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香港商界巨子唐翔千

原文作者:佚名

  风水宝地严家桥
  在无锡东大门外,座落着一个古镇名叫严家桥。相传六七百年前有一个严姓大户人家,沿着弯弯曲曲的永兴河坐船到这儿,见四周河网如织,绿荫蝉唱,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就上岸把家安了下来。当时由于大河阻隔,东西两岸来来去去很不方便,严氏就在河上造了一座桥。小桥建成以后,此处成了水路交通交叉地,人们便纷纷迁移过来依水而居,形成了人丁兴旺的江南小镇。为感谢严氏建桥,当地百姓以严姓作为桥名,继而又将桥名演变为地名。“严家桥”三字便由此而来。
   时光荏苒,数百年后严家桥迎来了一个新的家族。
  清咸丰十年(1860年),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踏上了这片土地。此人姓唐,名懋勋,号景溪,祖籍常州武进。唐懋勋是个商人,经营着无锡著名的四大布庄之一——唐时长布庄。唐懋勋一生奉行和气生财的理念,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顾客,他都笑脸相迎,真诚相待,因此大家都亲热地喊他为“唐佬佬”。那天,为逃避太平军起义引发的战乱,唐懋勋拖儿带女,一路颠簸着逃到了严家桥。站在永兴河边,他被眼前这座小镇迷住了。这里家家枕河而居,户户门前垂柳,河岸相依,小桥流水,四乡殷实,商贸繁华。穿村过巷,一路上听到的尽是“啪啪啪”的机杼声,几乎户户纺纱,家家织布。当他兴致勃勃他走上严家桥时,不禁被河边茶楼里的琵琶声音吸引住了,只听得一女子委婉动听地吟唱着:
   东风洋洋送春来,
  南风添喜又添财,
  西风长送福禄寿,
  北风长送状元来。wWw.11665.com
  身边这一切,唐懋勋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以商人特有的眼光发现,严家桥是一块风水宝地:这里地理位置可进可退,既不显眼又不闭塞,既有人气又不喧嚣,很有点像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想到这儿,他不知不觉地赞叹道:“是个好地方!”
   据说,唐懋勋在逃离无锡时,曾作过一梦,他在梦中操弄剪子,一不小心剪豁了嘴巴。醒来后他去解梦先生那儿讨个说法,解梦先生告诉他若要躲避战火,必须找到有两个口的地方,方才是“吉祥之地”。而严家桥的“严”字,按照当时的写法,顶部正好并列着两个“口”字。
   想到解梦先生那一番话,唐懋勋决定把家安在严家桥。
  生意好得把桥也挤坍了
  唐懋勋租下了五间平房,并以十多串铜钱盘下了双板桥堍一家濒临倒闭的布庄,挂出了“春源布庄”的招牌。他坐中经营,两个儿子唐子良、唐竹山走南闯北到产销地“坐庄”收花,然后以棉花换棉纱,再以棉纱换棉布,收回棉布后将其销往苏锡常、杭嘉湖以及安徽、山东、天津等地。这种花、纱、布交叉销售的商业模式,不但给春源布庄带来了丰厚利润,而且吸引了严家桥周边的农民以及原先与唐懋勋有生意往来的外地客商,他们纷纷慕名来到春源布庄换纱换布。
   春源布庄生意蒸蒸日上,南来北往的客商川流不息,有一年竟然把双板桥挤坍了。为了修桥,唐懋勋作出了一个决定:在店堂门口摆一个毛竹做成的积钱筒,以后每做一笔生意就将一枚铜钱放进去,攒够了钱就在原来的地方再造一座大桥。几年后,唐懋勋果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将新建的这座桥取名“万善桥”,因为这钱是通过大家买卖土布一点一点积攒起来的。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土地、房产历来被看作是创业的根本,是可以传子传孙的基业。唐懋勋也没有跳出这种思维模式,为在当地立脚扎根,他到严家桥不久就把原先租赁的房屋买了下来;看到太平天国起义后本地人口锐减、地价大跌,他又趁此机会大量买进土地;接着,又进一步在住宅四周收购房屋,建立唐氏宅院。没几年功夫,他就在严家桥置田六千多亩,还大兴土木把旧屋翻建成唐氏仓厅,一部分地方用来囤积粮食,一部分地方用作家人住宅。
   唐氏仓厅有九开间门面,临河而筑,头进安排柜台、账房及仓库;第二进有大厅三间,两侧安排厢房;第三进是住房,两旁另有陪弄直通厨房及后园;仓厅面朝永兴河处造了两座大码头以及百米凉棚。唐氏家族宅院气势宏伟,布局紧凑,除正中三井房舍建筑外,三面环水,南北建有两座小石桥,桥后有“巷门楼”关锁,十分壮观。整个宅院构思新颖,结构明晰,功能齐全,布局合理,将码头、商贸、仓储、住宅有机结合在一起,成为远近闻名的建筑范例。
   唐家父子除经营布庄外,还开出了德仁兴茧行,建造了同济栈房,办起了同兴木行,开设了同济典当。多样化的经营使唐懋勋集土地租金、商业利润和资本收益于一身,成为严家桥地区首富,四邻八乡都惟其马首是瞻。[论文网]
   光绪初年,唐懋勋重新回到无锡城里经营布庄,成为当地有名的商绅。
  江山代有人才出,唐氏祖业后经培字辈、镇字辈、源字辈、千字辈、年字辈五代,终于跻身中国商界四大家族之一。
  从小玩开店做老板的游戏
  当唐懋勋在商场上长袖善舞的时候,他的孙子唐殿镇(字骧廷)渐渐地长大了。唐骧廷本性聪颖,虽然也曾念过私塾,熟读四书五经,但他对秀才、举人这一条仕途没什么兴趣,反倒是因为在春源布庄这样的商业环境里长大,从小玩的都是开店卖东西之类的游戏,令他对做生意情有独钟,祖父唐懋勋的经营之道,他一点一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18岁时,他从母亲处拿了2000元,离开严家桥单枪匹马闯荡无锡城。在那里,他遇到了幼年时的玩伴程敬堂,两人谈得十分投机,遂携手合作在城中北大街开设了九余绸布庄。由于绸布庄地处无锡最繁华地段,且经营上讲求信誉,待客和气,服务周到,所以生意兴隆,名噪一时。清末民初,九余绸布庄已成为无锡最大的绸布庄之一。
   1916年,唐骧廷、程敬堂通过集资接盘一家布厂,将其扩建后改名为丽华织布厂。唐骧廷知道,织布比纺纱赚得多,印染又比织布赚得更多,利润能超过织布几十倍。为此,他在先期创业成功的激励下,于1922年创办了丽新厂,增加了印染等多种业务,并在无锡、上海两地生产,成为当时全国独一无二的纺织印染配套齐全的全能厂。1930年代,丽新职工已近三千人,日产细纱四十件、坯布二千多匹,每年盈利一百多万元。
   丽新创办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外商纷纷进入中国,城里乡下铺天盖地都是洋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洋布不但产量高,而且成本低,因而价格上具有优势,几乎垄断了整个中国市场。而丽新建厂之初,设备极为简陋,产品的产量与质量都无法与洋货匹敌。面对洋货非同寻常的竞争力,唐骧廷知难而进,不惜以全部厂房和自有家产作抵押,借款扩充资本,从国外引进大批先进设备。唐骧廷心里明白:中国人倘能仿制洋布,根本无须顾虑没有销路,而且一定有厚利可图。事实也证明他确有先见之明,比如他引进的立脱精梳机,因为可以纺制高档纱或冷门纱,所以用这种纱织成的府绸、麻纱,以及染印的各色花布,很快成为市场上的紧俏商品。

 为了同洋货竞争,唐骧廷一方面积极罗致人才,不断招聘大学毕业生及其他高级技术人员,甚至重金聘请英国工程师汤麦斯来厂主持漂染部;另一方面,他派出厂里的工务主任唐君远去日本大阪

的工厂参观,学习灯芯绒制造技术,了解整个生产流程。
   父亲的电报如同军令一样
  唐君远,字增源,1901年出生,是唐骧廷的第二个儿子。年轻时就读于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攻读化学。他刻苦读书,学有所成。
  且说唐骧廷在丽新厂扩张过程中,眼看着事情越来越多而自己却因年岁增高越来越力不从心,于是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在八个儿子中,他最钟意的是老二君远。一天晚饭后他对夫人钱保瑾说:“我跟你商量一件事情。我看君远这个人聪明能干,办事也有魄力,而且为人宽厚,跟人很合得来,我想叫他接我班。你觉得怎么样?”
   见夫人频频点头,唐骧廷第二天就给儿子发去了一封电报,命他赶紧辍学回家。
  在唐君远的意识里,父亲的话就如同军令一样,不能说半个“不”字。所以看到父亲电报后,他赶紧收拾起自己的行囊,从苏州急急赶往家里。
  回到无锡,唐君远本以为父亲会给他安排一个管理层的职位,不料唐骧廷却要求他从最低层的考工员做起,并且直到三年后才让他担任厂长。令唐君远意想不到的是,恰恰是考工员这个职位,让他了解了很多坐在办公室里不可能知道的情况。
   那时,英商与日商控制了整个市场,他们认准中国的纺织厂只能够生产20支的大路货,于是就把20支的产品价格压低,然后把细支纱价格提高一倍。如此一来,他们非但不会亏本,而且还可以盈利。更为重要的是,这么做可以挤垮一大批中国企业。在外商步步进逼下,中国布商亏损累累,丽新也不例外,同样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面对困境,唐君远大胆向父亲建议:只有进口先进设备,只有走精品路线,才能突破眼前的困局,否则只能像其他国内纱厂一样,将库存的棉纱竞相甩卖。在说服父亲放手让他一试之后,唐君远又凭借家族的声誉争取到了银行贷款。他用这笔钱进口一万锭机器,专门用来纺40支细土纱;此外,还增加了一套精梳设备,从品质上全面提升新产品。为了使产品适销对路,唐君远也十分重视市场讯息。他专门花钱请一些人,在上海南京路、外滩等处,跟踪观察外国人的衣着,一旦发现新出现的花色品种,就仔仔细细地记录下来,提供给厂里设计人员参考。为了及时了解市场动向,他还特地设立了门市部,直接听取顾客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市场信息试制新产品。如风行一时的“泡泡纱”,就是丽新厂的工程技术人员研发出来的。他们发现烧碱能使布上起皱起泡,采用这种方法织成的棉布,既凉爽又美观,成本也不高。唐君远给这款新品起了个很容易记住的名字:“泡泡纱”。甫一上市就引起轰动,成为市场上的热销产品。
   唐君远的精品策略,使丽新的产品畅销全国,尤其是印花府绸、麻纱和泡泡纱,大受消费者欢迎。想当初研发泡泡纱,唐君远只是希望试探一下市场,没想到泡泡纱透气的性能和实惠的价格,竟—举打破了外商的垄断局面,获得了巨大成功。
   人们称他为“呢绒大王”
  当丽新厂在市场站稳脚跟后,唐君远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毛纺织业。
  那时中国纺织行业棉纺、丝纺、毛纺三业中,毛纺织业发展最慢,不少厂往往开工一两年便停产,因为无法与洋货竞争。在1930年代初期,全国只有几家工厂生产粗呢,细呢全部依靠进口。
   唐君远认为,这是市场的空白点,大有文章可做。
  1934年中秋佳节,当唐骧廷、唐君远、程敬堂等人一起聚餐赏月时,唐君远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想办一家毛纺厂。”
  有人提出异议:“这个市场不容易做哇!日货哗叽、直贡呢这一年连续跌价20%以上。听说刘鸿生的章华毛纺厂经营得也很不顺利,有人还劝他转行办绒线厂呢。”
  “呢绒肯定大有市场。”唐君远说得斩钉截铁,“因为有钱的人、当官的人、洋行里办事的人,在社交场合都喜欢穿呢绒服装;还有一些人,比如职员、教师、记者等,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在只重衣衫不重人的社会里,也不得不买一二件呢绒衣服装装门面。因此,精纺呢绒的销路绝对不会差。”
   唐君远还给大家算了一笔账,当时呢绒进口须征税百分之三十,而原料毛条的进口税率仅为百分之五,税收方面的成本差异对于国内生产是十分有利的。再说,进口毛条价格低,成品呢绒售价高,即使把国内生产的高档呢绒价格压低,使它们比外国货便宜一些,还是有利润可赚的。“我们可以从澳大利亚进口上等毛条,生产高档花呢、华达呢、哔叽;用国产羊毛生产粗纺花呢、大衣呢、制服呢,这些产品在价格上都肯定有优势。只要花色品种适销对路,国产呢绒完全可以与舶来品竞争。”
   “有道理,我支持!”唐骧廷第一个表态,“这是中国市场的空白之处,谁能补上这个缺门,谁就可以独领风骚。”
  其他人听罢也交口称赞唐君远眼光独到。当下众人一致商定,共同出资二十万银元,在无锡开办全国第一家能精纺、能染色、能整理的全能毛纺织厂——协新毛纺织厂。由唐君远任经理,毕业于美国罗宛尔大学纺织专业的堂弟唐熊源任协理兼厂长。
   一切正如唐君远所预料的那样,协新厂产品于1936年上市以后十分畅销,上海有一家呢绒批发商联益公司,甚至要求将货物全部交给他们包销。双方商量结果,每码包销价格定为马裤呢五元二角,薄花呢四元八角,人字花呢五元二角。而实际上每码成本只是原料费约二元,制造费用约七角六分,一般利润在一元以上。
   由于产品策略、价格策略对头,协新厂开业头一年就收回了全部投资,并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在赢得了第一回合之后,唐君远再接再厉,又打出了一张属于协新的王牌。
  那时,穿呢绒服装的人常常为虫蛀而烦恼不已,唐君远也为此冥思苦想,希望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一天,有人告诉他瑞士嘉基颜料厂有一个专利产品“灭蠹”,既能灭菌又不会伤到羊毛。唐君远经过试验发现确实有这种功效,就与洋行签下了包销合同,买断这项专利在中国的使用权。
   “灭蠹”,其实就像老鼠药一样,昆虫吃了“灭蠹”也就死路一条了。将这个原理用在毛纺织品上,主要是通过染整的方法,将药性渗透到羊毛分子里去。唐君远因为在大学里读的是化工,所以对“灭蠹防蛀”这么一个专业问题能有独具慧眼。
   “不蛀呢绒”的出现,使协新产品风靡全国,其品牌“三羊开泰”、“五福临门”、“福禄寿喜”、“万年鸿运”等畅销国内外。唐君远也因此被称为“呢绒大王”。
  这一年,唐君远34岁。
  写到这里,本书的主人公该出场了。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香港 香港 香港 四大天王 浙江 王均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香港海关知识产权保护及对内地海关的启示
    香港IPO市场能否再掀热潮
    香港15年免费教育五年内落实
    香港奢侈品谋夺网络平台
    香港5月最关注
    香港特区京昆剧团出演全本《秦香莲》
    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基本历程
    上海、香港、新加坡吸引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的…
    2013年香港通胀率或达4.3%
    香港的“世界之最”
    正能量:2012感动香港年度人物揭晓
    香港竞争力之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