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试论英语幽默生成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
 编者按:王牧群与刘鸿宇合作的文章以特点鲜明的英语幽默为对象,深入探讨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这是认知语言学进一步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国外认知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本土化是我国语言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司建国以《北京人》为语料,分析“上”、“下”的隐喻意义,提炼出不少有价值的东西。此外,司建国和高红云、蒯振华分别从认知语言学与文体学、语用学的交叉点出发,推动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学科交叉是推动认知语言学发展的另一条有效途径。
  
  提 要: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理论研究语言幽默中指称转喻、言外义转喻和因果关系转喻在语言幽默生成过程中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在妙句中对指称转喻的曲解是造成乖讹的基础;在言外义转喻幽默中,言外义转喻句对默认框架突然切换,造成幽默意境所特需的反差效应;在“程度幽默”的理解过程中,凸显结构的优先权靠因果关系转喻句式实现;转喻语言之所以能够创造幽默意境,是因为转喻思维和幽默语言具有共同特征。
  关键词:语言幽默;概念转喻;认知机制;幽默生成
  中图分类号:h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1)01-0017-4
  
  cognitive mechanism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verbal humor production
  wang muqun liu hongyu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based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n verbal humor production. it is found that in punchline based humor the misinterpretation of conceptual metonymy is the key factor to form incongruity, in indirectspeechact metonymy based humor it is the metonymy of implicature that makes default frame shifting take place and thus sets up the basis for the effect of striking contrast, inscalar humor it is the sentence of causeeffect metonymy that presents the priority of salient structure.
  key words:verbal humor; conceptual metonymy; cognitive mechanism; humor production
  1 引言
  近年来,有关言语幽默生成机制方面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丰富。wwW.11665.Comkoestler说,“幽默是对高度复杂的对象进行刺激所激发的巨大的、独具一格的心理反应回声,是人类创造性活动中绝无仅有的现象”(koestler 1989: 3)。 “引发-缓解论” (arousalrelief)认为幽默和笑声属于某种缓解机制,可以消除由于敌视、焦虑、摩擦、性问题等造成的紧张(freud 1905,mindness 1971)。 “敌对论”认为幽默是攻击他人的策略,幽默使用者用抱怨等手段让痛苦得以缓解、让人破涕为笑(gruner 1978,1977)。幽默的语言学理论主要研究由于语言模糊或者相互矛盾因素造成的不同参照框架关联后产生的不协调,或者打岔促成的脚本转移(scriptshifting)(raskin 1985,attardo 1994)。raskin的语义脚本论认为幽默可激活两个不同脚本。在第一阶段,受众从某一特定脚本视角出发,以参与者的心理期待识解事件和背景。之后,妙语激活另一与背景不相容的信息,进而向第二脚本转移,矛盾之处在过程中变得和谐。minsky认为幽默涉及出人意料的框架替换,人们首先从某一视角描写某场景,然后用一个关键词突然切换到一个截然不同的视角来审视与其相关的问题(minsky 1980)。
  分析言语幽默最常用的方法 “乖讹-消解论”(incongruityresolution)认为幽默的妙语是正确读解幽默的关键。乖讹指事物间相互矛盾。妙语出乎意料、不落窠臼的释义一经呈现,乖讹即消解,幽默效应生成。suls认为解读幽默有理解幽默和欣赏幽默两个步骤(suls 1983)。首先,受众听到某种与背景知识矛盾的不和谐信息,输入信息与心理期待冲突,导致期待落空。然后,认知机制付出更大努力,重新识解先前信息,消解矛盾,事物变得协调。fauconnier & turner提出有关语言理解的复合空间理论模型。他们认为,复合空间模型是一种概念整合模式,建立在类比、递归、心理模式化、概念类聚、知识框架等心理活动基础上,属于一般性认知操作过程(fauconnier & turner 1994)。复合空间理论揭示认知活动的普遍形式,更有效地解释动态、随机和模糊的认知活动,为解释语言幽默的生成机制另辟蹊径。接着,coulson提出解释幽默生成机制的框架移位理论(frameshifting)。她认为,幽默生成过程是有意识地提出和创建一个框架,继而激活与另一框架相关的元素,通过转移到另一框架重新调整已经确认的信息。框架转移是通过对语用和语义的再分析,重组语篇表征存在的各种元素;通过激活背景知识,在新旧框架的对应结构中建立映射(coulson 2000:32)。
  2011年王牧群 刘鸿宇 英语幽默生成中概念转喻的认知机制研究第1期
  lakoff& johnson认为,转喻概念也是根据人的经验形成的,其认知理据比隐喻概念更明显,因为转喻包含直接的、源于身体的、有缘由的联想(lakoff& johnson 1980:39)。隐喻基于事物间的相似性,转喻基于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如并列、从属、主谓、动宾、因果关系等。赵艳芳认为,与隐喻相同,转喻也是基于人类的生活体验,其实质是概念性的、自发的和无意识的认知过程,是丰富语言表达的重要手段。隐喻与转喻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映射,后者是基于邻近性的一种认知方式。在邻近或相关联的不同认知域中,一个凸显事物代替另一个事物,比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内容、容器与其功能之间的替代关系(赵艳芳2001:116)。
  2 指称转喻的认知功能

 指称转喻一般指词汇层面上的转喻,是转喻中最常见的。lakoff& johnson将这类转喻划分成以下7类:(1)部分代替整体;(2)生产者代替产品;(3)物体代替其使用者;(4)控制者代替被控制物;(5)机构代替负责人;(6)地点代替机构;(7)地点代替事件。其他学者发现的关系包括:事物特征替代事物,具体替代抽象,人体器官替代器官功能,事物替代事物功能,容器替代容器内容等。
  我们先分析用头脑替代其功能的指称转喻。例如: ①sergeant:why important not to lose your head in an attack?
  recruit: because that would leave no place to put the helmet.
  在中士的话里,head是转喻词,是人体部位代替其功能,意指冷静的头脑。中士有战斗经验,他期待的答案是惊慌失措会打败仗。新兵按照head的字面意义将中士的问话理解为:为什么进攻时一定不要丢了脑袋?然后答:“丢了脑袋就没有地方带钢盔了”。新兵和老兵的认知结构有差异,新兵有可能下意识地曲解转喻词。由于缺乏战斗经验,他可能仅靠字面意义曲解信息意图(新兵也可能极富幽默感,刻意曲解转喻词)。
  我们可以用“乖讹-消解论”分析上述幽默的生成机制。根据suls提出的这一理论,理解幽默包括理解幽默和欣赏幽默(suls 1983)。受众首先听到不合情理的信息,与背景知识相互矛盾,输入信息与心理期待发生冲突,导致期待落空; 之后,认知机制付出更大努力,重新解读原信息,把相矛盾的事物纳入情理中,于是矛盾消解了,不协调变得协调。这里的转喻词(妙语)是正确理解幽默的关键,它出乎意料、不落窠臼,一经呈现,幽默效果也就产生了。例①中,受众听到新兵回答“丢了脑袋就没有地方带钢盔了”会感到此话牛头不对马嘴,他期待的回答是“如果惊慌失措,就会打败仗”。消解矛盾须要经历 “自圆其说”的过程。受众期待落空后,重新斟酌新兵的话,考虑新兵缺乏战斗经验,不能识别转喻词,犯类似错误情有可原,不合情理的话被善解,不协调变得协调,幽默给人带来愉悦,额外认知努力得到补偿。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不能仅靠字面意义判断话语意图。话语解释对语境有极强的依赖性,语境的任何变化都对会话含义产生影响。语言交际是逻辑推理过程,推理在双方共知的认知环境中进行(sperber & wilson 1986)。交际双方具有类似的客观环境和认知能力。当认知环境显映相同的事实或假设时,交际双方产生“互为显映”或认知环境重叠,由此建立逻辑推理基础。上述幽默中形成乖讹的基础是新兵和老兵由于认知结构不同造成曲解转喻,这是促成幽默生成的第一步。理解命题相互矛盾的原因,理解新兵曲解转喻词的缘由,是促成幽默生成的第二步。两个构成最佳关联的关键步骤都需要转喻认知能力。另外,转喻词构成幽默妙语,对乖讹的形成和消解至关重要。奇巧、机智、婉转是幽默语言的基本特征。从心理学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是循规蹈矩和独出心裁,幽默审美通常满足后者。可见,幽默转喻词营造幽默审美所特需的新奇感和陌生感,拓展幽默审美的空间。
  3 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认知功能
  言语行为理论由j. l. austin1962年提出,j. searle予以修正和发展。根据他们的假说:人们说出一句话就是在施行某种行为,说话者在每一句话中都同时实施言说行为、意向行为和取效行为。人们在用语言表达意义时需要一定惯例,在不遵守惯例而用反常规的语言形式表达时就出现间接言语行为。(1)语言的间接性可以表现在语言形式与功能的不一致方面。语言基本功能决定它存在三种基本句子形式:陈述句、祈使句和疑问句。陈述句用来描写;祈使句用来提要求;疑问句用来提问。这三种功能代表语言基本句式的典型用法,但是句式在语言使用中和功能并不对应,如可用陈述句提出请求,用疑问句提出请求或者陈述事实等。(2)语言的间接性可以表现在语言的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不一致方面。人们在运用反语、夸张、隐喻等修辞手段时都会出现语言的字面意义和话语意义不一致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间接言语行为具有明显转喻认知的特点,因为用一个言语行为代替另一个言语行为就是一个概念实体给另一个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过程。祖利军指出,间接言语行为是一种转喻,所有间接语言行为都含有替代关系:x stands for y,是用间接话语方式代替直接话语方式(祖利军2008:9)。英语幽默利用间接言语行为作文章,创造幽默意境的例子很多。例如:
  ①cal was putting flowers on his grandmother’s grave when he noticed a man nearby, in front of a tombstone. the man was on his knees, rocking back and forth, tears streaming down his cheeks, moaning softly, “why did you die? why did you die?” over and over again. cal was over come with emotion at the sight and went over to the poor man to console him. “why did you die?” again and again. cal put his arm around the man and half whispered to him, “my grandmother is buried just over there. is a loved one of yours buried here?” the man sniffled: “it’s my wife’s first husband.”
  男人为什么反复哭诉“你为什么要死呀?”通过幽默的妙语知道“你”指的是他妻子的前夫,此话言外之义是:你不死多好!你不死,我就不会娶你的前妻,现在也就不必跟她遭这份罪。男人用转喻句——疑问句式陈述一个客观事实:你死了,我娶了你的前妻,跟她活受罪。这属于间接言语行为。男人哭诉的施事行为是表达懊悔。取效行为是让人对饱受不幸婚姻煎熬的男士感到同情。转喻句式用反常规的句式深刻揭示男士万般无奈、复杂的心理活动。显然,表达如此深刻的内容,平铺直叙的陈述句无能为论文联盟 力。

 可以用coulson,seana 的框架移位理论解释这类幽默生成的认知过程。coulson认为知识框架是构成幽默的重要因素,理解语言幽默要根据已有信息再分析隐含的发生、转变的语义,从而推断出新意义。 coulson认为幽默话语的理解分为两个过程:听者在理解幽默前半部分时通常先启动常规默认知识框架;当发现它与后来输入的新语言信息冲突时,则舍弃默认框架而启动另外一个框架,以便使它能与新输入的语言信息进行概念整合并且重新解释话语的前半部分(coulson 2000:32)。在这个幽默中,读者首先启动常规默认知识框架:一位男士跪在墓前,泪流满面地反复哭喊:“你为什么要死呀?”他好像是在哀悼已故的亲人。读者接着往下读,发现言外转喻句即幽默的妙语,得知男人并非在哀悼自己的亲人,而是在哭自己妻子的前夫,原框架与新信息发生冲突。读者不得不放弃常规框架而启动另一框架,使它与新输入信息相适应,继而通过概念整合重新识解前半部分,结合世界知识,经过组合、完善和扩展的整合过程,恍然大悟:原来此男士饱受不幸婚姻摧残,满腹苦水无处倾诉,竟然跑到妻子前夫的墓前抱怨自己的不幸,可怜、荒唐之极。概念整合的结果与心理期待发生冲突,导致强烈的心理反差。人们对世间一切事物都有一个常规认知框架。幽默理解过程中,框架转换和概念整合产生的新框架与常规框架产生极大反差,导致乖讹,这种反差效应诱发幽默意境。而百科知识——“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使乖讹得以消解,完成幽默欣赏的全过程。
 4 因果关系转喻的认知功能
  英语幽默有一种常见的“嘲笑幽默”,danforth 的幽默集里收入112个(danforth 2001)。bergen & binsten称为scalar幽默。如yo’ mama is so ugly, when she walks into a bank, they turn off the camera. 这类幽默讽刺某人的某一反面特征达到难以想象的程度,以至于导致极其荒唐的结果,可译为“程度幽默”。bergen & binsten将其公式化为:x is so y that z. x为讽刺对象,y为程度谓语,z表示荒唐结果(bergen & binsten 2003)。转喻也可以表现在语篇层面上,表达因果关系的句式比较常见。原因或结果在英语程度幽默中常常处于缺省状态,人们常用原因代表结果或者用结果代表原因。例如:
  ①he forgot to pay his brain bill (so that his brain doesn’t work).(原因代表结果)
  ②(because he is stupid) his antenna doesn’t pick up all the channel.
  例①:他忘记给脑袋交电费了(这是他脑袋不好使的原因),不付电费,结果不言自喻:他的大脑就不工作。例②的幽默生成可分为两个步骤:(1)命题的荒谬与认知主体的世界知识形成强烈反差,比如世界上没有给脑袋交电费的;(2)转喻推导,作为认知参照点的概念实体与目标概念形成最佳关联,于是不协调现象得以消解。人们对转喻思维规律的掌握和认可导致对矛盾命题的理解,完成幽默欣赏的认知过程要依靠对世界知识的共享。从幽默欣赏得到的愉悦使额外的努力得到补偿。值得关注的是,在上述程度幽默的理解过程中,要实现凸显结构的优先权,必须依赖因果关系转喻句式。
  根据giora的分级凸显论,在隐喻、惯用语、幽默等语言的处理过程中,显性意义享有优先权。显性意义是规约性的,取决于使用频率、熟悉程度以及典型特征,属于心理词典里的编码意义。认知参照点是认知域中凸显的成分,通过参照具体事物或概念以及认知域中与其相关但相对不凸显的概念激活,完成认知过程(giora 1997)。①中,认知主体依靠“脑袋没有付电费”这一原因理解事实:认知对象“脑袋不好使”。②中,认知主体依靠“他的天线不能接收到所有频道”这一结果理解认知对象“愚蠢”的事实。可见,在同一认知域,可用凸显部分代替全部信息,省略不言而喻的部分;可用原因代表结果或用结果代表原因。如果原因是特定认知域中最凸显、最容易感知的概念,就由它充当概念实体,为激活另外一个概念实体(结果)提供心理通道,使语言表达更加快捷。可见,因果关系转喻对英语语法中的省略结构可以进行认知性解释。而且程度幽默中的因果关系转喻既可以创造“入木三分”的表达效果,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又可提高交际频率,增强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和密度。
  5 结束语
  转喻是一种认知机制,其本质是概念性的。概念转喻可以作为理解部分语言幽默的认知方式。分析可见,转喻机制在英语幽默生成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转喻具有强大的语用功能,可以增强语境效果,让语言表达简约化,创造新奇感、陌生化等幽默审美效应。幽默话语具有间接、含蓄、奇巧等特点,最忌讳“直白”,而转喻表达方式正是“借此言彼”。转喻能够创造幽默意境,得益于转喻思维和幽默语言各种共同特征。
   
  参考文献
  王牧群. 英语幽默的谬误与诡辩及其语用功能[j]. 外语学刊, 2007 (5).
  王 寅. 语言的体验性——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看语言体验观[j].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1).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祖利军.礼貌语言的转喻视角[j].山东外语教学, 2008(2).
  attardo, s. linguistic theories of humor[m]. 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1994.
  coulson, s. semantic leaps: frameshifting and conceptual blending in meaning construction[m].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bergen,b. & k. binsted. the cognitive linguistics of scalar humor [a]. in m. achard & kemmer, s.(eds.). language culture and mind[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2003.
  danforth,m. et al. a prairie home companion pretty good joke book [m]. minneapolis: high bridge company, 2001.
  fauconnier, g. & turner, m. the way we think[m]. new york: perseus books, 2002.
  freud, s. 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m]. harmondsworth: penguin books, 1905/1976.
  giora, r. understanding figurative and literal language: the graded salience hypothesis [j]. cognitive linguistics, 1997(7).
  gruner, c.r. under standing laughter: the workings of wit and humor[m].chicago,il: nelson—hall, 1978.
  koestler, a. the act of creation[m]. london: arkana, penguin books, 1964/1989.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mindness, h. laughter and liberation[m]. los angeles: nash, 1971.
  minsky, m. jokes and the logic of the cognitive unconscious[m]. mit: al memon1mit, 1980.
  raskin, v. semantic mechanisms of humor[m].boston, ma: reidel, 1985.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blackwell, 1986.
  suls, j. cognitive processes in humour appreciation[a].in p. mcfee&j. goldstein(eds.). handbook of humor research[c].new york: springererlag, 1983.
  wang, m. function ofhumor in classroom teaching[j]. asian efl journal, 2006(10).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王牧群,刘鸿宇 [标签: 英语 认知机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2013年高考英语新课标卷II试题点评
    高考英语写作必杀技之连接词
    抓住句子主干,突破考研英语阅读长难句
    从兽医到英语教师
    新课标下初中英语教学多元评价探析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改变传统思维,创新高中英语教学方法
    在语篇理解中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
    东西方文化差异下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
    找准切入点,提高高中英语语法教学效果
    浅谈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