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浅析我国校本培训的发展及其教育理论基础

浅析我国校本培训的发展及其教育理论基础

  按照欧洲教师协会1989年的界定,校本培训是指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由学校发起组织,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校本的核心是以校为本,其中包含有三层意思:一是为了学校,为了解决学校和教师所面临的具体问题;二是在学校中,教师应在学校或课堂中寻求自身的专业发展;三是基于学校,秉承一切“从学校中来,到学校中去”的原则,教师继续教育的一切计划与活动都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需求出发。
  一 我国校本培训的发展
  1.我国校本培训的发展现状
  校本培训起始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提倡的“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教育”。在我国早已有了教师组织的相互讲课、听课的方式。20世纪80年代,校本培训在我国逐渐兴起,我国上海等地先后开展了以学校为单位组织教师学习的活动;到90年代后期,形成了校本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热潮。
  我国的教师教育始于20世纪初。1999年11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的意见”中指出,“各中小学校都要制订本校教师的培训计划,建立教师培训档案,组织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这是校本培训第一次在我国的官方文件中被明确指出。2002年3月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依据《教育法》等国家、省、市(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有关法规、方针和政策,为本地区中小学校开展教师校本培训提供指导和服务。wWW.11665.com”2011年3月西安市人民政府在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大力推进校本研修,中小学要结合实际,建立本校研修制度,制订校本研修规划,把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主阵地。”2011年9月陕西省关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于实施“国培计划”做出“中小学教师校本研修骨干教师远程培训项目的通知”,明确列出了校本培训的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平台和校本课程。由国家推行的,省市区等颁布的政策法规可以看出,校本培训已经由上而下从理论走向实践、从不成熟走向成熟。
  2.我国校本培训的影响因素
  校本培训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是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推动,是中国国内教育现状、教育政策和社会改革的促进,更是教师教育发展对教师专业素养发展日益要求的结果。
  第一,国际教师教育发展的推动。20世纪70年代,英国在《詹姆斯报告》中指出,“教师的在职进修应从中小学开始”,因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在校园内发生的。而在20世纪80年代,英国就开始了一种与往常不同的教师培养方式,即“以学校为基地的”培养模式,这是校本培训的雏形。教师校本培训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作为“教师在职培训的新概念与新策略”,最先在英、美等国产生,开始重视教师的在职培训及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形成了以中小学校为中心的教师在职培训模式,这一模式提高了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技能,提高了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大学研究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后来,教师校本培训模式很快推广到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并在国际会议上得到了认可。校本培训改革了传统的教育观念和办学模式,将教育理论与中小学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因此,校本培训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并得到了发展。
  第二,中国教育政策和社会改革的促进。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进行校本培训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根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决定在全国中小学教师中进行继续教育工程,要求全国在3~5年内,以不同的方式对全体中小学教师进行以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的全员培训。第三次全国教
  育工作会议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启动,校本课程成为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亮点。将校本课程开发的权利发放给学校,强化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责任,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此外,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也为校本培训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学校怎样展示自己的个性,怎样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怎样培养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是学校思考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校本培训必然能得到支持。
  第三,教师专业素养需要校本培训进行提高。与以往的教师的定义不同,现代教师由知识的传递者发展为教育的研究者,由独白者转变为对话者,由课程的执行者转换为课程发展的主体,这种由关注学科发展到关注教师自身素养提高的过程,正是校本培训产生发展的温床。与过去相比,正所谓“用枯燥无味的讲课来告诉教师如何在课堂上避免枯燥无味的讲课。”这一方法,已不再符合当今教师培训的精神,近年来,在教育研究方法中,质的研究越来越多,同时在教师素养的框架中,教师的实践性备受关注。因为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产生于教师的日常工作,所以校本培训正是契合了对教师专业素养中实践性知识的提高的这一要求,是它产生、发展的又一重要原因。
  二 我国校本培训的理论基础
  1.终身教育理论
  由法国著名教育家保罗·朗格朗提出的终身教育理论是校本培训的重要理论依据。在《终身教育导论》中,保罗·朗格朗指出“终身教育思想的基本含义是要求实现教育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统一。在时间上,主张教育应贯彻人的整个一生,反对把人的一生截然分成在学校里学习和社会上工作这样两个不可逾越的阶段;在空间上,主张教育应包括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反对教育只限于学校的读书,排斥学校以外的学习观点。”党的十六大报告确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教育正是在这样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教师教育不仅包含了教师的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在职进修,还把以学历为目的的教育与非学历为目的的教育结合起来,完好地形成教师的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是包含了所有现存的教育形态在内的教育过程。终身教育要求师资培训应贯穿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应是持之以恒的经常性工作。因此,终生教育思想为它的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学习,是指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之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协作、利用等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获得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消极被动的,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真正的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经验背景下建构起来的活动过程,学习不是一种脱离了实践的摸索,而是在学习的具体情境中,通过真实而详细的学习行为,使学习者获得具体的知识。在校本培训活动中所关注的不是仅仅让教师学习某些科学知识或教育知识,也不是个别教师所谓的反思,而是构建一种合作的教师文化。校本培训注重的正是在学习过程中发生的实际问题,重点是要解决学校和教师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这一理念与建构主义理论不谋而合,教师的学习是主体构建的学习,是与教育教学情境中的真实的、问题的、案例的学习密切相联系的,是教师参与的共同学习。
  3.教师专业化理论
  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教师专业化更注重实践,更加注重研究如何根据教师的成长需要,给教师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帮助。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学校发展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最终目标,中学校本培训基于教师不断发展教师素养的专业需求,重在用发展的眼光审视培训行为。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要求,教师这一职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教师职业要进行专业化的发展,教师个人也要进行终身教育的专业发展,教师职业专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师专业发展是专业化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教师专业化的核心在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极大地推进教师职业专业化进程。两者是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三 结束语
  我国的教师教育经历了一个由注重对教师的课堂传授、伦理学习,到注重教师的实际能力和实践智慧的提升,创办各种教师培训机构,到为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而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过程。坚持贯彻校本培训以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为核心要求,立足于本校,加强本校与校外的各个机构的合作交流,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校。除了学校做出的改革,政府也要给予支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比例,因为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单纯地依靠政府投资,或依靠学校集资,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都是很难实现的,因此学校、社会、政府三者之间通力合作,才能保证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和学校与教师专业更好地发展。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杨杰 [标签: 培训 泰山医学院 培训 小学 培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配音在动画片中的重要性
    浅析盾构掘进质量控制要点
    浅析中苏政治体制改革
    探析我国民主行政的有效运行
    浅析人本主义语境下的广告创意
    浅析体育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浅析如何培养高中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浅析PE基金尽职调查过程中的若干问题
    国际视角下我国农业保险研究
    浅析《跳弦》的声乐创作理念与曲式特征
    浅析初一学生英语学习掉队问题
    浅析聊斋文化对《河父海母》艺术风格的影响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