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

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

  一、关于中国法官的定位
  我国对法官这一职业的认识和发展。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法官大众化阶段,二是法官职业化阶段,三是职业化基础之上的大众化阶段。
  1.法官大众化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当时的司法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是:没有明确的法官选任标准和程序,没有建立法官任职资格制度),故而,进入法官队伍的门槛很低:工农兵学商等社会各个阶层或身份的人均可通过提干、分配等多种渠道进入法院;进入法院后,不论是否从事审判工作,不论素质是否符合审判工作要求,只要达到一定工作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年限和干部级别,都可以被任命为法官。这就是早期的法官大众化阶段。
  2.法官职业化阶段
  199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以下简称《法官法》)的实施,是我国法官职业化的起点。特别是2001年6月30日,修改后的《法官法》对法官任职的“门槛” 予以提高,如担任法官必须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部分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和国家贫困地区有所放宽),并建立了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完善了法官任职程序等等。这些规定为人民法院严把进人关,提高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2002年3月21日,首次中国大法官会议的召开,既是对《法官法》规定的法官制度的贯彻落实,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我国开始全面推行法律职业化改革的重要标志。
  3.职业化基础上的大众化阶段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对现行司法体制有了新的认识,人民群众也对司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司法又在向大众化回归。WwW.11665.com司法大众化与司法职业化并非矛盾对立的。
  在国外,司法民主化、司法大众化的努力一直都没有停过,比如陪审团制、比如治安法官制度等。而目前我国司法改革中的司法大众化思路,主要目的也是要破除司法的过度神秘化、扩大司法的民主参与、强调司法对民意的尊重以及强化法官的民本意识,以此拉近司法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沈德咏所说,我们提出的司法大众化是相对于司法职业化而言的,与司法职业化并不矛盾:司法大众化不是以往的法官大众化,也不是法官对于案件的判定一味盲从民意,而是在坚持法官职业化、遵循司法基本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司法工作的群众路线,突出强调民众知晓司法、参与司法、监督司法,突出强调司法必须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归依。这就是现阶段法官职业化基础上的司法大众化。
  二、关于法官的思维
  思维,应定义为人的意识通过抽象概念或抽象概念的体系来反映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体的一种能力。这里所说的法官的思维,是指法官的职业思维,也可以称之为审判思维。
  法官由于其职业的特殊性以及该职业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角色,有别于诸如检察官、律师、法律学者等类别的法律人:
  检察官的法律思维偏向进攻性,如,检察官必须列举大量事实证据,指控被告人有罪,要求法庭对被告人科以刑罚;
  律师的法律思维则偏向防御性,他必须尽全力辩解,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提供并要求法庭从轻、减轻、免除对被告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材料和意见;
  法官的法律思维则必须保持绝对的中立性,他要在攻、防之间作出准确的判断,得出自己的结论,即法律认定。
  因此,我们说法官是法律职业者最典型的代表,法律思维的最典型形态是法官思维。
  张忠斌: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 第26卷第3期法官与政治家(包括行政官)的思维同样也是存在区别的:
  第一,法官必备的思维要素:法律职业术语(概念)。法官运用职业术语进行观察、思考和判断;而政治家的思维要素则是大众的话语,所以政治家话语来源于大众,并与大众标准相一致。
  第二,法官必须的思考模式:遵循程序,遵循向过去看的习惯,表现得较为保守;而政治家则无须考虑程序,他的思考模式就是如何改革与实践。
  第三,法官必要的思维倾向:尽可能减少对情理与情感等因素的考虑;政治家则在逻辑与情理(情感)之间偏重情理(情感)。
  第四,法官的判断结论总是非此即彼,不同于政治或行政思维的“权衡”特点。
  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张军指出:“审判工作既要讲法制,也要讲政治,法官既要做法律家,也要做政治家。”换句话说,只有同时具有法律人和政治家的思维且懂得在程序中必须以法律为最高准则的人才是合格的中国法官。因此,在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环境下,我们的法官应当培养一种共同的、正确的法律思维,即:法官办案除坚持将合法性思考摆在第一位的考虑因素外,还要运用政治家的思维,考虑到办案的社会效果。
  三、关于法官的追求
  法官要有高尚的追求,才能使自己在平凡的人生中获取不平凡的人生价值。一般说来,法官政治上要追求廉洁奉公;职业方面追求公平正义;价值方面追求人民满意;精神上追求人文精神。法官对人要真诚热情,公道正派,胸怀宽广,依法办案,不徇私枉法,不做权钱交易,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1.司法核心价值观是法官追求的起点
  2009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在凝聚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将“公正、廉洁、为民”确定为人民法庭庭训。2010年3月,最高人民法院进一步将其确立为人民法官的司法核心价值观。“公正、廉洁、为民”,虽然只有短短的六个字,但是,

它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属性,精炼概括了人民法官应有的价值追求。司法公正是保证司法廉洁的前提;司法廉洁是司法为民的最基本要求,也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基础;司法为民是是评价司法公正的实质标准,是实现司法廉洁的内在要求。“公正、廉洁、为民”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共同概括了人民法官应有的价值追求。基层人民法院尤其是人民法庭位处司法最前沿,更应在司法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铸造公正廉洁而又一心为民的司法品质。

  2.“精英法官” 是法官追求的目标
  法官要注重自身的审判技巧、法言法语能力、裁判文书制作能力、做群众工作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以职业能力为基本内容的社会竞争机制,将自身融入一个高素质法官群体即现代社会精英阶层的一部分应当是现代法官的追求目标。
  3.追求智慧是法官追求当务之急
  中国的法官,承担着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神圣职责,没有足够的智慧是难以胜任的。法官起码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的智慧:
  (1)政治智慧。社会转型期的法院不仅仅是一个审判机关,法院除了具有运用审判手段解决案件的司法功能外,还肩负着社会管理的政治功能。
  在当下,法官要讲政治,首先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感情认同,要读懂弄清中国的国情。
  (2)法律智慧。法官办案总是面对着不断的变数和挑战。因此,人民法官需要具有把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相统一的智慧,能够敏锐地洞察社会现实的方方面面以及不同主体的利益呼声,在既有法律规范前提下,智慧地解决各类矛盾。要立足基层实际,突出提升做群众工作、实际解决矛盾纠纷的智慧和能力,努力追求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突出提升办案质量、效率、效果与形象有机统一的智慧和能力,努力实现司法的公正、高效和权威;突出提升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的智慧和能力,着力提高调解工作水平;突出提升破解执行难问题的智慧和能力,兑现当事人的实际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人生智慧。人生智慧涉及的话题很广,如何正确对待人生得失,特别是如何正确对待职务升迁,就是对人生智慧最大的考量。
  人皆有进取之心,因此追求进步对于个人、单位来说都是好事,理应鼓励。但是,职位空缺与待提拔人选这对“供求矛盾”中,永远是“求”大于“供”。每个法官都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放平自己的心态。服从工作需要,服从组织安排和群众选择,是法官对待职务安排应取的正确态度。如果总是自我设计,老想着如何“升级进档”,就会心理失衡,就可能犯这样那样的错误。现实生活中,就有这样几种人,由于他们对

职务升迁的态度不同,结果也完全不一样。
  第一种人,意志上更加坚定,行动上积极主动。把升迁失败当作是意志和毅力的磨练,认为没有提升并不能证明自己能力不行,说不定厚积薄发,好事在后头,“是金子总是要发光的”,希望犹在,于是更加勤奋工作,为下一次参与竞争做好准备。
  第二种人,思想上自暴自弃,工作上得过且过。一些法官因为能力不足或其他原因,感到升迁无望、前途无“亮”,就产生了心理失衡、工作倦怠的现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放松世界观的改造,思想庸俗,作风懒散,满足于“混日子”,就等着退休回家。
  第三种人,心态上怨天尤人,物质上寻求经济补偿。情绪波动大,多愁善感,经受不起花花世界的诱惑和别有用心者的引诱,逐渐放松警惕,在交出权力之前大捞一把,最终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始终保持一颗平常心、进取心、宽容心和责任心。看低一点自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知足心态,牢记责任和义务,自觉融入群众,事事处处为群众着想,为群众谋利。这样,既使自己得到了超脱,又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智慧。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张忠斌 [标签: 中国 法官 中国 社会问题 中国 政治制度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探讨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现今高等美术教育中思辨地延承中国传统文…
    从国际文化发展战略看中国文化安全
    论中国翻译的文化战略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