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新加坡(2000

新加坡(2000-2009年)中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中等教育发展情况论文联盟http://
  新加坡的中等教育包括中学教育和大学先修班教育。小学离校考试(psle)之后,学生按照成绩被分流到中学的特别课程、快捷课程、普通(学术)课程或普通(工艺)课程就读,接受4~5年的中学教育。中学毕业后,学生进一步被分流到初级学院(2年)或高级中学(3年)、理工学院(3年)或工艺教育学院(1~2年)接受中学后教育。初级学院和高级中学提供大学先修班课程,为具有学术发展倾向的学生参加新加坡-剑桥普通教育证书(高级水准)(以下简称‘a’水准)会考做准备,相当于中国的高中阶段。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加坡不断出台新政策,中等教育在入学学生数量、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入学学生人数和学校数量平稳增长,政府对中等教育经费及生均教育经费投入逐年递增且增速较快,详细情况如下:
  (一)入学人数的增长
  中等教育各层次入学人数总体呈平稳上升态势。
  表1: 2000-2008年新加坡中学及大学预科各年级学生数(单位:人)
  资料来源:根据2006和2009年yearbook of statistics singapore整理而成。http://www.singstat.gov.sg
  (二)学校数量平稳增长
  与学生数量的平稳增长相对应,中等教育学校数量也呈现出缓慢地增长。wWw.11665.cOM
  图1 1999-2008年新加坡中等教育学校数量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2009 education statistics digest的数据整理而成。http://www.moe.gov.sg/education/education-statistics-
  digest/files/esd-2009.pdf.
  (三)教育经费的增长
  新加坡政府对中等教育的投入呈现逐年递增趋势。与此同时,新加坡政府对每个接受中等教育学生的教育支出也不断增加
  资料来源:根据2006和2009年yearbook of statistics singapore整理而成。http://www.singstat.gov.sg
  注:1. 历年数据从每年4月开始计算,到次年3月截止;
  2. 中学的数据中不包括自主学校。
  资料来源:根据2006和2009年yearbook of statistics singapore整理而成。http://www.singstat.gov.sg
  二、中等教育的改进
  (一)办学形式的改进——灵活多样
  近年来,为适应学生对教育的多元需求,新加坡不断设立新类型学校。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中等教育学校可分为政府学校(government school)、政府辅助学校(government aided school)、自主学校(independent schools)、专科自主学校(specialised independent schools)和特殊学校,还可分为自治学校(autonomous schools)、强项学校(niche programme school)、开办综合课程的学校(integrated programme schools)和私人集资学校(privately-funded schools)等。在主流教育体系之外,教育部还建立了北烁学校和圣升明径学校,为那些在正规教育中受冷遇的学生另辟蹊径。办学形式的多样化更好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求。
  (二)制度上的改进——重视非学术能力
  1. 实施直接招生制度。长期以来,新加坡中学和初级学院主要根据全国统考成绩招生。从2004年起,教育部在部分学校实行直接招生制度(direct school admissions),给予学校更大的招生自主权。学校招生时要考虑学生的特长和天赋,按各自的筛选标准招收一定比例的学生。
  表2 实行直接招生制度后中等教育学校的招生比例
  资料来源:greater flexibility in education pathways. http://www.moe.gov.sg/about/yearbooks/2005/flexibility/greater
  _flexibility_education_pathways.html, 2009-8-20.
  直接招生制度的实施,扩大了学校招生的灵活性,学校在录取新生时不能单凭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考虑学生多方面的才华,鼓励学生从事他们有天分、感兴趣的非学术活动,全面发展。
  2. 修改学校排名制度和奖励制度。为鼓励学校提供更全面的教育,教育部推出学校排名制度改革措施。2004年3月起,教育部用“学校成就表”(school achieveme-
  nt table)取代“学校排名榜”。该表把原“学校排名榜”的“最佳50所中学”分成12个等级,涵盖学校在学术成绩、学术增值、体能艺术以及教学、教师福利、学生德智体群美等治校运作方面的成就,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校在学术和非学术领域的表现。改革后,教育部也不再对初级学院进行排名。同时,教育部设置更多奖项,不再限于学术成就,还注重非学术领域的表现。从2008年起,教育部还为中学及高中教育程度的毕业生颁发“学生毕业证书(school graduation certificates)”。这份综合性的证书,展示了学生的学术性和非学术性表现以及个人素质,从另一侧面鼓励学生发展其非学术领域的才能。

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通过上述改革,新加坡教育部积极引导学校为学生提供更灵活、更宽广的教育,避免学校因过于强调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在非学术方面的发展。
  (三)学校课程上的改进——更加灵活和多元
  在为学生提论文联盟http://供更多升学选择的同时,新加坡也对学校课程实施了一系列改革:
  1. 增进课程的灵活性和多元化。为使现有教育体制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允许学校提供新的‘o’水准科目、允许普通(学术)课程学生选修‘o’水准科目,并对普通(工艺)课程进行了修订。从2006年起,学校为普通(学术)课程学生提供特选单元,使他们有更多选择发展自己在特定领域的兴趣和特长。这些改革丰富了中学课程,增进了普通(学术)课程和普通(工艺)课程的灵活性和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要,使他们能够接受尽可能多的中学后教育。
  2. 改革‘a’水准课程。2006年起新加坡实施新课程——‘a’水准课程改革。新课程提供三种不同层级的科目供学生选择,更灵活、更广泛。新课程扩大了学习范围,让学生可以学习他们感兴趣但又不想专修的科目,或学习跟大学科目紧密相关的基础知识及技能的科目。改革后学生必须修读更多科目,并且至少修读一个人文科目或一个数理科目,这就打破了原来“纯理科”或“纯文科”学生的界限。
  此次改革是继20世纪50~60年代初中与高中学制统一为四二制、从1969年开始设立初级学院以及在80年代成立三年制高中后,初级学院与中学高年级教育架构的另一重大变革。改革后的新课程更注重多学科的学习、增强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思考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创新思考。
  3. 实施综合课程和双文化课程(华文)。新加坡教育部从2004年起开始在特定中学和初院实行“综合课程”(又称“直通车计划”)。这是为准备升大学的学生提供的、体制更灵活的课程,可让部分优秀的学生免参加‘o’水准会考,直接从中4升读高中的课程。它通过提供持续不间断的教育,让学生有机会参与更广泛的学习,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批判性思考技能和领导能力。到2006年,新加坡已有12所学校开办综合课程。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新加坡对既能讲流利华语,又熟悉中国历史、文化及发展现状的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于是新加坡教育部从2005年起陆续在多所学校开办双文化课程(华文),旨在培养一批既能与中国沟通,也可以和西方国家对话的双文化学生。为此政府还设立了“特别辅助计划奖学金(special assistance plan scholarship)。截至2009年3月,新加坡已有4所学校开办该课程,分别是华侨中学、南洋女子中学、德明政府中学和立化中学。
  4. 更灵活的母语教学。为给学生提供更加灵活的母语教学,使学生在各自能力范围内学习更高水平的母语,提高学生对母语及民族文化的兴趣,政府采取了如下措施:放宽修读高级母语(higher mtl)的条件以培养更多精通母语及深入认识自身文化的新加坡人;修改母语b课程的修读时间及条件,减轻了母语弱的学生的学习负担,使他们腾出更多时间提高整体学习水平;从2007年起放宽修读马来文(特别课程)或华文(特别课程)的条件;保留10%华文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马来文和淡米尔文教材以及课外读物。
  (四)教学的改进——“少教多学(teach less, learn more.)”
  2003年10月,新加坡教育部提出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精神(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i&e),同时还强调创新与创业精神教育必须建立在一些核心价值上,包括诚信、社会责任及尊重他人等。2004年8月,李显龙总理提出:“我们得少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成绩诚然重要,考试一定要及格,但成绩不是生命的唯一大事,在学校里还有许多生活上的事物,值得我们学习。”“少教多学”一时间成为新加坡教育界的热点词语之一。它主张减少机械式学习、重复考试及“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倡导创新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自主学习及终身学习能力,塑造学生良好性格。
  从本质上来说,i&e与tllm有着内在一致性,它们都是对课堂内外师生互动方式的质的改变,都注重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反映了从追求教育的“数量”到“质量”的转变。自2004年起,新加坡教育部先后实施一系列措施积极推行“少教多学”。
  1. 裁剪课程内容。在不影响学生为高等教育做准备的前提下,教育部于2004年起逐步将中学和大学先修班的课程内容减少10%~20%,让学生有更多时间专心学习核心知识及技能,也使教师能够灵活地设计与安排校本课程活动。
  2. 改进评估方式。与课程及教学方式上的改革相呼应,教育部于2004年成立了新加坡考试与评鉴局(singapore examinations & assessment board),加强对全国性考试及国际性考试的管理。教育部从2006年起修订‘o’水准马来文、淡米尔文的考试模式。修订后的考试模式侧重学生听和讲的能力,增强与语境相关的测试,以减轻学生死记硬背的负担,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及进行体验式学习。进入2010年,新加坡华文教学检讨委员会在研究中国汉语水平考试、国际中学会考(ib)和全美高中生升大学先修课程考试(ap)的基础上,计划于年内推出华文课程和考试方式的新改革。[1]
  3.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实现“少教多学”的目标。(1)增加教师数量:到2010年,中小学、初院及高级中学增加约3000名教师。(2)给予教师更多专业发展的时间:到2010年,教师平均每周有2小时的时间用于进行教学设计与合作。(3)给予教师更多专业指导。2006年和2008年分别为每所中学和初院各提供一名全职顾问(full time school counselor);启动“兼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职教师计划(adjunct teachers programme)”吸引更多离职或退休教师返校任教;2009年1月,启动教育协作人员计划(allied educators scheme)以吸引并留住有素质的教育协作员 。(4)加强教师培训:加强个性化课程、教论文联盟http://学法和评价方面的专业培训;从2006年起,在各区建立“卓越专业培训中心(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从2006年起,减轻资深教师1/3的工作量以让他们指导新教师。
  此外,政府给予学校更大的自主权,鼓励学校走特色发展道路,同时成立“教育领袖培训中心(educatio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centre)”以加强对学校领导的专业培训。
  三、中等教育发展的特征
  2000年以来,新加坡中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如下特征:
  (一)教育体制更加灵活
  多种类型学校的设立、教育分流制度的改善以及灵活、多元的课程设置,更好地适应了不同学生的兴趣、能力与发展需求,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够充分发挥各自潜能,提高教育质量。
  (二)学校拥有更大自主权
  课程、教学以及招生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使学校获得更大的自主权。新加坡教育部不仅从制度上放手,而且在具体支持措施如师资方面也不遗余力。此外,教育部更加鼓励学校走特色发展道路。
  (三)学术与非学术并重
  教育部从学校与学生个人两方面双管齐下,努力增强学生在非学术领域的能力。如改革学校招生制度、实施学校成就表、颁发更多非学术奖项、颁发综合性的学校毕业证书等,都体现了对学生的非学术能力的重视。
  (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
  课程内容的裁剪、教学方式的改进与评估方式的改革相互配合,旨在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的裁剪、人力预算的增加以及专业提升机会的增多,也使教师们有更多时间和能力改进教学方式,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转贴于论文联盟 http://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杨玮玉 [标签: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新加坡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亲历新加坡小学教育
    试析新加坡实施 少教多学 教育理念及其给我…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 NYP  教学工厂 对我国高…
    简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教学工厂”对…
    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职业教育模式及若干…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