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民族节庆产业发展

原文作者:彭新良

 节庆,是一个民族对自然和自身更替的认知与创造,是人们长期活动中产生的习俗和活动。节庆传承民族精神,延伸民族文化。
  民族节庆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蕴,是文化风俗的传承。中国民族节庆是中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集中展现,是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宝贵平台,凝聚并且体现了民族精神中最核心的部分。
   
  2011民族节庆活动的概况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1年,我国民族节庆产业呈现出以下发展态势。
  第一,社会各界非常关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当今的节庆活动具有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知名度;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城市环境,推动招商引资;增加旺季客流量、弥补淡季需求不足;拉动消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传播特色文化,减轻就业压力等作用,是提升区域知名度和打造地方产品品牌的重要手段,也是树立地方政府品牌的绝佳方法。
   第二,节庆活动更加多姿多彩,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近几年,管理机构初现雏形,行业管理亟待规范,我国节庆管理机构数量逐渐增多。例如,2005年成立的中国节庆发展战略协会,共有组织会员219个,个人会员数万名,已形成遍及全国研究机构、节会社团、覆盖众多节会和媒体领域的组织网络。
   第三,品牌节庆不断涌现,民族节庆走向成熟。节庆文化是城市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加速器,文化与经济的彼此联系、相互促进,已成为现代城市的崭新特征。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节日和宗教节庆,民俗风情丰富多彩。WWW.11665.COm少数民族节庆活动主题,大都体现了我国博大精深、神奇古老的民俗风情。同时有效传承与深度挖掘传统节庆活动文化的内涵,是我国节庆活动走品牌化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
   
  2011年度节庆大事
  
  2011年中国节庆产业蓬勃发展。以下几个范例,正是本年度我国各类民族节庆的几个典型性代表:
  1.广西素有“歌海”之誉,创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恰似用歌声搭起和平友谊的桥梁,促进南宁对外文化交流与经贸往来。一年一届,历时一周的国际民歌节以浓郁的民族风情、开阔的国际视野和强劲的现代气息,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并逐渐成为南宁市向全世界展示地方文化、经贸、旅游等内容的一张亮丽名片。
   2.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早已不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文化交流的桥梁,日益显现出其重要的影响力。它推动了城市建设、文化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民族文化大市和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推动了第三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设和改造,带动了旅游商贸活动,提升了首府文化、草原文化、民族文化、地区文化;锤炼和培育了一支有影响力的文艺队伍,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繁荣,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昭君文化节的民族特色和草原特色鲜明,深深吸引海内外宾朋。草原和它的文化已经一起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天堂”。
   3.雪顿节是西藏最隆重的节日,并被列入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如今雪顿节已成为集传统展佛、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招商引资、经贸洽谈、商品展销、旅游休闲为一体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内外知名节庆盛会。拉萨雪顿节既是拉萨扩大开放、广交朋友的重要窗口,又是传承西藏优秀文化的盛宴,更是展示藏民族文化和各种文化交流融合的广阔舞台,为拉萨的跨越发展拓宽了新领域,积蓄了新能量。
   4.中国洛阳牡丹花会是全国四大名会之一,至今已成功举办29届。牡丹作为洛阳的城市花卉,代表了洛阳的城市精神风貌和自唐朝以来对富足生活的向往,洛阳牡丹花会的成功举办,逐步提升了洛阳形象,加快了牡丹产业的发展,促进了招商引资,带动了城市建设,拉动了旅游产业,繁荣了文化事业,惠及了人民群众。
   此外,潍坊风筝会、云南泼水节、曲阜孔子文化节、青岛啤酒节、盱眙龙虾节等一批节庆也不断创新,他们的意义已不仅限于节庆本身,还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城市形象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之一。
   总之,上述各具特色的民族节庆,是未来我国该行业可参照的成功范例,为我国民族节庆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随着民族节庆的市场化、国际化、个性化等趋势的不断增强,整个产业必将达到全新的高度。
   
  存在的问题
  
  第一,传统节庆变味与文化内涵的缺失。这使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丧失,这样一些做法已经受到人们的诟病,没有市场基础和文化基础的节庆活动必然不会长久。近来一些民族节庆的市场化开发遭到了质疑,是因为开发者和策划人急功近利,一些民族节庆为了迎合少数人的喜好而变的不伦不类。那么与市场接轨的过程中,保留什么,开发什么,包装什么都需要认真的思考。做到让时尚节庆更传统一点,传统节日更现代一点,现代节庆活动更民族化一点,更符合当下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和文化消费需求,是一个值得大家认真探讨、探索的命题。 [论文网]
   第二,盲目跟风与急功近利。每一个行业都蕴涵着待挖掘的商机和前景,节庆也是如此。节庆在打造品牌过程中,促成了节庆项目的提升、整合或撤销,优胜劣汰,突出重点。然而,目前我国的节庆市场中,一些节庆项目太过于注重追求节庆品牌化效应,在没有经济文化基础托底情况下的盲目跟风与急功近利,忽略了节庆要围绕当地的文化、资源、产业来办的根本原则,科学办节的指导思想在实践过程中演变成无文化之本的凭空造节和无端渲染,从而损害了节庆活动的生命力,忽略了现代节庆的深层次意义是要体现经济与文化互动发展的规律,节庆在继续发挥以往各项功能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因此节庆活动必须与时俱进,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开放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管理理念去指导节庆活动,科学的追求节庆活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和最大化,使其真正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催化剂,拉动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第三,千篇一律与追求政绩。我国节庆活动数量众多,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节庆屈指可数,能持续举办并发展成为国际节庆活动的则更是凤毛麟角。一些雷同的,没有特色的商业节庆泛滥正像商品大潮孕育的怪胎。有节办节、无节编节,编不出的就拿洋节克隆。商业化和庸俗化把过节的快乐变成了铜板的腐臭味。轰轰烈烈地办节庆,花费巨资举行大型的开幕式,热闹的开幕式之后,具体的节日内容既单薄又冷清。不能为了开幕式而办节庆,也不能把“不出安全事故,就是最大的成功”作为节庆活动的宗旨。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还是领导干部的政绩观出了问题,急功近利出政绩的最便宜方式就是办节办会。在发展节庆产业的过程当中,应当强调政府行为是民族节日文化开发的“服务者”,不应该成为民族节日活动的主体部分。
   
  建议
  
  要解决和避免这些问题,必须提高对节庆文化和节庆产业的认识和研究,探索节庆产业发展的规律性和科学性,实施定量的节庆产业价值评估体系,尊重节庆文化的客观事实和生存环境,保护节庆文化的原生性。用科学发展观来举办大型现代经济节庆活动,避免地方政府的经济行为与节庆活动设计出现有节办节,无节编节,因人而变,因人而废的情况。
   创新和特色是节庆活动的灵魂,是节庆活动的民族性和区域性的集中体现。节庆活动有无特色,是关系到这一节庆活动有无吸引力和生命力的关键。节庆活动应走塑造特色和追求多元相结合的道路。特色要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来展示,既要体现节庆活动鲜明的主题思想和显著的地方特色,又要展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时代特征。追求多元,既打造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的节目,又突出规模大、规格高、国际性等特点,形成各地节庆文化和节庆产业独特的风格和魅力。我们这次峰会举办的“优秀民族节庆”推选活动,正是紧紧把握“特色”、“创新”、“国际性”这三个关键词,倡导一种科学办节、专业办节的理念。
   节庆应该是愉快的生活方式,是放松和休整身心的良药,是人们心里的意念追求和现实物质享受的综合体现。节庆活动是属于人民的,既要发展、实现现实的经济增长、塑造地方品牌和形象的节庆产业,又要享受节庆带给我们的欢乐、和谐和幸福的文化消费。因此,在接下来的一年,民族节庆产业的发展,应当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的核心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转型跨越
    关于贯彻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几点思考
    让“科学家的科学”变为“我们的科学”
    水运基层政工工作中的科学发展观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技术类立项课题的统计…
    建设宜居宜商生态园林城市打造四省八县交界…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电信科学杂志2013年第05期目录
    青海社会科学杂志2013年第02期目录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杂志2013年第…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杂志2013年第2期目录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杂志2013年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