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网首页|会计论文|管理论文|计算机论文|医药学|经济学论文|法学论文|社会学论文|文学论文|教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艺术论文|哲学论文|文化论文|外语论文|论文格式
中国论文网

用户注册

设为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论文网 >> 会计论文 >> 会计毕业论文 >> 正文 会员中心
 会计理论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CPA论文   会计电算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会计管理体制论文   会计研究论文   会计实务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美国公司会计欺诈的根源研究:公司治理及其经营模式的缺陷导致
-->

摘要:美国公司一系列会计欺作的事件决不仅仅属于会计专业问题,公司治理与经营模式的缺陷是美国公司会计欺作的最主要根源。这些事件是我们理性分析美国公司制度建设、经营模式、竞争策略、激励制度、会计模式等的难得案例,汁于我们致力于完善市场监管、公司治理、会计制度诸多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会计欺作;管理增长;价值管理


与日俱增的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例自从去年年底美国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以来,华尔街似乎就一直没有安宁过。仅仅在2002年第一季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就调查了64宗会计和财务报告案。会计行业有安达信、安永、毕马威、普华永道等;金融行业有美林证券、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等世界级的投资银行;高科技行业有朗讯公司、networkassoeiates公司,quest公司、施乐公司等。其中,世通公司是当之无愧的“霸主”,作为掌握着半数的世界互联网通讯,美国第二的长途电话公司,自2001年初至2002年第一季度里,通过将一般性费用支出计人资本项目的不正当手段,共虚增收入38.52亿美元,虚增利润16亿多美元。就在其破产的当天又爆出了一笔33亿美元的错账。这样世通公司的财务丑闻涉及金额增加到70多亿美元,可谓登峰造极。无独有偶,2002年4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宣布,世界最大的复印机生产商美国施乐公司在1997年至2000年4月间总共虚报了近30亿美元的营业收人和巧亿美元的税前利润。2002年7月8日,全球第三大药品制造商、美国制药巨头默克公司在向sec提交的报告中,承认其在1999年至2001年3年间,虚报了124亿美元的营业收人,占公司3年盈利总额的10%。wwW.11665.COm几个月前让我们震惊的6个亿的安然事件,现在看起来绝对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看完以上的事例,我们不得不感慨:世界上从来没有出现如此之多的假账,假账的数额之大也没有现在这样令人震惊,当然,造假事件绝不能仅仅归结于会计制度和诚信危机。探寻假账、欺诈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实在是很必要,而且中国的会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的监管制度远没有美国的完善。这一系列的欺诈事件的成因与对策分析是我们难得的案例。
美国公司会计欺诈案例的特征分析对会计欺诈的缘由的探究早在80年代的美国就开始了。1987年,美国treadway委员会通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欺诈性财务报表是压力、刺激、机会和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每一家公司都存在引发财务欺诈的动力。如果这些动力和现在的机会适当地结合起来,就可能产生欺诈性财务报表。可见,会计欺诈虽然表现为财务报表的造假行为,但这绝不仅仅是一个会计问题。不能把会计欺诈问题及其责任全部归咎“会计事件”。我们不推崇单纯的从会计的视野来分析会计欺诈问题的分析思路,这会把美国近期重大问题公司列表曝光日期公司名称行业违规内容2001年年底2002年3月2002年3月2002年6月25日2002年6月28日2002年7月8日2002年8月14日2002年9月4日安然奎斯特朗讯世界通信施乐默克在线时代华纳施贵宝公司能源电话软件通信硬件药业网络药业掩盖巨额负债并虚报利润6亿美元不正确结算方法11.6亿美元步嫌将6790万美元未到账的收入入帐虚增利润73.18亿美元涉嫌虚报收入60亿美元涉嫌虚报124亿美元4900万美元假账涉嫌虚报收入10亿美元我们的分析引人一个狭窄的胡同,也不利于防范“会计欺诈”的再度出现。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他们的共有特征:
1、产业背景:多是新经济型公司前面列示的公司基本上都是以信息技术和人力为支撑来实现经济规模扩张的公司,容易受到受华尔街股市的追捧。安然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能源交易商;而掌握着半数的世界互联网通讯、美国第二的长途电话公司的世通更是新经济的先锋;施乐公司是世界最大的复印机生产商等等。
2、欺诈产生的时间:集中在90年代后期至今从美国的情况看,1991年3月至2001年3月,美国经济经历了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尤其是90年代中后期,经济的强劲增长,带动股市扶摇直上。但随着美国经济走人疲软和衰退、股市下滑,许多在搭乘经济顺风车时被掩盖的问题都暴露出来,并且这些公司都选择了会计欺诈来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速度可以掩盖体制和结构方面的很多深层问题。因此,在高速发展的时候往往呈现皆大欢喜的繁荣场面,而一旦速度慢下来,很多问题就会暴露,很多矛盾就会激化。……开始了相互抱怨,相互挑剔。管理层面临的压力最大,为了缓解压力,就可能艇而走险,干出做假账,虚报利润之类的事。”
3、公司的发展轨迹:大规模扩张和兼并是成长的基本路径安然在成立时只是一家天然气分销商,仅用了巧年,就成为雄踞世界第一的能源交易商。世通公司最早是由两家很不起眼的通信公司合并组建,经过一连串大胆而成功的并购,到1995年,世界通信已成为美国第四大长途电话公司。在短短5年时间里,世通公司先后并购了70多家中小型通信公司,1998年更是兼并了美国第二大电话公司—微波通信公司(mcl),成为仅次于美国at&t的通讯业巨无霸。然而这种并购成功必须以不断提高股票价格,使公司的市值不断提升,以达到资产负债的结构平衡。总之,美国公司并购扩张中过度的乐观主义和冒险精神造就了今天的“会计欺诈。”
4、欺诈的手段:会计造假与会计“创新”欺诈的手法非常的简单:世通公司故意借将一般性费用支出38.52亿美元计人资本项目,虚增收人和利润;默克公司虚列124亿美元的营业收入等等。当然有些问题是与美国公认会计准则并不能准确界定金融商品与金融交易的合法或非法相关。以安然公司为例,为了增加盈利,该公司采用了“债转股”方法,但是正如其cfo说,这种做法并不违背“公认会计准则”。而施贵宝的情况是这样的:他们被怀疑故意以丰厚的回报刺激药品批发商大量购买药品,来帮助公司完成2001年销售计划。在制药行业,这是一种通行的做法,但是施贵宝公司的促销计划因使批发商的库存“大大超出了公司认为合理的水平”,被认为做得太过分。而施贵宝认为其问题不同于先前的安然和世通丑闻,不存在公司财务上做手脚的间题,不属于会计欺诈。
5、欺诈的操纵者:ceo与cfo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在这几起会计欺诈中,高层管理人员(主要是ceo)都扮演了极不光彩的角色。他们捏造许多数字,结自己套上盈利大户的光环,诱使投资者将自己的血汗钱投资于实际上.40.已经是千疮百孔的公司,从而推动股价上涨,再将手中握有的公司股票大肆抛售,套取大量的现金,所以,美国公司出现的这些会计欺诈与公司ceo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直接相关。比如qwest的前任eeonaeehio在公司出现赤字、裁员1万余人的情况下,自己却拿着巨额薪金,自1997年出任ceo以来,其收人超过了3亿美元。
6、欺诈的目的:不是为了逃税,而是为了蒙骗市场和投资者这些公司都是通过篡改会计报表,使公司利润看起来更为可观,有的公司为了造得更像真的,还特意按照假账收人主动向政府纳税。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逃税,而是要用公司的虚假繁荣来欺骗投资者,以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推动股价的上涨。通过这一点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会计造假的动机与手段往往是不一致的。
7、欺诈的后果:“

--> 坏小孩”不仅自陷绝境,还殃及一片这些企图欺骗市场和投资者的“坏小孩”最终被市场所抛弃,轻则被勒令重组整顿,重则公司以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而告终,其股票价格几乎趋于o,而造假的操纵者也免不了面对刑事诉讼。不仅让这些公司的管理精英折戟沉沙,而且使巨额的社会财富也烟消云散,并对美国和世界经济产生重要影响。从数量上分析,这些会计欺诈的金额在整个公司的收人、盈利占的比重实在很低,如安然6个亿的假账如果单纯是经营上的损失,公司应该能够承受。不能承受的原因归结为由于欺诈,名声扫地,股价暴跌,资信下降、公司局面摇摆。看来在当今社会公司会计欺诈的“成本”大大超过了“经营成本”,是企业经营的新的、巨大风险。三、启迪:纠错机制与对策
1、公司治理必须治理ceo:美国公司ceo制度的反思这些会计欺诈案的罪魁祸首当属公司的管理层,包括董事会、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有道是:一切问题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需要制度来规范。90年代以来美国商界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认为,ceo是企业精英中的精英,是他们发动并主导了企业创新浪潮,企业事务的所有决定权都应交给ceo们。90年代也是ceo制度的巅峰时期。名义上,ceo由董事会任命。但事实上,由于股权过于分散,ceo对董事会主席的任命有着很大影响。董事会的选举受ceo介绍情况的影响,并且很多情况下,董事会主席由ceo兼任。一个ceo其实扮演的是半个董事长加一个总经理的角色。ceo所处的位置举足轻重,在加快了公司决策效率的同时,也使ceo们权力日益膨胀。因而弱化企业内部的权力制约和平衡,这就势必增大企业长远利益受到损害的可能性。具体地说,如果ceo不仅负责企业经营决策,而且也绝对地控制着企业信息披露,那么,他们在一定条件下出于为自己特殊利益的考虑也可以做出财务信息披露方面不恰当的决定,使财务数据披露为己服务。例如,美国证券和交易委员会在对世界电信公司隐瞒38亿费用案指控中,认为该公司在财务账目做手脚“得到了管理层的指导和认可”r〕一位曾在华尔街工作的投资银行家形容:由于没有股东的强大监督,董事会形同虚设;几乎所有的董事都是公司ceo的“自己人”,凡公司的管理层作出的决定,几乎没有董事会通不过的。(赵国习:“摇摆中的公司治理”所以公司治理必须治理ceo,ceo的角色不应当是一位船长,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一个舵手,在企业前进的路途中把握航向和速度。最近看到研究比较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德尔教授的一句话很耐人寻味,他说中国的公司治理和公司制度方面的改革者们好像对美国的股票主义、股票文化非常感兴趣,对美国开放的公司结构、分散的股权、强管理者弱所有者这样一个制度充满兴趣,甚至他们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不如对美国的股票主义了解。他提醒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讨论公司治理结构的时候,是不是也能借鉴一些欧洲国家甚至日本注重家庭传统、强调股东控制和社区关系这样一种公司治理结构。不过我们在明确一个公司治理模式“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同时,也不能否定或者怀疑美国资本市场制度和公司治理制度的先进性,以及美国社会强大的“超强纠错功能”。比如最近美国总统在今年7月签署的公司改革法案,启动了新的对付会计欺诈的种种举措:①公司定期报告须有ceo和cfo认证;被认证后仍查出来问题,ceo与cfo将可能被处20年、25年监禁以及500万美元的罚款。因欺诈、市场操作等违反证券法行为所生债务属于不可解脱债务,该项债务负担并不因债务人破产而消失;②禁止公司向ceo和cfo提供贷款;③公司财务报告重大违规,管理者丧失业绩报酬;④保护举报;⑤如果sec认为上市公司董事和管理者存在欺诈或不称职,可以有条件或无条件禁止此人在上市公司担任董事和其他管理职务。⑥设立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公司审计委员会;⑦授权设立“公众公司财会监管委员会(pcaob)”强化外部审计的行业监督;⑧禁止外部审计同时提供与审计无关的服务。这也将意味着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形成的公司治理准则,正在发生根本变革,由管理层主导的公司治理结构将被监管主导的公司治理结构所取代,公司管理层肯定在这场欺诈与反欺诈的搏弈中沦于被动。公司治理和资本市场、会计制度必将在反欺诈的较量中成长成熟。
2、纠正企业的生存理念:摒弃企业为股市而生,财务逻辑与产业逻辑不能分道扬镰企业为盈利而生,但是企业的业务舞台主要应该是在商品市场还是资本市场?盈利的源泉主要在商品经营还是在并购经营?在现代资本市场领域,应该是价格决定价值,还是价值决定价格?这些问题的答案应该是十分清楚的。但是在操作上经常出现偏差。比如我们十分推崇的“市盈率”反映股票资产的盈利能力:股价=市盈率x每股收益由于市盈率的放大效用,即每股收益的弱微增长,市盈率就会以十几倍甚至几十倍来提升股价,似乎公司价值就提高多少倍(因为似乎公司股价就是公司价值)。特别在股票市场还存在利润控制、还存在价格操纵,还存在信息欺诈,即非有效性市场的条件下,市盈率的“泡沫”功能和给投资者带来的困惑决不能低估并购一直是主宰美国公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尤其是自1990年代开始的大规模并购时代更将这种特点推向了极致〕这一时期的并购方式更多采用“换股并购”的方式。由于换股并购很少依赖于现金,而更多依赖于兼并方市场价值的特点,这种并购方式就为并购管理层利用各种技巧(这显然也包括会计造假)推动股票价格上涨注人了强大的动力。现在看来“市场终归是有效的”,一切扩张如果不是基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基于并购是商品经营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谋求财务并购与商品经营的相得益彰是极其危险的。
3、价值型会计体系是防范会计欺诈的载体针对安然公司、世通公司一桩桩会计丑闻,我们除了要剖析这些“巨人公司”坠落自身原因外,还要反思整个会计模式的偏差,以历史信息、单一每股盈余、当期盈利为重心的财务报告模式已经过时。①这些公司的坠落都是从“巨额收人、利润”开始的。这就让我们必须思考相关的一个间题:我们的价值导向、经营标杆是否过分依赖账面收人与利润指标了。我们不能怀疑虚假收人、虚假利润的频繁出现与收人、利润导向的相关性。为此应该淡化利润性指标对公司价值判断的影响,大力提倡“经营性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指标。这一点在财务理念上是明确:投资者投资的是一个公司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更不是过去;公司内含价值的基本决策变量决不是账面盈余,而是公司未来获取自由现金流量的规模和速度。看来财务理念在价值导向、信息披露上运用的迟缓是一种客观事实。价值导向的失误或偏差必然出现无效运用资源以及各种寻租行为。公司实实在在的获取现金能力是公司财富的保障和价值评价的基础,也是资本风险回报的前提。②会计利润的短期化日益激烈。我们暂时无法弄清季度报告制度与投资者越来越看长不看短的要求以及谁是因,谁是果。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日益要求实现短期利润的最大化。这种“短期利润”导向在股市上的反映就是当期收人和利润的稳定增长的公司更易受到华尔街的偏爱,股价才能不断的攀升。在这样的报告报制度下企业陷人了两难境地:一是要拿出使投资者满意的财务报告;二是要保证企业正常的发展。很多时候是鱼和熊掌难以得兼,所以舍鱼而取熊掌。持有公司大量股票或者股票期权的高层在推动股价上扬的动力下,当然会,努力使公司每期的利润看上去很美,这里一方面

--> 可能要用到一些非法手段,如伪造报表;另一方面企业的长期产业计划与短期盈利之间的权衡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对于那些投资回收期较长,从长期来说会给公司带来大量的回报,但短期内难以见到明显的经济效益的投资项目,但是出于股价的考虑,还是要壮士断腕,尽管很痛,还是非断不可。在这种“短期利润”导向下,企业经营和决策难以体现“持续经营”。对整个社会来说更是如此,正如法国社会学家阿尔贝尔所言:“资本主义越是成为短期财富的创造者,就越会成为长期社会价值的破坏者”在公司管理以价值为目标的今天,也必须加快价值型会计模式的建立步伐。所谓公司价值就是公司未来现金流量折现值及其市场反应,这也就决定了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负债主要计量属性会计模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价值管理是以未来现金流量管理为中心,在价值管理的理念下,唯有现金支撑的盈利才能带来价值增加。而且,从持续经营的角度看,企业经营既要谋求目前的“一鸟在手”,更要规划未来的“两鸟在林”,而且将管理决策集中在价值驱动因素方面,而不是片面追求短期的营业规模和会计利润。公司今天挣多少钱意义并不特别大,公司获得的盈利利润只有在未来的目标背景下才有意义。
4、企业的超常发展:经常不是增长而是毁灭这些会计欺诈的公司的经营与扩张的速度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发展速度是超常的。其结果印证了惠普创始人之一davepackard的一句话“大多数企业是撑死的而不是饿死的。”关于企业快速增长的财务管理,在理论上是比较成熟的说法:“对于快速扩张的企业来说,增长过快是可持续增长中的关键问题:因为提高经营效率并非总是可行的,而只改变财务政策也不总是明智的。……这些公司把销售增长看作是必需予以最大化的事情,而太少考虑财务后果。他们没有意识到增长使他们骑虎难下。”(参见罗伯特·希金斯著,沈艺锋译(财务管理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9页),应该说企业超常增长具有极大的“诱惑力”,但是其后果也是决不能忽视的,诸如资金供应与结构不协调、组织结构迅速膨胀、员工队伍极力扩充、管理与技能短缺和流程与制度不配套。至于速度中掩盖的矛盾前文已经论述。
5、经理人的激励制度:对股票期权的过度依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的企业开始热衷于将股票期权作为奖励赠给企业的ceo们,这不仅因为股票期权能有效地将ceo的长期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而且因为股票期权的赠予成本较低,企业有可能赠给经理较大数量的股票期权,这使得股票期权可以对经理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有效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实际上,股票期权也确实有效地激励了企业的ceo主动承担风险,尽量规避损失促进股票上涨,从而有利于广大股东的利益。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股票市场以效率和诚信于股东为主要特征,股票期权制度也符合这种精神。到2001年底的时候,90%的美国大企业发送股票期权,1000多万的企业员工薪酬的一部分是股票期权,股票期权占ceo收人的oo%。据统计,ceo手中所控制的股票期权占已发行股份的15%,可见这一特权的使用的已达到泛滥的程度。随着美国股票市场的狂跌和一系列巨星公司的轰然倒塌,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质疑股票期权的做法。著名的价值投资大师沃·巴菲特指出:“股票期权的滥用问题非常严重,在我看来,把管理层利益和股东的利益挂钩形成的机制,经常演变成把股东利益拴在管理层利益的下面。”此话可谓发人深省。(l)股票期权肥了ceo,瘦了股东。现在许多人认为股票期权正在变为ceo滥用权力和侵蚀公司财富的象征,因为这种制度安排预示着ceo可能在短短数年时间内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而ceo达到这个目的的途径就是不择手段地抬高股价,甚至以非法手段如造假账来操纵公司股价。尽管从表面上看,公司的股价短期内可以迅速攀升,但ceo也可以利用这种制度使公司或外部投资者的真金白银落人自己腰包。但问题最终会暴露出来,而到这个时候,受害的只是外部投资者及公司下层员工,那些内部的高层管理者则早已行使了股票期权,大捞特捞了一把,甚至已经逃之夭夭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些会计欺诈案的发生都是股票期权的滥用惹的祸,这种激励效应实际上是失效的,激励机制也只不过是被架空的外壳。(2)把公司高层经理期权扩大到普通员工,加大了公司成本,也加大了员工的风险。这与美国税法中对于股票期权的规定不无关系。税法规定对“激励性股票期权”给予税收优惠,期权接受人的期权收益(行权价和出售价的差额)可以一并作为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纳税,并且延迟到出售期权股票时纳税。不符合该款规定的股票期权,不享受税收优惠待遇的股票期权。这种税收优惠对于公司高管人员来说,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税收优惠待遇。因为其处于较高的个人所得税税率档次,激励性股票期权将其行权收益和行权后的资本增值收益一并作为长期资本增值收益纳税。而对于身处较低的个人所得税率档次的中低层员工,这一税收优惠待遇的作用不大。(3)当公司的股票下跌低于期权的行权价时,一些美国公司重新给经理订较低的行权价,这样既保护了无能的经理,也违背了期权机制的初衷。由此,我们看到在重视股票期权的激励作用的同时,必须划清经理人的激励和对股票期权的过度依赖之间的界限,做到有度、有节。
6、现代资本市场和企业制度中的各主体的关系的重构现代资本市场的参与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政府、商业银行、工商企业、个人投资者、保险公司、养老基金会、投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财务顾问公司、证券评级机构等。在现代企业制度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框架内权力机构、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等,在严格监管的今天,我们应该首先强调的他们各自“独立经营”还是“混业经营”。在制度建设来看,美国会计欺诈案例已经表明,健全的资本市场和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好比一个球场,领队、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必须分工明确,不能越位。我们还必须明确划定以下几种界限:(l)划定股票分析师和投资银行之间的界限;(2)划定会计师的审计业务与管理咨询业务的界限,明确cpa的职责并不等于经济替察;(3)划定真实发生的财务数据和预计的、操纵的数据,划定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界限;(4)公司董事会主席与ceo这两个职位的分离,分清领队和教练的界限;(5)独立董事的责任是公平、公正的站在公司股东立场上,不能与公司在股权、资金、业务上有往来关系。


参考文献:
〔l]汤谷良.安然破产挑战公司财务经营理念【j].会计研究,2002年2期.
[212002年3月份以来《中国证券报》、《中国经营报》、《财经》、《21世纪经济导报》报刊等杂志的相关报道。

  • 上一个会计论文:
  • 下一个会计论文:
  •  作者:佚名 [标签: 美国 公司 缺陷 导致 ]
    姓 名: *
    E-mail: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发表评论请遵守中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我国中小板上市公司IPO首日超额收益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有效防治措施研究
    股份制公司会计内部控制中的几个关键点分析
    美国成本会计先驱:杰罗姆·李·尼
    都江堰市宏达钢铁有限公司成本会计体系的建
    现代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评估
    股份制公司与注册会计师审计
    2009年新制度下CPA《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试
    上市公司资产重组若干会计问题研究
    论虚拟公司对传统会计理论的冲击及其创新
    外部审计师对公司治理的影响机制分析
    上市公司之审计基金探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手机版 | 论文发表

    Copyright 2006-2013 © 毕业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免费论文网]  版权所有