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文化论文 >> 当代中国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历史论文   传统文化论文   当代中国论文   西方文化论文   社会文化论文   文化研究论文   文化战略论文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逻辑结构及内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逻辑结构及内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要显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独特性和创新性,就要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因袭关系和根本区别。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实际,在政治实践中对于政治的含义作了多方面的论述,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创立,为人们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政治的含义提供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人与本文由论文联盟http://收集整理人关系的总和。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社会关系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种族等各种各样复杂的社会关系,显而易见,政治关系是这些关系中的一种,“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所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释政治基本角度是社会关系,它确定政治关系的基本依据是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这点从本质上说明了经济的属性。也就是说,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这里的经济是指特定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包含生产资料所有权关系,生产过程中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以及生产成果的分配关系。WwW.11665.com而社会经济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起决定性作用,政治关系的运行根本上也是由经济关系决定的,反映和体现了经济关系的根本要求。所以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三)政治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它强调国家既是人类政治行为的特定场所,也是政治活动的首要主体。这点从主体性角度说明了政治的特征。国家政权是政治生活的中心内容,一切政治现象都与其有着紧密的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其它利益要求,如经济利益、民族利益等都可以通过国家政权来保证和实现。因此,全部政治生活的基本和根本问题就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是阶级社会生活中的公共权力,一方面,国家政权是政治统治的核心工具和根本手段。另一方面,国家政权是民主治理的主要途径和有效机构。
  (四)政治在一定层面上就是阶级斗争
  这点说明政治的运行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此外,政治还包括非对抗阶级阶级之间的关系,如无产阶级对本阶级群众,对农民的关系,还包括如民族关系在内的其它社会关系。在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的内容就会成为人民的内部关系。
  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逻辑结构及其内容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原理和概念等核心范畴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整体中,结合中国的历史和时代特点形成的政治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继承和发展。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首先以政治存在为逻辑起点,阐述政治权利、政治主体等问题。其次依据“政治存在决定政治意识”推出政治心理、政治文化、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问题。再次阐述由政治意识引发的政治实践,如革命、改革、民主等问题。最后达到政治文明,这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逻辑终点。
  (一)政治存在
  政治存在是政治体系的客观基础,是政治发展的物质承担者。政治权力和政治主体是政治存在的两个重要内容。
  政治权力是政治生活中带有强制性的一种影响与被影响,支配与被支配,制约与服从的关系。首先,政治权力是一种公共的社会权力,是权力在政治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反映的是政治实践主体之间存在的不平等关系。其次政治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主要指统治阶级的具体体现者即政府,此外还包括阶级、政治组织和社会集团,以及个人等。最后,政治权力的主要目的表现为政治利益。这也是政治权力存在的基础和形成的重要条件。
  政治主体是政治实践活动的能动承担者。政治主体是为实现其特定政治利益而参与政治生活的个人或群体。政治主体可以分为群体主体和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主要包括阶级、政府和政治团体;个体主体主要包括公民、政治家和行政官僚。政治主体的利益在实际的政治过程中转化为权利主体的政治意志和政治行为,从而施加于客体。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重点关照政治权力和政治主体,不断巩固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权和日益深化完善人民政治主体地位,形成一系列人民观,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是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功由全体人民共享。此外,不断致力于新型政党的建设,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服务型、学习型、创新型政党。
  (二)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与政治存在这两大部分一起构成政治系统。政治意识标志着政治生活的精神方面和精神过程。政治意识是政治存在的反映,政治意识是政治制度的思想基础,也是政治实践的逻辑起点,它是引发政治实践的理性力量。政治意识主要包括政治心理、政治思想和政治文化。
  政治心理就是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对政治存在自发直观的心理反映,它本质上是政治主体的政治习俗、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的总和,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识、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等。
  政治思想简单来说是指通过政治思考形成的政治观点和政治学说。政治思想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存在的理性反映,是在对政治问题思考中形成的观点、想法的总和,它是政治意识理论化、系统化、和自觉化的表现形态。
  政治文化是反映全部政治现象的文化总和,是社会意识中反映一切政治现象的观念形态,是政治意识的存在形式。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观重视政治意识的能动作用,不断完善执政理念和各项政治制度,通过科学的制度建设,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体制基础,形成制度文明,进而创建政治文明。
  (三)、政治实践
  政治实践是政治主体为实现自身政治利益而运用中介能动地改造政治关系的物质活动。它是连接政治主体与政治环境的纽带,是政治主体实现其政治诉求的关键环节。政治实践也是实现政治文明的必由之路。政治实践是政治主体的存在方式,是政治关系的调控活动,是政治发展的内生动力。政治实践包含政治革命、政治改革和政治民主三个主要部分。
  所谓政治革命,就是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政治改革就是指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也就是统治阶级中的领导集团根据社会利益关系中共同利益的要求,利益矛盾状况,根据社会成员对于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旨在改进政治体系,调节政治关系以巩固和完善其政治统治的政治过程。

  • 上一篇文化论文:
  • 下一篇文化论文:
  •  作者:李钧 [标签: 中国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政治 中国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媒体在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中的作用及对…
    文化自觉:通往当代中国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当代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历史嬗变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
    当代中国法官的定位、思维与追求
    当代中国的家具设计
    转型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在当代中…
    中国建筑:打造文化引领型的社会责任模式
    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研究的方法探讨
    浅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在现今高等美术教育中思辨地延承中国传统文…
    从国际文化发展战略看中国文化安全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