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出走与重构——对余华90年代小说转型的思考
摘 要: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整个过程中,作为先锋派代表人物,余华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八十年代中后期,余华以先锋的姿态活跃于文坛,他是一个专注于形式和文本游戏的时代先锋者。然而,到了90年代,他的创作却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可以说,90年代的余华在叙事方面转型尤为突出。他更加关注对生命本真的思考,小说创作的形式是简单朴素的,语言形态也是平易直白的。
  关键词:余华 90年代转型 转型的标界 叙事转型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整个过程中,先锋小说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作为先锋派代表人物,余华更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八十年代中后期,余华以先锋的姿态活跃于文坛,死亡、残忍、暴力、劫数等悲观主义的内容占据着余华80年代的全部作品。然而,到了90年代,他的创作却发生了明显的转型。告别了极端的先锋写作,转步成为关注人类生存视域的民间思考者。
  一、勇敢的出走—余华90年代小说的转型
  在80年代,余华就在《虚伪的作品》中谈论过自己对作家写作变化的理解。余华说:“几年后的今天,我开始相信一个作家的不稳定性,比他任何尖锐的理论都更重要。一成不变的作家只会快速奔向坟墓。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捉摸不定与喜新厌旧的时代,事实让我们看到一个严格遵循自己理论写作的作家多么可怕,而作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在于经常的朝三暮四。”[1]余华90年代的小说创作确实发生了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写作的转型。如果将他90年代的作品与80年代的作品做一番比较的话,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其中的变化。
  《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和《鲜血梅花》等,这些都是余华80年代的作品。wwW.11665.Com阅读余华早期的作品,我们会有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在作品中,作者用冷漠的态度为读者绘声绘色的描写了死亡、暴力以及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作者还不厌其烦的将人性的丑与恶淋漓尽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血淋淋,赤裸裸的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绝望感。在90年代作品中,虽然仍没有脱离对苦难这个主题的描写,但作品中对暴力与死亡场景的描写基本已经没有了。作家开始关注社会底层生活,开始为读者展现底层人民面对困难时真实而质朴的生活,恐怖与黑暗已经走出余华的小说。对于小说中的人物,作者也开始关注他们的内心想法,作家给予更多不是压迫,而是关爱与同情,通过对普通人生活的展现,让我们看到了普通人的光芒。
  在余华80年代的作品中,作者不仅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叙述者,而且还充当着暴君的角色。作家就像上帝,俯看自己的整个作品,作品多采用第三人称叙述。但到了90年代,余华的叙事心态发生了明显转变,最为典型的就是创作于1992年的《活着》,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作者与作品是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关系,作者不仅融入小说,也成为小说中的一部分。90年代,余华终于走下了暴君的宝座,开始寻求与小说人物的对话,余华成了一个“民主”的叙述者。
  通过80年代和90年代作品的比较,我们发现,余华在80年代的叙述更强调视觉性,而90年代的作品,更多的是对话在起主要作用。在余华80年代作品中,人物是平面化的,他们没有声音,完全受控于作者。就像余华自己评价他80年代作品中人物一样:“那时候我认为小说的人物不应该有自己的声音,他们都是我的叙述符号,都是我的奴隶。”[2]90年代,余华更加注重对小说人物主体性的展现,他说:“我发现我笔下的人物开始反抗我叙述的压迫了,他们强烈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我不再安排叙述中的人物,而是去理解。”[3]这时,作者交出了对作品的掌控权,不在扮演上帝的角色,小说中人物的故事由人物自己演绎,小说人物的内心与心声也由人物自己去表现与传达。
  90年代的余华已经勇敢的走出了80年代的创作模式。冷漠的叙述风格、冷酷残忍的叙述态度和反叛激进的艺术追求都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充满温情的叙述话语、温暖怜悯的叙述态度和展现普通人的普通生活的艺术追求。可以说,余华在90年代确实完成了一次转型,而且是一次成功的转型,他实现了对自己创作风格的一次超越。
  二、何时开始—余华90年代转型的标界
  很多人认为余华的转型是从《在细雨中呼喊》开始的,但这并不是唯一的说法,余华研究论文中关于“转型”的标界还有其他不同的声音。主要集中在他90年代创作的另外两篇小说《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

我认为《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并不能代表余华的转型,而是《活着》,才意味着余华对80年代先锋文学的推倒和反叛。90年代初发表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和他早期的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应是同一题材的作品,都是对少年成长的烦恼与青春的无知作了深刻的描述。《在细雨中呼喊》,“我”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我”生活在一个充满遗弃、冷漠、侮辱、斗争的家庭中。那里没有关心、尊重、信任和温情。可以说,痛楚仍然是整篇小说的主调。就像吴义勤所说:“余华九十年代初创作的长篇小说《在细雨中呼喊》可能是他对自己先锋写作的最后总结,也可视其为他个人先锋写作的巅峰之作。”[4]
  1992年,余华完成了长篇小说《活着》,这时的他舒了一口气,他在小说的后记中提及自己的“自我的分裂”、“内心的痛苦”,显然通过写作得到一定的疏导。正是《活着》,使他“感到自己写下了高尚的作品。”[5]福贵的叙述平白如话,余华过去小说中频繁出现的特有的出人意表的余华式比喻消失了。在《活着》中,温情已占据了主导地位。福贵的一生目睹了亲人一次又一次的死去,可这些惨痛的经历并没有击败他,而是让他在挣扎中更为达观的活着。福贵对付苦难的方式就是无穷无尽的忍耐,这是一种埋藏在凡俗生活里的坚毅与温厚的可贵品质。这就是《活着》,那种“无情世界”的冷漠,超然已经被温情之光所覆盖。《活着》揭开了余华创作的崭新一页。
  三、前路茫茫,走向何处—余华如何转变和转变什么
  90年代,余华转型是多方面的,但最为突出的表现还是在叙事方面。下面,就选取余华90年代两部长篇代表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从叙事学角度对余华的转型进行探究。余华在叙事方面的转型主要表现在:叙述人主体性与小说人物主体性互转;叙述话语的冷漠与温情互转。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重构 光子 重构 网站 重构 兄弟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近代铁路与华北内陆农村经济的分化与重组
    中共领导人与重大历史关头的理论学习
    整合与重构:论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
    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
    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反思与重构
    浅议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的反思与重构
    浅谈高职院校理论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的反思…
    浅谈教育政策制定之精英模式的伦理缺失与重…
    高职精细化学品生产工艺课程的整合与重构
    偏失与重构 析高职教育教学观念的现状及对策
    论析高等教育视野中的大众文化批判与重构
    试析大学生网络社会道德的失范与重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