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财务税收论文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论文   行业经济论文   新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理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论文   地方战略论文
 证券金融论文   其他金融相关论文   房地产经济论文   统计学论文   经管期刊
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之分析

【内容摘要】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量化地证明了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另一种表述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生成通货膨胀,内涵式社会扩大再生产(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降低通货膨胀。并据此设置出数学模型计算出通货膨胀与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正相关系数。

 

【关键词】: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通货膨胀  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第一部分  通货膨胀形成的过程

 

 

 

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规律

2、经济发展是均衡与非均衡的统一。Www.11665.coM任何一个经济社会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即使受到冲击远离了平衡,它也会通过自身的调节和与外界的交换趋向新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

一、在没有对外经济关系的经济系统内

社会生产是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统一。在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产品 ,一部分用于内在于生产过程的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居民和政府消费即最终产品。在这个过程中,经济系统内各部门是相互依存的,即每一部门在为其余所有部门提供中间产品的同时,也要消耗其它部门的产品,假设在这个系统内仅有甲、乙、丙三个产品部门,分别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并且三个部门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资本有机构成相同,剩余价值率相同且为100%,其相互依存关系如1—1表(投入产出简表)。

       

 

在简单再生产的过程中,这个经济系统应处于均衡状态,若暂时不均衡,随着简单再生产的持续进行,系统也会趋向于均衡,当完全均衡时,在经济系统内:

(1)技术关系稳定,各部门间的产品消耗系数不变。

(2)经济关系稳定,社会产品总量及其内部结构保持供求平衡。此时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价值完全吻合。

因此,在持续的简单再生产中,技术关系稳定,经济关系稳定 ,物价不会变动,通货膨胀也不会发生。

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表现在生产领域,社会生产不会停留在简单再生产的基础上,而是以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进行的。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这个统一过程中,生产规模的扩大就意为着需求的增加,否则扩大了的再生产就无法实现。事实上,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也是不断满足国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即最终产品的需要。在社会发展中,劳动者的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受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以及各个国家风俗和习惯的制约。随着社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劳动者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会增加,质量和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因此,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也是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基于这些,扩大再生产不是简单地对各个部门进行追加投资,对部门产品需求较多的部门追加较多的资本与劳力,对部门产品需求较少的部门追加较少的资本与劳力,当新产品出现时,还要对新兴产品部门进行投资,这样,就使需求的组成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即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产品总量的供求平衡及其内部结构的供求平衡被破坏。

社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最终产品的需要,因此在一个生产周期内供给与需求在数量上是一致的。无论是哪个部门生产的产品,都是生产先于消费,在进行社会扩大再生产开始时,既没有新增加的国民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也没有新增加的各产品部门对最终产品的供给,只有新增加的各产品部门对中间产品和劳动力(生产要素)的需求。假定目前的情况是,社会对最终产品的需求总量增加150,其中对甲产品最终产品需求增加200,对乙产品最终产品减少50,丙不变。由于市场对甲产品的最终需求和总需求增加,在社会再生产循环时需要对甲部门进行扩大再生产。假定这里只有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即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不变,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由各部门的技术联系计算得,生产出200单位的甲最终产品分别要消耗产品甲:44.44、乙:66.67、丙:111.11;相应地因为对最终产品乙需求减少50,而减少消耗产品甲:16.67、乙:20、丙:30。在价值规律作用下,现在的供求及价格状况是:

产品

供求状况

价格状况

供给小于需求27.28(44.44—16.67)

上涨

供给小于需求46.67(66.67—20)

上涨

供给小于需求81.11(111.11—30)

上涨

 

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相对于最终产品的生活消费,企业的生产性消费的可补偿性更强一些,因此企业所需的较多的中间产品(包括其他生产要素)可以通过较高价格获得,而且,由于经济或者政治或者战争等原因,最终产品的消费性需求可以减少的幅度有很大的空间。在进行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时,社会产品的总供求平衡被破坏,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涨;属于最终产品的消费性需求因价格上涨而减少,社会产品的总供求仍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进行就中间产品而言是可以得到保障的。由于每个部门再生产过程中都要消耗其他部门产品,这样,甲,乙,丙三种产品价格的上涨会导致甲,乙,丙三种产品生产成本的上升,由于甲部门的扩大再生产,使甲,乙,丙三种产品得生产性需求分别增加27.78,46.67,81.11,随着生产的无限延续,社会产品的总量及结构性供求趋于平衡 ,价格趋于稳定 ,最后平衡完全建立。平衡后的投入产出表为(1—2表)

  

当一个经济系统内有更多的部门(n>3)时,情况也是这样。由于最终产品的需求量增加,一部分产品部门进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包括对新兴产品的投资)时,建立在简单再生产基础上的供求平衡被打破,使得所有部门的产品供给小于需求,从而所有产品价格上升。每一产品部门在为其余部门提供中间产品的同时,也将这些部门的产品作为中间产品而消耗,这样,中间产品的价格上升又导致所有部门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又进一步推动产品价格的上升。各部门产品的价格变动由下列因素构成:

(1)                需求拉上,在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起初,需求相对增加的部门产品价格上升,这种因素会随着供求平衡的建立,上升了的价格会回落下来。

(2)                成本增加  一些部门产品价格的上升导致所有部门产品的生产成本上升。这种因素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消解。

   事实上,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除进行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外,还进行内含式社会扩大再生产,即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是不断提高的。由于科技的进步与应用或者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在各个部门间是不平衡的,在一定时期内,有的部门以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为主,有的部门以内涵式社会扩大再生产为主。在成本推动作用下,劳动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的产品的价格上升得快一些,劳动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的产品的价格上升得慢一些,可能不变,甚至可能下降,但总的产品价格水平上升。因此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的最终结果是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涨。而且由于政府政策导向或科技发展等方面的原因,整个国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是以外延式的为主还是以内涵式的为主也有明显的历史阶段性。在经济增长速度一定的情况下,在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增长方式的时期物价水平上升得高一些,在以内涵式扩大再生产为主要增长方式的时期物价水平上升得低一些。在经济增长速度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更大一些。

  根据费雪货币交易方程:

 mv=pq=gnp

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物价,q为交易量

物价的普遍上涨使pq增大,则要mv相应增加,其途径是(1)加大货币的流通速度,(2)需要追加流通领域的货币量,例如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等。否则扩大了的社会再生产便不能正常进行。随着生产的进行,社会产品总量及其内部结构供求处于平衡,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因“需求拉上”因素上升了的价格会随着平衡的建立而回落,mv也相应有所减少。当下一次社会扩大再生产发生时,情形又是如此。所以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过程就是一种平衡被打破又重新建立平衡的过程。这个平衡就是社会产品总量的供求平衡及其内部结构的供求平衡。在这个过程中,mv相对于社会总产品的价值也周而复始地增加与减少。在金属货币制度下,金属货币自身具有稳定的价值。扩大再生产结束后,新的平衡建立及价格与价值趋于一致时,多余的货币会沉淀下来。因此,金属货币制度下不存在通货膨胀的问题。而在纸币制度下则不然,。商品价格变化自始至终是由价值规律支配的。当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进行,即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上升,当社会产品总量及其内部结构供求处于平衡时,商品的价格中被“拉起”的因素部分随新平衡的建立而回落,被“推高”的因素部分不下降。在商品-> 货币-> 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商品是因为使用价值而存在,它的价值量通过纸币表现出来;纸币的使用价值是作为一般等价物,表现商品的价值量;而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忽略不计),纸币的名义价值量通过社会上全部商品的价值量,即价格总水平表现出来。因此,上升了的物价总水平在供求完全达到供求平衡时也不再回落,因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追加到流通领域中的纸币在扩大再生产结束时,不会全部退出流通领域,而是一部分留在流通领域中。这样,社会产品总量及其内部结构供求完全达到平衡即一个社会扩大再生产周期结束时,物价总水平相对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前上升了。可见,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造成物价上涨与纸币贬值,即造成通货膨胀。随着下一次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地进行,物价总水平继续上涨,纸币继续贬值。

在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力价值的补偿是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的。通货膨胀使劳动者的实际工资下降。在经济生活中,政府往往通过增加名义工资来阻止实际工资的下降以保障劳动力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工资的普遍上调反过来又全面推动商品价格与劳务费用的上涨.......反复如此,造成工资物价轮番上涨。

 通货膨胀的最表层现象是物价上涨,纸币贬值,流通领域的纸币量增多,但这是一种与纸币呈非本质相关的经济现象。在经济系统中,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是内部因素,它引起产品的结构性供求变化,并通过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相互作用引起物价总水平上升;纸币供应是外部因素,纸币供应量可由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利率控制,它的供应量取决于交易量的大小和货币流通速度。纸币因不具有固定的价值而具有了贬值的可能性,因此通货膨胀是纸币供应增长与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共同造成的。

  根据上述,通货膨胀的概念可概括为:

 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造成纸币贬值导致的持续的普遍的有起有伏中物价上涨,这种经济现象称为通货膨胀。

二、对外贸易对经济系统(国内)的通货膨胀的影响

1、进出口商品的种类与数量影响着国内商品的总量和结构,使总量和结构性供求矛盾加剧或缓解。

2、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直接影响着国内商品的价格

这两种因素对国内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其经济对外依赖程度,对外依赖程度也大,受国际环境影响越大;反之,越小。

 注释

1、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中的普遍规律。

    物价波动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在混合经济体中,由市场进行调控的商品遵循着价值规律。一些商品在供求平衡时,其价格远远高于其价值量;一些商品在供给远小于需求时,其价格也不会严重背离其价值量;这是国家运用财政补贴、限价等手段调控的结果。经过国家的调控,这些商品的价格虽然不完全以其价值量为基础,其情形仍是: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下降;反之,价格上涨。

2经济发展是均衡与非均衡的统一

   任何一个系统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即使受到冲击远离了平衡,它也会通过自身的调节和与外界的交换趋向新的平衡。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经济系统也是如此 

 

 

第二部分 货币供给和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的测试

一、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与通货膨胀的相关关系的测试

  社会发展是永不停息的,社会生产是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统一。我们可以一年为一个生产周期。假设第n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为cn+vn+mn,国民收入ni为vn+mn,在本年度消耗的不变资本(gnp-ni)cn,消耗的可变资本为vn;同理,假设第n+1年度的国民生产总值gnp为cn+1+v n+1+m n+1,国民收入ni为v n+1+m n+1,在本年度消耗的不变资本(gnp-ni)cn+1消耗的可变资本为v n+1。社会扩大再生产就是把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转化为△c和 △v 追加到生产过程中。在进行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资本是按简单再生产状态的资本有机构成追加到生产中去的,即

 

cn:vn=△c: △v

       也就是     cn+1:v n+1= cn:vn

根据等分比定理得    (cn+1+v n+1) :( cn+vn)= cn+1 :cn

   因此,第n+1年度相对第n年度的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规模(cn+1+v n+1) :( cn+vn)可视为cn+1 :cn,第n+1年度相对第n年度的外延式再生产的扩大程度(cn+1+v n+1) :( cn+vn)—1可视为cn+1 /cn—1。

 

下面用最小二乘法计算一些国家的外延式社会扩大再生产与通货膨胀的相关系数。(计算结果见表)

根据等分比定理同样可得

     (cn+1+v n+1) :( cn+vn)= vn+1 :vn

这就是phillips曲线存在的原因。即在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的经济增长中,通货膨胀率与工资增长率成正比。

 

二、 纸币供给与通货膨胀相关关系的测试

  annaj.sohwartz曾对40个国家1952—1969年间的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测试,二者相关系数为0.942.

 

 

data of gnp ni gdp deflators (sna) is looked up from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 yearbook. 1991. data of gsp ni pri (mps) is looked up from chinese statistics yearbook 1993.

 

 

 

参考文献

1、  《社会统计学原理教科书》编写组(1988)《社会统计学原理教科书》 中国统计出版社

2、  卫兴华、顾学荣(1990) <政治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

3、  李拉亚(1995) 《通货膨胀与不确定性》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4、  谢平(1991) ,《当代资本主义通货膨胀研究》 经济日报出版社

5、  董建才(1991) 《当代中国通货膨胀问题概观》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6、  陆百甫 王大树 王广谦 (1989) 《通货鹏胀问题研究》 中国财政出版社

7、邢福治  pillips曲线存在原因之探究 《财经监督论坛》2003 第3期

 

此文英文版:/jingjililun/110307/15110830.html

  • 上一个经济学论文:
  • 下一个经济学论文:
  •  作者:邢福治 [标签: 通货膨胀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经济结构,通货膨胀和农产品市场
    试论通货膨胀时期的金融经济研究
    美国经济:国债膨胀下的黑色生态
    美国经济:国债膨胀下的黑色生态
    金融中介的道德风险与金融部门的自我膨胀—…
    浅析通货膨胀的成因与治理
    预防2012年通货膨胀发生的财政政策选择
    美国债务问题与中国通货膨胀研究分析
    谈通货膨胀与个人投资理财
    美国经济 国债膨胀下的黑色生态
    美国经济 国债膨胀下的黑色生态
    美国经济 国债膨胀下的黑色生态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