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学管理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探析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摘要:在校园文化中,不仅存在着积极向上的,也存在着各种消极颓废的,这些消极的反校园文化现象严重影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如今要使得学校管理有水平,校园文化显特色,我们要透过反校园文化现象了解其产生的原因,透过本质寻求解决的方法,以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关键词:反校园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它虽是社会主流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但却是高校教育教学环境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突出环节,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是相当重大的。 
   
  一、对校园文化的理解 
   
  我国学术界对“校园文化”这个颇具争议的概念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通过查阅资料,笔者发现,“校园文化”在学术文献中的解释有76种之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解释是:从广义上来讲,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文化因素,既包括了校园的物质环境建设,又包括了学风、校风、行为规范教育及课余生活等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而美国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大多数从“文化”的基点来阐述,然后转为从实用主义的视角进行研究。wwW.11665.COm他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历史使命、物质环境、标准、传统、价值观、办学实践、信仰、假说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的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指导高校学生个体或团体行为以及认识理解校园内外一些时间、行为提供参考框架的一种模式。”对比这两种解释,中外学者都不约而同的提到了物质环境。在高校这样一个特定的文化氛围中,物质环境包括学校的地域位置、自然风景、整体规划、建筑格局、设施结构等,的确在校园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一所高校的物质环境,是校园物质文化方面的一个核心要素。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它的物质环境比武汉其他高校略胜一筹:坐落在狮子山下南湖湖畔,风景秀丽,环境幽雅,校园占地面积495万平方米(合7425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与服务体系一应俱全。建筑楼群鳞次栉比,其中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图书馆。2006年建成的新图书馆,整体建筑内、外环境优美,馆舍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图书综合馆藏243万册,其中电子图书90万册。这些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优雅的校园环境给在校师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条件。 
  校园里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书写着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这些传统文化的积累构成了校园精神文化的一部分。譬如张之洞塑像,其底座的碑身上刻有学校的创办历史:督鄂16年,湖广总督张之洞积极兴办洋务,开办新式学堂,提出“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办学思想,光绪24年(1898),张之洞上奏朝廷,创办湖北农务学堂即华中农业大学前身。本着对“知行合一、手脑并用”及“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等办学思想的传承,在1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学校积淀了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优良办学传统和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并形成了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在这种有着强劲的科研实力、浓厚的学术氛围,学风严谨、校风朴实的校园文化气息中,一代又一代的华农人受到潜移默化地熏陶,并全面培养了“今天我以华农为荣,明天华农以我为傲”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豪感。 
  总之,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学习交流、积累沉淀和发展完善的过程。不管是优良的物质文化还是优秀的精神文化,它们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反校园文化的现象及其根源 
   
  “反校园文化”是相对于“亲校园文化”而言的。反校园文化的概念至今仍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很多学者都是基于反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视角来阐述此概念。“反文化(counterculture)亦称‘对立文化’或‘反主流文化’,一种不同于传统文化或主导性文化并与之激烈冲突的亚文化。”这种反文化在校园里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如上课迟到、无故旷课、考试作弊;不遵守公共规范与道德;抄袭剽窃他人的论文;打架斗殴、暴力事件、自残自杀等不和谐的因素构成了不符合校园主流文化的反校园文化。 
  这些反校园文化现象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显性的,通常表现为本着无所谓的玩乐心态却极易对学校产生不满,并通过偏激叛逆的表象来发泄

内心的愤恨;另一种是隐形的,这类群体逃避校园生活,自我封闭,或是表面顺从但内心却消极对待。反校园文化这类群体对学习不感兴趣,不关心集体,甚至忽视校园文化的价值,这是对校园主流文化和健康发展的破坏。 
  究其原因,可以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和网络文化四个方面来理解。首先,心理学研究者认为:“中学生、 大学生以及成年人中的心理障碍,几乎全部来自学生小时候的家庭环境, 家庭结构不完整以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家长对孩子的管教一般是很严厉的,家长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家长在孩子眼里是权威的象征,他们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久而久之,家庭对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就促使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偏离正常轨道,于是进入高校,他们的行为往往就表现为反校园文化现象。“中国家庭对青少年的束缚是导致青少年反抗家庭进而反抗社会、反抗政治的深层次的原因。” 
  其次,社会环境如同大染缸,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潮蔓延到纯洁的校园,引起一部分群体对校园价值观的改变,同时也冲击着校园文化的精神世界。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每一种反校园文化的现象都有其发生的社会因素。再次,校园环境是最主要的因素,它自身存在着不利于校园文化发展的因素,如:教师的教学方法不能被学生接受、课程安排及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校行政部门制定的政策法规具有较强的约束力、一些职能部门的管理方式不能体现人性化管理等等,这些不利因素导致学生感受到理想与现实间的差距,从而促使他们形成反校园文化的叛逆心理。 
  最后,低俗的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影响。飞速发展的网络文化给校园文化蒙上了一层阴影,色情、淫秽等低俗信息大肆传播,毒化了纯洁的校园风气,特别是对于崇尚张扬个性的一部分群体来说,势必会扭曲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5月14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等内容的电邮或电子贺卡”。因此,这些低俗的网络文化对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极其严重的冲击。 
   
  三、对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设想 
   
  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凝聚校园精神、提高思想境界、达成共同目标的过程。对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设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要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 
  高校和谐校园文化的创建应该以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作指导,充分认识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关键性作用,紧紧围绕“人”,一切着眼“人”,努力发展“人”,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中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高校校园如同一个硕大的舞台,是我们每一个人梦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自在的表现自己,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我们来自五湖四海,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气息,大家汇集在同一个校园氛围里,就会有各种各样的思想认识。这些思想认识如果能够得到统一和提高,那么对于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文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和谐校园文化也是大有裨益的。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学生积极融入校园文化的意识。因为只有主动地融入其中,去感受它、欣赏它、赞美它,才能将自我价值的实现真正融入到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中去。
  其次,丰富校园活动,培养校园精神。 
  学校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庆典仪式:新生的开学典礼仪式、校庆日、毕业生的授予学位仪式和毕业典礼;在传统节日里,学校组织开展的各种文艺会演等,这些校园活动不仅显示了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而且也让师生们深受校园文化精神的熏陶,更好的调动了他们积极性。“学生社团作为学生课外活动的有效载体,沿袭并完善了社会上的社团组织建设方式,逐渐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亮丽风景。”学生积极踊跃地参加社团活动不仅可以培养个人能力、施展个人才华,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和增强了其社会责任感。 
  培养校园精神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利用校园内杰出代表的典型事例去教育和影响其他人的行为规范。华中农业大学经济贸易管理学院99级经济学专业学生徐本禹,2002年参加学校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到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狗吊岩村的为民小学支教一个月,后来因孩子们舍不得他离开,于是他放弃读研深造的机会再一次回到条件坚苦的为民小学义务支教。徐本禹当选为“2004年度感动中国”年度人物,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尤其是感动了广大的青年在校生。徐本禹的事迹便是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利用他的人格魅力能够使校园文化精神变得更加的具体化和形象化,使我

校的校园文化特色更加鲜明。徐本禹的事迹不仅充分体现了我校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取向、积极进取、奋发成才、勇于战胜困难、乐于奉献社会的精神风貌,也树立了华农大作为高等农业院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积极服务社会的良好公众形象。 
  再次,提高人文素养,重视生命教育。 
  我国的高校应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加强人文素养的培育,让学生在校园这个大家庭里学会分享的快乐,珍惜在校学习的时光,培养独立的人格和自主学习的习惯,时刻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另外,邀请一些成功人士来校参加校园交流会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很有帮助的。学生内心都渴望从成功人士那里得到一些平时在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人生经历、奋斗史,这些经历确实可以激励学生朝着他们的理想奔跑。尽管到最后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功成名就,但是至少学生们努力过、奋斗过,他们也成为了有着健全的人格心态和精神勇气的人。因此,加强学生人文素养的教育,可以极大地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性认识。 
  目前,重视生命教育越来越备受关注。关心学生生存、促进学生发展是生命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每一个生命都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也正是校园文化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根源所在。 
  最后,加强优良学风校风的培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和管理。 
  严谨而优良的学风校风是促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培育积极进取、团结互助的良好校风,增强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其使命感,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 
  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让全校师生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了解到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研究成果等信息,这样既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在这种促进师生交流互动的氛围中,更能体现一种尊师重教的优良校风,这也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 
   
  四、结束语 
   
  高校校园文化是一种有着固定群体的特殊文化,它是学校优秀文化的沉淀和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学校的精神风貌。所以,合理分配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有力高效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坚决杜绝各种反校园文化现象,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观,就可以更好的促进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而校园文化的优秀与否也影响着高校的和谐建设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韩瑞英.校园文化建设谈[j].教育论坛,2004(7~8) 
  [2]杨晓江.美国学者视野中校园文化[j].思想?理论?教育,2000(10) 
  [3]章文英.社会学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157 
  [4]陈忞.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106~107 
  [5]刘应君.从控制理论看转型期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2) 
  [6]杨建平.创建高校和谐校园文化[j].江苏高教,2005(5) 
  [7]于伟、韩丽颖.中美高校学生社团文化建设若干问题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2(10) 
  [8]张俊.高等农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创新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7.7(7):9~13

论文网在线: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建和 方案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探析民用建筑防渗漏施工监理
    探析我国民主行政的有效运行
    从收藏角度探析漆器的修复
    探析市场经济下建筑经济成本管理
    探析如何提高初中英语阅读能力
    探析预应力空心板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
    基础教育新课程中如何构建中学数学和谐课
    加强留守儿童自我教育 促进教育和谐均衡发展
    探析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谈和谐社会背景下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高等院校语文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互动
    社会和谐中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