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论中考语文复习“五重五轻”现象及对策

  论文关键词:语文备考;五重五轻;现象;对策

  论文摘要:克服语文复习“五重五轻”现象,树立正确的复习观,明确复习方向、清晰思路、扎实有效地搞好复习。

  一年一度的中考语文复习工作进入了实施阶段,怎样卓有成效地复习,无疑成为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关注和思考的焦点。目标明确、措施有力、稳步推进是今年备考的显著特点,但是复习中确也存在一些弊端,具体表现为“五重五轻”。
  
  一、重内容复习,轻考纲研究
  
  在语文复习教学中,只有教师确立了正确的复习教学理念,才能高效地进行复习教学工作。《语文课程标准》、《中考学科说明》是中考复习的纲领性文件,学校和教师必须认真学习、仔细研究,逐项对照、务求落实,使复习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可是,有的学校和教师懒于对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认真学习和深刻研究,并认为把考试内容复习到位了,研究其它作用不大,于是草率行事,盲目复习,甚至超负荷讲练。自认为抓住了重点,实则本末倒置。更有个别教师对课标中要求学生背诵的50篇古诗文,其中16篇古文,34首古诗都记不清,说不全。更不知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识记、理解、分析概括、表达应用和鉴赏评价五种能力了。中考复习工作的本质是为了对学生初中所学知识的梳理、夯实,为学生在高中段学习打基础、做准备,而像以上做法,只为应付考试、只为考高分,是和新中考的指导思想相悖的。
  
  二、重课外习题,轻课本复习
  
  尽管现在中考题大多出自课外,但这些题大部分是课本中基础知识的变形和延伸,是对学生学习文本过程中能力的考查。Www.11665.cOm因此教师在复习中要立足课本,重视课本,并以课本为“本”,帮助学生系统梳理课本知识,引领他们搭建知识框架,编制知识网络,尽快实现由课内向课外能力的自然迁移。有些教师被中考只考课外的表象所迷惑,把复习重点放在课本以外的名目繁多的资料上,比如练习册、考试卷、模拟题等等。诚然,其中不乏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试题,但不可否认,有些资料是重复拼制、语言符号的排列组合的产物,有些试题甚至根本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学生整天埋在题海中,应接不暇,长此以往,学生复习的主动性被剥夺,甚至影响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重训练结果,轻评价过程
  
  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深入,中考语文试题考查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考查学生的能力越来越全面,从中考命题发展情况看,经历了注重知识考查到注重能力考查,再到语文素养考查的过程。因此指导复习时不仅重视训练结果,更要重视信息反馈、方法调整和评价过程。使学生达到巩固知识、开拓智力、发展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可是有的教师复习训练中只关注训练结果,往往忽视了解题的评价过程。例如对某一知识板块进行测试后,在批改和讲评试卷时,不去认真检查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不细致分析学生的解答过程,找出错误症结,不去有意识地对得分失分原因归纳整理,而采用从头到尾、不加选择、更无侧重、逐一公布完答案了事的功利做法,忽视了原因的查找,忽视了知识点的举一反三,忽视了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指导过程,不利于复习内容的巩固、梳理和强化,更不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四、重面面俱到,轻查漏补缺
  
  为使复习工作有序进行,一般采用分阶段复习的方式。但无论分几个阶段,都应该制定出本阶段对学生查漏补缺的计划,并具体付诸实施。一个阶段复习后,有必要反思总结学生哪些知识能力有提高,哪些知识能力或方法还有缺失,为下阶段有目的弥补打下基础。可是,有的学校或教师,对查漏补缺工作重视不够,具体表现为,只有查漏补缺的文字计划,没有具体的方法措施;只有做题行动,没有具体的查漏补缺行为;只知道弥补学生缺漏是贯穿复习过程始终必做的内容,不清楚学生的知识只能在补缺中完善提高,能力只能在补缺中逐步提升;只知道忙忙碌碌、糊里糊涂大量地做题,不重视做后及时归纳分析;只知道大考小考月月考,不重视查找失误、及时反馈。这样的复习,学生苦、教师累、效益低。

  五、重阅读复习,轻作文训练
  
  中考语文命题重点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已经形成共识。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始终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因此在复习中两者必须同步进行。特别是作文训练,要贯穿复习始终。可是,在复习中多数教师强化阅读复习,作文训练遭忽视。究其原因,阅读复习相对面窄,取得效果也明显。作文训练非朝夕所能奏效,况且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与其语文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而综合素质是学生长期积累、训练、感悟形成的,因此教者茫然,不知从何入手。多数教师采取与平时教学一样的应付方式,每周都布置,学生写写;每篇都评讲,随便说说。甚至有的教师将作文训练放弃,作文复习成了部分教师难以解决的问题。
  针对上述“五重五轻”的现象,提出如下策略。
  
  1、宏观上突出一个“明”字
  首先,明确复习课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初三备考复习是以巩固初中阶段所学语文知识、并重新组合知识系统,有序地进行语文知识及技能训练的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考复习过程,是以能力为主线,语文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
  其次,明确河北省“考试说明”中对中学语文的考试要求。 “语文学业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语文积累,考查学生理解与运用能力、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探究新知识的能力;阅读材料以课外文字材料为主,注重考查学生对事物的综合理解能力;写作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的表达。”
  还要明确中学语文复习的原则。一是主动性原则。复习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加入到复习课中,教师要采取各种形式,给学生提供线索,让学生去积累、梳理,让他们主动发现知识缺陷,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强化对知识的学习;二是兴趣性原则,复习中要想法激发学生兴趣,要采取有效手段,在展示、竞赛、品读、思考等活动中品味语文复习的乐趣;三是典型性原则。主要体现复习内容和使用的材料上。复习内容应有所侧重,选用的分析和训练的材料必须具有典型性,能反映本质问题或规律性的东西。
  
  2、微观上突出一个“实”字
  从实际出发,制定实用的复习计划,重在落实。建立由学校领导和全校语文教师组成的中考小组,开展以中考复习为专题的教研活动,最大限度地克服复习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并在认真学习和深刻研究《语文课程标准》、“中考说明”、教材及学生实际基础上,定出切实可行的备考复习工作计划。主要包括时间安排、内容选择和阶段目标等内容,并重在抓落实。
  扎扎实实按中考要求,划阶段分层次逐项过关,具体做到:
  知识积累要厚实。语文知识积累是能力、素养的基础,是基本元素,也是进入高中学习的基础,是底线。通过复习首先要把这部分知识掌握更加牢固、运用自如。主要包括字词积累、古诗文积累、名言警句积累、名著积累、语文常识积累。特别指出,有些知识必须要记熟记牢,烂熟于心。这样,在需要时才能信手拈来。
  文言文基础要夯实。对课标规定的文言文和古诗词,从字词到文学常识、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等,拎出要点、总结规律、逐篇过关。分项训练,按实词、虚词、阅读欣赏、文学常识等分项训练。并要有适当课外拓展。
  现代文阅读要扎实。注意总结阅读规律,教会四步阅读法:第一步:精读文章并作批注。抓住重点句。第二步:再读文章,要表达什么,思路怎样。第三步:看考题,从文中找答案区域,找对找全。第四步:摘词句,整理答案,要用文中词语做答。
  作文指导要充实。作文是学生阅读基础、语文素养、认知水平、思维状态的综合反映,所以对作文不但要全方位,而且要扎实,具体做到: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去表现人文精神最美好的东西,如对理解、宽容、亲情的渴望,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情感体验及自身对社会变化的感悟等。而这些体验要靠学生自己体验生活所得,同时必须注意,不能一提生活就必须是“有意义的、惊天动地的”,对学生而言,生活就是吃饭、上学、打球、玩耍,和家长在一起、和同学在一起。要引导学生挖掘和感受,并学会提炼有益的写作材料,不但是中考复习,也是平时教学应注意做到的。训练形式多一点。可以进行仿写、续写、扩写、改写、精彩片断等多种形式练习;进行多项思维训练。如多向立意,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想象联想,训练思维的拓展性;议论评价,训练思维的深刻性;打破常规,训练思维的逆向性等等。训练技巧多一点。考场作文力求做到:有亮点,要打动阅卷人的心弦。如亮丽的标题、巧妙的构思、一个句子、一个细节等。有美点,要引起评卷人的好感,如娟秀清晰的书写,精妙绝伦的修辞等。有特点,要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要彰显个性特点,反对千篇一律,千人一面。训练量多一点。每周两篇作文,一大一小,全批全改,重点评讲。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张耘舒 [标签: 语文 对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提高柔韧素质对中学生的体育中考成绩影响的…
    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构建
    论中级任职教育院校培训模式改革发展的趋势
    浅论中学历史教育的重要意义
    试论中学生物课堂艺术性教学语言
    经济理论中的三个不确定性命题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论中国环境伦理学本土化建构的目标指向
    出版理论中几个命题关系的探讨
    关于“中国道路”争论中的两个问题
    试论中国大学“社会文明极”地位及其回归
    一道中考说明文阅读题分析阅读教学的理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