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地方战略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摘要: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立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山西农业的现实状况,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以生物技术为先导,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不仅关系到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综合效益和可操作性,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事业。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汾河流域;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是山西最大的河流,流经六个地市,全长716公里。流域面积39 741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1/4。汾河流域是山西省工业集中,农业发达的地区,其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分别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6%和农业总产值的6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山西省不仅工业污染压力较大,农业面源污染也在加重,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威胁。据山西省农业环境检测中心环保站提供的资料显示:全省污染严重的农田面积达120万亩,比较严重的农田面积达到1 000多万亩,主要分布在太原、临汾、运城等汾河流域粮棉主产区。因此,加强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已经成为山西省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原因分析
  
  农村的生产、生活中,过量施用的化肥和农药、未经处理随雨水进入河流的村镇生活垃圾、禽畜粪便、固体废弃物等,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www.11665.cOM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不断加剧的态势,其中农药、化肥污染和禽畜粪便污染尤为突出。中国化肥、农药过量使用问题十分严重。近年来,在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化肥的使用量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中国耕地面积不到世界的1/10,但是,氮肥使用量为世界的30%,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05倍;磷肥的使用量为世界的26%,每公顷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86倍。使用化肥的强度平均每公顷达400公斤(太湖流域高达600公斤),平均使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使用上限的2倍,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标准。据调查,养殖一头牛产生并排放的废水超过22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而养殖1头猪产生的污水相当于7个人生活产生的废水。在国家环保总局的网站上,2003年4月刊登的一篇《农业污染在加剧》的文章中说:“从国家环保总局获悉:中国环境污染正在转型,工业污染比重下降,农业污染日益突出,规模化畜禽养殖造成的有机污染已相当于全国工业污染的总量,目前成为中国最为严重的污染问题之一。”
  山西省农业面源污染同样不容乐观,汾河流域的情况则更为严重。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业耕作条件恶化,大面积土壤板结,水土流失严重。由于大量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汾河流域农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大幅度减少,90%以上的土壤出现了板结现象,土壤的保水性、透气性弱化,形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其二,对水源构成威胁。汾河是山西省重要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的来源,农业面源污染的存在,会导致汾河水质富营养化,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目前,中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污染严重,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其三,农作物品质下降,直接影响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增收。汾河流域是山西省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是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越来越取决于农产品的质量。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在发达国家建立的绿色壁垒面前,已经付出了较大的代价。2002年各类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给中国造成损失达到100亿美元。日本历来有明显针对我国农产品的技术壁垒措施。2006年5月底,日本开始实施食品中残留农业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所有农业化学品在食品中的残留都作出了规定,设限数量大幅增加,限量标准更为严格,检测项目成倍增加。日本是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场,占中国食品、农产品出口总量的32%,“肯定列表制度”的实施大幅抬高了中国出口农产品的技术门槛,直接影响到近80亿美元的出口额,涉及到6 000多家对日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主产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农产品出口是山西省对外贸易的重要方面,目前已经为此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
  
  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到农业基础、技术条件、行政管理等各个层面。立足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山西农业的现实状况,汾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应以生物技术为先导,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生态农业的特征是逐步恢复农业的自然生态系,使目前单纯依靠矿物能的农业转变为依靠太阳能的农业。它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生态农业不仅可以通过适量施用化肥和低毒高效农药等,突破传统农业的局限性,又能保持其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间作套种等优良传统。因此,应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尽快确立汾河流域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从农业生产的角度来看,推进生态农业必须改变农业生产中长期单一使用化肥的状况,实现有机肥、生物肥、化肥的综合施用,以有机肥、生物肥为主,以化肥作为补充。汾河流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有机肥和生物肥不仅可以大量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成分,同时可以有效地改变土壤地理化状况,恢复土壤的团粒结构,增强土壤的保水和透气性能,为保持农业生产的效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复合生物肥中同样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成分,在生物菌群的作用下,无机成分的利用率可以在单纯施用化肥的基础上提高50%。该肥料不仅可以满足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同时可以大幅度减少土壤中硝酸盐类物质的沉积以及地表水中的营养成分。生物肥料还可以拮抗多种病源菌,减少农作物土传病的发生。美国的一项试验表明,优质有机肥的施用相对于施用化肥来讲,可以取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因此,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不会影响农业生产的效率,而且可以在不增加农民投入的前提下,达到增产效果。

  从增加农民收益的角度来看,汾河流域是山西省主要的经济作物产区,其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农民收益。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目前,国家颁布了农产品质量标准,其中,a级绿色产品只容许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少量化学合成物,而aa级绿色产品的基本条件是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包括化肥和化学农药在内的任何化学合成物,这与生态农业的发展要求是一致的。在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上,人们消费需求开始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换,不同质量农产品的价格差正引导着这种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农民收益的关键已经从增产相应地转向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国际贸易方面,生态农业的推进也可以主动地应对“绿色壁垒”的考验。从一定意义上讲,生态农业是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生态农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大幅度降低化学合成物对土壤对破坏。化学肥料在其使用过程中,被作物有效利用的部分只占其总量的30%左右,其余部分或固化于土壤中,使土壤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对农作物的品质造成影响;或冲入地下水和地表水,使地下水体硝酸盐浓度增加,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化学农药也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污染。生态农业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改变硝酸盐的沉积,改善土壤地理化状况,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在国土资源保护方面,土壤团粒结构的恢复可以涵养水分,对减少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
  从发展循环经济的角度来看,农业循环经济是运用食物链原理,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排放或零干扰。循环经济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原则和减少废物优先的原则,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农业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这要求把农业关联产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或半成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投入品和能源都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农业产业链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有害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生态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可再生性资源,能够基本实现无害化生产,因此,与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
  生态农业在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中具有综合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由于生态农业技术是新型农业技术,因此,应通过示范基地逐步加以推广,同时,也可以通过示范基地及时发现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实施效果。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必须有政府的介入和支持。在运作模式上,应采取经济运作手段,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综上所述,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不仅关系到山西省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可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具有综合效益和可操作性,是一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事业。因此,在政府的支持下,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汾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是发展山西省农业、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冯孝杰,魏朝富,谢德体,吴继明,顾宏波.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土壤生物热力学方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5,(1).
  [2]王珂,朱荫湄,王人潮.土壤耕作与农业非点源污染[j].耕作与栽培,1996,(2).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王梅 王佳贤 [标签: 河流 农业 面源污染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流域应成为“健康水厂”
    城乡统筹视野下的流域经济与贫困地区流域发…
    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
    珠江流域经济合作问题的一体化思考
    构建淮河流域蓄滞洪区洪水保险的再保险体系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