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教育论文 >> 学科教育论文 >> 语文教学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学科教育论文   英语教学论文   语文教学论文   数学教学论文
写作自当感情饱满

原文作者:王江涛

 2004年8月22日,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范敬宜先生在与会的路上,途经长安街木樨地附近时,忽然看到一辆小轿车,顶上披着红布,写着:“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一瞬间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历史记忆和浓厚情思喷涌而出:《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万千读者,重忆国殇。
   拟题新颖,富有人情味:作者直接引用所见横幅内容“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为题目,亲切自然的口语将作者内心的感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小平同志的感情真实地表露出来,起到强烈的共鸣效果,极富有人情味儿。小平同志已经离开我们多年,但“别来无恙”这句久别遇故人常用的见面语一出,便给了我们内心深处无限的温暖和希望,仿佛小平同志没有走,还在我们身边。作者对“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一句感慨万千,以至在结尾段深情解读,用他的理解给我们剖析了“问候”背后的丰富内涵,这是“眷念”的问候,这是“信赖”的问候,皆发自内心,皆极富人情。
   结构自然,易于接受:因“事”生“情”,由“情”忆“史”,依“史”开“论”,“事”“情”“史”“论”自然相生,和谐融洽,读来流利顺畅,想来妙趣横生。开篇第一段“8月22日上午8点多钟,我坐车前往人民大会堂……”由开会途中见闻切入,开始讲述。第二段即发感慨“一瞬之间,我被震撼了”,随之是来自内心的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于是我思接千载,浮想联翩……”一段承上启下,由情感的强烈反应,引入历史回忆与评述“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曾有过功业彪炳、名垂史册的伟人……”“他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他的功绩于是就具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那就是:既经得起回头看,又经得起向前看”“尽管邓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提出一整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战略、构想时曾经遭遇多大阻力,多少责难……”“史”“论”结合,并在结尾重新借浓厚的感情而回归事件本身“小平同志,别来无恙”。wwW.11665.CoM
   旨意深远,启迪思考:作者选取“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事件本身,就显示出文章旨意的深远。“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同志,永远敬爱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小平同志不是普通人,他为抗日战争、新中国建立做出了卓著的贡献;文革中,在被划成右派,又成为“反击右倾翻案风”中被重点批判的对象的情况下,毅然挺了过来,并在文革后期主持平反大量冤假错案,恢复高考制度。文革的那一代人都感念他的恩德。而更重要的是,他在文革结束后,为中国描绘了一幅改革开放的宏伟蓝图,以至于直到今天,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仍从中受益。纪念小平同志这个事件本身就是内涵丰富的,一句“小平同志,别来无恙”更是余味无穷。我们能否坚持住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能否把改革开放伟大战略实践好,能否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事关国家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一句“小平同志,别来无恙”,我们听到了答案。“经得起‘回头看’,就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向前看’,就是经得起未来的验证。”正如作者在文章结束时所表达的那样,人民怀念领袖,人民将团结一致沿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向前走。
   描写细腻,感情质朴:“在滚滚车流中,一辆红色家用小轿车擦肩而过,车身披着一大幅红布标语,上面赫然八个醒目的白色大字:‘小平同志,别来无恙!’”“脑海里盘旋着这个问号,我一步一步地走完人民大会堂的62级台阶,默默地思索、寻味。”“人民群众的一声‘小平同志,别来无恙’,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它既饱含着对前驱者的深情眷念,也饱含着对后继者的深切信赖。我理解对了吗?愿就教于写出那幅标语的红车主人——如果他有机会读到本文的话。”文章对细节描写不多,但仅有的几处细节描写都足够细腻,在滚滚车流中,作者记住了那是一辆红色小轿车,62级台阶是作者久久不能平静的内心写照,“我理解对了吗?”是作者内心怀念领袖,渴望政通人和的复杂、细腻的思维。几处描写,皆感情质朴,沁人心脾。[论文网]
   《“小平同志,别来无恙”》与其说是一篇新闻,不如说是一篇“心闻”,作者通过写自己的一个见闻,写出了亿万中国人的心声。从新闻传播的效果来看,它极大程度上接近了受众心理,因而产生了很好的接受效果。这也是本文最大的亮点。
   《“小平同志,别来无恙”》是一篇新闻评论,最早刊登在2004年8月26日的人民日报上,作者有感于赴会途中遇到的一件事,难以抑制内心的激动,进而浮想联翩,写下了这篇经典之作,文章刊登后,读者赞不绝口,以至于现在仍被作为新闻专业学生学习的范文。《“小平同志,别来无恙”》虽然是一篇新闻作品,但是却饱含深情,读来令人回味无穷,究其原因,是文章饱满的感情打动了读者。而这点对于中学生写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中学生写作,由于受阅历的限制,写作内容多是身边熟悉的小事,文体也以记叙文、散文为主,内容和文体的限制使得文章自然而然地倾向于具体的抒情,即便是议论文,也多是形象化议论。然而,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学生写东西仍然“干瘪”“冰冷”,可读性不强。说到底,是写作的时候不会用情。
   下面,我们结合《“小平同志,别来无恙”》这篇文章,从三个方面谈下中学生写作中的“情感”问题。
  一、多留心生活中的感人瞬间
  生活是一个很宽泛的词,我们每天都在生活,正因为熟悉,所以很多人走在路上已经习惯于只关注自己,而不去观察周围,这就使得我们可能错过一些变化了的或者一瞬即逝的东西。《“小平同志,别来无恙”》是作者范敬宜先生由开会途中所见的一件事写起的,那是在飞快行进的车上,作者透过车窗看见的挂有“小平同志,别来无恙”横幅的红色家用小轿车转瞬即过。如果作者不注意观察窗外,又怎么会捕捉到这样精彩的瞬间?
   观察生活是一个习惯问题,多看看,多想想,找到变化的东西,对比不变的东西,经常做这样的训练就可以提高自己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提高自己对生活的敏感度,只有对外界的变化保持关注,才有机会发现那些别人看不到的美的东西,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却充满感情的小事。

 如果说观察是一个习惯问题,那么找到可观的东西就是技术问题了,路上的小轿车很多,不少车上都贴有广告,而范先生却偏偏盯准了那辆写有“小平同志,别来无恙”的车,为什么呢?很明显,那个场面,那几个文字,使作者产生了共鸣,而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小平同志,或者对小平同志没有什么感情,那么可以预见的是,他肯定不会去留意那辆红色小轿车。
   因此,观察生活,发现可观的东西,需要大家多积累知识,注意培养自己的人文关怀,这样,当我们发现美的时候才不会熟视无睹,错失良机。看到盲人过马路的艰难,我们会很同情,而看到有一个小朋友扶盲人过马路,我们又会敬佩,可是,如果

我们看到这些场景后,无动于衷,那么也是不能发现感人瞬间的,或者说,这样的人是不懂感情的。
   要想发现生活中的感人瞬间,不光是要养成观察的习惯,还要积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做一个内心充满阳光的人。
  二、写作切莫吝惜自己的感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很善于表达,而有的人则表情木然,显得很神秘,让我们猜不透他的想法,这是人的个性的差异,本无可厚非,不过如果在写作中仍然表现木讷,那么可以想象的是,这篇文章也必定是让人无法理解的,无法达到与读者交流的目的。
   范先生在文章中就毫不吝惜自己的感情,有什么说什么。第二段开头即说“ 一瞬之间,我被震撼了”。接着开始描写自己当时的内心感受,娓娓道来,其情可知可感。文章末段“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一声‘小平同志,别来无恙’,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它既饱含着对先驱的深情眷念,也饱含着对后继者的深切信赖。”更是将自己对横幅上八个字的看法直接道出。
   因此,写作时,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感情,该有什么感情就发什么样的感慨,只有感情和事情高度契合的时候,读者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情形。这样的文章才真实,读来才能产生共鸣。
   三、用情方法力求多样
  不吝啬用情不等于要滥用情,也不等于非要“啊”“呀”“哦”地全部加上语气词,写作中用情要注意方法,应该用适合语境和情感来抒情,并尽可能地做到方法多样。
  范敬宜先生在《“小平同志,别来无恙”》这篇文章中就用了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使我们感受到了他情感的流动,而且十分自然,水到渠成。“小平同志明明已经离开我们7年多了,可是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只是一次暂别,相信他老人家还在我们身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第二段的结尾处,作者直接发出感慨。而在第三段开头,他却这样写道“脑海里盘旋着这个问号,我一步一步地走完人民大会堂的62级台阶,默默地思索、寻味。”从后面我们可以知道,作者思绪的延绵源于对小平同志深深的怀念,那份怀念太深刻,太沉重,以至于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而是先用一个对动作和思维的描写,为抒情蓄势,待铺垫好之后,借他人之口说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同志,永远敬爱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这样欲扬先抑,情感的表达更强烈,更有感染力。
   就抒情而言,大的可以归为两类: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细化的话,又有不同的方式,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不同的语境适合不同的抒情方法,感情的不同更需要我们选准抒情的方式。总结起来,抒情效果的实现,最基本的是传递准确的感情,然后努力使感情传递得更自然、强烈。最终的目标是让看的人能够深刻地感受到作者所要传达的那份情感。
   用情方法多样,也是文章韵律和谐的需要。结构富于变化,字句骈散结合,才能使文章丰富、耐读。艺术作品要常出新,写作亦应该多些创意,用情方法自然不该受到局限,而是力求多元。
   写作是心灵的沟通,感情的传递是沟通的重要内容,用情的方式是沟通的重要手段,而有情可用则是沟通的基础。中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对待“感情”的能力,不仅要观察到,而且要表达好,不仅要感动自己,而且要感染他人。
   附:
  “小平同志,别来无恙”
  范敬宜
  8月22日上午8点多钟,我坐车前往人民大会堂,去参加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途经长安街木樨地附近时,眼前突然一亮——在滚滚车流中,一辆红色家用小轿车擦肩而过,车身披着一大幅红布标语,上面赫然八个醒目的白色大字:“小平同志,别来无恙!”
   一瞬之间,我被震撼了。就像20年前在庆祝建国35周年盛典的天安门观礼台,目睹游行队伍中突然打出“小平你好”横幅的那个历史场面一样。“别来无恙”原本是一句极普通的问候,在目前的特定环境下出现,它竟那么动人心魄,意味深长——小平同志明明已经离开我们7年多了,可是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只是一次暂别,相信他老人家还在我们身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啊!
   脑海里盘旋着这个问号,我一步一步地走完人民大会堂的62级台阶,默默地思索、寻味。等到会场上响起胡锦涛总书记高昂的声音“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各族人民永远怀念邓小平同志,永远敬爱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一片雷动的掌声中,我豁然感悟:这就是代表13亿中国人民发出的心声,而“小平同志,别来无恙”恰恰成为对这心声作的最生动、亲切、朴素的注脚。
   于是我思接千载,浮想联翩……
  在世界各国的历史上,都曾有过功业彪炳、名垂史册的伟人,但是能够永远活在人民心中,而且虽逝犹生、历久弥新的,屈指可数。作为毛泽东之后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邓小平同志复出后在位的时间不算长,但人民对他如此怀念,如此情深,如此难忘,原因何在?我想就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他时时刻刻想着人民,人民自然热爱他,感谢他。他的思想深深扎根于人民之中,他的功绩于是就具有一种强大的生命力,那就是:既经得起回头看,又经得起向前看。
   经得起“回头看”,就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尽管邓小平同志在20多年前提出一整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理论、战略、构想时曾经遭遇多大阻力,多少责难,但20多年实践,已经无可争辩地证明他所想的、说的、做的都完全正确,赢来了一个面貌一新的中国。事实使人们越来越懂得,如果没有邓小平和他的思想理论指导,我们很可能至今还在困惑中摸索、徘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只有频频回首,才能找到这份感觉。
   经得起“向前看”,就是经得起未来的验证。未来不是不可捉摸的空中楼阁,而是现实的不断延伸。今天我们都感受到邓小平同志的光辉依旧时时刻刻照耀着我们,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继续说他的话,走他的路,办他的事,就是因为坚信照他指引的方向走下去,就一定能够胜利达到他所擘画的伟大战略目标。更重要的是,人们看到,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到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都是一以贯之地继承和坚持实践邓小平的思想理论、路线、政策,并且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新。“政声人去后”,邓小平同志虽然已经“人去”,他的政声,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巨大影响力,正有增无减,人民对未来自然也就更充满信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群众的一声“小平同志,别来无恙”,内涵实在太丰富了。它既饱含着对前驱者的深情眷念,也饱含着对后继者的深切信赖。我理解对了吗?愿就教于写出那幅标语的红车主人——如果他有机会读到本文的话。
  • 上一个教育论文:
  • 下一个教育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额头 砂浆 饱满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初中英语写作有效性初探
    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艺术的探讨
    从2013年6月四级写作真题谈漫画作文写作攻略
    高考英语写作备考策略
    谈作文指导在作文教学写作中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写作能力
    “七年,从生理上看已是另外一个人”写作指…
    单字型话题作文写作例谈
    浅议课外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
    科学合理化写作指导程序的实践与研究
    高职高专法律文书写作教学探讨
    基于二语写作的思辨能力研究评述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