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外语论文 >> 语言文化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外语翻译论文   语言文化论文   英美文学论文   其他相关论文   学术英语   商务英语   英语教学
浅论从理据性阐释看“词义聚合”研究范式的转向
提 要:“词义聚合”又称多义聚合或一词多义,是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传统语义学仅从结构主义视角考量语言系统的内部结构,忽视语言系统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使其对“词义聚合”的解释力明显不足。认知语义学突破传统研究范式,用“原型范畴理论”、“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为“词义聚合”的研究搭建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实现“词义聚合”研究的范式转向,使“词义聚合”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内得到较为新颖和合理的阐释。
  关键词:词义聚合;理据性阐释;研究范式;转向
    
  on the research paradigm shift of polysemic paradigm based on motivation analysis
  zhu jian-xin
  (huaiy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uaian 223003, china)
  polysemic paradigm is an essential language phenomenon. traditional semantics investigated the inner structure of language system o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ism, which ignored the bond between language system and the outer world. therefore, polysemic paradigm was not explained reasonably. cognitive semantics breaks the traditional research paradigm and uses 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 metaphor theory and metonymy theory to construct a new theoretical frame, realizing the shift from traditional research paradigm to a cognitive one and making polysemic paradigm have a more reasonable explanation.
  key words:polysemic paradigm; motivation analysis; research paradigm; shift
  
  1 引言
  “词义聚合”(polysemic paradigm)是一个单一的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密切相关意义的聚集(taylor 1993)。WWW.11665.COM既然一个词项负载的意义不止一种,那么这些意义如何产生?其理据何在呢?在传统语义研究范式内,研究者往往从历时角度分析词汇意义的拓展,注重考察词义演变的社会背景。这虽然有助于人们了解词汇意义的发展脉络,但对于词汇意义发展背后的机理却没能给出清楚的阐释。无论是亚里斯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还是语义三角理论,不管是语言经济理论还是语义场理论,在解释“词义聚合”现象时都有很多无法突破的瓶颈。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直到rosch的原型范畴理论(rosch 1978)以及lakoff & johnson的隐喻、转喻理论(lakoff & johnson 1980:23)的提出,关于词义聚合的理据性才得到语言学界较为公认的合理阐释,从而使“词义聚合”研究从传统语义学走进认知语言学视野,实现“词义聚合”现象研究范式的转向。
  2 词义聚合现象的理据性阐释
  2.1 原型范畴理论对词义聚合现象的阐释
  从认知语言学看,词语意义的发展演变是人类认知范畴化和概念化的结果。范畴化是人类对世界万物进行分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人类在此基础上才具有形成概念的能力,概念形成后依附于符号而获得意义。认知范畴作为认知概念储存于大脑中,其外部表现为语言中的词。随着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些概念会不断扩展,从而导致意义发生演变,产生新的意义,继而形成词义聚合现象。因此,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原型范畴理论可以作为一词多义现象存在的理据。
  原型范畴理论(prototype category theory)是rosch和labov等学者在反思经典范畴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该理论认为,同一范畴成员之间总是享有某些共同特性,成员之间的地位不平等,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与其他成员享有更多共性的成员为该范畴的典型和中心成员,即原型(prototype),其他成员为非典型成员或边缘成员。范畴围绕原型这个认知参照点建构,其边界依照典型性程度向外扩展,形成边界难以确定的更大范畴。

 根据原型范畴理论,英语词汇意义就是一个原型范畴,每个单词都有基本义和延伸义,基本词汇意义就是这个范畴的原型。词义聚合是围绕原型意义的辐射范畴,具有明显区别特征的词义范畴的不同子范畴就是该范畴代表的词的不同义项。义项成员具有中心义项和边缘义项之分,其中心义项就是原型义项,是语义范畴中最有代表性的义项,通常是人们最先认知的义项,也是语言符号里最早获得的义项;其他义项范畴以家族相似性的方式从原型发展而成,并围绕原型义项向外扩展,构成一条或多条义项链。边缘义项的抽象程度越高,就越会脱离它的原型,这是一种连锁式的语义延伸过程。它的机理具体描述为:词义从中心义项a派生出次要义项b,再从义项b派生出义项c. 依此类推,以后派生出的义项与中心义项之间的联系就会越来越难以发现。这些派生的次要义项如同一条链条上的扣,邻扣之间的联系看得出来,如果跳了一个扣,它们的关系就疏远了。例如,lobby的义项为:a(剧院、旅馆等的)门廊,门厅;b议会走廊,议会休息室,议会接待室;c院外活动集团(也称“第三院”);d泛指游说、疏通的人或组织;e游说,疏通。第二种语义延伸是辐射式,即原型义项a处于中心位置,其他义项都围绕它产生,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出去,且每个派生义项与原型义项有直接必然的关系,派生义项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派生义项之间通过与中心意义的联系组成一个“意义组”(sense group)。例如,head的义项为:a人头;b动物头;c物体上端,(楼、梯等的)顶端;d(河流)源头。这里,a是原型义项,其余都是派生义项。第三种语义延伸是以上两种方法兼而有之。比如,英语board从“一块木制的平板”到“桌子”再到“董事会”,为连锁型词义变化方式;而从“一块木制平板”到“床板、黑板、布告牌、棋盘、船边甲板”为放射性词义变化方式。由此,board一词就产生一系列彼此相关的词义。
  可见,原型范畴理论对“词义聚合”现象的机理具有较强解释力,为“词义聚合”研究提供强有力的认知理据。从共时角度看,一个词的多个义项并存主要是在人类认知原型义项基础上,由各种联想关系和发散式的能力造成。从历时角度看,一个词的多个义项并存由原型义项、次原型义项不断变化发展而来,多个义项并存也是历时发展的结果。因此,语义范畴的大部分变化体现人类思维网络系统和语言认知机制,研究原型义项能帮助人们理解词汇意义延伸与变化的动因和轨迹,有助于理解语义范畴中各义项之间的深层关系和变动机理。  2.2 隐喻理论对词义聚合现象的阐释
  2.21 概念隐喻理论
  lakoff & johnson摆脱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使隐喻研究正式进入认知科学领域,他们认为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现象,更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语言就其本质来说是隐喻的(lakoff& johnson 1980:23)。概念隐喻是lakoff隐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认为,概念隐喻是对一般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总结,是归纳语言事实后的抽象,它在深层制约着言语表达方式(lakoff 1987:416);隐喻的结构是由“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的域”(target domain)构成,前者为人们较为熟悉、具体的概念,后者一般为人们不太熟悉、抽象的概念,其机理是把词语在“源域”的各部分特征映射到“目的域”中,映射的心里基础是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用一种概念结构构建另一种概念;概念隐喻的主要特征是系统性、概括性和生成性。因此,隐喻的本质就是以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 1980)。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有时还要发挥惊人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对事物进行不寻常的并列,找到两个事物间的相似性,实现两个认知域之间的映射(胡壮麟 2004:3)。这种相似性有物理相似性和心理相似性之分,相似程度也有所不同(束定芳 2000:172)。
  概念隐喻理论可以有效帮助我们解释词义扩展的认知机制。如taste,其名词的原型意义是“味觉”,投射到句子the author has a very good taste for calligraphy中的“目标域”taste上,产生由“味觉”到“鉴赏力”的词义变化,两者之间表现为心理相似性。又如,summer原型义项为“夏天”,当“夏天”投射到the british scientist went to america in the summer of her life这句话中的“目标域”summer上时,根据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识,英国夏季是一年最好的季节,可以推测出其隐喻意义为“兴旺时期”,这由人类具有隐喻性思维决定,其相似性表现为“自然界最好的季节”和“人生最好的阶段”,是物理相似性。
  此外,概念隐喻不是隐喻的全部,它只是隐喻机制在一个方面的表现。例如, knowledge一词在句子know-ledge is weapon(food, ocean)中的意义拓展有三个概念隐喻围绕着knowledge展开,形成三个不同义项,每一个概念隐喻(词义义项)只涉及其一个侧面:knowledge is weapon是认知知识的工具性,knowledge is food通过food富含营养价值的属性认知知识的用途,knowledge is ocean通过ocean的广阔认知知识的无限性。由于“生成性”是概念隐喻的主要特征之一,所以认知对象knowledge的喻体具备多层面特征是它生成不同义项的基础。
  2.22 合成空间理论
  lakoff & johnson建立认知隐喻理论的目的在于解决隐喻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思维问题,其概念隐喻理论主要研究隐喻概念化的一般的常规模式,揭示人类的一般认识规律。但是在概念隐喻的双域理论中,虽然描述了“互动”的具体过程,但却忽视“互动”的存在,因此只看到映射的“单向运动”,是概念隐喻理论最明显的缺陷。对此,fauconnier & turner从1993年开始着手将概念隐喻理论的双域映射模式改进为4空间模式,追求更强解释力。
  fauconnier & turner在心理空间理论基础上研究一种普遍认知过程:概念合成 (fauconnier & turner 1998)。隐喻是概念整合的一种尤其重要和突显的表现形式,是双域整合运演的结果之一,这就是“合成空间理论”(blending space theory)。它旨在探究隐喻现象背后的认知过程,特别是隐喻的意义建构与推理机制(reasoning mechanism)。概念整合理论认为,最基本的概念整合网络模式是由4个空间构成的网络:两个输入空间(input mental space)、一个合成空间(the blended mental space)及一个共有空间(the generic space)。在两个输入空间中的对应元素之间存在着部分映射关系,映射反映认知空间之间的关系。两个输入空间的共有结构及其共有抽象信息投射到共有空间;同时,两个输入空间源域和目标域空间之间存在相似的结构与组织。在这两个输入心理空间基础上,通过跨空间部分映现、匹配并有选择地投射到合成空间。合成空间从两个输入空间中提取部分结构,形成层创结构。这样,4个空间通过投射链和层创结构彼此连接,构成一个概念整合网络(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network,简称cin),完成对隐喻机制的认知解释。
  下面,以“下课”的词义拓展看空间合成理论的解释力。“下课”本义是“上课时间结束”,但现在已被赋予新义:“不再使用或出现,被撤换或辞职等”。在句子“要求江苏男篮主教练‘下课’的呼声日益高涨”中,源域 “下课”(教育行业用语) 和目标域“被撤换或辞职”(体育行业用语)构成两个输入空间,形成跨空间映射,源域“下课”含有的元素为师生、师生关系、教室、课堂、粉笔、黑板、教师离开以及下一位教师到来等,目标域中的“解/辞职”含有教练、运动员、师徒关系、球场、哨子、球、教练被撤职或辞职、新教练接替等。两个输入空间源域和目标域之间存在相似的结构与组织。这些相关元素一起投射到合成空间,它把两个不同行业的相关元素投射组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概念“下课”,它既具有教育界的某些特性,又有体育界本身的一些特性。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文化模式将这一组合结构逐步完善并不断扩展形成层创结构。在层创结构内,不只是教练会“下课”,体育界的管理人员也会“下课”。此外,还可以根据合成空间的层创逻辑完善、扩展这一概念。可以把具有类似结构的情况都称为“下课”,如政治家、干部、工人、主持人、歌星及各色人等都可以“下课”。当“下课”一词再回到教育行业时,意义已不再等同原来的“上课时间结束”。“下课”在体育界使用后,经过概念合成和层创结构,再次回到教师身上,其意义变成“下岗”,相当于“被撤换”。可见,一个完整的概念合成过程及组合、完善、扩展的过程就凸现出来。这样,“下课”的词义得到拓展,新的义项得以产生。
  综上所述,多义词不仅是语言经济原则的产物,更是隐喻认知的结果。隐喻以一种理据性方式,作为一种认知结构促进词汇变化,提供理解一词多义和词义变化的钥匙,为我们创造新的表达以便更好地理解客观世界提供重要工具。

 2.3 转喻理论对词义聚合现象的阐释
  传统语言学家把转喻当成一种修辞现象和真实世界的邻近。ullman把转喻界定为语言内部解释给与语言意义的相邻,其内核为意义相邻(ullman 1962:7)。lackoff& johnson认为,转喻是一种概念现象,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它以经验为基础,遵循一般和系统规则,其过程是映射。(lackoff &johnson 1980)langacker指出,转喻是一种为理想目标提供心理可及的参照点现象(langacker 1993)。barcelona认为,转喻是一个认知域向另一个认知域的概念映射,两个域都在同一个域或icm内;转喻是域突出现象,域突出指在一个域矩阵内突出一个次域(barcelona 2000:32-33)。bartsch指出,转喻以视角变化和邻近性为基础,人们的视角往往指向事物最突显的特征(bartsch 2002:55)。转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的映射在同一个域中进行,本体和喻体是一种替代关系,即通过某事物的突显特征辨认该事物,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特征。转喻作为一种基本思维方式,是用突显、重要、易感知、易记忆、易理解、易辨析的部分代替整体或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的认知过程。
下述例子可以帮助我们考量转喻对词义聚合现象解释的理据性。根据转喻理论,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知常常想到该事物最突出、最易记住和最好理解的属性,事物与事物之间具有邻近性关系。比如,在人的诸多特征中,嘴是最突出和最易识别的特征,所以在句子tom has many mouths to feed in his family中,mouth是身体的一部分,以mouth代替person,属于局部代替整体的转喻。句子she is reading mark twain中的mark twain代替mark twain的作品,这是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客观事物是人类认知的基础,来自于视觉的信息又是人类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最直接、最原始的知识源。因此,“看到某事物”是人类知识积累的原始形态,“看”与智慧、探索等含义直接联系。在认知事物过程中,“看”是一个共享动作,也是最具有突显性的动作。一个借以突显特征代替事物整体的人类认知本能使得see转义为“明白”。所以,转喻目标义是突显的,而来源义作为背景。
  可见,转喻涉及常规关系的相邻原则,邻近性是构成转喻的客观基础。转喻发生在邻近而不是类似的概念之间,这种邻近是一种唇齿相依的关系。例如,句子the family are having supper的意思实际上是the members in the family are having supper,the member与family不类似,但二者不可分离,是一种常规关系涉及的相邻,即空间相邻关系。总之,转喻利用两事物相邻性(相关性、临近性)的常规关系,目的是以形象、新颖、有趣的有关事物突显事物的鲜明特征,使语言易于理解、感知、鲜明生动和洗炼简洁。
  事实上,隐喻与转喻并不截然对立,隐喻通常以转喻为基础;转喻和隐喻之间的区别不是离散的而是标量的,它们是连续体上的点,这意味着两个实体概念关系的性质可能随观察角度的不同而更接近某一端(刘正光 2002:62);隐喻和转喻共存于很多语言表达中,且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因此,转喻和隐喻在词义扩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相互交融现象。如heart的原型义指人身体的器官“心脏”,但是它的意义可引申为:a.心脏部位;b.热心,热情; c.(某事物)中心,核心,要点;d.心形物,(尤指象征爱情或纸牌上的)红心,红桃;e.心爱的人。在引申出来的5个含义中,c和d通过隐喻途径实现,e通过转喻产生,其他词义通过类似方式形成。以上研究对一词多义的认知语言学解读的合理性是一个充分的证明。当然,词义在发展过程中还会出现词义范畴扩大和原型意义改变的情况,但这种扩大和改变不是没有理据的,而是建立在人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方式上的。了解词义变化方式和一词多义产生的理据,就可以通过推理找出词义间的联系。
  可见,多义词不同义项的聚合通过隐喻和转喻思维扩展,是人类普遍认知能力的体现。
  3 结束语
  范式作为一种模型、框架、思维方式,是一种理解现实的理论体系。范式的突破导致科学革命,使科学获得新貌。从历时研究看,经典范畴理论、语义三角理论、语言经济理论、语义成分分析和语义场理论都应纳入客观主义语义学理论研究范式。它们认为自然语言具有独立于人的客观意义,与客观现实对应。在客观主义语义研究范式内,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符号的客观意义,研究语言表达如何与客观世界对应。因此,在传统语义研究范式框架内,根本就不考虑同一个词为什么可以表示多种不同意义,词义聚合现象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区域。这些理论在解释词义聚合现象时无法深入到机制内部,不能合理解释多义词词义扩展的理据和模式。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认知语言学兴起,语义学转向认知领域,由“家族相似性理论”作引领,以“原型范畴理论”、“隐喻理论”和“转喻理论”为内核,搭建语义学认知研究的全新框架,实现“词义聚合”现象研究的范式转向,使“词义聚合”现象在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范式内得到一种全新的、合理的阐释。
  
  参考文献
  胡壮麟. 认知隐喻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3).
  刘正光. 论转喻与隐喻的连续体关系[j]. 现代外语, 2002(1).
  束定芳. 隐喻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austin, j. l.performative utterances[a].inj. o. urmson and g. j. warnock(eds.).philosophical papers (3rd edition) [c].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barcelona, a. metaphor and metonymy at the crossroads[c].new york/berlin: mouton de gruyter, 2000.
  bartsch, r. generating polysemy: metaphor and metonymy [a]. in rené driven & ralf prings (eds.).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comparison and contrast[c].berlin /new york: moulton de gruyter, 2002.
  bréal, m. essai de sèmantique, science des significations[m]. paris: [s. n], 1921.
  fauconnier, g. & m. turner. principles of conceptual integration[a].in jean pierre koening(ed.). discourse and cognition [c]. stanford: csli publications, 1998.
  lakoff, g. women, fire and dangerous things: what categories reveal about the mind[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lakoff, g. & 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 [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langacker, r. reference-point constructions[j]. cognitive linguistics,1993(4).
  rosch, e. 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a].ine. rosch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c].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78.
  taylor, j . 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linguistic theory [m]. cambridge: cup, 1993.
  ullmann, s. seman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meaning [m].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62.
  • 上一篇外语论文:
  • 下一篇外语论文:
  •  作者:朱建新 [标签: 范式 转向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论面向中小企业需求的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浅论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激励机制的发展与应用
    浅论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观与自我意识
    浅论Austin言语行为理论与动态语境观
    浅论广告英语的语言特点
    浅论大学英语语言学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融…
    浅论如何提高中学英语阅读能力
    浅论提问策略在高职英语口语课堂中的应用
    浅论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的衔接
    浅论多媒体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论高职非英语专业的分层教学
    浅论利用英语教学原则促进中职英语教学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