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行业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垂直专业化分工与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内容摘要:本文从垂直专业化分工角度出发,全面考察了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对一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目前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思考,认为长期内我国应该注重提升加工贸易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发挥跨国公司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关键词:加工贸易 结构升级 垂直专业化分工
  
  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研究综述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科技的进步,国际分工水平日益深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得以在不同的国家展开,公司内贸易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世界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各国学者开始关注于一种产品在不同国家的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现象。
  hummels,ishii and yi(2001)经研究准确定义了垂直专业化(vertical specialization),并分析了垂直专业化贸易发展的原因,结果表明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的发展得益于世界贸易障碍(关税壁垒和运输成本)的消减。另外,deardoff(1998)在研究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发生条件时认为,垂直专业化分工在各国的开展取决于专业化技术带来的成本节约与额外资源使用成本之间的权衡。jones and kierzkowski(2000)则认为,服务成本随规模增大而减少,因此推动了垂直专业化的跨国分工。
  从产品的垂直专业化生产过程来看,由于不同生产环节在不同的国家进行,对生产活动的协调和组织将会带来额外的交易成本,比如中间产品的运输、产品质量的控制等。Www.11665.com同时,各国专业化生产带来的好处能够使得各个生产环节上的生产成本之和比原来的“一站式生产”的成本大大降低。事实上,也只有生产成本的节约超过额外增加的交易成本,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才有可能在各国开展。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垂直专业化的研究开始走向“专业化”和“规模化”。arndt(1997)运用传统贸易理论的框架进行分析发现,有关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使参与国福利降低的评价过于夸张。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将一部分生产环节外包给在这一环节上更具比较优势的外国进行生产,由于专业化生产程度的加深,通过贸易分工将有可能获得福利增进。他同时也认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工人工资的影响有赖于发生垂直专业化的产业要素密集度与各国的要素禀赋的对比情况。
  arndt(1998)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分析了先进国家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后对该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影响。arndt认为,当先进国家采用了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将原来国内生产的环节放在其他国家进行,先进国家的工资将会上涨,产业就业和产出都会有所增加,国家的整体福利都会得到改善,对于大国而言,福利改善的效果将更加明显。
  deardoff对垂直专业化贸易的跨国生产分工进行了研究,认为:如果价格不变,垂直专业化分工将提高各贸易国的产出;如果价格发生变化,则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带来的贸易条件恶化将会降低其中一国的福利,而在受益国,某些要素所有者的利益也可能遭受损失。另外,专业化分工对要素价格均等化的影响取决于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环节所使用的相对本国平均的要素密集程度。
  jones and kierzkowski(2000)综合探讨了关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多个问题,建立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分析框架,并且将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分析拓展到多个国家的情形。其中主要的结论为,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一国福利的影响取决于该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密集度与该国要素密集度的对比。
  helg and tajoli(2003)考察了垂直产业化分工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其对相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方式。他们在对意大利和德国的制造业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意大利制造业的技术密集度的提高与垂直产业化分工正相关,而德国的实证结果没能支持之前的假设。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垂直专业化贸易分工对产品原生产国的要素价格和福利的影响,得到的结论基本一致。但以上的研究基本是静态研究,没有考虑一国在专业化链条上的动态转换。而且,大部分文献都是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分析对发展中国家的适用性尚待探讨和检验。
  
  垂直专业化分工及其贸易所得
  
  本文对发展中国家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产品垂直专业化分工对该国的影响进行简要的分析。根据ardnt(1998)的思路,在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下探讨这一问题。初始的状态如图1所示,x0,y0分别代表最终产品x和y的单位价值等产量曲线,工资租金比为等成本曲线的斜率w/r。发展中国家工资较低,因此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x,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y。我们假定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出现,发达国家出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y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生产,如图1中虚线oy1和oy2所示。在y,y1,y2三种产品中,其中y1是资本密集度最高的产品,而y2的劳动密集度最高。产品y的要素比例可以由中间产品y1和y2的要素比例向量相加得到,如图1中of为向量og和oh的向量和。
  
  
  考虑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的情况。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运输或通信技术的发展,或者生产技术的进步,或者贸易壁垒的消减)使得垂直专业化的跨国分工成为可能,而且假定发展中国家的工资水平足够低,使得发达国家宁愿放弃产品y2的国内生产,让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垂直专业化进行加工贸易。如果两国均为小国,那么产品x和y的相对价格外生给定。此时,生产过程的调整只会影响要素价格。发展中国家原来的y生产部门将生产产品y2,新的等产量曲线将处在点f和点h之间,如图2 y′所示。
  原来的要素相对价格w/r已经不再符合y部门的生产成本,新的要素相对价格由与y′和x0都相切的成本线(w/r)′确定。资本租金将会上升,各产业的资本-劳动比都将有所下降,如图2中oy2′和ox′所示。资本租金的上升意味着资本的边际生产率会得到提高。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参与了相对本国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的生产,部分低效率的资本和劳动力从原来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中释放出来,因而提高了整体的生产力,这一效应有些类似于资本节约型的技术进步。
  (一) 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的产出效应
  本文假定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都满足市场出清,要素禀赋将得到充分的利用。从图3中可以看出,要素价格变动最终对产出的影响。图中e点为要素禀赋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产出x0减少至x1,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产量则由y0增加到了y1。部分劳动力从x部门转移至y部门,导致x部门的产量下降;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增加,产量随之增长。在要素禀赋不变的情况下,由于部分要素资源的转移,发展中国家开始生产原来需要完全进口的资本密集型产品,而原来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将减少。
  (二)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若该国为一大国,则由于本国市场上产品y的产量增加和产品x产量的减少,进口产品y的世界价格将会下降,而出口产品x的世界价格将会上升,因而贸易条件将会得到改善。这一贸易条件的改善将有可能促进出口x部门的扩张,而抑制进口y部门的萎缩,使得要素价格发生相反的变化。但只要贸易条件改善的效应更大,则x的生产会下降,而y的产量会增加。

  (三)垂直专业化跨国分工对一国福利的影响
  设初始的贸易条件为pw,此时对应的消费无差异曲线为c0。由于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发展中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沿着y轴扩展,y产品的最大产量由分工前的t′增加到t〞。若贸易条件不变,则新的消费无差异曲线处于c1,比原无差异曲线更高,因而国家福利得到改善。若是大国情形,则出口产品x的价格会上升,而进口产品y的价格会下降,新的贸易条件为p1w,此时发展中国家在更高的无差异曲线c2上进行消费,福利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如图4所示)。
  以上分析基于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的框架,从理论上论证了通过加工贸易参与垂直化专业分工,特别是参与到相对本国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的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影响。当然本文的分析仅限于两种要素的情况,这一结论也可以适用于技术、熟练劳动力等要素的情形。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工贸易作为一种参与国际分工的手段,不仅要参与到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分工中,还要参与到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分工中去。这一结论反映了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是有益于一国的福利和发展的,加工贸易的结构应该得到优化和升级。
  
  加工贸易的结构升级
  
  本文建立模型说明加工贸易结构升级的贸易所得。模型包括两个国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种要素:劳动力和资本。在初始状态,由于发达国家还没有采用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技术,因而根据要素禀赋的比较优势原理,各国专业化生产本国要素丰裕的产品。
  从图5中可以看到,在初始状态下,发展中国家(h)专业化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设为x),等产量曲线h1与等成本曲线nn相切于点a,oa代表生产向量。发达国家(f)专业化生产资本密集型产品(设为y),等产量曲线f与等成本曲线mm相切于点c,oc代表此时的生产向量。当技术进步使得发达国家得以将原来的资本密集型产品c进行垂直专业化分工生产,比如可以将原来生产过程拆分为两个环节,先生产资本密集型中间产品d,产品d再经过劳动密集型过程的加工或处理,最终生产出y。图5中这一垂直专业化分工表示为,生产向量oc可以通过向量od和向量dc相加得到,即产品y通过两个生产过程od和dc最终生产出来。若其中劳动密集型的生产环节的生产技术刚好可以为发展中国家所掌握,则由于较低的工资水平,生产过程dc将可能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如图5所示,向量dc平行于向量oa,两变量的技术水平是一样的。因而,发展国家h可以进口中间产品d生产出最终产品y。原来发展中国家对产品y的消费全部依赖于从发达国家的进口,而此时,由于生产过程的转移,现在发展中国家只要进口中间产品d,通过自己的生产就可以满足国内消费。发展中国家不仅生产可能性边界可能会扩大,而且进口技术含量更高的产品所带来的技术外溢也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的整体生产力得到提高,因而改善国家的整体福利。
  
  如果假设发展中国家由于进口产品的技术外溢,生产技术得到了改善。设新的生产技术可以用ob表示,则发展中国家h将运用生产技术ob生产相对产品a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b,等产量曲线h2与等成本曲线nn切于b点。由图5中所示,此时发展中国家h只要进口比产品d生产技术较低的产品e就可以在国内生产产品c。由于产品e的生产技术oe仍然高于本国的平均生产力,进口产品e仍然可以对发展中国家造成技术外溢。随着发展中国家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中国家将可能趋向于生产较原来资本密集度更高的产品,发展中国家的生产也将转向相对资本密集度较高的产品b所在的产业,进入更高资本密集度的生产环节,国家的福利可能在这一动态过程中获得整体改善。
  以下将粗略分析发展中国家由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态转变所带来的福利改变。假设x为劳动密集型产品,y为资本密集型产品。初始状态,发展中国家专业化生产相对资本密集度较低的生产环节。此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mm,贸易条件为t,发展中国家在q1点生产,b1点消费。当发展中国家在生产链的分工阶梯上有所上升时,生产环节的资本密集度较原来更高,同时由于技术的进步,生产可能性曲线扩展至nn。从图6中可以看出这一扩展是偏向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与之对应的国内生产点为q2,无差异曲线为i2,假设贸易条件不变,发展中国家将在q2点进行生产,而在b2点消费。显然,无差异曲线i2要高于i1,国家福利得到改善。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动态提升将可能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福利改善。
  综合图5、图6的分析,一国可以通过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获得技术进步,提升一国在生产链条上所处的位置,进而改善一国的整体福利。其中的关键是通过参与分工获益,促进垂直专业化的产业升级。
  以上分析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到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形式,我们应该积极有效地促进我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以通过发展加工贸易来带动我国贸易和经济的发展。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有赖于技术进步,这就要求必须使加工贸易要增强加工贸易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产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要积极提供产业配套,加强加工贸易对当地的技术外溢效应。
  
  我国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中的启示
  
  加工贸易是我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主要方式。目前加工贸易中相当大部分仍是服装、纺织和机电零部件等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或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部分高技术、深加工产品往往也存在加工过程短、增值率不高等问题。境外加工贸易也是我国从事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一种方式,但其数量和规模极为有限,在对外贸易中占的比重很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加工贸易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持续提高,并有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
  近期内,按比较优势积极参与以劳动密集生产环节为主的分工。加工贸易处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正是我国静态比较优势的体现。从21世纪前十几年来看,我国的廉价劳动力供给将继续呈供过于求的态势。另外,我国人均受教育程度不高,平均素质较低,因此,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虽然增值率比较低,但毕竟能吸纳一部分人就业,增加一部分国民收入,国家也能得到税收。所以,目前我国仍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生产环节。
  长期内,追求动态比较利益,提升分工层次和增值率。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实现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二是实现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发展较快,而从劳动密集生产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生产环节的过渡较慢。因此要创造后天比较优势,这种后天比较优势来自于资本积累的加速、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它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加工贸易商品的结构升级和增值比率的提高。
  积极发挥跨国公司对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促进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垂直专业化分工链条中由劳动密集型环节向资本、技术密集型环节的升级转换,表现在生产上,呈现出如下演进态势:最终产品的加工、组装—零部件的分包生产—中间产品的生产—国外品牌产品的生产—自创品牌的生产。在最初的加工、组装阶段,发展中国家利用劳动力比较优势与跨国公司的技术、资金相结合,参与国际分工;随着资金、技术优势的逐步积累和关联产业的形成,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产业链条中由零部件的生产和出口逐步向中间产品、整件产品的生产和出口演化。
  
  参考文献:
  1.hummels david, jun ishii and kei-mu yi . the nature and growth of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n world trad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1,54(1)
  2.隆国强.加工贸易发展问题研究.国际贸易,2006(9)
  3.高越,高峰.垂直专业化分工及我国的分工地位.国际贸易问题,2005(3)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袁学军 [标签: 垂直 专业化 加工贸易 结构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面向全球视野和综合素质的建筑及环境专业本…
    工程管理专业特色化建设探讨
    地方院校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
    土木工程专业核电站建设人才的培养
    大学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任务牵引式教学在合训专业土质学与土力学课…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职业修养训练分析
    基于区域优势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色培育…
    双语教学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化人才培…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对策研…
    新建本科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研究
    英语专业四级整体复习教学效果评估及教学策…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