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财务税收论文 >> 税务研究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政研究论文   国债研究论文   税收理论论文   税务研究论文   财税法规论文   财政政策论文
不断创新智农、惠农的财税政策
摘要:从农村人力资源、劳动力与潜在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总结实践探索,运用和创新财税政策手段如培训券、教育券的调控,打破新农村建设中的瓶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出相关建议。政府的惠农政策,从项目型和直接给付现金型开始,让农民感到政府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可以分享到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但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覆盖所有经济领域,令农业难以成为独谋发展的孤岛,劳动力资源丰沛的农村、农民更热望融入市场中,追求自身内在的力量,成长为广阔社会欢迎的操作型的人力资本所有者。
  关键词:财税支农;培训券;教育券
  
  一、运用财政税收杠杆加快加大农村劳动力的培养培训和转型,促进城乡劳动力的双向流动,增强农村活力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倾力扩大免费教育面。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有选择地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教育经费逐步向农村倾斜;建立良好的农村师资队伍,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国务院的措施是将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除师范生学费。这必将吸引许多贫困优秀学生、特别是农村优秀学生到师范大学就读(根据初步方案,6所部属师范类高校还将免去师范生每年1 000元~1 500元的住宿费,补助每月数百元的日常生活费,并提供包括实习见习期间的顶岗补贴、指导教师的带教补贴在内的实习和见习费用。国家每年每生补助近万元;如果选择免费师范教育,需要学校与学生签约,内容是需要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学校服务三年,三年后可以再作选择),以鼓励毕业生到西部与农村从事教育事业,我们广东省完全有条件,择优选取部分省级师范院校(可以部分专业、部分年级作试点)实施师范生免费制,并可在对农村义务教育进行两免三减半的基础上,对高中教育推行免学杂费的举措,本届省政府可先行对来自山区农村生源的高中职业教育,在目前实行每学年每位农村生源实行1 200元的补贴基础上,实施免学杂费,或对未升学的山区农村初中毕业生实行100%的免费培训、推荐就业,倾支农惠农的各项分散财政资金推动山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职业素质提高。Www.11665.cOm如适用近期广东省政府发布的《广东省东西北振兴计划(2006—2010)》,对“东西北”有序展开高中职业免费教育,以教育为突破口,保证“东西北”公共服务在广东的均等化。这是聚众人之财、办众人之事的全国超前的大事。
  2.大力发展农村民办教育。简化农村民办学校开办审批程序,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公民个人以各种形式创办学校,并在学校用地、校舍建设、税费等方面给予政策性优惠,努力营造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环境。企业、公民个人和社会组织通过国家指定机构向民办学校捐赠财物的,其捐赠支出允许在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税前全额列支。民办学校接受的捐赠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3.构建对农民工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长效机制。财政要建立农民工培训基金,加强财政补贴力度。培训的重点放在各种实用技能培训和劳动安全培训。给予企业员工尤其山区农村的员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以更高的优惠,自今年起实施的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其条例,对此已有重大突破,一是公司员工教育经费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比例已由1.5%增至2%,二是扣除基数以由公司发放的计税工资总额部分扩展至公司全面发放的实际工资总额。对为农民工提供培训服务的培训机构,参照对公办学校的税收优惠给予企业所得税和营业税减免。劳动部门也应不定期为农民工举办专项免费培训。江苏省的经验值得借鉴。江苏省于2006年开始全面实行农民培训券制度[1],根据农村劳务输出专项补助资金与分配指标,印制成一定面额的培训券,由村委与财政所一起分发给需要培训的农民,由农民持券自主选择培训机构和培训内容(工种),提供培训服务、赢得培训券的培训机构再向财政兑取补助,以深化培训机构的市场竞争,扩大农民选择培训的地点和技术面。弥足借鉴。我省目前实施的仅是按县级推行,培训区域、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极其狭小,效果有限,我省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上推进一步,由省劳动人事部门和财政部门进行统筹组织管理,以便于本省农民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自主选择培训,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地进行自我提升。当然,更彻底的更长效的方式,是期盼全国统筹。
  4.扩大社保覆盖面,尽早实现农村合作医疗个人账户的跨县、跨市跨省流动,解除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做实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的社保,对农村合作医疗,在大病医疗保险的基础上,推行门诊医疗限额补贴的措施。
  5.出新招,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弟就学问题。大力推广江苏省准货币面额的“助学证”[1],并进行创新,由持证的农民工子弟随家长进城就近择校,或由政府指定部分学校由农民工子弟家长选择上学,收到助学证的学校到当地财政领取定额补贴,由省内各地财政结算、省级财政统筹转移支付。也可参照广东顺德的经验。顺德目前的政策是参保五年的外来工,其子女可以享受与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义务教育。将来还可逐步放宽这一限制,把参保年限调整为三年或两年。当然,这对当地财政支出是一个重大挑战,因为每一地区尤其是发达地区对义务教育学生的实际财政支出——生均经费是中央政府承担的义务教育生均免费部分的数倍之多。从全国范围讲,流动生与义务教育资源优越的地区接纳的平衡点和机制,仍是急需破解的课题。
  6.利用财税杠杆,降低农民工的住房负担。适度调低城镇房屋出租的营业税税率,引导城镇房租下降,减轻农民工租房负担。建议政府划出一块地作为外来工住房的专用地,参照广州的经验为外来工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严格限制对这些房屋的炒作、倒卖。
  7.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办成农业新型人才培养的摇篮与基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7年7月1日起施行,明确规定:国家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和金融、科技、人才的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等措施,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享受国家规定的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和其他涉农经济活动相应的税收优惠。
  政府惠农的关键,是智农——是持续不断地一代接一代地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各项实用技术技能,让他们既有能力入城觅技术工,也可选择在家乡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各地的不断创新的各有特色的技能教育培训中,农民渐渐从目前二元经济社会分裂的传统落后社会中融入市场经济社会,从此中国市场经济社会的整体实体,才堪称充实与实现。

  二、改进政府支农惠农的观念,不断创新其财税及相关政策
  
  1.中央政府对农民直补的办法急需改进。由中央政府直接对农民进行补贴,根据以往行政分级管理的经验与印象,这就将国务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乡镇政府。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于合理划分省级以下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加强管理,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地方财政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目前的可以试行办法是,在农民自愿或通过说明教育的基础上,用种粮直补资金进行集资,并由县政府追加,对农业基础设施进行维修,不断把散置农民手中的小额资金集中为农民办大事。
  2.“乡财县管”与“村财乡管”要分开。有些地方由于乡镇财力的薄弱,难以发挥一级财政的功能,正开展“乡财县管”的试点做法,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但是,有些地方推行由乡财政控制村委经济组织财务的的“村财乡管”,却与中国政治民主化建设方向相违背。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夏西村委,在财政所的引导下,由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组织代理村委财务,同时体现了农民的经济自主管理、村委理财的专业性与公开性,值得向经济发达的村委推荐,经济实力缺欠的村委,则务求财务公开,暂不宜效仿。
  3.农民的主要流向与县域经济的关系。农村之外哪里最能吸纳农民,这是一个由农民自主选择和用人单位、自主调选的市场问题,也与农民工流出地和流入地的政府导向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实施至今的“小城镇,大策略”,需要在新农村建设的视角下进行检讨——当时占用大量农用地兴建的小城镇,未能有效地实现人口集聚功能,部分小城镇甚至出现“空壳化”;相当一部分农民流向了特大城市,导致特大城市人口膨胀压力日益加深。
  4.新农村的规划运作要慎重。现在部分山区自然村出现空壳化,广大行政村出现老幼化,这既是政府主导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巨大推动力所致,同时也是农民们的自觉选择和对幸福生活追求的效应,我们对那些已经在萎缩和空壳化的村庄是否列入规划的范围?新农村规划中的绝大部分都属于准公共产品,需要政府、村集体和农民的共同投入,并且一旦投入,短期内不可能考虑回收,如未能实现装扮和提升农民幸福家园的目标,而建成一个人迹稀少的建筑群,是不可取的。所以,规划的推进需要漫长的时间,在动态中考察农村村落自然变迁,对社会效应、长期效应和经济效应进行综合权衡。
  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过程,是人、财、物及其信息流出农村的过程,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是政府的人、财、物及其信息投向农村的过程,双向流动的结果,是流出量大于流入量既呈现净流出量,同时,是在庞大的传统农村的蜕变过程中诞生出较小型的崭新的农村。
  总之,各级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对农村的政策,应该有向城乡一体化移动、迈进的思想,不要再向城乡二元结构上去固化和运作,人为地制造新的城乡二元结构部件;要适应形势调整支农惠农的思想观念,善于运用财税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和投资带动,打破城乡隔离的壁垒,首先立足于智农,用文化尤其实用技能武装农民,有效地、创造性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政府的惠农政策,从项目型从直接给付现金型开始,让农民感到政府没有忘记他们,他们可以分享到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成果,但市场经济的变幻莫测、覆盖所有经济领域,令农业难以成为独谋发展的孤岛,劳动力资源丰沛的农村、农民更热望融入市场中,追求自身内在的力量,成长为广阔社会欢迎的操作型的人力资本所有者。
  
  参考文献:
  [1]贾康,阎坤,鄢晓发.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对江苏省农村低保、医疗卫生和教育情况的调研[j].广东财政理论
   与实务,2007,(2).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邱桂林 [标签: 创新 惠农 政策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建筑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协同模型研究
    软件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农村转户移民群社会管理创新的法治命题探析
    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制度创新的探讨
    南平市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队伍建设创新思…
    “小米”精神编织“大时代”的创新故事
    网络时代大学生创新教育思考
    协同创新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工作模式探析
    基于网络全球经济下的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高校图书馆助学助教职能创新研究
    节庆产业的创新和转型
    加强节庆文化创新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