
[ 6 ] латышев л. к. межъязыковыетрансформации как 
средство достижения переводческой эквивалентности 
[a] . семантико2 
синтаксическиепроблемытеорииязыка 
иперевода[c] . м. , 1986. 
[7 ] латышевл. к. перевод: проблемытеории, практикии 
методикипреподавания[m] . м. , 1988.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付昌萍 [标签: 翻译 理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译者主体性对文学作品翻译的“操控”
    翻译擂台(112)
    如何提高英语翻译能力
    翻译与外语教学
    外语教学中的翻译应用
    《色·戒》中英文字幕翻译之策略分析
    英汉形合意合差异及翻译策略
    旅游英语的特点及翻译策略
    论旅游景区标识语的翻译策略
    文化差异视角下翻译教学策略的优化
    权力对元代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操控
    公示语翻译现状与翻译策略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