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以弱势群体关怀视角认识劳动价值理论分析_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根源分析
【关键词】弱势群体;关怀;劳动价值理论
【摘要】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怀是社会关怀的最根本体现,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社会关怀的理论。本文以弱势群体关怀为视角,审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认为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保证。

  在一个正常社会。一般都有弱势群体的存在,其成员一般多为老弱病残等丧失劳动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的人群。但是,当前
  一、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根源分析
  弱势群体也叫社会脆弱群体。弱势群体的“弱”,不仅弱在经济上,而且弱在政治和文化上,即权利的缺失和精神生活的贫乏。从现象上讲,社会弱势群体主要表现在两个层次:生存弱势。指基本生活能力较弱,如收入较低、生活困难,社会资源短缺;发展弱势,指创造财富、积聚财富能力较弱,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并缺乏相应发展潜能的人群。从本质上讲,社会弱势群体是由于某些障碍及缺乏经济、政治和社会机会,而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学术界一般把弱势群体分为两类:生理性弱势群体和社会性弱势群体。生理性弱势群体的成因主要是生理原因,如年龄、疾病、性别等。社会性弱势群体则基本上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如下岗、失业或无业、受歧视或排斥等。从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整体情况看,主体是社会性弱势群体。wWW.11665.COm
  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的改革开放开始,社会和经济急速转型,我国社会各阶层迅速分化,一些阶层由于拥有某种优势或权力,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相对有利的地位,在社会财富中所占份额相对增加,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中的影响力相对上升,成为“强势群体”;另一些阶层由于不具备这种优势或权力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创造财富、积聚财富的能力较弱,就业竞争能力、基本生活能力都比较差,在社会地位、各种权益维护方面处境不利而成为弱势群体。特别指出。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理应是国家政治基础的主要阶层,因为体制的变更、社会的转型和社会阶层的迅速分化,成了改革和发展中的弱势群体。这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长期依靠的基本阶级或阶层被弱势化了,有些已经沦为弱势群体,或者说,被甩人弱势群体,如果这种趋势得不到遏制和根本改善的话,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就将受到质疑。我们从小就受到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道德教育,但现实生活中的劳动人民和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一工人阶层和农民阶层却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残酷的现实令“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教育遭遇了空前的道德尴尬。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存在和他们所面临的困境明显违背了现代社会公正原则——平等自由、人人共享、普遍受益的内涵。

二、社会关怀的解读
  关怀是关注、关照、关心的意思。社会要对弱势群体施行伦理关怀,对社会大家庭中那些需要关怀(特别是弱势群体)的人进行物质、精神上的道德关心和热情扶助。扶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责任和义务。政府最好的扶助就是制度扶助。社会关怀实质是对人的关怀,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社会就不成为社会。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由不同的族群、不同的阶层(阶级)、不同的界别相联系组成共同体。而他们之中最需要关怀的是弱势群体。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反复告诫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目的是化解和消除各种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因素,尤其是城乡、地区的不平衡和分配不公等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避免‘不和谐社会’的出现”,如:“两极分化不是和谐社会”、“腐败横行不是和谐社会”、“人民群众不能共享改革成果不是和谐社会”等.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

三、坚持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立脚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上是社会关怀的理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尊重和保护劳动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曾经将劳动赞喻为“社会的太阳”。他说:“只要社会还没有围绕劳动这个太阳运转,它就绝不可能达到均衡。”马克思的这个经典比喻,高度概括了劳动在整个人类社会的重要地位,揭示了要尊重和保护人类劳动的最根本原因。人类要生存,首先必须要有食物、衣服、住房、用具等物质资料。为了获得这些生存资料,就必须进行劳动。在生存的前提下,才能去享受和发展,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是每一个小孩都知道的”。马克思还曾经说过,“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口它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了人类文明和文化,还创造了人类历史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劳动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反而遭到统治阶级的鄙视、奴役和剥削,在资本主义社会达到了顶峰。在资本主义商品货币关系的掩盖下,价值的源泉得不到重视,财富的创造者失去对财富的所有权。马克思,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从资本主义社会最基本的经济细胞商品人手,分析了商品的二重性,提出劳动的二重性,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建立以后。就成为无产阶级强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级靠这一理论武器,在其政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长期革命,终于获得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成功,劳动者当家作了主人。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新阐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集中体现。所提出的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劳动的重要思想。就是渊源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坚持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基础 。

四、发展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是弱势群体关怀的强力保证
  马克思创建科学劳动价值论,是在蒸汽机为标志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当时,科学技术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体力劳动仍居主要地位。一百余年后的今天,现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生产劳动已由体力劳动为主逐步转变为脑力劳动为主。“商品价值创造由体力劳动为主转变为以脑力劳动为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要对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形态和价值贡献要素进行研究,重在发展劳动价值论。深化研究作为价值源泉的劳动形态。需要注重对其中三种劳动形态进行具体分析。一是管理劳动。尤其是作为投资经营者或直接服务于企业主的管理劳动。这种劳动不仅与工人的体力劳动一样,是创造价值的劳动,而且是创造高价值的劳动。二是智力劳动。以智力劳动为代表的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创造多倍的价值。这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已有所论述。三是物质生产过程之外的衍生性劳动。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第三产业比重日渐增大。要承认第三产业对价值创造的应有贡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其与价值源泉的内在联系,承认其作为价值源泉之一的劳动形态的应有地位。
  价值分配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在发展。收入分配制度承认在分工与专业化生产和比较利益差别基础上形成的收入差距,这种差距是经济发展自身所允许并客观存在的,其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构成部分,因而是有利于推动经济增长的收入差距。目前,我国正在形成并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按要素贡献大小进行分配的要素分配制度。
  对于弱势群体而言,由于他们缺乏资金、技术、权力、能力和社会关系的优势.于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并且仅仅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摆脱劣势地位。一个社会如果能够为愿意努力的人改变自身经济地位上的弱势处境提供平等的机遇.就是公正的。发展劳动价值理论给我们关怀弱势群体提供了思路:一是教育;二是就业。
  从学术界分析造成弱势群体的原因来看.除了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客观原因外.弱势群体自身素质和能力的问题也是重要的因素。人的能力分成体能、技能、智能三种,体能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代表,技能以技术工人为代表.智能以高智力劳动的科学家、工程师为代表,三种不同能力的人对社会的贡献即社会获得的收益比例为1:10:100。就是说。一个智能劳动创造的财富。相当于一个体能劳动创造的财富的100倍。由于自身素质的相对低弱。与素质较高的人群相比,他们显然缺乏竞争力。只能从事一般性的简单劳动。而这些劳动创造的价值低,因而他们的所得也就很有限了。因此,对弱势群体的道德扶助和伦理关怀除了政府和社会要做的“输血”努力外。更重要的是增强主体自身的造血功能。也就是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的技能和信心以及接受社会新事物、新观点、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通过投资教育培训、实践学习等,凝聚知识、技能、技术和智慧,把人力变为人力资源、人才资源。
  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在国家法律允许的范围内,非公有制经济在生产中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尽管增加了企业主的利益。但同时也使国家得到了更多的积累。职工得到了更多的收入。非公有制经济所创造的全部价值包括劳动者工资、物化劳动转移、税收和剩余价值四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是属于物化劳动转移的部分.延长了生产的产业链,等于为上游产品找到了市场,成为整个经济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和链条。二是活劳动部分创造了就业机会,对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活劳动部分从价值形态上可分为工人的工资和剩余价值两部分,工人的工资用于自身体力和脑力的恢复,保证了劳动者的生产和再生产,从而为就业创造了物质前提。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新增就业的主渠道。1992—2000年期间,非公有制经济新增就业4700万人,年均增长近600万人,缓僻了社会就业的压力。据统计,在2000年我国下岗职工再就业的360万人中,有250万人就业于非公有制经济.占就业总数的近70。非公有制经济的大发展缓锵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引导下可为弱势群体关怀作出贡献。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朱广亮 [标签: 群体 关怀 视角 价值理论 群体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国城镇弱势群体的金融支持研究
    分析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现状及其社会保障政…
    论开发性金融在支持我国经济发展弱势领域中…
    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主权弱势分析
    论城市弱势群体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城市新弱势群体的就业与税收政策
    城市新弱势群体的就业与税收政策(1)
    关于以弱势群体关怀视角认识劳动价值理论
    [贸易]GATT的弱势与强势
    增强弱势群体对公共政策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