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贸易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的变化趋势及主要原因

原文作者:孙熠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对外所有经济活动引起的收支总额的对比情况,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则主要体现为货物、资本和官方储备变动的情况,包括: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资产项目及误差和遗漏项目四个部分。本文通过对1997—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观察比较,对我国近年来的国际收支变动趋势及主要原因进行简要分析。
   一、 我国国际收支基本变化趋势
  (一)经常项目仍然保持较大顺差
  经常项目的变动主要受货物贸易规模的影响。近年来,货物进出口贸易规模保持增长,但由于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使得贸易顺差略有缩小。以2012年我国的对外贸易量为例。这一年贸易出口20569亿美元,同比增长8%;进口17353亿美元,同比增长5%,从而2012全年进出口贸易实现顺差3216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32%,贸易顺差继续改善,这是由于出口有较大的增长。其他年份也是类似情况。
   服务贸易规模增长较快,但仍呈逆差局面。97年服务贸易逆差33.985亿美元,2000年达到56.001亿美元,到2012年这一逆差继续扩大至897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进口增长快于出口而造成的。由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为主,知识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则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要素价格不断抬升,传统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使得出口增长相对迟缓。
   收益项目由顺差转为逆差,且逆差有所收窄。Www.11665.COM自93年开始,收益项目开始呈现逆差,且逆差额不断扩大,到2001年,逆差额达到历史最高值192亿美元。此后,逆差逐渐缩小。2005年,收益项目转为顺差,达到106亿美元,此后顺差不断加大。2011年,收益项目由2010年顺差304亿美元转为逆差119亿美元,到2012年,收益项目逆差4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40%。其中,投资收益逆差574亿美元,同比下降33%;职工报酬顺差153亿美元,同比增长2%。可以看到职工报酬净流入呈扩大趋势,这说明中国属于典型的劳务输出国。转换为逆差并逐渐扩大的原因主要在于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投资收益缩水严重,造成了收益项目的逆差,而这也说明了中国是资本输入国。 [论文网]
   经常转移项下继续保持顺差,但顺差逐年递减。2000年经常转移余额63.113亿美元,2002年这一顺差达到129.844亿美元,2010年增至429亿美元,但到2012年却递减为34亿美元。保持增长的趋势主要在于我国居民获得的侨汇收入增长较快,但近年的递减主要在于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使得外汇收入水平呈现下降趋势。
   (二)资本与金融项目由顺差转为逆差
  1997年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210.154亿美元。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使98年及随后两年这个项目的余额出现大幅度下挫,到2001年该项目余额又迅猛上升至347.754亿美元,2010年更是达到2260亿美元的高值。但2012年,我国资本与金融项目14年来首度出现逆差1173亿美元。之前长期保持增长趋势主要是受外国来华直接投资迅速上升、金融机构自身资产运作结构变化和我国境外企业资金调回以及金融项目呈现大量顺差的影响,之后出现的逆差主要是由于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国际金融动荡加剧、国内经济增长减速,我国总体面临资金流出的压力。这也表明我国国际收支自主平衡的能力增强,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方向,也体现了藏汇于民的积极成效。同时,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进一步改革、外汇储备基本稳定后,如果经常项目顺差,必然形成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可以对冲掉货物贸易顺差的部分,可以使外汇储备增长放缓,不致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仍保持较大的净流入,这主要得益于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以及各地政府大力推行的招商计划和房地产热,使外商来华投资增加。所以,从亚洲金融危机恢复后,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更胜以前,连续三年保持顺差且呈递增趋势。2010年该项顺差1249亿美元,2011年为1160亿美元,2012年也同样数额巨大达到1911亿美元。
   证券投资项净流入变化较大。例如2001年证券投资项逆差194.06亿美元,2002年该项逆差仅为103.425亿美元,2003-2004年转为顺差,但05年后又转为逆差,之后净流入逐年下降。2012年,证券投资项下净流入478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43%。其中,我国对境外证券投资净流出64亿美元,2011年为净回流62亿美元;境外对我国证券投资净流入54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5%。这主要因为国际利率普遍下调,造成国际金融市场利率逐步下滑,在此情况下,我国金融机构境外资产从原来大量的长短期存放和拆放形式,逐步转向购买收益更加稳定的境外证券。
   其它投资除2001年实现顺差168.790亿美元外,基本为逆差局面。其他投资呈现逆差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拆放境外同业和存放境外同业的金融资产有所增加;二是企业境外融资回流境内资金减少;三是外债还本金额高于新借金额。
   (三)国际储备资产保持平稳增长
  由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持续双顺差,2002年,我国国际储备资产增加755亿美元,比2001年的473.25亿美元多增加282亿美元。到2012年该项目数额新增966亿美元。表现在外汇储备有大幅的增加,但特别提款权,在基金组织的准备头寸均有所减少。这主要是外汇储备增长平稳,人民币汇率稳定、维护涉外经济安全等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净误差与遗漏项目差额逐年下降
  2001年以及之前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一直为代表资本外逃的负值,2002年至2007年逆转为代表资本流入的正值,2008-2010又表现为负值,其中2012年为-798亿美元,但差额在逐年减少。我国国际收支净误差与遗漏逐年下降的原因,一方面得益于我国宏观经济的良好发展,在本外币利差缩小和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预期的影响下,我国涉外经济趋于稳定、健康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是我国在本外币正向利差和人民币汇率稳定的条件下,过去年份的资本外流情况有了一定的缓和。净误差与遗漏规模的下降对今后分析我国资本外逃及进行涉外经济预测也都具有积极意义。

  二、我国国际收支变化的原因分析
  一般情况下,一国的国际收支要么是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要么是经常项目顺差、资本项目逆差。只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为了积累外汇储备、稳定宏观经济形势,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家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双顺差。像我国这样一个大国,保持双顺差长达10多年以上,这在国际经济历史上绝无仅有。目前,我国已经积累了超过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虽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格局已转变为经常项目顺差、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的新格局,但双顺差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

。笔者认为,我国国际收支之所以能保持双顺差,主要源于以下几点:
   (一)出口导向型优惠政策的长期实行,是造成长期双顺差的直接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为吸引外资,解决资金短缺及促进经济发展,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政策,使得外贸依存度逐年上升,从80年代的25%上升到当前的70%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比重从90年代的年均13%,上升到当前的20%左右,尤其是94年人民币汇率的并轨,对出口的促进作用更是明显。1998年后,受金融危机及国际贸易环境形势萎缩的影响,政府调整了出口退税政策,同时,随着2001年我国加入wto及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等有利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措施和环境的形成,使我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不断增强,出口额度不断增大。
   (二)内需不足及储蓄率过高,为双顺差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长期处于低消费、高储蓄的经济条件下。1998年前后,中国的储蓄率大约在37.5%左右,到2009年,上升为46%,其中,2006年甚至超过50%。从1997~2010年,中国的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从53.4%下降至39.74%;中国的资本收入占比持续上升,企业营业盈余占gdp的比重从21.23%上升至31.29%;政府预算内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从10.95%上升至20.57%,若加上预算外收入、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和中央和地方国企每年的未分配利润,政府的大预算收入几乎占到了国民收入的30%。在中国,政府和企业的高储蓄促成了高投资,而高投资反转过来又进一步做高政府和企业的储蓄,于是乎国内家庭形成的购买力越来越消费不掉投资形成的产能,就只能卖到国外去,变成顺差。一国储蓄多,而有效投资和消费相对较少,国家也有更多的产品可供出口,必然会进一步扩大国际收支顺差。
   (三)全球产业结构的转移,是形成双顺差的重要外部原因
  80年代以来,我国凭借要素成本低廉的比较优势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商来华投资设厂,一些行业或产品逐步占据世界前列。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占到外贸出口总量的60%,同比增长32.3%,超出同期全球平均增幅12.4个百分点,位列全球第一,占全球机电贸易额的12.4%,高出第二位的美国0.9个百分点,连续16年保持第一大类出口商品地位。汽车、船舶、飞机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产品成为新的出口增长主体,电力、通讯、铁路等大型成套设备竞争优势日益明显,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同时,加工贸易顺差远远大于一般贸易顺差,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额度的增加,也促进了双顺差的扩大。1996-2010年,我国贸易结构里加工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占50%左右,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加工贸易出口占加工贸易出口比重平均为73%,产品进口替代和加工贸易增值率不断提高。外商通过来华投资开展加工贸易,既创造资本项目顺差,又创造贸易项目顺差。
   (四)短期资本流入的急剧增加,促进了双顺差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以美联储为首的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的上涨,使得大量过剩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高涨及我国资本项目顺差的持续增长。2003-2010年,我国短期外债平均增长25%左右,大大高于1986-2002年9%的平均增速,同时短期外债占外债余额的平均比重高达50%以上,比国际上25%的安全线高20-30个百分点。同一时期,我国房地产价格逐年增长,2004以来,全国商品房和商品住宅平均销售价格增幅一直在15%以上。中国现阶段在全球加工生产体系中的比较优势是吸引外商来华投资的关键动因之一,外资企业对推动加工贸易增长和双顺差结构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国外资金的大量流入使得我国的资本项目顺差逐渐加大。
   三、促进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主要对策
  一国国际收支的调整关键是政策取向的确定,并采取切实措施以落到实处。在经济持续回暖的环境下,如何提高我国国际收支的自主平衡能力,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全球经济复苏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经济增长结构的转变,使得未来几年内中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任务依然严峻。笔者认为,为解决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双顺差带来的影响,促进国际收支的自主性平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坚持扩大内需,加强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为了缓解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须坚持扩大内需,拉动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中低收入居民包括广大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合理抑制房价及物价的上涨,保证居民的消费能力。结合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政府通过对公共产品的投资,增加公共支出,以刺激内需。同时,加大对外直接投资,是消化双顺差带来的多余资源的主要策略。发展以开拓国外市场为目标的对外直接投资,以投资带动出口贸易。利用境外加工贸易、对外承包工程等形式,为我国产品提供新兴市场,输出过剩的产能,减少fdi的挤出效应;鼓励国内企业建立跨国公司,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产业技术和管理经验,避免出现只引进外国的生产线,不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国内企业又不自主研究的状况。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完善我国的出口导向型政策。我国是当前国际上主要的贸易大国,要改变过去以出口规模为主要目标的贸易政策,一方面,应降低高额贸易盈余,优化产业结构,逐步改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追求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提高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关税,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上控制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提高出口商品的资源、环境成本,鼓励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培养自主品牌,限制外资投入高污染、高能耗以及危及国内自主产业的行业,提高自身技术和改善技术约束。同时,扩大先进技术及国内短缺资源、原材料的进口,扩大加工贸易禁止类、限制类商品目录范围,调整出口关税及退税率,加强加工贸易的地区转移,使我国的贸易优势逐步由东部向西部转移,这样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我国引进fdi的问题。

 第三,强化对资本流入的监管,转变外汇管理方式。为缓解大量资本流入的压力,应以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收紧国内流动,控制基础货币的增长,加强政府对银行、保险机构的注资,扩大其融资规模,鼓励其开办新的投资担保业务来拓宽外资的使用范围,同时,调整引资政策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在当前两税合一的基础上,逐步取消对外资的特殊待遇,在控制外资流入数量的同时,提高外资流入的质量。对国内的企业和居民,应放宽对其的外汇限制,拓宽其外资消费渠道,鼓励企业和居民投资到境外的金融市场以消除资本项目顺差的不利影响。
   第四,把握国际形势,积极参与国际间的相互合作。完善与周边国家的区域合作协调机制,加强国际间的政策协调,才能有效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当前我国双顺差的主要来源是以美国为首的世界三大经济体,因此,为解决我国的双顺差问题,必须加强与他们的合作,要求贸易伙伴要放松对华的出口管制,保持汇率稳定,减少财政赤字等。我国在加强谈判力度的基础上,与贸易伙伴积极配合,提高各国之间

的政策协调能力。同时,要加强合作,促进相互投资进一步增长,通过在国外建立投资处境和合作机构,来协调各国之间的矛盾,营建稳定和谐的国际环境。
   综上所述,协调好我国国际收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问题,对我国的快速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在实践中,灵活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手段,保证我国国际收支新格局处于均衡稳定的状态,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进一步高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波克. 国际金融新编(第三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三版.
  [2] 约瑟夫p.丹尼尔斯、戴维d.范户斯,国际货币与金融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3] 王月溪.解读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结构特征、形成动因、调整方向及政策建议,管理世界,2003年第4期.
  [4] 魏华祥、马瑞萍. 21世纪初期中国国际收支调整政策取向研究,山东财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
  [5] 钟伟.持续的双顺差有喜亦有忧,中国外汇管理,2003年第7期.
  [6] 李树杰.近年来中美国际收支演变特点及其比较研究,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10期.
  [7]王伟.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特征、原因及其治理[j].世界经济情况,2009年第2期.
  [8]王菁.浅析中国国际收支现状[j].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6期.
  [9]郭路.中国国际收支余额变化与宏观经济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第2期.
  [10]闻岳春,张河生.近几年中国国际收支的新变化[j].银行家,2012年第3期.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国际收支 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全球气候变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浅析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玩具产业如何突破出口瓶颈
    如何促进我国银行业的和谐发展
    浅析如何建设我国房地产的信用体系
    浅析电子文件的管理
    浅析如何管理商业银行与其客户之间关系
    浅谈我国当前个人所得税的流失问题
    我国农村金融扶贫体系构建
    浅析传统元素在现代版式设计中的表现
    浅析舒曼《狂欢节》演奏要点
    浅析农村环境保护问题中的政府失灵
    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的优越性及其在我国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