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吉芬商品理论的新进展:一个研究述评
  摘 要:近百年来,吉芬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引起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但其理论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争议。目前有关吉芬商品问题的研究可综述为五方面:部分学者认为吉芬商品是存在的;吉芬商品很难被观测到;部分学者认为吉芬商品并不存在;经济学家通过案例分析与设计实验的方式,寻找吉芬商品的现实证据;吉芬商品问题的研究方向日趋深广。该领域研究的方向逐渐由理论探讨转向现实证据的探索方面。更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在于评估吉芬商品的存在对市场中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解除在产业发展层面上吉芬商品引致的不稳定均衡制约,使产业发展突破“吉芬困境”。
  关键词:吉芬商品;理论解释;现实证据;综述
  中图分类号: f0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3)02006906
  “吉芬商品(giffen goods)”是一种需求量与价格呈同方向变动的特殊的低档商品(高鸿业 2007)[1],其表现出与需求定律截然相反的经济学现象。迄今为止,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吉芬商品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分析,但是对其理论和存在性的争议尚未停息。尽管吉芬商品在经济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鲜有学者对其研究成果以及前沿方向做出述评。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吉芬商品问题的理论与现实的证据进行综述,最后提出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一、关于吉芬商品理论的争论
  (一)吉芬商品的由来及其前提条件
  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罗伯特·吉芬首先观察到这样一种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最初的表述:在爱尔兰发生灾荒时期土豆价格上涨,而其消费量却在增加。wWW.11665.COm首次将此现象称作“吉芬商品”并纳入经济学教科书的是马歇尔[2]。他运用需求与价格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得出吉芬商品的收入效应应大于替代效应。他同时认为,在确定单个需求曲线时必须考虑消费者的收入、偏好、对未来价格的预期以及所有相关商品的价格。由于马歇尔无法使用他所认为的对于任何商品都普遍适用的需求定律来解释吉芬商品的特例,于是吉芬商品是否存在被称为“吉芬悖论(giffen's paradox)”的现象就成为一个研究焦点。
  此后,为了辨识吉芬商品与需求定律之间的关系,相关学者对需求曲线设定了更加严格的前提条件。斯考森(2001)[3]提出了建立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的三个关键的前提条件:收入和偏好保持不变以及商品无差异。只有在满足此三个前提条件下,才能说明所研究的需求曲线是否与需求定律相违背。应俊耀[4]强调,通过无差异曲线推导出吉芬商品存在时需要满足下列三个条件:局限或约束条件下争取效用最大化、商品替换定律和内凹定律。基于上述的前提条件,部分学者认为,吉芬商品在特殊条件下存在,与需求定律并不违背;而有些学者却认为吉芬商品并不存在。
  (二)吉芬商品存在的观点及其难以观察到的原因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许多学者认为吉芬商品现象并没有违背需求定律,而是该定律在特定条件下、在特殊商品上的体现。李伟伟(2009)[5]认为,吉芬商品出现最有可能的情形是所有商品价格同时提高,而吉芬商品的价格提高幅度小于正常商品,从而导致了其相对价格下降。更为准确的说法是,吉芬商品的替代效应与其相对价格的变化呈逆向变动,与其价格呈同向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呈同向变动,说明吉芬商品现象没有违背经济规律,只是一种特殊现象。刘正山(2006)[6]分析具体市场的事例后认为,如果在研究吉芬商品时剔除需求定律所要求的上述特定条件外其他条件不变,则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必定向右下倾斜;但考虑其他条件后,整条需求曲线就发生移动。如图1所示,需求曲线l1向右上移动到l2,而均衡点也从a移动到b。这样表现出来的“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的现象。虽然均衡点上的需求曲线已发生变化,但每条需求曲线依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因此吉芬商品实质上与需求定律并不矛盾,说明吉芬商品是存在的。
  在对吉芬商品为何难以观察到的解释中,dougan(1982)[7]和weber(1997)[8]认为,理论上的需求曲线与用实际均衡价格数据绘制的需求曲线有着明显的不同。他们假设存在这样一个需求曲线,在一些价格区间内是向上倾斜的,而在其他价格范围内是向下倾斜的。市场均衡会呈现出如图2所示的三种情况:(1)一般的情形是,供给曲线s1与需求曲线d的向下倾斜的部分相交于

点a;(2)在多点市场均衡下,供给曲线s2与需求曲线的交点并不稳定,可能会在b1、b2和b3等多处达到均衡;(3)一个稳定的吉芬商品的均衡在需求曲线向右上倾斜时,供给曲线s3与之交于c点。这样就会出现吉芬商品和我们对其的经验不一致的情形。换言之,我们观察到吉芬商品的可能性要小于这种商品存在的可能性。
  boland(1977)[9]指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不能将吉芬悖论排除在外,也不能给出吉芬商品无法被观察到的原因。如果新古典经济学模型是正确的,吉芬商品应该存在。如果未被观测到,不仅是因为上述的一般性前提条件未被满足,没有准确的测量数据,还可能因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存在缺憾。lipsey and rosenbluth(1971)[10]认为,虽然吉芬商品很难被观测到,但从理论上讲,吉芬商品的存在是不能被证伪的。他们进一步指出,吉芬商品的存在范围应该比新古典经济学中所述的劣等品更加广泛。
  (三)吉芬商品不存在的观点
  上述观点旨在证明吉芬商品与需求曲线之间的兼容性,以明晰吉芬商品的存在。然而,一些研究从不同角度给出吉芬商品不存在的论证。张五常(2010)[11]提出,需求定律应该是被当作公理使用,该规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成立的。而吉芬商品从逻辑上无法成立。他认为,“逻辑上吉芬商品只可能在鲁滨逊的一人世界存在,在多人社会中这种物品不可能在市场成交,不可能用作走后门或其他形式的交换或者交易,价越高我越愿意买,而你则越不愿意卖,交换或买卖不会有均衡点”。以逻辑为理论工具,何琳、廖东声(2004)[12]运用波普尔的证实和证伪的非对称性理论分析吉芬商品发现,吉芬商品并不存在,其原因在于: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出发,当一般性条件得到满足时,需求曲线必然向右下倾斜,但是假如同时承认吉芬商品这种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特例存在,就违背了波普尔的理论可证伪性。苏斌(2004)[13]指出,西方经济学中之所以得出吉芬商品存在的错误结论,是由于在对吉芬商品及其现象进行经济分析时,存在着两个方面的错误:一方面,忽略了需求规律存在的上述的一般性前提条件,即应该假设除了商品自身价格以外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另一方面,分析建立在与实际情况相脱离的错误假定基础(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向变动)之上,最终必然得出吉芬商品能够存在的错误结论。   从市场视角出发,尹华(2004)[14]通过对吉芬商品本质的探索,提出其仅仅是违背了需求规律的表面现象,应该进一步考虑到市场变化的本质。他指出,爱尔兰灾荒时期的土豆市场供给的减少传递一种强烈信号,让爱尔兰的贫困农民增加了对土豆的需求,所以需求定律是一个在任何条件下都可靠的经济学规律,市场中并不存在吉芬商品。郑大川(2007)[15]认为,传统西方经济学利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理论来解释吉芬商品并不恰当。这是因为在爱尔兰灾荒时期,农作物普遍减产,土豆及其替代品的价格都会上涨,因此理论应用的前提条件(替代商品的价格不变)并没有满足。他同时提出,土豆需求的增加是因为在灾荒时期,土豆和替代品的供给减少,造成食品价格相对上升,因此人们会减少相对昂贵替代品的消费,转向购买土豆充饥。蔡立雄、何炼成(2006)[16]则另辟蹊径,以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为基础,详细分析市场价值、供求、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得出结论:西方经济学对吉芬悖论的争论实质在于,没有看到价值变化的事实,把不同的需求曲线当作一条曲线进行分析,从而片面得出价格上升、需求增加的结论。因而,吉芬商品是不存在的。
  二、吉芬商品存在的现实证据
  实际上,判断吉芬商品是否存在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有说服力的现实证据。鉴于此,许多学者开始了探寻吉芬商品存在的证据,并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走向实证性的探索阶段。spiegel(1994)[17]在研究中给出两个例证:一个是交通工具,在固定的交通预算的制约下,公共交通工具可能是一种吉芬商品;另一个例证是每个家庭中儿童的营养餐,在成长必需的充足营养前提下,低价格的鸡肉也可能是一种吉芬商品,并通过公式给出推导证明。bopp(1983)[18]指出,1967年到1976年中美洲的煤油就是一种吉芬商品。在需要取暖的季节里,人们享受着住房、食品以及医疗等各种津贴的情况下,煤油非常接近吉芬商品。其原因在于:煤油燃烧的目的只是取暖,却释放出难闻的气体。因

,对于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当煤油价格上涨,实际收入相对减少,所以就会减少常规燃料的购买,而购买更多煤油。
  无独有偶,battalio et al.(1988)[19]的研究也给出一个实例,对于那些只能购买低价格水平饮料的人来说,对奎宁水降低价格的反应是减少对其购买量,而用剩余资金购买相对优质的粗啤酒。garratt(2005)[20]描述了一个选择城市的案例,并认为选择在规模比较小、比较安逸的城市生活是一种“吉芬商品”,并给出了数理的支持。他的研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给出了观察到吉芬商品的三个可能条件:一是在消费中这种商品必须占有足够多的支出;二是这种商品的边际效应低于普通商品;三是消费者必须希望在更低的价格水平上购买该商品。gilley and karels(1991)[21]的研究更加具有创新性。其研究目的在于将吉芬效应(giffen effects)延伸到一个更加普遍的情况(不仅限于两种商品)当中,说明吉芬效应衰减和可选择商品的增多没有必然关系,但是增加了吉芬商品的替代品数量后,确实减少了吉芬效应出现的可能性。该研究进一步表明,增加的商品只有在其价格足够低廉时,才能发挥替代作用,影响到吉芬效应的观察。王则柯(2003)[22]通过描述“童话岛”的案例,说明吉芬商品是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的。童话岛上只有两种食物——面包(质优价高的特产)和马铃薯(劣质价低),管理者为了保护本土低收入居民对马铃薯的消费量,提高了卖给来岛旅游者土豆的价格,但是在预算约束下,旅游者无法再购买面包,而是更多的转向购买土豆,却使得土豆需求增加。他同时指出,在满足一般性前提条件不变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经济学实验来证明吉芬商品的存在,但是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严谨的求证。
  然而,上述研究仅仅是学者通过假设的案例或者观察到现象的探索,虽然陈列了与实例相结合的数理推导证明,但是仍然缺乏直接的、拥有翔实数据支持的证据。鉴于此,研究者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实验,并试图通过控制与改变实验的条件,来使得结果更加接近吉芬商品。degrandpre(1993)[23]设计了一个实验,分析了七名尼古丁依赖者在预算限制的情况下对品牌香烟和烟叶不同价格的选择反应,结果证明了在实验条件下烟叶是吉芬商品。jensen and miller(2008)[24]在中国的实验更加有影响力,实验选择在分别代表北方的甘肃与南方的湖南,五个月中一些相对贫穷的家庭被给予不同价格补贴的“食物券”,观察这些家庭对作为主食的大米和面粉购买量的数据,给出了吉芬行为(giffen behavior)的现实证据。值得注意的是,该研究者的着眼点放在了吉芬行为上,这是因为使用“吉芬行为”而不是“吉芬商品”是为了说明吉芬很可能是一种在特殊情况下针对特定消费者的只依赖于价格和需求而不是其他因素的现象。因此,并不是说某种商品是否吉芬,而是消费者的行为是否吉芬。
  三、吉芬商品理论的扩展
  综上所述,在众多学者的努力下,上述实验给出了能够证明吉芬商品存在的有力证据。近年来,对于吉芬商品问题的研究也日趋扩展深广。从相对角度上看,吉芬商品存在局部不稳定性,是在特定条件下的特殊商品,换一种条件下就可能不是吉芬商品。张攀春[25]认为,有些商品在一段时期内为正常品,而在另一段时期就可能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由传统意义中纯粹的劣等品演变为相对劣等品,因此扩大了吉芬商品的范围。他声称,吉芬商品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现象,从这一角度出发,满足吉芬商品经济学特征的都属于此范畴。
  在心理预期对吉芬商品的影响研究中,刘明国、李汉文[26]提出,能够出现吉芬行为主要是消费者预期变化所致。如在爱尔兰饥荒时期的土豆,价格越高,消费者的预期价格越高,人们认为现在价格上涨是在传递一个预期价格上涨的信号,因此要趁还没有涨到更高的价格之前购买,因此出现了与需求定理相悖的现象。何全胜[27]认为,经济学家关于吉芬商品的激烈争论的原因有二:一是其忽略了“意图需求”与“实际需求”的区别,需求定律中的需求量是无法验证的心理量,需求定律作为一个心理规律无法被证伪;二是传统西方经济学上认为的吉芬商品是指一种劣等品,购买这种商品的消费者往往比较贫困。然而,doi et al.[28]通过对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效用函数进行数理推导,证明吉芬行为与家庭的收入水平不相关

。吉芬行为存在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中,并且与劣等品支出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无关。这与一般教科书中对吉芬行为仅发生在低收入水平的家庭的阐释是相背离的。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表现出与吉芬商品相似、与需求定律相反的商品的出现,拓展了对吉芬商品问题研究的外延,如炫耀性商品与投机性商品。炫耀性商品是指消费者出于向别人炫耀的心理而购买的商品,其较高的价格是炫耀的条件。因此,炫耀品的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投机性商品是指购买者出于从价格变动中套利的目的而买卖的商品,并不是真实的需求。对于这类商品,决定需求量的不是当前的价格高低,而是未来价格与当前价格的差额,只要投机者预期价格高于当前价格,就会买进;反之,预期价格低于当前价格,就会卖出。然而,预期价格是一个事先无法确定的未知数,购买者只能依靠自己的预期进行决策。由于不同的购买者会对未来做出不同的预期,这类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稳定的规律可循。在对投机品的研究中,giovanni[29]提出,吉芬商品在股市当中起到非常特殊的作用,其存在会导致市场均衡不稳定甚至崩盘,根本原因在于交易者之间信息不对称。在风险厌恶市场上,知情交易者会有两个动机:投机和坐庄。他们利用已知的信息引导噪声交易者放弃购买价格下跌的股票,而将资金转向购买价格攀升的股票,从中获得利润。但是由于这种吉芬商品类型的股票价格和净资产不相对应,最终可能会遭遇崩盘。
  四、研究结论及展望
  吉芬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现象,其理论的发展过程伴随着争议。本文有关吉芬商品问题的理论与实践的证据的综述可以总结为以下五个方面:首先,部分学者认为吉芬商品是存在的。吉芬商品没有违背需求法则,是发生在特殊条件、特殊商品上的经济现象。其次,吉芬商品很难被观测到。原因有二:一是通过现实市场上均衡价格和需求量数据绘制的曲线,很难与理论上的需求曲线相一致,使得我们难以识别出吉芬商品。另一个原因是新古典经济学模型本身可能存在着缺陷,使得以此为理论依据分析经济学问题存在偏差。再次,部分学者认为吉芬商品并不存在。从逻辑推理、理论辨析和数理推导等不同角度证明需求法则是一个普遍的、可靠的定律,因此与其相悖的吉芬商品并不存在。第四,经济学家通过案例分析与设计实验的方式,寻找吉芬商品的现实证据。这种探索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并找到吉芬商品存在的证据。最后,吉芬商品问题的研究方向日趋深广。对吉芬商品相关概念(如吉芬行为、吉芬效应)以及表现出与吉芬商品相似特征商品(如投机品、炫耀品)的探索,扩展了吉芬商品问题研究的范围,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尽管有关吉芬商品问题的争论还在继续,尚未定论。但是,该领域研究的方向逐渐由理论探讨转向现实证据的探索方面。吉芬商品的存在可能会为产业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制约,这是由于价格与需求的同向变化,致使市场难以达到稳定的均衡,从而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鉴于此,更进一步的研究应该在于评估吉芬商品的存在对市场中利益相关者和社会福利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解除在产业发展层面上吉芬商品引致的不稳定均衡制约,使产业发展突破“吉芬困境”。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02-103.
  [2]marshall,a principles of economics[m].吴汉洪,译.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95:78-96.
  [3]马克·斯考森.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m].广州:华夏出版社,2001:53-55.
  [4]应俊耀.张五常的需求曲线[eb/ol].(2009-03-01)[2011-11-15].http://club.edu.sina.com.cn/thread-356156-1-1.html.
  [5]李伟伟.关于吉芬商品新的思索及相关解释[j].现代商贸工业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9-120.
  [6]刘正山.天下有没有“吉芬现象”[n].国际金融报.2002-08-16(7).
  [7]dougan,w,r.giffen goods and the law of demand[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2,90(4):809-815.
  [8]weber,c,e..the case of a giffen good:comment[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1997,28(1):36-44.
  [9]boland,l.a.the law of demand,weak axiom of revealed preference and price-consumption curves[j].aus

tralian economic papers,1975,14(24):104-119.
  [10]lipsey,richard g.& gideon rosenbluth.a contribution to the new theory of demand:a rehabilitation of the giffen good[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1971,4(2):131-163.
  [11]张五常.经济解释(卷1):科学说需求[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57-58.
  [12]何琳,廖东声.从非对称性理论分析吉芬商品[j].广西社会科学,2004,(5):46-47.
  [13]苏斌.对西方经济学中吉芬物品解释的质疑与思索[j].学术研究,2004,(10):48-51.
  [14]尹华.吉芬物品存在的可能性探析[j].技术经济,2004,(2):39-40.
  [15]郑大川.对“吉芬商品”的重新解释及实证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3):155-158.   [16]蔡立雄,何炼成.马克思市场价值理论分析——兼论房地产市场的吉芬商品现象[j],经济评论.2006,(5):3-6.
  [17]spiegel,urie.the case of a giffen good[j].the journal of economic education,1994,25(2):137-147.
  [18]bopp,a.e.the demand for kerosene:a modern giffen good[j].applied economics,1983,(15):459-467.
  [19]battalio,r.c.,kagel,j.h.,kogut,c.a.experimental confirmation of the existence of a giffen good[c]//working paper department of economics,texas a&m university, 1988:88-141.
  [20]garratt,rod.a tale of two cities and a giffen good[j].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38(1):49-56.
  [21]gilley,otis w.,gordon,v.k.in search of giffen behavior[j].economic inquiry,1991,(29):182-189.
  [22]王则柯.需求定律与吉芬现象[j].浙江社会科学,2003,(4):42-44.
  [23]degrandpre,rj.,bickel,wk.sa.rizvi,hughes,jr.effects of income on drug choice in humans[j].journal of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behavior,1993,59(3):483-500.
  [24]jensen,robert t.,nolan h.m.giffen behavior and subsistence consump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98(4):1553-1577.
  [25]张攀春.吉芬品的经济学解释——兼论短缺经济产生的原因[j].特区经济,2010,(4):276-277.
  [26]刘明国,李汉文.需求曲线的形状及其内在逻辑——破解吉芬之谜、构建中国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模型[j].改革与战略,2010,(5):66-69.
  [27]何全胜.交易理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7-50.
  [28]doi,junko,kazumichi iwasa,koji shimomura.giffen behavior independent of the wealth level[j].economic theory,2009,(41):247-267.
  [29]giovanni,cespa.giffen goods and market making[j].economic theory,2005,(25):983-997.
  责任编辑:刘玉邦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吉芬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探讨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措施
    基于AR技术的文化旅游商品创新设计与开发研…
    浅谈公路建设中使用商品混凝土的弊端
    广西商品房价格研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