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中国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从误区中探寻出路
【摘 要】当前,城市化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人们对城市化理解的偏差,盲目追求高城市化率,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引发了“城市病”。本文分析了现阶段人们对我国城市化认识的种种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化 误区 对策
  
  对于“城市化”的理解,不同的学科各有侧重。总的来说,城市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时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比重逐渐上升的发展过程。它不仅是简单的城乡人口结构的转化,更是一种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化。但是我国很多地方由于盲目追求城市化,片面理解城市化,形成了对城市化认识的种种误区,使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诸如空气污染、水资源短缺、交通拥堵、基础设施滞后等一系列的“城市病”。
  
  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历程
  
  城市是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城市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稳中趋快,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从低速、波动、停滞走向稳定、快速发展的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持续高速经济增长和大规模城市化的辉煌成就。
  城市化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还是国家工业化的推动力。首先,城市化带来了工业的高产出和高效益,加速了工业化进程;其次,城市化使人民生活变得丰富而复杂,个人的自主性得到增强;再次,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给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巨大的财富。wwW.11665.com但在大规模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城市的发展超出了正常轨道,城市建设布局出现无序乃至失控,使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愈来愈严重等等。
  
  二、对城市化认识上的误区
  
  1.误区一:“因城而市”
  按照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城市的产生应该是一个“因市而城”的过程。也就是说,先有了要素的聚集,进而带来市场的发展,随后各种公共基础设施、政策、人们的活动等都开始与市场的扩大和完善相适应,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进而开始作为一个行为个体来与外界进行交流,这时,城市就形成了。
  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人们经常追求的是与之相反的“因城而市”的过程。即为了追求高的城市化率和城市化推进速度,而依靠政策,人为地将非城市划进城市范围,这些区域通常没有与城市的标准相符的市场化水平和配套建设、服务基础。所以它们是“名为城市,实非城市”。
  2.误区二:城市实力就是经济实力
  城市实力就是城市发展的保障力。城市化的质量不单单要求城市化外在的表现力(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人口的迁移数等),更要体现城市的后继发展能力。所以,城市实力的主要指标应包括: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人均gdp)、政府的实力指标(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指标(人均居民收入)等。而在现实生活中,经济实力通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指标,从而导致各地政府盲目追求gdp,而忽略了政府职能、居民生活质量等许多重要方面的发展。这样的城市化进程必然陷入一种畸形的不均衡状态,也无法使人们切实体会到城市化带来的种种积极效应。
  3.误区三:重城市工业的发展,轻乡村农业的进步
  在一味追求城市化的进程中,很多地方都片面强调现代城市工业的发展,而忽视了农业相应的进步。长期实行向现代城市工业严重倾斜的产业政策,不重视甚至以削弱农业为代价来支持现代工业的发展,其结果不但是农业落后,城市工业也得不到健康的发展。
  这种政策和观念的倚重,也进一步加剧了我国的土地问题。对城市化、工业化的强调,使得大量原来的农业土地转变为工业用地,很多地区出现了粮仓空库的现象。尽管政府一再表示,我国不存在粮食短缺的问题,但是,“粮食安全”已然成为了人们无法回避的话题。近日就有学者指出,城市化造成的农用土地减少、土地使用成本大幅提高,是造成中国本轮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大量的失地农民涌入城市,由于知识储备、技能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做一些相对较为低级、简单的体力劳动,较低的收入水平使他们难以维持在城市中的生活,没有了土地,以前的“自给自足”生活也没有了保证。这就使得这一部分人落入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尴尬境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带来了一些不稳定因素。

  三、提升我国城市化质量的对策建议
  
  1.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和乡村在就业、医疗、户籍、社会保障等方面实行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运行机制,城乡公共领域不具有相通性,农村的公共领域以小农生产方式为基础,与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农民的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从而阻碍了农村的发展和城乡间正常的社会流动。城镇工业化对劳动力有较大需求,导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社会化大生产客观上要求城乡公共领域应当具有相通性。
  因此,应当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机制,实现城乡间的开放,有步骤地开放城乡市场,逐步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机制。
  2.积极建立规范合理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土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要素和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但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部分农民对耕地的依赖程度在不断弱化,耕地对于部分农民来说不再是惟一的生活来源。因此,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改革,通过市场化和专业化的形式使耕地向资本足、技术强、懂经营、善管理的种田能手集中,是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效力和提升产业化水平的根本途径。必须在区分土地用途和保护耕地资源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交易政策,真正赋予土地承包者使用、受益、处置等权利,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耕地向种粮大户集中提供便利,克服土地使用上的短期行为,消除土地投资的制度风险。对农业用地要实行保护政策,应在提高农业补贴、减轻农民负担的基础上提高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程度,改善农业的生产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3.我国城市化发展要走资源节约型道路
  根据国情,未来我国城市化必须走一条资源节约型的发展道路,即走一条“高密度、高效率、节约型、现代化”的道路。为此,选择和确定国家、地区的城市化战略,一定要符合国情和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走低成本、节约型、空间布局“紧凑型”、集约化的协调发展之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标指引下,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建立完善的节约资源的体制和机制以及节约资源的法规、标准和监管体系,实现和谐的城市化。
  
  参考文献:
  [1]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兴工业化和城市化[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2]连玉明.中国城市年度报告[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3]《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课题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薛媛媛 陈成 [标签: 减肥 锻炼 中的 糖尿病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建筑装饰设计的常见误区研究
    郑州在中原经济区中的发展定位地位研究
    试析中小企业新员工培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
    试论对经济落后地区中小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
    浅析原州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原州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研究
    关于引人深思的营销误区分析
    证券投资者的投资心理误区及其治理
    试析股市散户投资的“十大误区”
    纳税筹划八大误区及其指正
    对税务筹划误区的几点分析
    企业走出税收筹划误区之探究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