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教育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教育理论论文   基础教育论文   中等教育论文   高等教育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学科教育论文   素质教育   教学管理
 德育管理   体育论文   地理论文   教育期刊
立足常态 对症下药 论错别字在语义常态课堂教学中的矫正

摘要:错别字的出现是小学生汉字书写中的“常见病”、“疑难病”,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呢?本文围绕两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必须重视问题的解决,二是采取立足常态课堂教学与对症下药的方法。

关键词:错别字 矫正 重视 方法

识字是小学生从运用口头语言过渡到学习书面语言的桥梁。识字是学习文化的起点,是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是小学生培养智能的重要途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中规定小学生要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要正确书写,并且要有一定的速度。

一、重视矫正学生错别字的问题

小学生书写过程中错别字的出现,使得识字教学的效果不佳。我们看到,现今学生的错别字现象越来越严重。随手翻开学生的作文、日记或其他作业,各种各样的错别字随处可见,有的学生一句话里竞出现了四五个错别字。错别字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内化和对文字的掌握、表达,影响他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提高。这样,不但学习基础打不好,而且学习风气不严谨。如果任由这样的情况蔓延下去,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将是一群“错别字”人才,那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掌握及运用规范的汉字要从娃娃抓起。要解决错别字频繁出现的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必须重视矫正学生错别字,要从找出错别字的成因着手,对症下药,立足常态课堂教学来解决这一问题。
如果认为矫正学生的错别字无关紧要而放弃努力,或者认为无法扭转而放弃努力,问题就不能得到解决或收效甚微。wWw.11665.cOM在这个问题上,教师是关键的一环,教师对矫正学生的错别字要有决心、有信心,还要通过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积极、认真地去矫正错别字。

二、错别字现象出现的原因

错字与别字合称为错别字,所谓错字是指汉字中不存在的字,而别字则是在语言运用过程中使用不当,用错了地方的汉字。古人云:“对症方可下药。”要想帮助学生纠正错别字,应先清楚“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而后针对原因去考虑应该“怎么办”。
我认为,小学生在表达中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有:汉字的特点,社会的影响,老师教学中的不足等;内因有:学生的知觉水平、有意注意,负迁移的影响等。现分述见下:

(一)外因:

1.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
音:汉字字数多,音节少。汉字六万二千个以上,常用字约四千个,音节仅四百一十个。有大量的同音字、近音字,还有少量的多音字。
同音字、近音字容易混淆,如“反映情况”写成“反应情况”(映与应都读ying),如“拔苗助长”写成“拨苗助长”(拔与拨同声母h)。
形: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等二十多种(零件);由笔画组成字的偏旁和独体字(部件);零件和部件组成的结构和顺序,如左右、上下、左中右、上中下、半包围、全包围。
错别字以形错为最多,字的形体容易混淆。有些是笔画混淆,多一笔、少一笔,长一点、短一点,就成了不同的汉字,如“睛”与“晴”,“士”与“土”等;有些是偏旁混淆,如“锻炼”写成“锻练”,“根据”写成“根椐”;有些是结构混淆,上下结构的“落”写成左右结构三点水旁,左右结构的“灌”写成上下结构草字头。
义:有单音词与复音词的不同,一字(词)多义和一义多字之别,还有近义、反义之分。
近义字(词)也容易混淆。如“天翻地覆”误为“天翻地复”,“覆”,“底朝上翻过来;歪倒”(《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433页),“复”,“转过来或转过去”(《现汉》428页)。前者沿前后轴转动,后者沿纵轴转动,同为“转动”。

2.社会的影响。
(1)街头、商店乱用简化字,如“亍道办事处”(街道办事处)、“生日旦糕”(生日蛋糕)、“热烈欢迊”(热烈欢迎)等。
(2)电视广告中滥改成语,如驱蚊器广告“默默无蚊”,咳嗽药水广告“咳不容缓”,洗衣店广告“衣衣不舍”等。
(3)网络流行非正式语言,如“没有”写成“木有”,“和谐”写成“河蟹”,“祝你快乐”写成“猪你快乐”等。
美国当代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影响极大。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他们认识汉字相当有限,难以辨别正误,接触到社会上这些不规范的汉字,信以为真,取之用之,于是就出现错别字了。

3.老师教学中的不足。
如果学生中错别字出现之多超出常态,或者矫正的效果较差,而要从老师方面找原因的话,那么可能会是:
(1)老师对矫正错别字的忽略或者力度较弱。如前述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足。
(2)老师事前未教好,事后未改好。如:字的呈现孤立而缺乏联系,字的复习笼统而缺乏分化,字的巩固机械而缺乏方法等。

(二)内因:

1.学生的知觉水平。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所有儿童对世界的了解都遵从同一个发展顺序,在认知过程中犯同类的错误,得出同样的结论。小学生知觉的精确性不够,知觉的分化水平也很低,往往只能记住字体的粗略轮廓,而对于字体细微的部分,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醒或训练就会分辨不清,如“未”和“末”经常会弄错,“示”字旁和“衣”字旁经常会混淆。

2.学生的有意注意。
从汉字的特点可知学习汉字的艰辛。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中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而要长时间将注意力指向识字,他们难以忍受。于是,本应一心一意的学变为粗心大意的学,因而教学的重点难点解决不好,错别字也就趁虚而入了。

3.负迁移的影响。
正迁移对识字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负迁移则是产生错别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学习了“热、势”等字,学生的思维定势会认为“九”字有一点,于是“染”字也多加一点;如学习了“成、或”等字,学生的思维定势会认为弯钩接着一撇,于是“试”字也多加一撇。

三、对症下药矫正错别字
面对上述错别字现象,教师只有找对原因,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相反则事倍功半甚或劳而无功。下文阐述的是针对前述错别字成因所采取的对策。

(一)针对外因采取的对策:

1.引导学生逐渐了解汉字的特点,特别是认识笔画、偏旁(独体字)、结构的汉字构成,让学生的识字过程由具体形象识记和机械识记为主逐步过渡到意义识记为主。
同音、近音、近义的别字主要通过分辨字义来区别,如“纪律”与“记律”。而分辨字义不仅仅是说出字的释义,而是一定要说出字所在的语言环境,如“纪”有“纪律”、“遵师守纪”等,“记”有“记忆”、“日记”、“记叙文”等,“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笔画、偏旁、结构混淆的错字,则通过从分辨字形来区别,如自己的“己”的不封口与已经的“已”半封口,如与风有关的写“飘”,与水有关的写“漂”。
2.通过语文综合实践课,组织学生找出并矫正社会的和身边的错别字,并用小本子记下来。变废为宝,变被动为主动,培养学生规范母语的社会责任感。如在课堂上展示街头、广告等出现的错别字,大家一起分析这些错别字的成因、矫正及如何避免,并提议发现这些错别字,要及时指正出来,以纠正这种不正之风;如在同学之间开展“互评纠错”的活动;如在有电脑的家庭开展抑制网络不规范用语的活动,等等。
3.在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纠正学生的错别字,并且采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错别字的危害,同时学会辨认,学会矫正,避免或减少在作业、考试中出现错别字。

(二)针对内因采取的对策:

1.提高学生的知觉水平。行为主义理论强调学习训练行为在获得中的作用,认为强化是行为训练的核心。老师有意识地不断放大容易写错的字体的细微之处,强化学生的分化知觉。如“直”的中间有三横,不要少写一横变为两横;“感”字弯钩后接着一撇,“武”字弯钩后没有一撇。
2.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找出并矫正社会和身边的错别字的语文活动,可以使学生真实体验到这样做的积极作用,成为有意注意的原动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具体的错别字的成因及预防与矫正,可以使有意注意相对持久地保持;设计矫正错别字的难易度处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
3.避免或减少负迁移对学生的影响。各年级识字教学内容变化甚小,使得学生出现错别字的情况大致一样,因而可以在教学中给学生提前打预防针,防患于未然,如教育学生“篮球”不要写成“蓝球”,“步”的下结构不要写成“少”。

四、立足常态课堂教学解决问题

矫正错别字应不囿于课内,还应包括课外,但课堂是主战场。因为矫正错别字是识字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因为课堂教学时间是授课表上安排好了的,时间有保证而不像课余时间那样或有或无或多或少,更因为执教者教师是专业人士,质量有保证而不像业余的那样水平参差不一。立足常态课堂教学矫正错别字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所谓常态课,是指常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区别于时下不少花时甚多、精心准备、多人帮助、反复锤炼的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等公开课。立足常态课,但不拒绝公开课,利用公开课为常态课作探讨。

立足常态课堂教学矫正错别字,从学生方面考虑,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主动学习是儿童发展过程的核心。他认为,教师“教给儿童某些知识,但这种知识很快就会被遗忘,除非儿童能够理解它,也就是说,除非儿童能够把它同化到他已有的意图中去,而这种同化只有在儿童积极参与建构时才可能发生”。教师还要逐步引导学生从“他检”到“自检”,从“他纠”到“自纠”,培养学生主动发现并矫正错别字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立足常态课堂教学矫正错别字,从教师方面考虑,教师先要教好识字,要保证课堂教学的识字质量,要通过及时的、多样化的、螺旋式的复习保持识记,尽可能减少或避免学生出现错别字,对于容易出现的错别字可采取正误对比法,但应在学生对正确的字形熟悉的基础上才进行这项工作,否则会把学生弄糊涂的,然后才是矫正错别字,即发现它纠正它,使类似的错别字不再重现。

(一)矫正错别字注意从音、形、义三方面着手,但并非在三个要素上平均使用力量,而要根据实际,突出重点,并在最后归正于形。
1.由音记形。谐音或近音的字容易成为别字,如“蓝色”写成“兰色”,“时候”写成“时侯”,这主要从字义不同的角度来矫正。既然谐音或近音有助于重现,我们就不妨为我所用,把矫正错别字的要点编成顺口溜,使学生一接触到要写的字就引起对该字的正误处的回忆。如:
三横具,两横县,仔细看看要分辨。
三横直,三横真,少写一横就零分。
没撇示,有撇衣,多撇少撇要注意。
有点冷,没点念,要想记牢读几遍。
篮球篮球竹字头,草头蓝球没理由;书籍书籍竹字头,草头书藉没理由。
有风随风飘,有水顺水漂。
步加点,贪加点,写了错字走了眼;染加点,忽加点,个个对你有意见。
即加撇,既加撇,通通是乱写。试乱写,武乱写,因为多一撇。
自己不封口,已经半封口,不再写错不再愁。
上下落,左右灌,要是写错就难看。
锻炼前金后火,千万不要弄错。
模糊一木二米,请你不要忘记。
根据笔者语文教学实践,上述不少易发生且难矫正的错别字都因为学生熟背了顺口溜而避免了出现或减少了出现甚或根绝。
2.由形入形。汉字的“形”由笔画、偏旁、独体字、结构几部分构成,从形人手,有利于领会、掌握构字规律。
我在备《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预计学生学习“侵”字时,容易在左右结构之间多加一竖。因此,精心设计了以下的环节并实施:
师:这里有个生字容易写错,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字哪里容易写错。
生:这个字最容易写错的是在中间加上一竖。
师:讲得好。要记住这个字,要先弄懂规律,这是一个什么结构的字?
生:左右结构的字。
师:如果加一竖,那就变成什么结构?
生:左中右结构。
师:是啊,这样就不对了。回忆一下,我们过去学过的字当中,有哪些是和“侵”字结构相同,哪些是和“侵”字相似但却是左中右结构的呢?
学生通过讨论,很快归纳出:“停”、“仁”、“借”、“作”等字和“侵”是结构相同的,而“修”、“候”、“似”、“倒”等字是和“侵”字结构相似却是左中右结构的。结构分类,不仅可以使学生有序地分辨正误,而且可以让学生触类旁通,“知新不忘温故”。
3.由义辨形。掌握字义是识字教学也是矫正错别字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环。
如教“倾盆大雨”一词的时候,发现很多学生会将“盆”误写作“盘”。因此,我在教学的时候,借助课件向学生出示“盆”与“盘”,并告诉学生,“盘”是浅底的器具,比碟子大,可用以装少量的物品。如用它来装水泼出,不足以形容雨势的大。而“盆”,如花盆、脸盆,若装水,则比盘子多得多了。通过辨析,学生就能很容易分辨出其中的差异。“盆”与“盘”也有音的差别,“盆”读“pen”而“盘”读“pan”。
上述矫正错别字的音、形、义结合,同时也是字、词、句结合。

(二)矫正错别字的改错法、选择法、比较法、联词法。
1.列出字、词、句中的错别字,让学生矫正。如:“成”字少一撇、“贪”字多一点,书藉(应为书籍)、自巳(应为自己)。或者整个句子不直接圈出错别字,让学生去寻找。
2.列出字、词、句中的正误字,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如:他买了白(才、菜);时(侯、候)不早了。
3.列出字词句中的音同或音近或形近或义近的字,让学生分辨正误。如:急躁、暴躁和干燥、燥热哪个用足字旁,哪个用火字旁?人急了往往会手脚不安或跺脚,急躁、暴躁都隐含着着急的情绪,与脚的活动有关,应该用足字旁;人或事物缺少水分,感觉干热,跟火烤晒有关,因此干燥、燥热等词要用火字旁。
4.让学生通过组词、分类等来理解字词之间的意义联系,来分辨正误以决定取舍。如:“休息”容易写成“体息”。我让学生分别用“休”与“体”组词。“休”有“休息”、“休闲”、“午休”、“退休”等,“体”有“体育”、“体温”、“液体”、“集体”等。学生一组词,即使老师不说,他们也就明显发现“体息”的“体”是用错了。
矫正错别字后学生要重新抄写正确的字,但不可罚抄,因为它低效,负担重,易引致学生反感,弱化学习兴趣。

(三)矫正错别字要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为曰标。教师要立足常态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引导学生习惯使用字典(词典)学习汉字(包括识字和矫正错别字)。
1.学汉字是与学习现代汉语知识密不可分的。学汉字不只是认识一个个单独的符号,而是由字联词,由词联句,由句联篇。学汉字既要听、说、读、写,学习词、句、篇更要听、说、渎、写。如果学习语文只局限于教材就肯定学不好,其中的识字与矫正错别字也一样。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汉字的领域,它更是巩固、运用课内外所学的汉字的新领域。新课标虽然规定了各年级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但笔者认为这些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且难以保证。立足课堂,才能把课外阅读变成硬任务而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
2.培养学生习惯使用字典等工具书能提高识字与矫正错别字的能力,遇上生字或疑似错别字等,他们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查字,会看注释,会结合上下文选择字义(音、形)。
笔者曾带过一个实验班,进行了不使用字典与使用字典的对比试验:上学期不提出使用字典的要求,下学期要求学生必须使用字典,还指导他们借助工具书开展大量阅读,实验对比结果如下:
综上所述,立足常态课堂教学,对症下药,防治结合,错别字现象完全可以有效避免,并且得以及时矫正。

参考资料:
1.小学学科教学论.苏立康主编.王鸿莲副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2.结构主义.皮亚杰.1971年版.
3.社会学习理论.美国班杜拉.soaal learning theory.1977年版.
4.教育心理学,邵瑞珍主编.皮连生副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华生著.
6.心理学导论,黄希庭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7.文字学基础与字理识字.黄亢美主编.广西小教培训中心出版.1998年版.
8.现代汉语知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9.语文大世界.小学语文教师,徐永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年第5期.
10.教学心理学原理.骆伯巍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11.小学语文教学概论.广东省小学教师自考系列教材编写组.1995年版.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周丽梅 [标签: 立足 对症下药 语义 中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立足主动探究 发展思维能力
    浅议幼儿园教学立足儿童自身:应然与实然之…
    科研项目立足加强高职实验室内涵建设之探究
    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素质教育
    立足基础教育探索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
    立足生活的“点”,把准德育的“脉”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应立足于自主自助
    立足于省级基础教育资源中心网络平台努力推…
    试论新课程实施中情感教育难以常态化的原因…
    立足学生 浅谈高三政治学科的复习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非常态 行为的反思
    立足作业注重反思提高能力   浅谈通过作业培…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