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经济学正义(下)


七 计划经济

(读本节之前,请先读附文一 ——《幸福论》)

㈠ 什么叫计划经济

商品经济是由人的本能自发产生的,不要政府或社会的力量来控制,所以应把它和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并归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对产品的分配原则是自由竞争,这样必然要产生贫富分化和剥削。打个比方来说,某一天,社会上生产了一万个馒头放在一堆,有一万个人来分。商品经济是让这一万个人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同时去抢,谁抢到归谁,但不准到别人的手里去抢。在一声哨子响之后,人人奋勇,个个争先,结果是有抢到几十个的,有抢到一两个的,有只拾到一点馒头渣的,有两手空握拳头的,于是就出现了贫富。这个过程就是掠夺。一无所有的人为了活命,不老实的人都当强盗去了,老实一点的良民不得不到富人的门下去讨口吃的。“我们已有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您能不能施舍给我们一点?”穷人可怜巴巴地哀求。“可以,可以,我一向以慈悲为怀,四海皆兄弟嘛!不过,明天再抢馒头我就不亲自去了,你们替我去,抢来的要统统缴给我,我再分给你们,怎么样?”富人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和蔼可亲地说。“应当,应当,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穷人慷慨激昂地回答。于是又出现了剥削。剥削的出现,使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穷人的悲惨遭遇使一些仁人义士再也看不下去了,他们领着大家,揭竿而起,推翻了富人专政的政权,建立了穷人专政的政权,把私有制社会里原来对着强盗的枪口调转过来对着争抢正酣的芸芸众生,大喝一声:“住手!任何人都不准再抢,谁抢打死谁,由我们来分。大人一个半,小孩半个。www.11665.COM”这就是计划经济。所以计划经济是 在强权统治下的不自然的经济形式。凡是自然形成的,都高低不平、长短不一、混乱不堪,不经人力的强制,就没有平等和整齐。

计划经济包括计划生产和平均分配两个环节,因此计划经济是指按计划生产消费品并对它平均分配的经济形式。计划生产是指政府根据国家资源的多少、人口的数量、生产力的大小等情况,合理地安排生产,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平均分配是指相对的平均分配,不让人感到有差别就行,绝对平均是做不到的。平均分配有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两种原则。虽然第一节中就说过“永远都没有物质极大丰富的时候”,但这只是针对私有制社会来说的,在公有制社会里,政府是可以通过调节使很多种消费品“极大丰富”的,这样政府就可以对这些消费品实行按需分配。所以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可以同时进行,并不一定非要等到“高级阶段”时才可以按需分配。是“按需分配”产生的“高级阶段”,而不是“高级阶段”产生的“按需分配”。

俗话说:“一人难称百人意”,虽然计划经济使人人都平等了,但是是不是人人都拥护它呢?不是的。因为人的本性是争强好胜,而且几乎每个人又都有自不量力的毛病,所以几乎人人都想在商品经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自由天地中博他一把,以求高人一等。而计划经济则是强制平等,眼见有钱就是不让赚,眼见有好生意就是不让做,这个滋味真是生不如死,所以计划经济是违背很多人或者说是多数人的意愿的,特别是那些自以为钻营能力还不小的人,对它更是痛恨入骨,分分秒秒都想复辟。这就好比是用一大块钢板硬压在众人的头上,那些个子高的尤其难受,最痛恨这块钢板,必欲掀之而后快,而且居然还有一些矮个子,但自以为也被压得受不了的人也趁机起哄,摩拳相助。不过,我们完全可以猜到,如果真要把公有制废除,实行商品经济,让大家自由竞争的话,这些人肯定是最先败下阵来的。只有他们碰得头破血流之后,才有可能感觉到原来还是公有制好。可是,当两个饱嗝一打之后,就有可能好了疮疤忘了疼,又跃跃欲试了。什么是人?这就是人,赌性不改的人。

㈡ 为什么要建立计划经济

自私是一切生物的本性。因为自私,就有了竞争。可是由于各个生物体的能力不一样,所以竞争的结果就产生了差别:一片树木,高矮不齐;一群禽兽,胖瘦不等;一乡人众,贫富不均。

穷人受够了贫富不均的苦头,时时刻刻都盼望平等。

要想平等,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消灭富人,分掉他们的财产,以达到共同贫穷;二是拼命劳动,赶上富人,以实现共同富裕。

陈胜、斯巴达克、马克思等造反者及晁盖等义匪走的是第一条路。

资本主义建立以后,资产阶级吸取了以往统治阶级的教训,他们不给社会成员在政治上划分等级,不限制穷人的自由,把政治平等这件漂亮的外衣抖得“啪啪”响,却只字不提经济平等;而且还一边向穷人灌迷魂汤:“你们不要看我们的财富眼红,我们是流过了血汗的。在这个自由的世界里,大家发财的机会均等,任何人只要不怕流血流汗,幸福同样也会降临他的身上”,一边假惺惺地热情地鼓励、督促、引导、扶持穷人发财致富,这就是所谓的“自由、平等、博爱”。目的无非是诱惑穷人走第二条路。有付出定有回报,此计果然妙极。穷人开始由愤愤不平转成羡慕,幻想成为老板、富豪的人多起来了,即使一次次的破产、一次次的失败,最多也只是以头抢地,连骂自己无用、老祖不显灵,输得口服心服,绝不再喊:“等贵贱、均贫富”。如果偶尔有一两个侥幸成功的,则会立即被资产阶级树为典型:“瞧一瞧,看一看,事实胜过雄辩。谁说我们骗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比尔·盖茨曾倾倒了多少人,最近才听说的白手起家的香港富豪罗兆辉也曾一度成为香港青年学习的榜样。

那么富人真能带动穷人致富吗,穷人埋头苦干真能赶上富人吗?这都是哪儿的洋话!财富不是空气,任你去争,反正少不了我的。财富是有限的,你争多了,我剩得就少了;你争完了,就没有我的了,除非到你手里去抢。只要有竞争,就有多有少,有贫有富,这是千古不易、四海皆准的真理。一万个人去抢一万个馒头,是不可能正好一人抢一个的。如果说富人能带动穷人致富,怎么带动?穷人能都跟着富人去当资本家吗?都当资本家,谁当工人?穷人能都跟着富人学着去掠夺去剥削吗?都想掠夺,都想剥削,去掠夺谁,去剥削谁?有人可能要说,社会财富是不断增加的,只要穷人肯干,看来要赶上富人还是不成问题的。说这话的人,可能没见过下雪,一场大雪过后,山还是山,井还是井;他可能也没见过火车跑,车厢想追车头,任你追到地老天荒。事实上,穷人追赶富人,一直追赶了几千年,到现在不依然是泾渭分明吗?而资产阶级向穷人宣扬的“大家的机会均等,都有成功的希望”等麻痹思想,虽不如封建统治阶级的“轮回报应”赤裸,其用意也是很明显的。就好象赶车的挑一把青草在驴嘴前面,引得驴目不斜视、心无二念地拼命往前跑,然而离幸福总是只差一步,到死都不知是个当。虽然我们也都看到过有不少穷人挤入了富人的行列,但是我们也应当能看到同时又有许多富人沦为乞丐。这就好比是站在金字塔下的人硬往上面挤,每有一个人挤上去,就必然要有一个人被挤下来。几千年来,私有制社会虽经历了无数次的沧桑变换,但富人和穷人的比例却从来都没变过。

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最先戳穿了资产阶级精心布置的这个骗局。他点化无产阶级说:“贫富分化是由剥削引起的,你们越想富,你们肯定就越要拼命劳动;你们越拼命劳动,你们为资本家创造的财富就越多,贫富差距就越大,第二条路的尽头只是个美丽的太虚境。因此所谓的勤劳致富,只是资产阶级欺骗你们的,为了让你们老老实实地、拼命地为他们创造财富罢了。只有你们联合起来,用暴力消灭剥削阶级,废除私有制,产平金字塔,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才有你们的出头之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富贫,只因为有了富,才有了贫;没有了富,自然就没有了贫,道理就这么简单。所以马克思及真正的马列主义者从来都没提过致富或勤劳致富。所以,人类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致富,而是为达到平等。而要想让一部分人富裕,很容易,只要把压在众人头上的那块钢板掀下来即可,余下皆不用问。那些“个子高”的,揉揉被压酸的脖子,缓过神来,自然很快就会富起来。毛泽东时代不是不能为此,而是不欲为此。所以让一部分人富起来是很容易的,只要政府撒手不管,自然就会有一部分人富起来。而不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倒是非常困难的,中国的公有制可是中国人民花了几千年的时间,牺牲了几千万甚至几亿人的生命才换来的。这就好比管理花草。要想把一片花草修剪得很平整是非常困难的,越平整则越困难,但要想让原本修剪得很平整的一片花草中有一部分冒出尖来,园丁只要睡大觉就行,花草会自然地分个三六九等出来。这是天力,而非人力。而只要有了贫富分化,自然就产生了阶级。恕我眼拙,我怎么也看不出由所谓的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引起的社会主义的贫富分化与由资本主义的商品经济引起的资本主义的贫富分化有什么区别。

㈢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为什么要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任务是什么?

因为穷人是不满资产阶级的剥削和掠夺,不满资本主义的贫富不均才不惜以死相拼,推翻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理所当然社会主义的任务就是保护穷人的利益,消灭剥削和掠夺,消除贫富分化。而且这个任务是社会主义的唯一任务。与之相反,资本主义的唯一任务就是保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资产阶级唱赞歌。这是两种社会最根本的区别。对此,马列主义早已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

然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又变成发展生产力了。究竟哪个对呢?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它的确很重要,但是能因为它很重要,就好象专门为美化社会主义似的,把发展生产力说成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吗?这样一说,似乎资本主义就不发展生产力了,可是事实上,资本主义也非常注重发展生产力,而且还有不少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比中国的要大得多,这怎么解释?若说资本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发展生产力,那么两种社会还有没有区别?所以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不是发展生产力,资本主义的根本任务也不是发展生产力。那么发展生产力又属于哪一路呢?答:发展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的本能。人要生存,要发展,不用你去督促,他就会自动地、尽力地发展生产力。比方说,老虎也会自动地、想尽办法尽力地多捕食,猴子也会自动地、甚至巧借工具尽力地多采果子。所以生产力的发展与政治是没有关系的,不管是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还是资本主义社会都会自动地、尽可能地发展生产力,并不是只有社会主义才知道发展生产力,只有社会主义才需要发展生产力。政治不仅对生产力的发展没有贡献,而且它还阻碍生产力的发展,最好的政治也不过是使生产力畅通无阻的发展。政治就好比是河道,河道限制了水的流向,同时也就对水流产生了阻碍,又宽又直的河道只不过使水受的阻碍小一些。

虽然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都要发展生产力,但生产力发展了,产品增多了,怎样分配呢?每一个人、每一种社会最关注的就是这一点,于是才有了公有制与私有制的矛盾,才有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划分。这就和人在一起干活时不能产生矛盾,一到分东西时就产生矛盾是一样的。社会主义既有人类社会的一面,又有公有制社会的一面,所以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平均分配。请注意,这时发展生产力仍不是社会主义的任务,它仍是人类社会的本能,或者说是政府的任务;将产品平均分配才是社会主义的任务,或者说是共产党等公有制党的任务。如果社会主义只顾发展生产力,不顾产品如何分配,它就不是社会主义了,共产党也就不是共产党了。我们可把社会主义比作园丁,如果园丁只顾给花木浇水施肥,让其自然生长,参差不齐,这就是园丁的失职。再比如说警察如果看到生产劳动怪重要,就去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再乱也不管,这样的警察还能叫警察吗?同样,资本主义的任务是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如果资本主义只顾搞生产,一不留神,让无产阶级专了政,就无脸向资产阶级交代。因此说,我们一定要搞清楚社会主义的身份,把它与人类社会、与政府的关系搞清楚,弄明白它的任务,千万不要稀里糊涂的,认为只要是重要的工作就是社会主义的任务,让它越俎代庖、分心走神。重要的工作太多了,例如保卫国家、社会治安都很重要,能说它们也是社会主义的任务吗?

㈣ 计划经济的经济基础

因为计划经济要把产品平均分配,所以计划经济必须以公有制为基础。反过来,因为在公有制下私人都没有资本,不具备商品交换的条件,所以公有制下的经济形式也必然是计划经济。

又因为马克思曾说过:“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到共产主义社会”,所以似乎计划经济还必须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作基础,如果生产力达不到要求,就不能实行计划经济,而且人类社会还必须按照上面的那个规律一步一步地发展,不经过商品经济,也不能实行计划经济,对不对?哪里,哪里!食古不化,太教条了!固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发展是对的,但这并不等于说生产关系非得生产力推动才能发展,也并不等于说生产关系发展必定要求生产力跟着发展。实际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多对多的对应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如图五所示。在此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由低级到高级的生产力水平,㈠㈡㈢分别表示由低级到高级的生产关系。此图的意思是:同一级的生产关系和同一级的生产力相适应,除此之外,高级的生产关系也能和这一级的生产力相适应。这种关系用句时兴的话说,就是某一级的生产关系可以兼容比它低级的生产力,而某一级的生产力则不能兼容比它低级的生产关系。所以说,当生产力发展时,必然要求生产关系也要跟上去,但当生产关系要发展时,却不必要求生产力跟上去,最高级的生产关系可以建立在任何水平的生产力基础之上。由于计划经济代表着最高级的生产关系,因此计划经济可以在人类社会的任一阶段实行。至于那个规律,要知道,任何规律的存在都需要一定的条件,当条件改变时,规律就要跟着改变。如果条件改变了,却不知规律也要跟着改变的,就是刻舟求剑的蠢货。例如,太阳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从西往东转,如果地球从东往西转,那么太阳就要变成西升东落。再例如,番茄春生夏熟是它的自然生长规律,可是如果我们给它盖上温室,或者再喷上激素,那么一年四季都可以享受到它的美味,不必非等到夏天不可。同样,人类社会上面的那个发展规律也是在人类没有掌握它的条件下,人类社会完全在生产力推动下的自然发展规律,当人类发现这个规律后,就可以用人力代替生产力促使人类社会跳跃着发展,让人类提前跨入美好的社会,而不必拘泥于常规。否则马克思探索这个规律还有什么用,不如两眼一闭,任人类社会信马由缰算了。

然而,世界这么大,要使全世界都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是很困难的。但可在小范围内实现。不管外面是多么的风大浪急,还是多么的精彩多姿,我们只要垒起一圈围墙把我们这个国家或这个区域圈起来,建立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那么我们大家伙就能感到欢乐融融。因为幸福主要是与周围人相比产生的,不会有人比到外国去,除非你故意引诱挑拨。至于整个国家或整个区域能不能赶上外界,怎样去赶,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㈤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公平地说,社会主义确实比资本主义优越,可是优越在哪里呢?把图一和图四相比较就可以看出来,计划经济里,不存在消费对生产的反制约,也不存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制约,利于正确处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能使国家和人民以最快的速度富起来,这是第一点;平均分配避免了贫富分化,犯罪的较少,社会较安定,这是第二点。这两点就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也就只有这两点优越性,因为只有这两点资本主义做不到。其余的,象福利、慈善等公益行为,凡是社会主义能做到的,资本主义都能做到,不能说是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它们只是政府安抚社会的手段。平时不绝于耳的“某某人生病无钱医治,政府及人民热情相助,致使疾病得以及时治疗,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节日前,某某市及时把救济金发到困难户,送去了党的温暖”等等新闻报导,都是斜眼的化妆师硬生生地想朝社会主义脸上贴金,却没贴到正地方去,不仅不能服人,反而是授人以柄,自讨其辱。请想想,给穷人施些小恩小惠,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是比我国做得还好么,如果有人凭此就说资本主义比社会主义好,我们岂不要张口结舌?

㈥ 管理措施

计划经济可分为计划生产和平均分配两个环节,故其管理包括生产管理和分配管理。

计划生产是指政府应根据资源状况、人口状况及生产力的大小,合理地安排生产,什么时候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等等。至于具体怎样安排,则不属于本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了,故到此为止。下面专谈谈分配的管理。

政府向消费者分配消费品,可以直接分配实物,也可以发领条,上面注明名称、数量,让消费者到供销社去领,或者借用货币进行分配。货币分配和实物分配、领条分配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区别在于货币分配较灵活,消费者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买多少就买多少。所以用货币分配最好。只是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买卖”是供给,是政府向人民供物,商品买卖是生产者双方用物交换,本质不同。

政府若借用货币进行分配,对货币的制造、发行及回收要按下列原则和步骤进行:

⒈ 仿照商品的定价方法,先规定一个工日的价值。

⒉ 根据各种原材料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给原材料定价。

⒊ 国家生产多少原材料,政府就应该根据定价制造多少货币。这就是国家的收入。

⒋ 需要多少原材料投产,政府就应该发行多少货币——直接拨给消费品生产厂。如果政府不把货币拨给消费品生产厂,而是直接把原材料拨给消费品生产厂,把货币发给最终消费者也可以。这就是国家的支出。

⒌ 消费品生产厂用货币到原材料生产厂购得原材料后,原材料生产厂应将货币全部上缴给政府。政府收回,待发给最终消费者。

⒍ 消费品生产出来后,给消费品定价。第五节内讲过,给消费品定价的原则有两个,若用前一个,则政府收回的那批货币不够用的,还要补造;若用后一个,则不需补造。最好用后一个。

⒎ 政府将收回的那批货币发到最终消费者手里。最终消费者用它购物.

⒏ 消费品生产厂将消费品售出后,应将得到的货币全部上缴给政府,政府将这批货币收回,销毁。这样,这批货币和它代表的那批原材料就共同走完了它们圆满的一生。当然,这批货币也可以不销毁,留作下次使用,但千万不能把它当成收入。

这里再用一个例子来具体说明。假设我国今年产钢铁一万吨,每吨价值一百圆(在公有制下,“圆”与“元”已无区别),则政府应制造一百万圆的货币,这就是国家今年的收入。如果今年国家打算生产一千辆汽车,每辆用钢铁两吨,则政府就应当拨给汽车厂二十万圆货币,让它购买钢铁,或直接把两千吨钢铁拨给汽车厂也可,这就是国家今年的支出。当汽车厂持币到钢铁厂购得钢铁后,钢铁厂应将卖得的这二十万圆如数缴给政府。政府然后再把它发到消费者手里,让消费者购买汽车。汽车厂把汽车造出来后,应给汽车定价。因每辆汽车耗钢铁两吨,故每辆应定为二百圆(此处忽略了其它种类的原材料,如玻璃、橡胶、电等)。当汽车厂把一千辆汽车卖完后,应将卖得的二十万圆货币缴给政府。这二十万圆已完成了使命,已是废货币,应由政府销毁或封存。这一整个过程可用图六表示。

图六的意思是:当原材料生产厂从大自然中取得资源生产出若干原材料后,政府应当制造出与之相当的货币;当有一批原材料投入消费品生产厂生产消费品时,政府应当把与之相当的货币通过工资或拨款的方式发到消费者手里;当消费者购得消费品后,消费品生产厂应当把卖得的货币上缴给政府,由政府销毁或再利用。

最后要说明的是,在公有制下,仍存在剥削,即国家或社会对工人的剥削。与私有制下的剥削不同的是,公有制下国家或社会剥削的财富,最后还用到全体人民身上,任何私人都不能享受。其实,计划经济和所有企业都兼并到一个人手里的商品经济是相似的。

八 关于无业和失业

从表面上看,无业和失业好象是生产过剩直接引起的,可是实际上,单就生产领域来说,无业和失业率是由生产力的大小、生产资料的多少、消费品种类的多少三个因素共同决定的。生产力越大,消费品的种类和生产资料越少,无业和失业的就越多。其中,由消费品的种类和生产资料少引起的无业和失业是不好的,由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的无业和失业是好的,而且是不可阻挡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必定要越来越大,将来一个人生产就能满足很多人,而消费品的种类却不可能增加太多,当然无业和失业率也就要越来越高,特别是无人工厂和无人农场建成以后,更加明显。所以,无业和失业是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最终与社会的性质没有关系,不管是私有制社会还是公有制社会都避免不了。反过来说,无业和失业率通常也反映了社会的进步程度。在生产资料没受到天灾人祸破坏的情况下,无业和失业率越高,说明社会越进步。原始社会肯定没有无业和失业的。因此说,除了不正常的情况外,无业和失业率上升都是好现象,不能一听说就惊恐万状,应大力促进才对。

然而,无业和失业人数一上升,势必造成社会很不稳定。因为这些人虽然没有收入,但消费上却不甘落后,不偷抢拐骗怎么办?这可不是他们天生就喜欢如此,也不能怨法制不健全,也不能怨教育没跟上,根本原因就是这些人也是人,他们需要同等的消费权(因为没有消费,就没有生命,没有地位,所以消费权是人最重要、最基本的权利,其它一切权利都是为它作铺垫的。而资产阶级却把它绕过去不提,甚至不造“消费权”这个名词,只大吹大擂什么自由权、选举权等政治权利的平等以晃人耳目,真是狡猾之至),谁也不想矮人三分,这是人的本性。然而这个权力却被剥夺了,所以人的本性也就露出来了,也就难怪有作奸犯科的了,也就难怪此伏彼起,捕之不尽、罚之不绝了。不解决无业和失业的问题,不解决贫富分化的问题,社会就永无宁日!

这就出现矛盾了——无业和失业率越高,就表明社会越进步,是好事;可是社会越进步,无业和失业率就越高,社会就越不得安宁,又是坏事。怎么解决呢?

在公有制社会里很好解决。政府只要把全部合乎要求的人分成几批,让他们轮流工作,工作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就行了,休息期间待遇不变。当无人工厂和无人农场建立以后,绝大多数人就都可以不工作了,过剥削机器人的幸福生活。所以,公有制社会盼望无业和失业,欢迎新“奴隶社会”的到来。

同样是这个矛盾,在私有制社会里却是个死结,因为资本家不可能愿意仿照公有制社会的做法。可是这个问题不解决,随着无业和失业率的提高,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就有可能不保,社会治安恶化倒是次要的。所以在此我提醒全世界的资产阶级,他们要想统治千秋万代,从现在开始就应当联合起来,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不要忘了,生产力是最革命的因素,它是一颗定时炸弹!不过,如果资产阶级不这么做,而是任由生产力发展下去,将来能不能出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妥协的“二尾子”社会呢,就象英国、日本一样?未必不能。

作者正论:当今政府所有“提高再就业”的措施,都等于往已满的竹筒子里塞豆子,这头塞进去几粒,那头就得被挤出来几粒,毫无意义。而政府却偏偏乐此不疲,并以此表功,真是太糊涂了。企图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或靠它们的资金帮助来解决问题,最起码得先看看它们自己的问题解决了没有,秃子卖的生发灵我们为什么还要挤扁头去抢?

附文一 幸 福 论

现在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个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问题——什么叫幸福?

虽然我们每个人从来都没停止对幸福的追求,口头上也经常谈到幸福,可对这个问题,恐怕还真不好回答。有人可能要说:“幸福么,就是要什么有什么,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也有人可能要说:“幸福就是健康长寿,妻贤子孝。”这些答案听起来都有道理,其实都有不足之处。除此之外,还有古人所说的“五福”,尽管已很全面,但仍有缺憾。那么,既然这有不足,那有缺憾,怎样才算完美的幸福呢?完美的幸福应包括下列五个方面:富裕、健康、长寿、平安(包括社会安定)、家庭美满。这里不妨把它们也叫“五福”。只有这个“五福”的条件都具备了,才能算真正完美的幸福,缺一不可。例如,有一个人非常富有,但经常遭抢,天天抱着枪睡觉,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或者疾病缠身,吃睡不香,哀号连天,这都不能算幸福,不是的吗?所以说,幸福就是同时具备上面五个条件。对这个观点您是否赞同呢?如果您不赞同,您就不必浪费宝贵的时间往下看了;如果您认为还可以,就请您接着看我胡画下去。

只要我们把眼光稍微放宽一点,就可发现,上面幸福的几个条件都是相对的——富与贫相对,有富才有贫;寿与夭相对,有寿才有夭等等。就拿“长寿”来说,多大岁数才算长寿?没有定数。如果多数人都活到120岁,那么你活到90岁就只能算是个短命鬼;如果多数人的寿命只有30岁,那么你能活到40岁就已经很稀罕了。再拿“平安”来说,谁一生中从没遇过惊险、祸殃,没遭过偷抢等,而是绝对平平安安度过的?没有,只是多少而已,即使有,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极少数人。所以,综合起来说,幸福应是指:与其他人相比,自己在各方面所产生的完全的优越感。

为什么说与其他人相比,自己优越就感到幸福呢?这是因为人人都有嫉妒心和羡慕心,都想超过别人而害怕别人超过自己。要知道,嫉妒、羡慕与食、色一样,是人的本性,除了形如槁木而心如死灰的绝望之人、不知荣辱的呆傻之人、脱俗者及婴幼儿之外,人人都有,而且伴随终生,所以它的存在是正常的,屁眼再臭,不能割了扔掉。十年前有一段时间,举国上下曾大批过“红眼病”,这实在是企图泯灭人性的险恶勾当——把“红眼病”治绝,穷人都变成愚民,富人就可以安然地享福了。当然最终注定是徒劳无功的。由“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到“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这激荡几千载的一问一答,再加上自古以来绵绵不绝的“等贵贱,均贫富”的共产运动,就足以证明“红眼病”是连割头都治不愈的天下第一号绝症。

虽然嫉妒和羡慕都是由不平等引起的渴望平等的内心反应,但是它们仍有很大的区别。其一,嫉妒是对别人优越的不满,是想破坏别人,形象地说,就是想把对方拉回来;羡慕是对别人优越的向往,是想赶上对方。其二,嫉妒多产生于有关系的熟人之间,羡慕则多产生于无关系的生人之间,嫉妒与羡慕同源而不同标。例如,比尔·盖茨与中国人都没有关系,故中国内只有人羡慕他,没有人嫉妒他。其三,都能引发犯罪,但嫉妒的受害者是被嫉妒的对象,多数是对他的优越点的直接破坏;羡慕的受害者则可以为任何人。例如,有一个中国人很想过上比尔·盖茨的豪华生活,就以偷抢去实现目的,此处的受害者就不是比尔·盖茨。其四,嫉妒的心情比羡慕的心情强烈得多。因为幸福是由嫉妒和羡慕引起的,而嫉妒的作用力又大得多,故可将羡慕的作用力忽略掉,所以幸福又可以看作是:与周围的熟人相比,自己在各方面所产生的优越感。“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即源于此。

既然幸福是人与人相比较才显示出来的,那么幸福也是相对的。因为有富就有贫,有寿就有夭,所以有人幸福就必定有人痛苦,任何人的幸福都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让全国人(或全世界人)都过上幸福的生活”这样的理想是不能实现的,除非能让人的财富都一样多,寿命都一样长……。可是,对于第一条,人类还勉强能办到,其它几条,就不是人力可为的了,再说,如果全办到的话,人就感觉不到是幸福还是痛苦了,又哪来的“全民幸福”呢?不过,又有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多数人还是看重钱财的,病夭等倒霉人毕竟是少数,故富裕历来都被列为“五福”之首,甚至于在多数人的心目中,幸福就是富裕,追求幸福就是追求财富,有钱就有一切,其它的几条都被忽略掉了。所以上边说的“让全国人(或全世界人)都过上幸福生活”这样的话,实际上是单就财富而言的,平时我们说的某某人很幸福也往往都是从其家境来看的。这样也未尝不可。那么即便在这种幸福就等于富裕的前提条件下,上面说的全民幸福就容易实现了吗,勤劳致福就可以使人幸福吗?下面就专对这些问题细细分析。

上文已说过,幸福是相对的,但相对又有横比与纵比之分。横比就是同时代的人相比,这样比出来的富裕就称为相对富裕。例如,比尔·盖茨比你我都富,他这就是相对富裕。纵比就是后人与前人相比,后时代与前时代相比,这样比出来的富裕就叫绝对富裕。例如,光绪皇帝比秦始皇富裕,比尔·盖茨比光绪皇帝富裕,我们现在都比二十年前富裕,这几种富裕都叫绝对富裕。为什么把这类富裕叫绝对富裕呢?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大趋势是进步的,后人总要比前人富,前人不能超过后人;后时代总要比前时代富,前时代也不能超过后时代。请注意:这里的绝对是相对里的绝对,不是真正的绝对,真正的绝对富裕是不存在的。

把富裕分为相对富裕和绝对富裕之后,上面的问题就好解决了。

接下来,还要弄清一个问题:这两种富裕,都能让人感到幸福吗?勿容置疑,相对富裕肯定能。那么绝对富裕能不能呢?不能,或者说不大能。例如,一千年前,人能坐上驴车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路上他们肯定是扬扬得意,谈笑风生,可是到了今天,同样是那些人,如果让他们坐马车,他们会不会觉得更神气呢?恐怕要羞得白天不敢上路。这是为什么?再例如,我们现在的一个普通人都要比殷纣王要富裕,但是这些普通人能感到有殷纣王那么幸福吗?这又是为什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你如果能有一台286电脑,你就已经很荣耀了,可是过了二十年后到了今天,你又换了一台386电脑,你是不是觉得更荣耀?这又是为什么?再例如,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是世界首富,当时的中国人很向往美国的生活,很多人都想方设法去安家,去镀金,凡是见识过美国生活的,无不常常叹息:“哎,什么时候中国能有美国这么富就好了!”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将近一百年过去了,今天的中国不要说已经赶上当时的美国了,而且还要比当时的美国不知富裕多少倍,但是当时说这话的人,如果今天还活着,他们能认为“好了”吗?今天的中国人都感到满足了吗?为什么今天想去安家、想去镀金的比当时还要多,叹息声比当时还要重呢?可以想象,再过五十年或者一百年,如果中国仅达到今天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人的心情肯定更不好。这都是为什么?由这四个例子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绝对富裕确实不能给人带来幸福。为什么呢?说一千、道一万,还是嫉妒心和羡慕心在作怪。因为人不可能去羡慕前人和后人,更不可能去嫉妒他们,只对同时代的人计较得厉害。举个例子来说,过一二百年后,个人的交通工具肯定要比现在的好得多,大概是又宽敞又舒适,又能跑又能飞,无声无息,说不定想到月亮上去玩,随随便便就去了,然而对后人有这么好的交通工具,我们有人羡慕吗?没有,我们只羡慕我们眼前有轿车的人,我们只想有一辆轿车就够了,不是的吗?再打个比方来说,传说远古时彭祖曾活到八百岁,同他相比,今天活到九十岁的人只能算是个夭子,但是今天我们如能活到九十岁就已经感到完全满足了,谁去同彭祖瞎比干什么,难道不是的吗?退一步说,即使有人与过去相比易产生满足感,但是这样的满足感是很弱的,经不起由相对贫穷产生的强烈不满的冲击。还接着上面的一个例子来说,你在二十年前用的是286电脑,今天换了386电脑,如果你同你二十年前相比,你当然会觉得很满足,可是当你与其他人相比的时候,你的那一点满足感还有吗?你可能反过来还会觉得这个烂386还不如以前的286,你说怪不怪?一点都不怪,很正常。再接着上面的那个比方来说,如果今天有很多人都活到了八百岁,那么那些只活到九十岁的人肯定就要唉声叹气了,道理不是很明显吗?所以,在强烈的嫉妒心和羡慕心的作用下,并不是只要人富裕了就感到幸福,只有其中的相对富裕才能让人感到幸福。

既然绝对富裕不能让人感到幸福,那么绝对富裕就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相对富裕才有意义。除非在温饱还很不能满足的时候,绝对富裕才有点意义,因为那时人急于顾命,也管不了什么好坏了。一旦跨越了温饱的界线,绝对富裕就近于毫无意义了。

由富裕分为相对富裕和绝对富裕,相应地,进步(发展)也可分为相对进步和绝对进步。相对进步是同时代的人或国家之间相比下的进步;绝对进步是后时代与前时代相比下的进步。同样,绝对进步也没有多大意义。这是因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各个时代都有不足之处,不能说,后时代好,前时代不好,各个时代都一样。例如,我们都认为我们这个时代好,一千年前的人可怜,同样,一千年后的人也会认为他们的时代好,我们可怜;两千年后的人也会认为一千年后的人可怜。究竟是哪个时代幸福,哪个时代可怜?其实都一样,都幸福,又都可怜。传说阎王爷掌管着小鬼投胎转世的大权,有个小鬼与阎王爷关系密切,他请求阎王爷在人间最幸福的时候让他转世。有一天,阎王爷问他想不想转世,他说:“一百年后,人间肯定比现在幸福,等到那时我再转世吧!”过了一百年后,阎王爷又问他,他还是那样回答。就这样拖来拖去,那个小鬼始终没能来到人间。其实他在什么时候来到人间都一样。我们还可把人类社会比作一支有头无尾、无限长的队伍,在这个队伍里,越往前的人越富裕。对于这个队伍,你愿意插到哪儿去呢?当然你很想往前跑,可是你越往前跑就越想往前跑,跑到死都找不到满意的位置。其实你根本都不要费那么大的劲往前跑,站在一开始的位置就行。同样,也可以说,人类社会也不必前进,停在哪个时代都一样。有人可能要说:“我怎么也搞不懂,社会进步了,生活条件好了,怎么能没有意义?”这就好比人的个子长高了,饭量也跟着增长,不能说大人吃两个馒头会比小孩吃一个馒头感到满足;人的知识增加了,遇到的困难也随着增多。同样,社会进步了,人的需求也要攀升,永不厌足。况且,我们也知道,绝对富裕没有多大意义,都富就等于都不富,共同致富与共同贫穷是一回事,特别在温饱线上更是如此。这就好比人的个子共同长高0.1米与共同降低0.1米是一样的效果。还可能有人要说:“你的观点和老子的一样,消极倒退。”确实是的,是真理总要汇到一起,但不能说这是消极倒退。我要说明一点:我本来是想说绝对进步毫无意义的,但考虑到现在人民的思想境界还不够,所以我只说了绝对进步的意义不大,大家只要能知道绝对进步的意义比相对进步的意义要小得多就行了。

虽然绝对进步没有多大意义,但是由各人或各国的绝对进步不同产生的相对进步,意义倒很巨大,因为相对进退产生了相对贫富。如果不注重这个相对的进退甚至颠倒了主次,是要吃大亏的。举个例子来说,假设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比美国落后十步,到了九十年代,假设中国前进了一百步,美国前进了一千步,那么中国就相对落后了九百多步,差距更大。中国虽然前进了一百步,但中国人的心情会比以前好吗?中国人不是最怕落后就要挨打的么,这时是不是更要受欺负?想想看,中国为了能发展,千方百计,委曲求全,甚至为了前进一步,不惜让人家前进十步,反正“发展是硬道理”,只要能发展,其余皆可抛,最终换来的这一百步,岂不是得不偿失吗?战略失误了。反过来,若假设到九十年代,中国倒退了两步,而美国倒退了二十步,这样中国就相对前进了十八步,反而领先美国八步,成为世界第一,想想看,这时的日子是不是好过多了,这时的心情是不是也舒畅多了,这时是不是该轮到美国人叹息了?倒退反而能感到更加幸福,这里的道理不是邓小平之流能理解的。跑步比赛时,有的运动员说:“我宁愿一步不跑,也不能让他们跑。”谁说这样的话没有道理呢?暗地里,哪一个刁钻的人、哪一个刁钻的国家不是这样做的呢?

到此,想必大家都已经懂得了,绝对富裕和绝对进步是没有意义的,最起码意义不大,只有相对富裕和相对进步才有意义。那么大家就不难理解下面一个道理: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有人计较自己或过分计较自己的绝对贫富,人只会十分计较自己的相对贫富——相对富裕就高兴,相对贫穷就痛苦——本性使然。打个比方来说,假设当初造物主把人的身高确定为一米,那么直到今天,肯定人人都很满足,没有一个嫌自己矮。只有一部分人的身高长到一米半时,那些只有一米高的人才会自卑。如果造物主再让所有的人同时长高一米,那些原来只有一米高后来又长到两米高的人自卑依旧。所以我想,那些力争使人“只要往后看,不要往前看”的御用教育家,难道不比那个欺骗小和尚说“女人是老虎,不要看”的老和尚,自觉得还要心虚吗?人都能乖乖地听他们的吗?因此,要想使人人都幸福,只顾使社会进步,使大家共同致富是没有用的,关键是缩小贫富差距,一直缩小到大家都感觉不到自己贫穷。感觉不到贫穷,就感觉不到痛苦。人人都感觉不到痛苦就够了,不痛苦即是幸福。是故圣人曰:“均无贫,和无寡。”所以全民幸福是指全民财富平等,而不是全民共同进步多少多少。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人都很穷,但贫富差距不大,到了今天,虽然大家都富了,但差距也大了,当时的人是什么心情,今天的人又是什么心情,为什么今天会有人“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这个现象就说明,最起码光注重社会的绝对进步是不行的。

附文二 警惕“经济全球化”的阴谋

——兼分析十年中(1991-2001)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

(附文二及附文三纯为作者闭门造车,读者可不必太较真,权当课后练习题了)

只要随便翻翻几年前或者十年前的报纸杂志,我们就可以看到处处都是同一条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中国的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美国、日本,达到1?%,名列世界前茅。似乎不必要等到“下世纪中叶”,中国就可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了。可是,还没等我们的笑脸复原,又有一连串不好的消息传来:美国经济几年来一直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市场开始疲软、贫富国家间的距离在拉大等等。为什么美国能持续高速发展而中国偏偏就那个呢?有人说:“都怨孔老二”;还有人说:“都怪科举制度”。对这些不着边际的牢骚话我们尽可以付之一笑,不过,有些名人的观点就不能不说没有分量了。例如,《读者》杂志曾介绍了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写的《谁防碍了我们致富》一文,该文就断言中国的贫穷都怪中国人民的道德素质低,造成中国的投资环境不好,增加了额外的负担,美国经济发达,就因为美国人较文明云云。这个观点乍一看就显得很有道理,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家杂志转载、介绍。不过,若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这个观点有道理,那么以前管子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应改成“知礼节而仓廪实”才对。二十多年来,我一直郁郁寡欢,但看了茅先生的高论之后,却不禁开怀大笑起来。哎,有人就善于把因果弄颠倒,而且还振振有词,真拿他们没办法!还有不少的经济学家认为都怨改革得不彻底、私有化不够、政府干预太多,中国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学习、再学习,中国还应该大刀阔斧地改,使中国完全商品化、私有化。似乎只要一完全商品化、私有化,就万事大吉了。其实,不要说我们这个不伦不类的私有制国家,即使象印度、非洲诸国等等那些纯纯正正的私有制国家又怎样呢?全世界有接近二百个商品经济国家,富裕的有几个呢?为什么这些人只能看到美国、日本的富而看不到印度、非洲诸国等等一大批国家的穷呢?虽然《易经》上说“穷则思变”,但《易经》上还说“变者,生吉凶也。”即使我们对经济学一窍不通,就单从数学上来看,当我国完全商品化、私有化之后,是变富的几率大呢还是变穷的几率大?为什么实行商品经济后,我国就会变得象美国一样富而不会变得象印度、非洲诸国一样穷呢?难道商品经济规律单单垂青于炎黄子孙吗?有些人的眼光就象一条线,一叶障目,即不见泰山,也真拿他们没办法。

俱往矣,还是让我们先找找美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真正原因,然后再找找自己的原因吧!

只要是商品经济,就必然要循环经历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所以商品经济就象一条高低起伏波浪式的道路——上坡时艰难困苦,下坡时呼呼生风。危机、萧条是生产过剩造成的;复苏、高涨来自两个原因:一是在危机、萧条后,穷人手里又积累了一点财富而富人的某些消费品已该更新,使商品的交换量开始增加;二是新产品的出现,打破了僵局,产生了新的商品交换。这两个原因总起来说就是大量的商品交换的开始。

从1991-2001年十年中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不出于上面两个,但主要的是个人电脑这种新产品的软、硬件在全世界的推广普及,使美国得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肆地进行掠夺,用价值极低的高科技产品,如电脑、汽车、垃圾等,交换落后国家价值极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如钢铁、煤炭、棉花、布等。所以,当个人电脑第一次饱和到来时,美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也就开始放慢了,进入危机或萧条时期。

同美国不同,中国前一时期的高速发展是出于内部对产品消化得快。十多年前,特别是改革刚开始时,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对日用品的生产限制得紧,以及农业上“大锅饭”的弊病,所以日用品及粮食都很缺乏。农业改革后,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手里有大量的余粮,急于交换日用品,这就为轻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因此,当工业上改革对轻工业开禁后,轻工业又得到了高速发展,工厂里是白天黑夜地干,新工厂是接二连三地建。从而中国经济就呈现出了空前的繁荣热闹。可是后来,工人农民大都能吃饱了,粮食过剩,出现了百年没遇的“多收了三五斗”的现象,农民种地的兴趣大减,交换能力降低,市场缩小,这样紧接着就造成了日用品过剩,而且中国的产品又很难打出国外,烂也得烂在国内,所以又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许多企业纷纷落水。中国的经济从此就开始了气喘嘘嘘的爬坡,因此就被先进国家越甩越远了。本来这个局面通过降低工业品的价格就可以较好地解决的,而且也确实该这么做,因为工业对农业的掠夺太严重,可是为了保住一些企业来之不易的辉煌,不知是何方神圣却跳出来好象独具慧眼似的严肃地指出:“价格大战不正常”“降价无异于自杀”。照他们这个说法,农产品稀巴烂贱就正常,农民被“他杀”就活该?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

中国被越甩越远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在贸易中,中国处于被掠夺的地位。中国往往都是拿消耗几十甚至几百个工日的产品去交换人家才消耗一两个工日的产品,比起人家来,怎能不越来越穷?而有些不知是何时何地受封的经济学家却得意扬扬地说:“这正是中国的优势,中国的劳动力又多又便宜。”如果在计算中国人均收入时能把这些又多又便宜的劳动力排除在外,只计算几个老板的,那我倒非常赞同这些经济学家的高论。

中国与美国走的都是商品经济这同一条路,都要反复经过一个又一个的上、下坡,美国是跑在中国前面的,中国走的呼呼生风的下坡路,美国也曾经过;而美国走的艰难困苦的上坡路,中国早晚躲不掉,而且美国的生产力又比中国强得多,就好象美国是开着汽车在前面跑,中国骑着自行车在后面追,怎能不被越甩越远?(图七)何况还要受到凶狠地搜刮掠夺呢?

在上面造成贫富悬殊的两个原因中,贸易掠夺是主要的。因为仅凭美国自己的生产力、自己国内的市场,它虽然能造成贫富分化,但也不大,只有贸易掠夺,一增一减,才会造成几十倍、几百倍的悬殊,所以贸易掠夺是造成贫富悬殊的主要原因。

虽然掠夺有暴力掠夺和贸易掠夺之分,但是,俗话说:“杀人一万,自损三千”,暴力掠夺不仅要搭人命,而且还要损耗大量的钢铁、火药、燃料、医药等,本钱非常大,而且还要埋下祸根,远不如拿稻草换金条的利大,所以贸易掠夺才是强盗们最喜欢的,暴力掠夺只有在交换不成时才不得已而为之。

贸易掠夺必须有广大的市场,所以强盗们总是利诱或迷惑或威逼落后的国家同它们交易。1840年,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的大门属于威逼;炫耀它们的产品如何如何神奇属于利诱;今天美国鼓吹“经济全球化”则属于迷惑。这就好比一位老实巴脚的穷人拾到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被一位生意精知道了,为了骗到手,他就用一番让人热血沸腾的话去激励那位穷人:“咳!现在是什么年代了,现在四海皆兄弟,百姓共一家,哪还分你我?以后大哥我的,就是小弟你的;小弟你的,就是大哥我的,我们合伙发财!”穷人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友善的富态面孔,受宠若惊,于是一件宝贝在迷迷糊糊中就易主了。其实“经济全球化”也不是美国才发明的什么新鲜玩艺,而是强盗们惯用的伎俩,它只不过是步日本鬼子“大东亚共荣圈”的后尘,但是野心却大很多。

对付贸易掠夺的唯一办法就是关起门来,抵制洋货。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痛斥我了:“什么时候了,你还贩卖盲目排外的垃圾!”不对,我说的不等于盲目排外。外国的产品我们不要,但技术还是要学的。学过来或者自己研究出来自己制造,无非是晚用个十年八年。就拿个人电脑来说,我们就可以不买,或只买极少量的用于重要的科研部门,至于私人家庭,晚用几年,甚至说永远都不用,又有什么大不了的?有人还可能要说:“关上大门,外国还是要打进来的,何必敬酒不吃吃罚酒呢?”说这话的先生请听真,假设贵府有一件传家宝,被贵地的一名恶霸知道了,要拿几件破衣服交换,请问先生您怎样处置?如果您想:“不和他换,他还是得来抢,他能拿衣服换,就是看得起我,不如干脆和他换了吧!”如果您是这样想的,而且大多数中国人也是这样想的,那么中国确实应当敞开大门。如果您想:“就是不和他换,他来抢,就和他拼,大不了鱼死网破。”如果您是这样想的,而且大多数中国人也是这样想的,那么中国就应当关门闭户。

关起门来,抵制洋货,如果只是一两个国家这么做,作用还是不太大,如果第三世界的国家都能联合起来这么做,让洋货没有一点市场,那么这就确实象当头给发达国家一棒一样,它们的发展速度会迅速降下来,贫富差距也会很快减小。如果中国还迷信“共同繁荣”之类的鬼引路,显得很开明似地“顺应历史潮流”,同发达国家“精诚合作”,中国的苦日子还在后头了。因为我们不是尼采,我们没有无穷无尽的光和热。

传说在天涯之处有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面生活着一群动物,有虎豹豺狼牛马羊兔等。牛马羊兔自然是被猎食的对象,它们为了保护自己,就用荆棘木石围了一个严密的防护阵地。这样一来,虎豹豺狼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于是它们就开始设法瓦解对方的阵营。它们在森林的中央占据了最肥的一块草地,以“共同肥壮”为宗旨,建立了一个“世界动物欢乐大本营”,引诱牛马羊兔加入。老虎遮住獠牙,包上利爪,脸上涂脂抹粉,亲自去宣传鼓动:“亲爱的朋友们,我们绝不再吃你们,快去‘欢乐大本营’吧!里面小草绿油油,鲜花香喷喷,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刚开始没有一个敢去,毫无效果。后来,由于阵地内的食物已不够了,出现了饥荒,有一些就不免动摇起来。有一只小兔子,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偷偷摸摸地跑了过去。其实它也不想想,外面的比它饿得还要厉害,这么沉不住气干什么。这只小兔子一过去,立即受到了最隆重的招待。老虎亲自用最新鲜的草喂它,又在最好的地方亲自用利爪给它刨了个窝,铺以细毛软草。不几日,这只小兔子就养得油光滚圆,被老虎带去现场说法。这一次动摇的更多了,羊和兔子都要过去。一头老牛劝阻它们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千万不要上老虎的当!”又一只兔子听后腾地跳了起来,指着老牛的鼻子吼道:“老朽,你懂什么!‘和平发展、共同肥壮’是当今世界的主旋律,战争猎杀已为大家所共厌,况且虎狼等已用上了转基因等新技术,已以草为食了,它们好心好意来邀请我们,我们反而还抱有敌意,难道不有愧吗?上次要不是信你胡言,我早就和那个弟弟一起过去享福了,这次说什么我也得过去。”说完,三窜两跳就没影了。它这一去,所有的羊和兔子忽忽拉拉都跟了过去,只有牛和马没动。接下去,老虎们增加了宣传手段,把一台两米见方的大电视机抬过去,一天二十四小时现场直播大本营的美好生活。电视里,只见虎豹豺狼羊兔在一起嬉笑玩耍,载歌载舞;到就餐时,又见服务员把一抱抱鲜花嫩草送到各位成员面前,老虎带头津津有味地大嚼特嚼。“这个世界真变了”,牛马看到这时,已无任何顾虑,列队向大本营开去。刚入营门,虎豹们即跳踉大醢,向他们直扑过去:吃的就是你们!

附文三 中国的金光大道

只要是商品经济,就一定有经济危机。不能不承认,目前中国正处在经济危机当中,光讳病忌医,遮遮掩掩,坑来坑去,坑的都是国家,坑的都是俺老百姓。难道那么巧,别人吃的都是有毒河豚,偏偏我们吃的是无毒河豚?

要想彻底摆脱经济危机,使经济稳定地发展,唯一的办法就是再回到公有制,再回到计划经济,怕羞也不行。

一提到计划经济,肯定有不少人马上就要来气。这些人都冤枉计划经济了,或者说他们都被蒙蔽了。改革之前,我国确实很穷,但是那另有原因(另有专文论述),不是计划经济的错。我们都有分析能力,决不能因为平生第一次坐汽车恰遇到司机喝醉酒或坏人捣乱,汽车翻到沟里去了,从此就认定坐汽车危险,一听到坐汽车就栗毛懔色吧!

对于计划经济的好处,已在第七节中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里讲过了,在此我不想重复,再说空口说白话也没意思,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实行计划经济后的美好前景吧!那么,实行计划经济后,应采取哪些措施呢,有多美好呢?

㈠ 把企业收归国营后,可以允许少数的个体手工业存在,农业上仍继续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因为这个政策是对的。

㈡ 根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的思想水平,国家可以在下面与人民生活关系较大且又不易浪费的六个方面实行免费,即按需分配,既可节省国家开支,又可使人民获得幸福。

⒈ 医疗防疫。进口的、名贵的药物除外。

⒉ 教育。 ⒊ 通讯。 ⒋ 公共交通。

⒌ 养老。在自愿的前提下,孤寡老人可在55岁左右进入养老院,非孤寡老人可在65岁左右进入养老院,使人人都无后顾之忧。

⒍ 住房。估计目前城市居民还缺标准住房几千万套,农村居民还缺一两亿套。争取在二十年内建造完毕,使家家都有好房子住。

明明上面都是免费的,为什么还说国家节省了开支呢?单拿通讯这一项来说,不管免费还是不免费,国家都要耗电和机械设备,但是,如果免费,国家就不必制造计费和收费设备,这样岂不节省了一大笔开支?可能有人要说,如果通讯免费,不管有事无事,很多人肯定都要拼命地打电话,这样开支岂不又增大许多?不会的。在刚一开始免费的时候,可能会有这种情况,但时间一长,就不会有了;再说,电话系统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开着的,不管有没有人打电话,耗电量和设备的磨损程度都是差不多的,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拉两个人和拉一个人的耗油量几乎是相等的。

㈢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应对生产作以下调整:

⒈ 总的指导方针是:合情合理地尽快生产原材料,适当减少消费品的种类及产量。也就是说,只需保证吃、穿、住及必需的日用品,而且要多生产中低档的,少生产或不生产高档的。

⒉ 停止大到轿车、小到纯净水等奢侈品的生产及大部分烟酒等非必需品的生产。

⒊ 停止高楼大厦及旅游景点的建设。

⒋ 近几年道路的修铺太疯狂,既太超前又多重复,应禁止或改变地域。

上面几项省下来的原材料应用于下几项去:

⒌ 多建民居。我个人认为,吃得可以清淡一些,穿得可以朴素一些,但住得不可不宽敞明亮,不知大家是否赞同?

⒍ 多造公共交通工具,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家庭小汽车目前中国还造不起。

⒎ 多造大型农用机械,为实现农业的全面机械化作准备。

㈣ 关于就业。这个问题第八节中已谈过,可以参考。

以后中国如能按上面去做,只要没有意外,不出二十年,中国定能实现人人“安其居而乐其业,老有所养,幼有所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大同社会,这是商品经济能办到的吗?我们只要按照我们的生产力、我们的资源、我们的需要默默地发展就行了,而不必刻意去追求国民生产总值要翻几番、要在世界排老几,也不必刻意让中国人与外国资本家去比穷斗富。我想,等到将来那一天到来的时候,即使中国没有一幢摩天大楼,我们也不会觉得羞愧;即使中国没有一个百万富豪,我们也不会觉得贫穷;即使中国没有一座别墅,没有一辆轿车,我们也不会觉得寒酸,不是吗?

但是,我们却不能就此而满足,不管到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要忘了我们的目标是世界第一。不过,这个目标却是不能强求的,不能为了追求而刻意去追求国民生产总值要翻几番、要在世界排老几,而是应当按照我国的生产力、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需要自然而然地生产,最后能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则更好,不能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也没多大关系,只要中国人民觉得幸福就行。当年秦始皇建造万里长城是因为需要,也不是想图个什么世界第一。当然,这种情况下,明智的做法就是不要把外国资本家的豪华生活展示给中国人民,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与外国的资本家去比富斗穷。穷人买不起巧克力就不要让自己的孩子知道世界上有巧克力这种东西,更不要把巧克力诱人的广告拿给自己的孩子看,该“愚民”的时候还是得“愚民”的。

虽然在生活水平上我们可能甘拜下风,但是在武装上却绝对不能输给它们,宁为饿犀,不做肥猪。当然,这都是关起门来说的自家话,不可与外人道也!

[1] 注:如果考虑劳动强度、性质、条件等的差别,应把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量作为商品交换的依据。劳动量=(劳动强度系数+环境危害系数+艰苦系数)×劳动时间。

[2] 注:从注释[1]的角度考虑,也可把商品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当作价值。究竟是把劳动时间当作价值,还是把劳动量当作价值,应有全社会协商决定。为了简单起见,本经济学就暂把劳动时间作为价值。

[3] 注:a严格地说,在多家企业同生产一种商品,而且这些企业自己也需要这种商品的情况下,这种商品的价值应是在扣除了企业自己留用的以及堆在仓库里永远也卖不出去的数量之后,余下的那一部分商品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例如:粮食的价值应是在扣除农民自留的之后,余下的粮食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b必须是原料的品种、数量相同的同种商品才能在一起取平均消耗的劳动时间。例如:一斤重的铁斧只能与一斤重的铁斧在一起取平均劳动时间。

.[4] 注: 这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所有的某种商品平均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是具体的。而传统经济学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大多数某种商品消耗的必要劳动时间,是不对的,而且很多情况下都是模糊的,不利于后面对价值的定量处理。

.[5] 注:欲知商品的价值是多少,除了要知道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外,还得知道每个工日的价值是多少。但对每个工日的价值,至今还没有规定,所以就无人知道商品的价值。

.[6] 注: 织布的时间包括生产原料的时间。例如:若织一尺布要消耗棉花0.5斤,生产0.5斤棉花要用0.5个工日,把0.5斤棉花纺成线要用0.2个工日,把线织成布要用0.3个工日,则织一尺布共用1个工日。

[7] 注:这个需要量可用公式具体计算。假设在某一区域内共有n户人家,经过调查,需要摩托车的有m户(m≤n),能买起摩托车的有s户(s≤m),摩托车的消费周期为t年,则该区域内每年对摩托车的需要量=ks/t(k为影响销售的系数。例如,有人能买起,却舍不得买;有人买不起,借钱也要买)。当年产量高于此值时,即为相对过剩,需以降价来解决;当年产量高于m/t时,即为绝对过剩,降价也无用。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经济学 正义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巧借节庆经济之力 促进区域经济腾飞
    大连市经济增长动因的实证研究
    自然资源优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经济时代视阈下新闻价值的研究
    中国经济指数:7月滞胀趋势负面
    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待探索
    中国经济指数:5月继续下降
    基于网络全球经济下的企业创新管理研究
    两岸经济合作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G20峰会 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正能量
    达沃斯论坛 聚焦中国经济改革
    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实…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