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关于利用微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考

关于利用微博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思考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1]。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这个社会逐步转型、技术不断变革、思想日益多元的新时期,如何利用新型教育手段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微博的定义及特点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随时随地把自己的情绪、观点等以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形式进行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2]。由于打破了移动通信网与互联网的界限,自问世以来,微博便以其强大的渗透力和传播优势在青年人中蓬勃发展起来。微博作为新时期网络科技的产物,具有以下特点。
  (一)平台多元化,具有即时随意性
  由于微博广泛分布于电脑桌面、浏览器和移动终端等多种平台上,使得微博用户群体更加广泛,又由于微博不同于传统的博客,不需要进行完整的行文逻辑,故而较大减轻了用户的负担;加之过去曾有多项大型突发事件或引起全球关注的大事通过微博发表,使得广大用户通过瞬间产生的海量信息及时了解事件的最新进展和细致入微的内幕资料,更加显示其相对于传统媒体而独具的实时性和快捷性。wwW.11665.COm因此,“沉默的大多数”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也涌现出大量原创性作品。
  (二)强调个体性,符合大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新时期的大学生个性追求更加多元化,也更加注重自我意识的表达,并希望能够得到普遍认同。然而,在传统教育信息和话语权不对称的现实下,他们的愿望很难实现,只能任由权威信息发布者摆布。与此相反,微博体现出新时期大学生最渴望拥有的特性。作为一种全新信息交流手段,微博让每个人都成为消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通过这个平台,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对他人的影响力。
  (三)功能强大,支持多媒体发布
  随着技术发展和用户需求不断提高,单一的文字版微博已经无法满足广大网民的需要,因此目前,微博功能中添加了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元素的处理功能。用户可以通过各种传播介质随意上传一幅图片或是一个表情,从而随时随地编辑信息,抒发自己的感情。微博不仅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等内容,还支持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这也使得用户可以利用时间间隙提交多种形式的媒体信息,从而保证了微博内容的丰富性。
  (四)互动交流,促进交际圈重叠发展
  微博的社交功能源自微博信息的开放性,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瞬间分享给更多的用户,实现一对多的交流,形成更广泛的社交网络。现代人面临各种压力,表面忙碌充实,内心却极度渴望得到别人的关注。虽然微博用户可能只是用它记载自己某一刻的心情感悟,或者某一条可供分享和收藏的信息,但因为信息对发布者来说起到了发泄感情、记录思想的作用,当它被广泛传播到其他用户并被阅读之后,无疑就起到了社交网络功能——传播思想观念和进行情感交流,并进而鼓噪广泛的情绪甚至引发集体行为。
  二、微博在高校大学生群体中使用现状分析
  2011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 311万快速增长到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在网民中的使用率从138%提升到402%,其中手机网民使用微博的比例从2010年末的155%上升至34%。作为国内最大的微博平台,新浪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曹国伟表示,截至2011年4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数已超过14亿。他同时表示,预计年底前超过2亿用户[3]。
  当前,越来越多中国高校大学生成为微博用户,因此研究微博对于大学生的教育影响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然而,笔者在查阅资料时却发现,尽管已经有部分针对微博而展开的研究,但对于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研究仍然并不成熟,而这些问题又是关乎大学生思想成熟的关键,解决这些问题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发现所存在问题,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创新决策依据,我们于2011年10月对重庆交通大学的本科生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并根据调研目的的需要对问卷进行了多样化的设计。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78份,回收有效问卷369份,有效回收率为976%。
  从参与问卷调查的人数、所在年级上进行横纵向对比,我们可以从有效问卷中看到,在校学生注册了微博的为392%,没有注册的为618%;注册用户中一年级学生占138%、二年级占252%、三年级占296%、四年级占314%,这说明微博在大学生中有近四成的使用率,可见其传播影响势头十分迅猛。同时,微博注册率随年级增长而提高,其中尤其以艺术类学生注册率最高。

  在“使用微博目的”的选项中,653%的学生表示是为了随时随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发泄情绪;221%的学生表示为了与他人共同参与热点话题的讨论,了解最新资讯;126%的学生表示是为了关注别人(熟人,朋友,陌生人,名人,明星,专家)的最新动态。
  在“发表博文类型”上,239%的人会表达个人心情感受和生活琐事;112%的人会发表对社会时事的评论;649%的人主要是转发精彩博文(内容包括笑话、语典、哲理等,形式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这些调查都表明,微博已经逐渐成为学生获取资讯、抒发情绪、记录生活、交流共享的主要工具。由于它彻底“颠覆了独特的签名档、亦步亦趋的拍砖回帖、忽隐忽现的聊天,而成为多对多的新互动平台”,拓展出话语的新空间,改变了个人与外界联系的渠道,这正符合当代大学生追求快节奏和时尚的个性特征[4]。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微博教育的应对方案
  (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是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手段,以思政网站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然而调查表明,大学生对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应有的认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师生观念矛盾所产生的关系疏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原因是教师普遍存在思想政治理论认识不到位,学科专业知识欠缺的问题。教师总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纯理论教育[5],因此造成即使教育者具有理论,却不能运用理论为学生阐述和解释现实问题,无法将理论教学与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有效结合的局面。
  此外,由于大学生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多,更加需要获取时代性和创新性相结合的知识。然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长期形成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容易使学生的认知产生矛盾,并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产生陌生感、距离感甚至畏惧感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从而导致师生关系日渐疏远。
  2.教学方式僵化,教材内容脱离社会实际
  当前,部分教师把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教育混为一体,认为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从而采用机械灌输的方法,强制学生存储理论条款,所以才会出现课堂上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还有一些教师尽管也采取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但却只注重“声情并茂”的形式,而不关注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也直接引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抵触情绪。
  从目前的教材内容体系来看,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普遍存在内容陈旧,时代性和现实性缺乏,说服力和感染力不足的问题。教学内容的设计脱离了社会实际,不能把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不注重大学生具体的思想实际和要求,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加促使了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向自我倾斜,社会责任感需求和现实存在反差的现状。
  3.现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收效不大
  目前,高校普遍在利用新型媒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并通过在校园网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等方式作为辅助性教育手段。然而,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首先是网站制作粗糙,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维护,页面长期不见更新,仅用大字号口号式标语和校园风光装点门面[6];其次是教学内容匮乏,网上体现的也仅仅是照搬教科书的内容或者复制门户网站的新闻,缺乏针对性和创新性,也没有知名的品牌栏目和原创优秀作品[7]。这种没有根据大学生心理特点、需求层次进行科学定位,为了做网站而做网站的方式,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是网络环境下教育主体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介体,这些网站如果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教育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
  (二)利用微博开展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微博能够以其即时性、个体性、跨媒体性及互动性等有别于传统教育方式和网络平台的特性,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1.构建人际网络,加强师生、生生交流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大学生活方式也逐渐产生变化。大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课之外,多半通过网络聊天、网络游戏等打发业余时间,师生、生生之间见面交流的时间越来越少,更多需要通过虚拟社交网站来拓展人际关系。微博作为一个快速获取外界信息的重要工具,能迅速建立强大的人际网络,为迫切需要宣扬个性、交流思想的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平台[8]。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学生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且波动性较大,独立性、封闭性与依赖性同时存在,使得大学生既渴望与人交流沟通,尤其希望得到来自老师的指导帮助,但又羞于当面表达。通过微博可以让即使是性格内向的学生也能从容地进行情感交流。因此,微博可以扩大教育的覆盖面,突破现实世界时间和空间对交流的限制。
  2.社会事例与课堂理论相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主要体现在价值、目标和行为导向方面。微博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向功能则是可以凭借微博自身独特的特点和功能凸显出来[9]。 微博中传播的社会事件往往能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以针对大学生关注的热点事件,引导大学生从正面认识、理解国家和党的方针政策,促进其思想政治教育学习的即时性[10];还可以利用微博的开放性、随意性特点,将自己在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的观点[10],通过简单凝练而富有哲理的文字形式发布到微博空间,把大学生的关注点引导到特定的问题和方向上来,以淡化大学生对负面问题的兴趣和关注,在繁荣校园文化的同时,促进了良好的学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
  当代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生力军,因此,更加需要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然而,目前大学生在宏观问题、重大问题上缺乏思考和训练,社会主人翁意识淡化,以自我为中心,只关注自己的前程。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对信息的选择、解释和评论,把社会各部分联系起来,协调一致,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对社会周围的环境作出有效回应,把大学生的视线集中到对社会事件的关注和社会现象的思考上来,使其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民情,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

  3.微博对现有网络教育平台进行优化与完善
  当前,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多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形式存在,教育者通过发布相关信息进行说教,在传授过程中处于“一言堂”状态,仍然将学生置于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的境地,这无疑是传统课堂教学在网络上的镜像[11]。
  内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而教学手段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如果内容不能吸引学生,无论载体如何变化,都无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微博可以通过自由交流和争辩的方式,使教师、学生双主体围绕时事政治、经济、文化,以至生活琐事进行探讨。教育者在与受众的交流和争辩中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方向,积极引导讨论,在争辩中接近事实真相、达成良性沟通程序,促成受众构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性判断能力。
  四、微博时代带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微博所具有的即时随意性,使得广大大学生能够通过手机随时随地关注微博。然而,由于部分大学生自制力较差,而使用手机登录微博的隐蔽性导致上课时很难被老师发现,因此影响学习。此外,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意识萌芽期,追求自我价值,自制力较差,来自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往往让他们很难体验到成就感和价值感,因此,希望借由网络逃避现实、寻找自我。通过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实现虚拟交流,导致一些学生更容易沉迷于虚拟世界的社交,对现实世界的交流反而无暇顾及,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交往的异化,在行为上迷失自我,影响学业进步和自我素质的提升。
  (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首先需要具有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功底,这样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得以向学生准确无误、有深度地传达和交流;其次应该具备心理学知识,通过对学生发展智力和个性的心理规律的了解,采取不同的有效沟通手段,让学生感受到微博并非权威部门的一种单纯思想控制手段,从而保证学生内心真正接纳这种教育方式;此外,还应该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记录自己的学术观点和对生活人生的感悟,创造出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的内容和新意,在课堂教学外,给大学生以更多的思考空间,并以自身知行合一的影响力转变为微博话语权和号召力。
  (三)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型管理模式提出了要求
  高校可以通过微博发布热点新闻、政策的网络地址链接,提供学习资料网站等,实现信息、知识的共享。针对热门话题发起讨论,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培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此外,还要在制度上确定高校微博思想政治管理者的工作地位,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要抛弃以短时间量化标准而论的评价标准,坚持以过程中与学生的交流活跃程度而定。只有以人为本,以教育者为本,才能将微博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然而,一味唯“微”是从,片面追求新型教育手段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科学的教育方式从来都是多元化、多角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注重传统手段和新型方式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增强时代意识,主动、自觉地深入到新形势中发挥作用,将其影响全面覆盖学校的育人环境,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李思雨 [标签: 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关于大别山山地浅变质岩层地质成因的探究
    关于家庭清扫装置的创新研究
    六横岛厌氧发酵利用研究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公务卡应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外国语学院学生就业对口现状及分析
    关于校园女生篮球教育的思考
    关于降低高压输电线路跳闸次数的讨论
    消费的产物:一种关于设计新概念的分析
    合理利用时间
    关于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的若干思考
    利用教学空间建设高中数学优质教学资源库的…
    关于高中后进生的转化的探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