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转型:从家庭到社会

原文作者:陈晓伟

  “自今年6月份,中心给我派了护理员(我称之为女儿),我的生活质量发生了很大变化。她一进家门,就帮忙擦窗户、洗衣缝被、搬煤,帮着买菜,陪着到医院看病,不计较服务时间,有求必应,我已经离不开她了……”这是86岁的老人张秀芳,去年年底写给莲湖区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一封感谢信。
  类似这样的感谢信贴满了服务中心的“养老家园”壁报栏,有的写在大红纸上,更多的是打印在a4纸上。如亲养老服务中心,为莲湖区六类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由区民政局埋单。这种市场化运作模式的试点,已进行了两年多。
  新型上门服务:就和自家的闺女一样
  “说起这我就难过!要不是小王,我都能臭了。”79岁的刘大妈抹着眼泪对记者说。
  去年1月份,刘大妈做了乳腺癌手术。出院才两天,和她一起生活的女儿在睡梦中猝死。“都说有一儿一女最好,儿子2001年出车祸走了,我现在就是一个孤寡老人。”
  刘大妈老伴14年前去世了。50多岁的女婿,因单位倒闭办了退养手续,一个月也就600元左右的收入。女婿家没什么人,现在还和刘大妈住在一起,为她做做饭,陪她上医院看病,但有些生活起居方面的照料,他不方便做。
  “今年国庆长假,还在假期里,小王就来了,说该洗澡了,把我感动的。”刘大妈说。
  刘大妈第一次和小王接触是去年的6月。那时已经入夏,冬天的衣服还摞着没收拾。“那天小王一进家门就开始洗,直到12点。该吃中午饭了,我过意不去,要留她吃饭,不吃,硬走了。我真的好感动!”
  刘大妈动完手术还处于恢复期,每月可享受20个小时的免费上门服务,护理员小王平均每周来家4个小时。www.11665.Com
  “看着我高高大大的,干不成活,手术后右胳膊抬不起来。我需要的服务是洗澡、洗头,洗衣服,再就是收拾房子、打扫卫生。有的你没想到,小王都替你做了。”在刘大妈看来,小王就和自己家的闺女一样。
  护理员王爱珍:其实,老人最怕孤单
  刘大妈家的护理员叫王爱珍,今年56岁。
  她没当护理员前,一直靠一台缝纫机给人做零活为生。13年前丈夫去世了,她一个人供孩子上了大学到毕业。
  “我们是养老中心聘的第一批护理员,培训了半个月就上岗了。”王爱珍说。
  护理员一个月要求做够176个小时,她一个月服务的老人有十几个。王爱珍会缝纫活,服务的老人家里需要缝缝补补的活,她就带回家做,不算时间。“该服务的时间我干够,其他就是帮忙了。”王爱珍说。
  上个月,她听刘大妈说后背冷,就给刘大妈缝了个棉背心。
  王爱珍有先天性心脏病,老人们也常常劝她说别累着,慢慢干。
  王爱珍常常到一家养老机构为一位83岁的老太太服务。无儿无女的老太太被单位送进了养老院,别人都还有家人来探望,她就只能期盼王爱珍去。王爱珍去了,替她洗澡、洗衣服。老人是南方人,喜欢吃甜食。王爱珍看她时总会带一些糖果、水果什么的。
  “其实,老人最怕的是孤单。别说干啥了,就是坐着陪他们说说话,他们就会很高兴。每次走,老太太都会说你再坐5分钟、再坐1分钟。”王爱珍说。
  让王爱珍比较烦心的事有两件。
  她是从农村嫁到西安的,一直是农村户口。虽然只生了一个孩子,当时没办独生子女证。现在独生子女的父母,到退休年龄后每月可以领到106元的补贴。没有独生子女证就领不成。她不知道像她这样的情况,该到哪补办独生子女证。 [论文网]
  还有一个令她操心的事,就是关于养老保险。当初做护理员时,说有养老保险,但已经快3年了,还没有个明确说法。
  “做我们这一行的,很多都是退休的,不愁养老金的事,我没单位,就靠这双手吃饭,万一哪天做不动了咋办?”王爱珍希望能尽快满足这个愿望。
  爱心餐厅之困:仅是一家就够难的了
  不到11点,渝香苑餐厅一楼开辟的老年人就餐区,已经坐着几个老人了。
  “渝香苑为我们空巢老人做了件大好事!”谢大爷是专门从西安市桥梓口赶过来吃饭的,也是被特批的一名非经九社区老人来“爱心餐厅”吃饭的。
  “这的饭清淡,适合老年人,原居住地餐馆的饭菜,油多、盐重,吃了对身体不好。”谢大爷解释跑这么远吃饭的原因。
  李良剑今年3月才接手渝香苑,之前他在礼泉开餐馆多年。他参军十几年,复员后不久就从单位辞职,做起了餐饮生意。
  经九社区是一个老小区,总人口1万多,60岁以上老人2588人,其中90岁以上的老人有12个,80岁以上的老人有260个,70岁以上的老人700多,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25.78%。社区工作人员有十来个,办公场地只有几十平方米。3年前就有做老年餐桌的打算,但受场地的限制,一直没做起来。
  机缘巧合,8月8日社区和渝香苑合作,提供老年餐的“爱心餐厅”正式开张。头一天吃饭来了150多个人,楼上楼下全部坐满。
  “每天中午为老人提供一顿中餐,四菜一汤,只收8元,实际标准是20元。”李良剑说。
  有的老人喜欢吃米饭,有的喜欢吃面条,根据老人的意见,除了四菜一汤外,米饭、面条同时供应,兼顾不同的口味。目前,爱心餐厅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经九社区的高龄、独居和空巢老人。
  一开始有单位捐助了些米面油等物品,但运转3个多月来,实际上每个月渝香苑要往进贴两三万元,为此几个股东的意见出现了分歧。
  “生意不是特别好,贴太多就有些吃不消了。来吃饭的老人家也不理解我们,以为是在吃政府的。”
  爱心餐厅开张时,媒体在报道时说:陕西省今年将安排3000万元,资助西安市建设300家社区老年餐厅,为社区周边高龄、独居、空巢等经济困难老人提供就餐服务。“但到现在,我们没见到一分钱。”李良剑说起这些就不由得苦笑。
  办卡的人有300个,经常来吃的只有十五六个,最让餐厅困扰的是,每天来吃饭的人数不定,最少的一次只有一个人。剩下的饭当了员工餐。“现在每天大体只做20个人的饭,前些天突然来了30个人,只好让厨师再做。”说起这李良剑十分头大。

  有老人建议提供晚餐,他不敢提供,怕老人吃完饭,回家途中出事。
  对李良剑来说,似乎是开弓没了回头箭。碑林区民政局找他谈过两次,想让他把爱心餐厅做大,覆盖西安市东边地区。目前仅这一家就已经让他觉得力不从心了。
  “社区和餐厅合作做老年餐,是一种创新,解决了社区缺场地、缺资金、缺人员等困难。”经九社区副主任周文鹏说,“当初爱心餐厅开张时,有关部门给了1万元启动资金。与实际需要比不过杯水车薪。李总的确不容易,投入挺大的。爱心不能没有边界,我们希望在税收上能给酒店进行相应的减免,希望政府不要伤了爱心人士的心。”
  说起养老,周文鹏也有一肚子苦水。他做社区工作已经七八年了,每月收入1000出头,没有三金。以前社区一直留不住人,干三两个月就走了。今年,招聘社区工作人员,新人最低月收入也能达到2300元,还有养老、医疗等五金。而他刚过了报考年龄,十分

遗憾。
  存时社区银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我们调查过,社区老人能接受的午餐价格在3块钱以内。”东元路物流社区主任靳改珍对记者说。
  东元路物流社区办公楼上下两层,面积有303平方米。一楼西边是居家养老服务站。一个休息室里放有7张床,老人身体不舒服了可以躺下休息,电视机对面是一个三人大沙发。
  “每天上午这儿坐一圈圈人,看电视聊天,可热闹了。”靳改珍指着休息室说。
  老人行动方便的自己来,行动不便的,子女将家里的钥匙留给社区,等老人起床后去接。吃完午饭再送回家午休。
  从休息室的窗户望出去,是一个小菜园,种着白菜、青菜和辣椒。两条铁轨半隐半现穿过狭长的菜园。
  “未央区民政局对老年人小饭桌每月补贴1000元,基本上够买米面油的,我们自己种些菜,剩下的花不了多少钱。”靳改珍说。
  手工面条一顿不到1元,一个包子0.22元。服务站用的水电气费用单位给付了,炊事员由民政局出资聘的公益岗位,碰上包包子、饺子等饭食,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手。与别的社区比,这里的饭菜价钱能降下来。
  在办公室电脑前忙碌的柳大姐擀得一手面条。“现在谁家还自己擀面条呀?都是买现成的,但我们一直是手擀面。”靳改珍说。
  受场地限制,老年小饭桌只能满足15个人的需要,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
  物资单位老干部多一些,遗孀也多。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老伴是1944年参加革命的。今年5月老伴故去,子女很孝顺,想接她去养老,但她在子女家住不几天就跑回来,一见面准会说“想死你们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有的老人有顾虑,怕自己到托老所后,别人会误解为是子女不孝顺,社区就提供上门送时服务。
  与送时服务相对应的是,2006年东元路社区就开办了一种只存时间的特殊“银行”,口号是:年轻的你,为老人提供志愿服务一小时,年老后,可以享受倍加时间的服务。
  居家养老服务,最初就是从为老人免费洗澡开始的。
  “以前我们是国家物资单位,效益好的时候,暖气不收钱,洗一次澡才5分钱。西安市建东二环时,锅炉、澡堂都被拆了,老人洗澡就要到公共澡堂,还得等子女节假日陪着。”靳改珍说。
  2006年,经过和中储物流西安分公司协商,在老年活动中心辟出一块地方,建了一个洗澡间,由社区工作人员或志愿者为80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洗澡服务。
  “社区有一位老人,大小便失禁,一个电话打过来,就会有人上门用轮椅接过来替他洗澡。”令靳改珍骄傲的是,目前社区居民中有30%都是志愿者。
  志愿者殷明珠曾和丈夫在外地打工,父亲去世后,因为要照料瘫痪在床的母亲,夫妻俩回到西安。她在家照料母亲和孩子,全家人就靠丈夫打工赚钱来维持。
  殷明珠利用空余时间来为社区老人服务。她的想法是,等自己孩子大了,她要出去打工的话,可以用她存的时间来换取别人对她母亲的照顾。
  “有好些个刚退休的人来我这报名,留下电话,表示随叫随到。”靳改珍说。
  办公室的一个文件夹内,详细记录着志愿者的服务时间。“但截止目前没有一个人来查过记录,这是一份良心账。将来换人了,承诺还会不会兑现?这点希望能有制度的保障。”靳改珍希望社区的试验能够被认可,并能持续发展下去。
  “总体来看,社区工作人员待遇还太低。”靳改珍说。社区干部养老金至今没有着落,公益岗位聘来的协理员扣完五金,上个月收入才600元,这个月能好点,有800元。
  呼唤制度建设:确保新模式持续发展
  “莲湖区居家养老服务从2009年开始试点,在西安市不算最早,但有很多的创新。”如亲养老服务中心站长李小芹对记者说。
  莲湖区是西安市的中心城区之一,全区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4.5%,其中,空巢老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的49%。
  “国家规定养老机构平均每人占地面积要达到24平方米,老城区寸土寸金,拿不出那么多地方建养老机构,居家养老就是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养老模式。”李小芹说。
  从传统习俗上讲,居家养老更易于被老人所接受,这不仅仅是因为经济的原因。我国社会化养老在“十二五”规划中,居家养老、社区养老、以及机构养老三者的比例是90:7:3。
  如亲养老服务中心是一个专业的家政服务公司,为辖区六类老人提供不等的免费上门服务,由区民政部门买单,目前已有1000多名老人享受到送时上门服务。服务中心搭建了信息平台,设计了自动统计、服务跟踪、派单管理等11个服务模块,48种功能,使老年人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固定电话、移动通信、网络三种形式与服务中心快速对接,享受政策咨询、家政服务、医疗保健、配送快递、家电维修等20大类130多项服务。
  目前,如亲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吸纳加盟的服务企业达129家,录入辖区老年人信息档案8.8万份,登记服务人员10693名,平均每天呼入电话60多人次,累计提供各类服务6024次,切切实实地解决了老人们的各种需求难题。
  按国际上通用的老龄化判定标准,我国已于2000年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截至2011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1.85亿,占总人口的13.7%。据有关部门测算,从2011年到2015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增加到2.21亿,平均每年增加老年人口860万;老年人口比重将由13.3%增加到16%,平均每年递增0.54个百分点。在未来的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将日益加重,2030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翻一番。
  另据相关报道,陕西省60岁以上老年人已达509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3.5%,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口358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9.46%。西安市60岁或以上年龄人口为125.6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4.9%,高出全国水平1.2个百分点。自2000年以来,西安市的老年人年均增长4万人,今后还将以年均3.28%的速度递增。
  西安市从2009年开始,民政部门资助84万元,在全市15个社区进行了以托老、助餐为主要内容的居家养老和社区照料试点。首家“老年餐桌”在长乐坊街道孟家巷社区正式运营,但只运营了半年就停业了。原因之一是厨师和服务人员工资得不到保证,就餐老人众口难调,吃饭人数不定,以至后来越来越少,难以维系。
  中铁一局社区是最初西安市第一批试点做老年餐桌的社区之一。但实际上一直靠单位或周边单位等资金支持才坚持了下来。场地是中铁一局免费提供的,只能为20位老人提供服务,米面油由街办或周围单位出资捐助,有种“化缘”的性质。每到寒暑假,老人就餐明显减少,最少时只有4个人。
  老年人青睐居家养老,但现有的服务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以西安市为例,有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约为10.5万人,但是他们中只有15.9%的人享受到了居家养老。其中,家政服务率为22.61%,护理服务率为8.3%,聊天解闷服务率为3.16%,远远滞后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
  如何能实现这些目标?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杨红娟建议:首先,在政策方面要有超前的制度设计,保证居家养老模式可持续发展。其次社区要做平台建设,让为老人提供各种服务的商家聚集进去,以满足老人的多样化需求。这

实际上对社区的资源整合能力有很高的要求,要有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但现在这一点恰恰最为短缺。今年全省为社区招聘专职工作人员,希望能在这方面有所倾斜。
  其次,政府要以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来吸引专业机构做养老服务项目,比如免费提供场地,提供价格优惠的水电气,为提供服务的商家免税等,鼓励民间资本或公益组织进入为老年人服务的行业,让他们有微利可取,有持续发展的基础。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家庭 家庭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转型跨越
    皇城村:三次转型驶入跨越发展快车道
    在“去杠杆”过程中体验转型之痛
    航运:从震荡走向复苏
    理解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本质:从FGFF到SGFF
    天津外贸依赖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升级初探
    探讨推动农信社改制转型的原因和措施
    地方政府改革:从地方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
    后ECFA时期大陆机床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社会转型时期家族司法的变迁
    社会转型对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的影响与对…
    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应对中国经济社会转型…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