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六个港人一个穷“在职贫穷”见新高

原文作者:屠海鸣

  贫富悬殊是香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近日,香港乐施会分析港府统计处过去10年数据,发表了《香港贫穷报告》。报告指出,香港贫穷人口于过去10年约110万人,贫穷率为17.6%。然而,“在职贫穷户”(家中最少一名在职人士)数目,则由2003年第二季的17.4万户,升至2012年第二季的19.4万户,增幅达11.6%;人数亦增加4.7万至65.8万的历史新高。
   西方经济学中有“滴流经济”(trickle-down economics)一说,认为只要区域经济发展良好,资源增多,就好比河流的水源多了,自然会流入所有支流一样,使经济的成长惠及社会每一阶层和每一个人。事实上,就香港地区而言,“滴流经济”只是个一厢情愿的假设,现今的香港,整体经济增长带来的并非是整体生活质素的改善,而只是令一小部分人变得更加富有,涌现更多超级富豪,而绝大部分人却由于分配不均,生活素质并未得以改善,甚至有愈发恶劣的趋势。
   恶化 贫富悬殊在扩大
  此次《香港贫穷报告》显示,过去10年香港经济从谷底回升,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增长40.4%,由2003年的18.3万港元升至2011年的25.7万港元,但贫穷问题却持续恶化,在职贫穷家庭的人口不减反增至117万人,即每六名港人中就有一名穷人。就2012年第二季而言,全港最富裕10%住户的入息中位数为8.88万港元,较2003年的7万元增加了26.9%;但最贫困10%住户的入息中位数,仅由3000元轻微增长至3400元,两者差距骤然扩阔至26.1倍。WWW.11665.COm
   根据分析结果,工作人口每月收入中位数由2006年的1万港元,增至2011年的1.2万港元,增幅达20%;另一方面,住户每月收入中位数(不包括外籍家庭佣工),亦由2006年的1.71万港元增至2011年的2.02万港元,增幅为18.1%。倘若按不同年龄群组分类,儿童、青年以及中年群组的贫穷率下降4%至10.7%不等。不过,长者的贫穷率却由2010年的32.5%上升至如今的32.7%,贫穷长者人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增加了4%,多达28.8万人。
   此外,香港“在职贫穷住户”中,六成人的收入少于综援标准金额,符合申领综援资格,但因“有骨气”,不想被标签为“大懒虫”,当中只有约一成人申领综援,绝大部分宁愿一日工作十几个小时,以“骨气”担起一头家。尽管他们生活在贫困线上,也不愿意接受社会保障制度的照顾,被网民称赞为体现了“香港精神”。但是单有“骨气”,并不容易脱贫,情况持续下去,贫困问题只会继续恶化。有一些专家指出,香港的贫穷问题因经济结构问题而产生。众所周知,香港经济越来越依赖金融、地产等服务行业,虽然经济蛋糕越做越大,但只是少数人得益,低学历、低技术工人所得的份额越来越少,实际收入不增反减。
   辛苦 供养老幼孭重担
  最低工资的实施确实对贫穷问题起了纾缓作用,在香港5.5万多名脱离贫穷线的人士当中,大多是在职贫穷人士。不过,由于通胀严重,食物及住屋开支不断上升,最低工资委员会提出的7.1%加幅,不足以抵销两年通胀,最低工资的纾贫作用并不如想象中有效。现时香港19.4万户在职贫穷住户中,65%需要供养子女或长者,这也与香港社会的人口结构有关,在这19.4万户的家庭组合中,以三人和四人家庭的在职住户数目最多,分别占7.19万户和6.77万户。据统计,香港每名在职贫穷户的在职成员,需要供养2名非在职成员,负担较一般在职住户的0.8名沉重。而在19.4万个在职贫穷户当中,58.5%的每月入息中位数,更低于相应人数住户的平均综援金额,但他们当中只有9.8%申领综援。
   现在香港市民成年子女整体数量逐渐减少,大多数香港家庭通常只有一两名成年子女,甚至无儿无女,即使子女愿意供养父母,很多时候都会有心无力。许多香港年轻父母“生完小朋友,太太负责照顾小朋友,又少了一个人外出工作,亦或转作兼职,家庭收入减少”,这是造成在职贫穷家庭数目增多的又一因素。
   羡慕 濠江每人派八千
  澳门与香港,仅一海之隔,两地关系一向密切,如今却际遇迥异。当香港社会正为港人脱贫而费尽心思、为长者生活津贴争拗不休之时,澳门政府再次宣布大手笔派钱,人人有份,皆大欢喜。
   澳门特首崔世安于近日发表题为《增进民生福祉立足长远发展》的施政报告,推出一系列扶贫纾困措施,尤为瞩目的就是加码派钱:在澳每名永久居民派8000澳元,非永久居民派4800澳元,敬老金增至6600澳元,养老金则增至每月3000澳元,2013年还会向每位澳人的中央储蓄户口额外注资6000澳元,此外还有退税、医疗券、电费补贴、豁免社屋住户全年租金等等惠民措施。最值得一提的是,澳门政府未来四年将向社保基金注资370亿澳元。
   相信不少香港市民看到这些数字,都会感到羡慕不已。事实上,澳门特区近年各方面的发展,值得港人关注的,绝不止年年“派钱”一项而已。澳门近年凭赌业、旅游业急速发展,人均月薪10年间翻倍至逾1.2万港元,与香港看齐,人均gdp更超越香港。不止发展快,更叫港人羡慕的是澳门政府“派钱停不了”。自2008年起,澳门政府年年派钱,有时甚至一年派两次,今次已是第九次了;不仅一次比一次豪爽,一次比一次周到,而且将短期扶贫与长远承担相结合,真正做到还富于民。澳门经济发展势头良好,2012年上半年经济增长达12.6%,财政收入理想,当局有足够的财力与底气兑现与民“分享经济成果”的承诺。而更重要的是,澳门社会和谐,政府施政顺利,办事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
   “邻居”有钱派,这边厢的香港马上掀起热烈讨论,有网民酸溜溜称“同人唔同命”、“恨做澳门人”,甚至称要尽快移民澳门。
  关注 澳门经验应借鉴
  有人说,澳门面积小、人口少,管理自然容易;港府也说过,香港如果把所有福利措施算在内,“派钱”不比澳门少。这些话当然都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而已。事实是,如果没有政府的有效管治、没有快速发展的经济、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没有大力支持政府施政的市民,澳门就是面积再小、人口再少,也不见得可以有今天的发展成绩,可以年年“派钱”。[论文网] 
   “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澳门特区今日一切发展成就的取得,得力于特区政府善用优势、抓住机遇、集中精力,找准了自己最有利的位置;同时亦得力于50多万澳门市民与政府的和衷共济,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致力改善民生,民众对政府的依法施政也给予配合和支持。澳门回归以来落实“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成功经验的确值得借鉴。
   当然,也有专家直言,“香港不应跟随澳门的派钱政策。”澳门人口仅50多万,但香港却有逾700万人口。去年港府派发6000港元,610万人士合资格领取,总共派发380亿港元;而澳门派一次钱仅耗40多亿澳元,香港派一次钱差不多等同澳门派钱九次。两地的经济社会结构大不相同。
   派钱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扶贫,但如果套用在香港身上,其效果是有待质疑的。笔者认为,派钱仅是一次性政策,反映不出长远的规划。如果港府要派钱,可以考虑将这笔钱融入有长远效果的扶贫政策里,例如划入正在立法会审议的长者生活津贴(生果金),或者拨给港府新成立的扶贫委员会,协助他们提供适切的安全网,帮助香港弱势群体尽快改善生活。
   本文作者系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国务院侨办海外扶贫顾问、中国侨联委员、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副理事长、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侨联副主席、上海华夏文化经济促进会副会长、上海市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上海国际商会副会长、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上海市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上海市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重庆市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云南省海外交流协会名誉会长、山东省海外交流协会海外顾问、江西省侨联海外顾问、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董、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仁爱堂第二十四届董事局副主席、香港豪都国际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复旦大学校董、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务委员会委员。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最贫穷的哈佛女孩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推动出口信用保险发展必须树立“六个意识”
    税收筹划的六个误区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