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中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析认识课程性质调整价值取向——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管见
论文关健词:语文 性质 价值取向
    论文摘要:语文课程改革应从面向21世纪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整体性目标出发,全面认识课程性质,调整价值取向,重新确定课程培养目标体系和教学内容。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朱慕菊同志在2000年10月由华东师大课程研究所主持的“课程理论国际研讨会”上的报告中,谈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时指出: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要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我们认为这一基础教育课程整体性改革的价值取向,可以作为语文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语文课程改革应就其性质、内容、教学方式等问题继续讨论,为构建新的语文课程体系打好基础。
    新中国50余年的语文教育发展中,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不断深化.但分歧依然存在,论者各有持论的依据和思维方式,引起很多争论,至今难以达成共识。对各种观点的进一步反思、辨析,去伪存真,在母语教育观念上统一认识,为面向新世纪的语文课程改革提供可信赖的理沦支点是十分必要的。www.11665.CoM下面就几个伺题试作探讨。
    一、关于工具性
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是语言,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此推演出“语文学科就是工具学科”显然是不恰当的,反对工具性者也多从这种推演的逻辑问题为基点进行批评。但从语文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看,语文的工具性特征是不可否定的。批评者把语文教育实践中各种各样的偏失都归罪于主张.‘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是不公允的。我们知道,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总是要受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的,特别是其中的政治气候,社会心态,往往是教育的风向标,左右着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如重理轻文的风气,与科学技术至上,功利追求至上等社会气候不无关系。问题的关键是对工具性内涵的认识。工具性不是语文的全部,过去教育中出现的许多偏失是因为对工具性的某些层面片面夸大或机械理解造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基础工具性’、为基准的语文教学目标内容会更加丰富,需要联系时代要求不断调整目标结构。我们认为,工具性问题的偏失主要有两点:一是受考试和评估制度的影响,语文教学有主要对付考试的倾向,而各级各类考试的频繁,以考分给学校、班级、教师排队,考试方法僵化,更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目标发生畸变,成为“应试的工具”。二是有一些目标要求过高,过于繁杂,大大超过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社会上批评语文教学,原因之一就是连那些著名学者、教授、作家也做不好语文作业和试卷,这正反映了目标定位不当,要求过高,考试内容过难过偏。认真研究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接受合理的批评是必需的,但不能因为受到批评就全盘否定。“言语交际’目标是通过读写听说的全面训练,保证学生的基础教育阶段具备良好的语文素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语文能力;知识发展目标强调更新知识内容,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些方面,众多的优秀教师(如钱梦龙、于漪、魏书生、洪镇涛等)、一些有特色的教材(如上海h版教材),坚持正确的目标,创造性地发展了语文教学,为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提供了宝贵经验,认真学习和研究他们的经验,是新时期课程改革所必需的。
    二、关于思想性
    语文科的思想性间题比较复杂,处理不好,对语文教育的危害十分巨大,在这方面我们有历史教训。基础教育阶段,所有课程都负有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其所担负的任务与其他学科相比更具特殊性。它既不像数理化等学科那样,知识教育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明确的分工,也不像政治课那样,其知识教育本身就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语文教育的内容基本上是知。情、意、道相互交织,有机统一在一起,这就要求思想道德教育只能是缘文释道,因道解文,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思想上受到教育,情感上受到熏陶。正因为有这种特殊性和复杂性,思想性问题在语文教育发展史中有过各种各样的偏差、但是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否认或削弱这方面的要求,因为它是国家办教育的价值观念在课程中的体现。任何国家,不论实行什么制度,必然以其社会的主流思想,以其民族的文化传统来决定其课程的价值取向。因此,我们应该明确:语文实际上是思想、道德、伦理、信念的一个载体,语文能力是做人的一个起码基础,技术的专精未必是合格的公民。语文教育必然渗透着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个性心理品质和政治品质的培养,它们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必然是语文课程重要的目标。

    思想道德教育的关键是要明确语文教学要强调什么样的道德价值观,确立哪些思想教育内容。道德价值观念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学者把它分为如下几类:“价值标准:合作、正直、和蔼 孝敬长辈、社会正义、尊重他人、公民精神、负  责任、尊重人类尊严、人权、劳动尊严等;有关  个人的价值标准:忠厚、诚实、守纪律、宽容、  有条理、襟怀坦荡、上进心强;有关国家和世界  的标准:爱国主义、民族意识、和平的公民责  任、国际理解。人类友爱、民族间相互依存的意识等;认识过程的价值标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辨别真伪。追求真理、慎于判断等。”中小学语文课是母语教育,课程内容的思想道德价值取向更应该重视本民族的伦理道德标准:伦理道德传统是有继承性的,弘扬优良的传统道德,对于改善社会风气,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形成适应新时代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都具有重要意义,课程改革应注重研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取其精华,体现在课程内容设计当中。张岱年先生说:“中国伦理道德的优良传统主要有四点:(1)爱国主义;(2)人格价值观念;(3)人际和谐思想;(4)社会责任观念。”④这些价值观应该作为选择课程内容的标准之一。
      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任务,应予以足够的重视。个性心理品质是多方面的,中小学生的个性心理发展目标,至少应包括:热爱生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观念、民族自豪感等品质在内的情感目标;积极进取,勇于探索,自尊自强,实事求是、谦虚谨慎等品质在内的性格发展目标;吃苦耐劳,顽强坚毅,奋发果敢,知难而进,百折不挠等品质在内的意志发展目标。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目标并非语文一科所能承担,但是语文作为最重要的文化载体,它对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把它落实在读写听说的训练中。如阅读,对过去时代的言语作品,是停留在那个时代的认识水平,还是站在新的高度作历史的分析;写作说话,是一味地要求反映大好形势,要求思想健康,还是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必须为自己所说所写承担责任,调查研究,用事实支持观点。现在的中小学生学会了编造感人肺腑的假故事、假感想,这对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是极为有害的。
    政治品质的发展目标也必须是思想道德教育目标的重要部分。因为历史上出现过政治挂帅的恶果,有些人“谈政治而变色、’,主张淡化政治思想教育。其实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人不管愿意与否,自觉与否,都与政治有关系,所谓不问政洽,其实也是一种哟治态度。我国的基础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奠基工程,社会主义觉悟是中小学生政治品质发展目标的核心,同时应跟上时代步伐,以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政治路线为根本依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停留在.‘以阶级斗争为纲”,“姓资还是姓社”的争论中。语文课程教材中政治教育范围的内容应该旗帜鲜明地进行.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社会主义觉悟,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三、关于人文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最近十几年中被提到突出的地位,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不同的视角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人文’一词在古语中与“天文”相对应,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主义在西方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有两方面涵义,一是指当时兴起的与中世纪神学相对应的,以人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的俗文化研究,也称为“人文科学”。一是指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形成的与宗教神学体系相对立的,强调人权、人性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体系。我国语文教育界提出人文性要求,与上述情况不同,李震指出,人文性提出的背景是:“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商品大潮的冲击.社会上出现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三位一体’的消极现象,假冒伪劣,坑蒙拐骗,贩毒贩黄.见利忘义等现象毒化了社会风气,以‘文化工业’为主要标志的‘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以不可抵御的态势渗透到了我们的文化、人文学术和精神各个领域。造成了人文精神的失落。.’⑤语文教育人文性的提出,既与此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关,也与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有关,同时有对把语文课变成应试工具和教学中的某些“科学主义’.倾向进行纠偏的意味。它主要强调语文教学中要进行思想情感的陶冶,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领悟民族文化的精髓。积淀文化底蕴,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凝聚力,探讨人生、社会、世界的意义。人文性的主张高度重视语文科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作用,相对于把语文教育技术化、应试化倾向,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以”人文性”来给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是不确切的。中小学各门课程教育都要关注人的生命的整体性.重视人的价值和潜能的发掘。就内容而言,不仅政治、历史、语文等科具有人文性,数学、地理、物理,生物等被称为科学课程的也有人文性,如数学文化、数学美、人文地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都是文化,再者,科学求真、求实、创造等本身就具有文化价值。因此,人文性也不能概括语文的全部特征,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四、关于科学性
      语文学科的科学性、认识和理解也有不同,  有的理解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科学进展,学习科学的表达方式,从而树立科学的态度,培养创新精神。·一现行教材有不少科普作品,其宗旨就是让学生丰富这方面的知识,增强这方面的能力。”另一种理解是指教学思想,.‘他们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化、教学程序的系列化、教学方法的模式化以及教学评估的标准化。设想编写一套中小学语文学科分年级的教学目标,从坐标横轴上排出语文知识讲解的内容,从坐标的纵轴上列出语文能力训练的条目,使教、学、考三者都有依据;与此同时,希望制订出一个能从质与量两方面评估一堂语文课乃至一个阶段语文教学的项目与方法。”前者把科普作品的阅读当作语文的科学性要求,认为通过教材中的科普作品的阅读能培养学生的科学能力。这样来理解科学性显然缺乏深度,流于表面现象,难以使人信服。后者是以科学主义思维方法看待语文教学,有哲学和教学论的理论支持,最近十几年来有许多教师为此做了大量的实验.并在认知领域的学习上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这种理念观照下的语文教学又使语文的人文内涵大量散失,使教学评价和成绩考核发生畸变。因此,科学性不符合语文作为母语文化教育的特性。我们认为.语文的科学性要求.应该是指知识教与学的实事求是、科学求真的态度和精神,主要表现在语言知识、文字知识、文史知识等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中的准确掌握,以及依据教育心理学合理地安排、组织教学活动,避免无序性和模糊性。
    综上所述.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都是语文学科所具有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各概括了语文的某一方面特性.其中思想性和人文性的有些内容是一致的,不同的是思想性同时强调政治思想教育,人文性强调审美教育,不是谁可以取代谁,或相互对立的关系。把它们割裂或完全对立都是不妥当的,科学性则是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和教授以及教学组织管理中应该具备的态度和精神,同时,顺应信息时代,突出信息技术,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说:“所有的课程,所有的教学都是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换句话说,信息技术是所有课程,所有教学的基本要素。”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的联接点,那就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接受系统的中华语言文化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完备和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母语的价值,“放弃母语就等于亡国”不是过激之辞,只要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就有这个民族在,就有民族文化在。不可以把母语看得太轻,也不要把母语和外语绝对地对立起来。过去的语文教育我们犯了把工具性、思想性、人文性、科学性割裂或对立的错误,现在需要把它们合理整合。怎么整合呢?我们认为综合实践活动是有效途径,语文不是教会的,是通过活动,通过实践学会的。其次是课程的综合化,不要把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绝对对立,要把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融合,融合的方式就是提倡研究性学习.提倡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提倡生存技能学习。这也是新语文课程设计的价值取向。基于此,可以把基础教育阶段语文的培养目标描述为:热爱祖国语言及祖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传统,关注当代文学和文化的变革和发展,培养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良好学习习惯,通过语文学习丰富精神世界,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品质、正确的价值观念、积极的人生态度、高尚的思想情感、健康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发展;认识一定数量的常用汉字,做到会读、会写、会讲、会用,并有一定的书法作品的欣赏能力;通过言语作品的阅读、评价,养成正确的思想方法,能独立思考,勤于思考,逐步具有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进而学习欣赏文学作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用文章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感情,并学习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等基本表达方式,养成良好的文风;说好普通话,具有流利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使用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利用各种媒体为某一特定目标收集,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依此培养目标,语文课程的内容应以汉字及汉字书法,汉语言及汉文化,文学及文学审美作为基本构成要件,体现语文作为母语教育的特色。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尹辅能 [标签: 调整 小学 语文 改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配音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
    浅析盾构掘进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中苏政治体制改革
    浅析人本主义语境下的广告创意
    浅析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析PE基金尽职调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浅析《跳弦》的声乐创作理念与曲式特征
    浅析初一学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浅析聊斋文化对《河父海母》艺术风格的影响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浅析中国奶粉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之道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