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国际经济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长三角制造业FDI的影响分析

原文作者:明洁、陈妹妹

在长三角的外商直接投资中,制造业fdi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践证明,大量制造业fdi的进入不仅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和经营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长三角地区的劳动力就业问题。然而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及社会保障体制的逐渐健全,以农民工为代表的长三角制造业产业大军的工资逐步提高,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这一现象表明,长三角地区无限供给的廉价劳动力时代宣告结束。另一方面,制造业fdi的三大指标也出现了全面下降的趋势,投资商开始将目光投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方,如中国中西部地区、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地。
   一、长三角制造业引资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环境的挑战
  1. 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性增加。国际经济大环境对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可谓举足轻重,近几年频发的金融危机对长三角乃至全国的招商引资都造成了重大影响。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使得世界主要经济实体都受到了重大打击;2010年以希腊为首的欧元区出现债务危机,不仅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而且也迫使人民币面临“被升值”的压力,直接影响到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来自美国、日本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企业对外投资趋于疲软,纷纷逃离长三角。此外,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以美国、日本为首的发达经济体为振兴本土制造业,促进国内充分就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10年美国出台了《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创造美国就业和结束外移法案》等政策,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税收减免和经济补助,为美资企业的回流创造了条件。wwW.11665.coM据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的报告,预计5年内将有30%中国制造的美资企业回流美国。
   2. 来自周边国家的竞争趋于激烈。2010年中国东盟十国协定,正式成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为我国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发展扫清了障碍,根据中国与东盟wto成员国的谈判承诺,中国与东盟六国的全部产品(部分敏感产品除外)降至零关税。根据这一契机,很多跨国公司转而将生产基地设在东盟地区,企图利用当地低廉的劳动力生产产品,然后通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将产成品投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东盟国也意识到了招商引资的重要性,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提供优惠政策的措施承接了大部分流出中国的外资。2011年印度出台了促进国家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根据该政策的方针,印度将在接下来的几年通过改善工业基础设施,建立“国家投资和制造区”等一系列促进政策以增强印度的综合竞争力。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力将大大提升,届时将与“中国制造”形成激烈的竞争。
   (二)国内环境的挑战
  1. 人民币升值。受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我国人民币被迫多次升值,自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已经由当初的8.27元升值到2012年12月的1美元兑换6.29元人民币,人民币对美元累计升值幅度超过30%。人民币升值将减弱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的外资企业的竞争力,使得原本依靠低劳动力成本的企业丧失竞争优势,同时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使同等外资进入中国折算成人民币金额有所减少,提高了投资成本,也影响了外商来华投资的积极性。以纺织业为例,据析,人民币每升值一个单位,将使得棉纺织和毛纺织行业的利润率分别下降2.26个单位和1.57个单位,而企业最终将成为这些风险的承担者,可见人民币升值对制造业fdi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
   2. 制度制约。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大量的外资来长三角地区投资,国家对来长三角投资的外商在税收、进出口经营权和注册资本等方面都做了极大的让步。然而随着长三角引资环境的日趋成熟和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政府开始加强对外资质量的监控和管理,逐渐淘汰高污染、高耗能、低附加值的中小外资企业,引导外资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金融、保险、电信、物流等服务领域投资,将“引资”演变为“选资”。2008年初,国务院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为25%,而在两税并存时期,外资企业的实际税率为13%,仅为内资企业的一半。两税合并意味着外资企业多年来一直享受的“超国民待遇”将不复存在,受税法的调整,不少来自香港和维京群岛的外资纷纷就对华投资做出调整。
   3.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长三角,特别是上海、苏南和浙东北地区能源、原材料十分有限,长期以来都有赖于外来输入,然而近年来受国内外环境的影响,进入长三角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等要素价格持续上涨。此外,由于近年来企业和人口在该地的大量聚集,长三角地区的土地租赁、水、电、煤等基础要素价格也正经历着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制造型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运输成本逐年上升,企业竞争优势不断削弱,另一方面,能源的制约对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一些基础薄弱的企业往往因为无法为节能、减排、降耗、节水等高要求买单,纷纷选择转出外资。
   4. 劳动力成本上升。古典区位论认为,fdi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实现成本最小化。2003年以后长三角地区劳动力价格持续快速上升,就制造业而言,2001年上海市制造业平均工资为20406元,到2011年上升至44632元,涨幅达118.70%,2001年至2011年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制造业工资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9.18%、13.56%、10.71%,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相比,长三角的低工资优势显然已不复存在。以印度为例,2012年印度阿莫达巴德、钦奈、海德拉巴、斋普尔、加尔各答、孟买的最低工资分别为54美元、67美元、80美元、118美元、84美元、103美元,而上海市和杭州市的最低工资分别需要227美元和205美元,是孟买的一倍。劳动力价格的上升对那些缺少核心技术竞争优势,长期依赖低廉劳动力的中小外资企业无疑是致命的打击,不少外资企业纷纷选择将生产基地转出至更具劳动力价格优势的地区,以规避风险。
   二、劳动力成本上升对长三角制造业fdi的影响 [论文网]

(一)劳动力成本影响下fdi总量的变化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长三角制造业fdi出现了投资比例不断下降,发展后劲不足的趋势。近几年,长三角制造业fdi的新批项目数、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三大指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其中上海市的制造业fdi下降趋势最大,2011年上海市制造业fdi实际吸收外资21.04亿美元,占上海市当年实际利用fdi的16.70%,同比2010年减少2.55%。江、浙两省的制造业fdi在近几年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2011年浙江省新批外资项目772个,同比2010年下降28.98%,实际利用外资59.82亿美元,同比2010年下降9.76%,江苏省2011年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187.25亿美元,仅占江苏省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的58.28%,而在200

3年,这一比值为85.63%。
   (二)劳动力成本影响下fdi的区位变化
  1. fdi的境内转移。境内转移主要表现为域内和域外两个方面,前者表现为制造业fdi在长三角内各城市间的转移。当前,从长三角地区的转移轨迹来看,制造业fdi的转移或扩散的方向主要表现为由上海市转向上海周边城市,如苏州、常州、无锡、杭州、宁波等城市;由苏南地区(主要是苏州、无锡、南京等市)、浙东北地区(特别是位于长三角南翼的环杭州湾地区,如杭洲、宁波、绍兴、嘉兴、舟山等市)向苏中、苏北、浙西南等地区转移。此外,长三角地区还涌现出一种新型的转移模式,即将生产基地放在中心城市,将总部放在大城市,如上海的杨浦与大丰、外高桥与启东等。除了长三角内的产业转移和对接,域外各省/市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也较为频繁。近年来,合肥、芜湖、马鞍山等周边地区积极响应政府行为,加快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已成为长三角地区新的产业转移承接地。统计显示,长三角的投资已经占到安徽外来投资的近60%。除长三角周边城市外,中西部地区经过近十年的建设之后,已基本克服了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并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低廉的要素成本等条件,形成了自有的竞争优势,成为承接地区产业转移的重要区域。中国西部“硅谷”的形成就有赖于惠普、戴尔、英特尔、富士康、广达、宏基等一大批it巨头企业的加盟。除it企业外,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医药、物流等行业的外资企业也纷纷将目光转移到西部地区,其中重庆地区在继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签署之后更是成为台商青睐的地区。
   2. fdi的境外转移。长三角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攀升,中国制造的红利优势不再,一些工厂选择将生产线迁出中国,转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近几年,国际大型外资企业外迁的消息频繁传出,愈演愈烈。2009年耐克关闭位于江苏太仓的唯一一家鞋类生产工厂,并将代工制造逐渐向东南亚转移;2012年6月,松下遭遇大规模裁员,并计划在年底逐渐关停在上海的等离子面板工厂;2012年7月18日,体育用品巨头阿迪达斯对外证实,于2012年年底关闭位于江苏苏州的自有工厂,并迁往东南亚。除此之外,近两年长三角地区宣布裁员或关厂的大型经济实体还有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amd、宝洁等企业在内的,涉及家电、电子、建材、玩具、食品等行业的数十家跨国公司。在撤退、减资和转移等一系列貌似常态的企业行为中,跨国公司撤回母国、探寻更优越投资场所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制造”的影子在中国市场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越南制造”、“马来西亚制造”乃至“孟加拉国制造”。
   (三)劳动力成本影响下fdi的主体变化
  从整体来看,2003年之前外资在长三角的实际利用外资基本呈稳定增加的趋势,然而2003年之后绝大部分国家/地区对长三角的投资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变化。其中对长三角投资增加的国家主要有香港、新加坡、瑞士、荷兰、法国等国家,不难发现,在要素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仍能保持在长三角投资的国家以欧洲国家居多,这与跨国企业的性质,即拥有垄断优势、管理优势、规模优势有直接关系,他们追求的是高素质人才而非低廉劳动力,因此对于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并不敏感。出现投资减少的国家主要有台湾、美国、德国、韩国、英国和维尔京群岛等国家/地区,其中来自台湾、日本和美国的企业在上海和江苏的实际利用外资中所占的比重出现明显下降,而从对浙江省的分析来看,外资企业对浙江省的调整主要始于2006年,2006年后除香港、新加坡、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国家之外,其他包括台湾、英国、美国、维尔京群岛等在内的国家的投资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维尔京群岛是所有国家中减幅最大的地区,由2006年的26.69亿美元到2011年的8.75亿美元,同比减少205.03%。
   (四)劳动力成本影响下fdi的结构变化
  从fdi总体结构上来看,近几年江、浙、沪三大产业实际利用外资的变化基本一致,表现为:第一产业波动不大,第二产业和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比重明显下降,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逐渐增加。从制造业fdi来看,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一批长期依赖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不得不退出长三角地区。出现明显下降的行业主要是以纺织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为主的长三角传统行业。2011年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在江苏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的比为15.15%,仅为2006年的59.69%。此外,江苏省出现明显下降趋势的行业还有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极其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行业。浙江省的情况与江苏省类似,2011年,浙江省纺织业实际利用外资占浙江省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由2006年的11.54%下降为6.55%,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占比也由2006年的10.85%下降为2011年的8.03%。与传统制造业相比,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在江、浙两省都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1年度浙江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为6.56%、7.04%和9.87%,相比2006年分别上升39.57%、203.45%和27.35%。

三、应对政策
  (一)正确认识劳动力成本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纯粹的低工资对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是极其有限的,事实上,工资只是劳动力成本的一部分,如果劳动力生产效率不能有效提升,那么低工资的优势将会被完全抵消。因此,在工资水平上升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提高劳动工资效率才是留住制造业fdi的有效途径。基于这一点,提出如下建议:
   其一,通过舆论引导,使企业充分认识到劳动力成本上升是种必然趋势,单纯依靠压低劳动力成本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势必会打击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造成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政府应加强监控和引导,以最低工资标准和劳动力市场工资为指导,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工资协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企业建立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以稳定雇佣关系,激励员工,提高员工积极性、改善管理效率。
   其二,引导企业注重提高技术创新和管理能力,变以成本控制为中心的观念为以效益优先;鼓励企业进行产业技术革新,变传统的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模式为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模式。
   其三,加强教育、培训机构的建设,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合格人才。一要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二要政府办学与社会办学相结合,鼓励其他机构进行教育投入,鼓励兴办职业培训机构,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三要以经济发展和企业的劳动需求为主要导向,加强教学科目建设,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四要加大对学生实验实习基地和设备的投入,使学生能更加适应企业的劳动需求,减少企业培训成本;五要加强对毕业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就业指导,搭建企业与劳动者的沟通平台,

促进劳动人口充分就业。
   (二)搭建沟通桥梁,为外资企业引进“穿针引线”
  外资企业的大量出走势必会给其他国家和地区仍处在观望中的企业传递出错误的信息,造成他们对长三角的投资失去信心,因此要想壮大长三角制造业fdi的队伍,则有必要为企业和投资者铸造良好的沟通、洽谈平台。各地政府应当依据地方制造业产业特色,积极展开如电子商务(上海)、纺织服装(杭州、宁波、绍兴、上海、)、家电(慈溪)、汽车、自动化仪器和仪表、食品(温州)等极具地方产业优势的博览会、展销会等,鼓励有实力的企业积极参与,加大宣传力度,向外资企业展示长三角蓬勃发展的经济景象,增强外企的投资信心,吸引更多优质的外资企业进入长三角地区。
   (三)控制外资的引进和导出,严把引资质量关
  一要积极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外商投资。目前,长三角地区引资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均已成熟,引资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应当与时俱进,适度调整引资政策,改变引资方式,注重对外资的规划和引导,改变原来的注重对外资数量的考核,将考核重点放在外资的质量、效率、效益和结构上来,变“引资”为“选资”。长三角地区可以根据商务部2011年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要求,鼓励外资企业投资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应当加大对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的扶持力度,从政策上给予鼓励和支持,从税收上给予优惠,从信贷和技术上提供支持,引导大型跨国公司将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一些配套的高技术水平、更高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企业落户到长三角地区。
   二要加快把高能源消耗、低附加值的外资有序转出。在长三角的引资项目中,潜伏着一批被发达国家淘汰的重污染项目,如造纸、化工、冶金等行业,但随着长三角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现代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加严苛的要求,显然这些企业已经无法适应长三角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如果大批高能源消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外资企业在长三角长期存在,必将对长三角的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也将阻碍长三角经济发展步伐。因此,当务之急便是转变传统的引资思想,变片面强调“引进来”的考核标准为综合考核“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策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这些外资企业有序地退出长三角地区。具体的措施如:一方面强化外资企业环境污染监管整治,严格落实国务院及各地区政府关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的治理规定,加大企业环境治理税费征收力度,强制企业落实节能、减排、节水、降耗等方针政策,迫使高污染的企业退出长三角地区;同时严格控制低附加值、高污染、高能源消耗外资企业的准入门槛,放松对这些企业的退出机制。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劳动力 成本上升 劳动力 中国 劳动力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翻罐笼及推车机动力系统改造
    穆迪称全球经济复苏动力正在减弱
    社会转型对劳动保障基层服务平台的影响与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杂志2013年第1期目录
    劳动者杂志2006年第4期目录
    核动力工程杂志2013年第2期目录
    歧视对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及其对策
    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人文密集型企业转型的…
    新劳动.求职与打工杂志2003年第2期目录
    辽宁劳动保障杂志2000年第5期目录
    国外核动力杂志2012年第6期目录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杂志2011年第6期目…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